大众POLO历代车型回顾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22
POLO的25年历程--最成功的德国紧凑型车的历史第一代--1975年POLO上市在25年的时间里,这辆前轮驱动车型经历了三代的发展和改进,产量达到650万辆,在德国新注册的小型车中位居第一。
而且POLO的技术发展历史也代表了汽车制造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小型车发展成为舒适的多功能车的进程。
POLO很早便在质量、舒适性以及安全性方面成为同级别车型中的一个基准。
第一代--1975年POLO上市第一辆POLO于1975年3月在汉诺威向公众推出。
这是一辆具有可容纳四个成年人空间的车型,车尾有一个较大的后门,采用现代化的前轮驱动技术,另外还有一些安全特色。
事实上,POLO的设计基于奥迪50。
不过与奥迪具有非常高的配置相比,POLO仅仅满足于简单、底价的配置水平。
这些使POLO成为大众品牌中一辆魅力十足的经济性车型。
车型输出功率为29kw(40bhp),起价为7500马克。
一些主要设计特色体现了艺术化的倾向。
特别是运行装置:前轮采用支柱悬挂,后轮采用简单的扭力梁式车桥。
四缸发动机横向放置于车前,可以达到132km/h的最高时速。
真正叫卖的是相对较豪华的POLO L车型。
这辆车采用相同的发动机,但是配置水平好一些,售价为8325马克。
在最基本的小型车被淘汰后,大众在1976年又推出了37KW(50bhp)1.1升四缸发动机。
1977年1月,因为欧洲其他国家对具有经典轿车轮廓的车型的需求,大众客货两用小轿车Derby进入市场。
Derby车身较重,行李箱容积有515升,这也是POLO增加发动机功率的部分原因。
轿车和客货两用车都使用1.3升44KW(60bhp)的发动机。
第二代第二代POLO于1981年8月在撒丁岛上展出,在此之前法兰克福的国际车展刚刚结束。
车型保留了其经过优化的传动系统,但是采用了崭新的车身,新的面板焊接技术使车身不易生锈,而且新的设计也使POLO脱离了与奥迪在设计上的关系。
现在的POLO看起来更像一部小型的旅游车,带有一个方背后门和一个较大的行李箱。
POLO被誉为大众的神奇小子,如今已经走过了35载风雨历程。
35年的时间足以让个懵懂少年成为业界领袖,也足以让一种思想从理想变成潮流。
从1975年第一代POLO在德国汉诺威上市;到2002年“四眼”POLO正式引入国内;再到今天——携带最新大众基因的第五代POLO 上市。
当年的青涩小伙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位自信、成熟的青年,回首35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就请跟随我们的笔记,一起进入时间的隧道,回首POLO这35年的“神奇”历程吧。
Polo Mark I(1975-1981)依托奥迪50,第一代Polo诞生;小排量动力以及实惠的价格确定了其定位在正式介绍POLO之前我们必要要了解另一款车型--奥迪50,因为POLO正式在这款车型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奥迪50是奥迪车型系列中最小的车型,也是奥迪为适应20世纪70年代初期能源危机而设计的车型。
奥迪50的内饰做工精良,装备了诸如电子表、温度显示等一批在当时十分时髦的小配置。
发动机也50马力和60马力两款可以选择。
奥迪50是一款高端的家用车,但一些即不必要、又不实用的小玩意让这款车的售价有些偏高,阻挡了它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脚步。
因此,大众公司开始尝试生产一款继承了奥迪50全部的优点,但是价格便宜许多的小型轿车,这就是大众POLO的由来。
奥迪50在奥迪50推出了6个月之后,大众利用奥迪50的Group A01平台推出了第一代POLO,甚至连车身也利用了不少奥迪50现成的零件。
第一代POLO就相当于贴上了大众车标的简配版奥迪50,配置上降低很多但是价格也被大大拉低,更符合其经济小车的定位,第一代POLO 拥有了与奥迪50同样宽大的后备箱与充足的发动机舱,由于价格便宜模样时尚,上市不久即取得了理想的销量,于是大众的高层立刻决定生产50马力1.1升排量的升级版。
此后三年,POLO和奥迪50同台销售,便宜又实用的POLO显然获得了更好的销量,而奥迪50则在1978年由于销量不佳而退出了市场。
大众公司自1975年推出首款POLO车,已经经历了4次重大换型和优化设计.1981年第2代下线,1994年第3代面市,2001年11月第4代投放欧洲市场,2005年3月14日第五代全新设计的POLO轿车在德国正式上市.我国引进的是第四代POLO,它在中国的露面时间是在2001年12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市时间是2002年4月份.现有两厢、三厢两种车型,分别配备1.4和1.6两种发动机.1、车主每日行车之前必须做例行检查,如检查机油、刹车油、水箱冷却液、助力转向泵油液面等.2、POLO必须使用97号及其97号以上的优质无铅汽油.车主朋友在选择汽油的时候应在信誉较好的加油站加油.3、离开车辆时必须关闭车辆的所有灯,以防止蓄电池放电量过大,第二天无法起动发动机.4、当您驾车经过一段车外空气环境内外较差的路段时,您可以选区择车内循环模式,避免车外的灰尘、烟雾等进入车内;而为了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则需要选择车外循环模式.5、不要在车内铺设太厚的地胶或者地毯,否则会使加速、刹车和离合器踏板的行程不够,使离合器分离不开.如果一定要加装,应该把踏板的位置留出来.特别注意:副驾驶员安全气囊可关闭POLO轿车配有副驾驶座安全气囊,为防止副驾驶员座椅无人乘坐时安全气囊也爆炸.可用点火钥匙锁闭位于杂货箱内的安全气囊,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打开杂货箱盖子,将点火钥匙插入并旋转到OFF位置,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即可关闭.反之,旋到ON位置,就是打开气囊.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将儿童放在副驾驶座上,因为安全气囊的爆发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遥控器防潮防震每辆POLO车配有两把主钥匙A和一把应急钥匙B,还有一个带有用于配制新钥匙所需编码的料钥匙褂件C.每把钥匙都带有电子部件,使用时应远离潮湿的地方,避免剧烈振动.如果要配置新钥匙,只能到大众特约维修站才能完成.行李箱锁芯POLO轿车行李箱锁芯有三个位置可以决定行李箱锁的工作状态.其中一个是集控位置,此时可以通过开启车门同时开启李行箱盖锁.第二个位置是脱离集控位置,此时不能通过开启车门车同时开启行李箱盖锁.第三个位置是机械开启位置供应急时使用.使用解读:后视镜调整POLO两厢和三厢轿车的后视镜可增加电动调整和加热除霜功能,驾驶员可在车内通过调节旋钮调整所需要的最佳位置.一旦电动调整失效,也可以通过手动调整带加热除霜功能的后视镜调节旋钮.中间位置是对两侧外后视镜的加热挡,一般只在雨、雪、霜天气条件下使用,非必要情况下,不要将旋钮长期放置加热位置,否则容易损坏反光镜,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功能消耗.空调使用注意事项POLO轿车装备的自动空调系统能对车内温度调节功能实施电子控制,该系统还带有气味过滤器和活性碳有害物质过滤器,在这两种过滤器的作用下可有效的阻止车外有害气体进入车内,因城市空气烟尘较多过滤器应经常清洁,每次保养时进行或感觉空调风量减少时进行,此过滤器因有活性碳价值较高,而且本身是黑色物质不要误以为脏了而轻易更换.故障解读:EPC灯报警POLO轿车采用电子油门控制装置,这一技术在紧凑型轿车领域一领风骚,让许多竞争车型望尘莫及,但这一技术的运用对燃油清洁度有较高要求.常见故障是节气门脏后仪表盘上的EPC灯报警.此时请驾驶员不要惊慌,只要关闭点火开关,重新启动后车辆仍能正常使用.而且需要及时对节气门进行清洗.专家建议车主多注意空滤的清洁及使用高标号清洁汽油,这样才能发挥电子油门的优势.拆装电瓶后收放机不工作POLO轿车的原配收放机带自动密码识别功能.用户首次使用时需输入密码,方可进入工作状态.如使用中因拆装电瓶等原因,造成收放机不能进入工作状态,有一简单恢复方法:打开收放机电源,当出现等待输入密码状态时,将点火钥匙开到点火档,然后关闭点火开关从点火锁上拔出钥匙,再次插入点火钥匙起动发动机,收放机自动进入工作状态.为使用和维修方便,下表为Polo轿车常用配件价格(仅供参考)备件名称1.4L1.6L工时费机油85.0085.0035.00机滤54.0020.00.00汽滤95.0095.007.00空滤144.0065.000.00花粉过滤器208.00208.000.00火花塞87.0044.0030.00防冻液84.0084.0020.00制动液55.0055.0070.00发电机皮带186.00262.0035.00正时皮带164.00248.00140.00离合器片1597.001597.00500.00离合器压盘1336.001336.00-分离轴承406.00406.00-前制动片382.00382.0050.00后制动片377.00377.0060.00前减震器309.00309.0080.00后减震器238.00238.0050.00尾端消声器580.00580.0050.00轮胎425.00425.0020.00电瓶278.00278.0020.00雨刮片163.00163.000.00------------——-来自上海大众的内部参考:关于POLO的18个tips-----------—————1、如何消除雨刮器片的震动和噪声:用钳子把各关节处和夹橡胶片处的间隙调小即可。
POLO在中国的产品历程1.2002年4月POLO上市9.99-13.48万两厢1.4L/1.6第四代产品2.2003年8月POLO三厢,5款车型售价从13.09万元-16.30万元不等外观:全新的上海大众POLO三厢轿车与两厢车前脸相同;采用全新的内部造型;车身采用双面镀锌钢板,保证12年耐腐蚀;ABS系统,驾驶员、副驾驶员安全气囊,双盘式制动,前座带爆燃式卷收器的安全带及后座三根安全带作为标准配置。
采用CAN-Bus控制器区域网络,包括驱动系统、舒适性系统和信息系统。
前悬架、桥体、转向进行优化升级,舒适性增强;减少PVC材料的使用同时有Polo两厢1.4升豪华型天窗版和1.6升豪华型夭窗版两款新车型,售价分别为14.39万元和15.19万元。
上海大众同时对原两POLO的价格进行了调整,比以前下降了约7000元3.2004年10月底04款上市,配置提升指导价格持平,两/三厢10.38-13.68万。
配置的具体调整为基本型增加中控门锁和CD机;舒适型增加四门电窗、原厂CD机等;豪华型增加电动天窗及门锁遥控并换用更宽更大的15寸轮毂以及更豪华的镀铬前格栅等。
住:2004年11月经销商北京的经销商给出的报价比厂家指导价至少低2900元以上,最大的优惠幅度达6000多元。
04款POLO的厂家指导价格与03款POLO持平:1.4L手动挡10.38万- 12.68万元;1.4L自动挡11.68万-13.68万元;1.6L手动挡12.08万-13.48万元;同型号两厢车与三厢车的价格相同3.2004款两/三厢10.38-13.68万5门5座两厢车3897*1650*1465,4门5座三厢车4187*1650*1465,两者轴距均为2460两厢1.4LMT基本、舒适、豪华;1.4AT基本、舒适;1.6MT舒适、豪华三厢1.4 5MT基本、豪华;1.4 4AT豪华;1.6 5MT舒适、豪华EA111 , 1390ml 63kw 130NmEA113, 1595ml,74KW,145Nm,4..2005款(共推三款1.6L 10.98-14.78万,5门5座两厢车3897*1650*1465,4门5座三厢车4187*1650*1465,两者轴距均为2460 发动机EA113,1595ml,74KW,145Nm,珍藏版(两厢)5MT,豪华版(两厢、三厢)6挡手自一体Tiptronic/145/280/options.html5.2006年6月新POLO上市新两厢称为POLO劲情,三厢称为劲取劲情6.2008年取消两款车型:劲情1.6L手动风尚版和劲取1.6L手动雅致版增配不加价7.2009年7月POLO上市09款POLO系列包括了09POLO劲情(含POLO Sporty)、09POLO劲取、CROSS POLO三大系列。
大众polo发展史二十世纪70年代的德国虽然有诸多强大的汽车品牌,但是这些汽车品牌都忽略掉了小型车市场。
奥迪是最早察觉到这一现象的,所以在1974年奥迪推出了一款奥迪50小车。
这台小车各方面都很好,唯独就是售价高,这就直接导致了奥迪50销量低迷。
第一代Polo(1975-1980)小小Polo的大大历史,简述大众Polo进化历程-有驾奥迪50的失败让大众意识到消费者需要的是一款使用而且价格还不高的小型车,所以就在奥迪50的基础上将各种花里胡哨的配置去掉,只保留一些基础使用的配置,于1975年推出了一款更加便宜的小型车Polo。
去掉了花哨的配置并降低了售价以后,Polo一跃成为当时非常热门的车型,短短四年的时间就在欧洲范围销售出了50万辆。
从Golf身上大众意识到三厢车型也是有不错的市场,所以第一代的Polo 也推出过三厢版,名字叫做Derby。
第二代Polo(1981-1994)小小Polo的大大历史,简述大众Polo进化历程-有驾1981年大众推出了第二代的Polo,与第一代相比第二代的尾门更加倾斜,使得后部的空间增大了不少。
动力方面第二代Polo有1.1L和1.3L两种选择。
1984年,大众为了覆盖更加全面的市场于是将Polo的配置进行了减少,推出一款更加便宜的Polo车型。
1983年Polo车型的总产量已经去到了100万辆,而在三年后的1986年,Polo的产量已经达到200万辆。
第三代Polo(1994-2002)小小Polo的大大历史,简述大众Polo进化历程-有驾到了第三代的Polo,车辆外观设计发生了显著变化,车身的线条更加圆润,各部分的比例也更加好。
动力方面与第二代保持一致,顶配车型搭载了高尔夫的1.6L发动机,可以输出75马力。
1998年,Polo推出了运动版车型PoloGTI,这一款车上装载了非常多当时很先进的电子系统,如ABS、ESP等,动力使用的是一台1.6L发动机,最高可以输出120马力。
解析新旧POLO之车身设计篇(上)第四代(也就是俗称的四圆灯和“劲情/劲取”系列)即将在中国迎来新的接班人换而言之现款也就将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小弟不才在此分析一下现款与第五代在车身设计上的差别与大家一起分享、一起讨论由于字数限制因此分为上下篇希望大家谅解言归正传吧第四代在的历史上是相对前款车型进步最大的一代在欧洲市场开始确立了“最高科技A0”小型车的地位2002年面世的时候我不怕说个大胆的实话就用料、工艺和车身技术来说再过5年同级的日系车也不可能有现款的水准不信?别骂,咱就走着瞧,反正我今时今日说了这话,到时候也会铁证如山,不必激动的... ...你大概也看到了的科技含量一半是体现在它的车身设计里面的现款第四代车身设计最大的特色就是史无前例的高强度结构说到这里我必须要赞一下的设计理念:就是统一标准;其实大家可以,无论是欧洲市场上最低价位的FOX、甚至是商用小货车Caddy(以前成龙大哥有代言的那个)还是最顶级的,其车身设计的标准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其采用的设计方法和结构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我们分析第四代,一样可以之前的B5、第四代、第四代(哎就是了)的车身设计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我会在后文说明。
当然,不同档次的车尽管在车身设计上具有统一标准,但是不同的用料还是带来了巨大的差别,例如:第六代(2010年北美发布)的A、B柱全部采用1020Mpa的热成型钢材,但是仅仅是约500Mpa的高强度刚,那么在相同结构、相同厚度的情况下,强度就相差一倍了,同理你还会,第四代的车身刚度是19,000N/m,而达到了恐怖的37,000N/m,是当时所有轿车中最高的,这就是价格和车型不同的区别... ...先来看看第四代在欧洲NCAP的成绩综合为4星,其中正面碰撞4星,侧面碰撞5星,行人保护1星更让人觉得与实际事故安全性不符的是在64Km/h正面偏置40%碰撞中,的A柱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变形,前挡风大面积破裂;(大家别踢我,这照片上的当时还未处于最大吸能状态,故A柱无可见变形,详情可以去youku搜索到当年的测试视频)欧洲NCAP的40%偏置撞击测试的撞击对象是一个质量和强度都几乎大的物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撞击力都由测试的承受而过于坚固的车头对于乘员舱结构的挤压能力也远远高于吸能结构车身并且高强度车头的变形吸能效果不足因此导致了A柱的变形和测试假人受到更高的冲击力测试毕竟还是测试但我们要懂所谓的高效吸能车身也只有在与“强度+重量”的物体发生碰撞时才能提供更好的保护(这种情况几乎只存在于安全测试中,现实发生的事故90%均为与有限强度、有限质量的物体撞击)而这正是的短板还有就是过硬的车头在行人碰撞保护当中的杀伤力也是过大只获得了NCAP行人保护一星的成绩而日系的软车头就普遍是三星以上这就是测试你是必须要懂得看测试的结果的所谓的测试,其实就是检验车辆在发生单车事故时的保护能力,例如车子突然撞上墙、撞上护栏、撞上树的保护能力,而不是撞上别的汽车;大家是否,第四代车身设计最大的特点在哪里呢?就是超硬的车头设计这跟现在的车型中已经普遍使用的吸能车身结构很不一样在这里必须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专门的吸能结构车身其实最早的吸能概念在1955年就已经由提出来但当时只是结构吸能还没有考虑到不同材料间的搭配但是近代的吸能车身概念由日本人发扬光大现在成为全世界的统一标准就是车头、车尾的相关结构采用强度较低、厚度较薄的钢板使得车头和车尾在撞击中更容易发生变形这咋一看很郁闷怎么车头车尾变弱还好?还是全世界的趋势呢?吸能车身最关键的前提,就是使用高强度材料制作驾驶舱结构!也就是说,在发生严重撞击时,通过车头或车尾的剧烈变形溃缩来吸收更多的能量同时坚固的乘员舱空间保证不变形简而言之就是车身吸收的能量多了人受到的冲击力就小了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如果车头、车尾过于坚固那么在严重撞击中,车头、车尾就无法产生足够的溃缩,剩余的能量就会继续沿车身传导,导致驾驶室变形、车内人员受到的冲击力也更大;你去看看在德国ADAC的碰撞测试就知道什么是“非吸能结构”了,严格意义上说,非吸能结构是一种致命结构。
不能遗忘的经典大众帕萨特历史回顾在依靠着“甲壳虫”完成了最初的积累之后,上世纪70年代经典的老虫子年事已高,落后的风冷发动机和后置后驱结构,都已经跟不上当时的市场形势,而并不算成功的1500/1600系列和411/412也到了临近换代的时刻。
此时的汽车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前置前驱的结构成为了汽车发展的新趋势,但当时大众手中却缺乏具备这样竞争力的车型,因此对大众而言,他们急需一款前置前驱的中级车型来面对市场竞争,为大众打开更广阔的销路。
于是,大众当时最高档次的Passat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大众1500/1600大众411/412事实上,直到1964年大众集团收购了奥迪之后,大众汽车才真正开始有能力研究水冷发动机前驱车型,因此第一代Passat实际上是采用的是奥迪80的技术。
而在这之前推出的Passat原型车更是直接使用了奥迪80的平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该版本的Passat轿车没有推出,所以大众和奥迪在车型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因此我们说第一代Passat使用了奥迪技术更为确切。
奥迪80Passat的命名也颇具深意,“Passat”源于德语原意是一股季风的名字,每年均匀而稳定地从大西洋南部吹向赤道方向,坚持而执着,恒久不变,大众集团用它来命名自己的车型寓意不言自明。
然而Passat其实仅是大众这款B级车在欧洲市场的名字,在北美地区它还有个更劲爆的名字--“Dasher”,直译为猛男,意译冲击者;第二代Passat更名为为Quantum/Santana(量子/桑塔纳),直到接下来的三、四、五代车型才以“Passat”命名,并且在后面加以编号以表明身份。
1973年~1980年Passat B1:经典的缔造者,最富浪漫气质的Passat1973年,第一代Passat正式登场,这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家庭用车之一,逐渐取代了落伍的411/412,随后代替销量不佳的1600系列登陆北美地区。
Passat系列中最高端的车型称为Passat TS,主要技术为搭载一台1.5升排量的四缸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并且采用了流行的前轮驱动方式。
大众公司自1975年推出首款POLO车,已经经历了4次重大换型和优化设计.1981年第2代下线,1994年第3代面市,2001年11月第4代投放欧洲市场,2005年3月14日第五代全新设计的POLO轿车在德国正式上市.我国引进的是第四代POLO,它在中国的露面时间是在2001年12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市时间是2002年4月份.现有两厢、三厢两种车型,分别配备1.4和1.6两种发动机.1、车主每日行车之前必须做例行检查,如检查机油、刹车油、水箱冷却液、助力转向泵油液面等.2、POLO必须使用97号及其97号以上的优质无铅汽油.车主朋友在选择汽油的时候应在信誉较好的加油站加油.3、离开车辆时必须关闭车辆的所有灯,以防止蓄电池放电量过大,第二天无法起动发动机.4、当您驾车经过一段车外空气环境内外较差的路段时,您可以选区择车内循环模式,避免车外的灰尘、烟雾等进入车内;而为了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则需要选择车外循环模式.5、不要在车内铺设太厚的地胶或者地毯,否则会使加速、刹车和离合器踏板的行程不够,使离合器分离不开.如果一定要加装,应该把踏板的位置留出来.特别注意:副驾驶员安全气囊可关闭POLO轿车配有副驾驶座安全气囊,为防止副驾驶员座椅无人乘坐时安全气囊也爆炸.可用点火钥匙锁闭位于杂货箱内的安全气囊,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打开杂货箱盖子,将点火钥匙插入并旋转到OFF位置,副驾驶座安全气囊即可关闭.反之,旋到ON位置,就是打开气囊.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将儿童放在副驾驶座上,因为安全气囊的爆发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遥控器防潮防震每辆POLO车配有两把主钥匙A和一把应急钥匙B,还有一个带有用于配制新钥匙所需编码的料钥匙褂件C.每把钥匙都带有电子部件,使用时应远离潮湿的地方,避免剧烈振动.如果要配置新钥匙,只能到大众特约维修站才能完成.行李箱锁芯POLO轿车行李箱锁芯有三个位置可以决定行李箱锁的工作状态.其中一个是集控位置,此时可以通过开启车门同时开启李行箱盖锁.第二个位置是脱离集控位置,此时不能通过开启车门车同时开启行李箱盖锁.第三个位置是机械开启位置供应急时使用.使用解读:后视镜调整POLO两厢和三厢轿车的后视镜可增加电动调整和加热除霜功能,驾驶员可在车内通过调节旋钮调整所需要的最佳位置.一旦电动调整失效,也可以通过手动调整带加热除霜功能的后视镜调节旋钮.中间位置是对两侧外后视镜的加热挡,一般只在雨、雪、霜天气条件下使用,非必要情况下,不要将旋钮长期放置加热位置,否则容易损坏反光镜,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功能消耗.空调使用注意事项POLO轿车装备的自动空调系统能对车内温度调节功能实施电子控制,该系统还带有气味过滤器和活性碳有害物质过滤器,在这两种过滤器的作用下可有效的阻止车外有害气体进入车内,因城市空气烟尘较多过滤器应经常清洁,每次保养时进行或感觉空调风量减少时进行,此过滤器因有活性碳价值较高,而且本身是黑色物质不要误以为脏了而轻易更换.故障解读: EPC灯报警POLO轿车采用电子油门控制装置,这一技术在紧凑型轿车领域一领风骚,让许多竞争车型望尘莫及,但这一技术的运用对燃油清洁度有较高要求.常见故障是节气门脏后仪表盘上的EPC灯报警.此时请驾驶员不要惊慌,只要关闭点火开关,重新启动后车辆仍能正常使用.而且需要及时对节气门进行清洗.专家建议车主多注意空滤的清洁及使用高标号清洁汽油,这样才能发挥电子油门的优势.拆装电瓶后收放机不工作POLO轿车的原配收放机带自动密码识别功能.用户首次使用时需输入密码,方可进入工作状态.如使用中因拆装电瓶等原因,造成收放机不能进入工作状态,有一简单恢复方法:打开收放机电源,当出现等待输入密码状态时,将点火钥匙开到点火档,然后关闭点火开关从点火锁上拔出钥匙,再次插入点火钥匙起动发动机,收放机自动进入工作状态.为使用和维修方便,下表为Polo轿车常用配件价格(仅供参考)备件名称 1.4L 1.6L 工时费机油85.00 85.00 35.00机滤54.00 20.0 0.00汽滤95.00 95.00 7.00空滤144.00 65.00 0.00花粉过滤器208.00 208.00 0.00火花塞87.00 44.00 30.00防冻液84.00 84.00 20.00制动液55.00 55.00 70.00发电机皮带186.00 262.00 35.00正时皮带164.00 248.00 140.00离合器片1597.00 1597.00 500.00离合器压盘1336.00 1336.00 -分离轴承406.00 406.00 -前制动片382.00 382.00 50.00后制动片377.00 377.00 60.00前减震器309.00 309.00 80.00后减震器238.00 238.00 50.00尾端消声器580.00 580.00 50.00轮胎425.00 425.00 20.00电瓶278.00 278.00 20.00雨刮片163.00 163.00 0.00 ------------——-来自上海大众的内部参考:关于POLO的18个tips-----------—————1、如何消除雨刮器片的震动和噪声:用钳子把各关节处和夹橡胶片处的间隙调小即可。
大众POLO历代车型回顾大众POLO诞生于1975年,在其后的35年时间里,历经五代产品演变,总产量超过700万辆,并曾长期位居德国经济性小型车销量榜首,被称为德国大众的“神奇小子”。
长期以来,Polo 轿车也一直被视为经济型小型车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标准。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POLO走过的35年历史。
●第一代POLO (1975~1981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小型车开始在欧洲风靡,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小型车不断涌向欧洲,威力甚至波及全世界,让小型车一度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新玩具。
小型车的冲击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对德国大众公司造成了影响,加快了大众公司对小型车的研发脚步。
奥迪50奥迪50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应对外来入侵,大众在1974年9月推出了奥迪50小型车,希望以此来与其他欧洲对手竞争。
奥迪50车长3.49米,最多可乘坐4个成年人,内饰做工精良,装备了诸如电子表、温度显示等一批在当时十分时髦的小配置。
发动机有两款可供选择,分别为50马力和60马力。
奥迪50在当时的确是一款安全实用的家庭轿车,唯一美中不足是一些即不必要、又不实用的小玩意让这款车的售价有些偏高,阻挡了它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脚步。
第一代POLO效果图第一代POLO内饰效果图第一代POLO1975年3月,源自典型的奥迪50的车身,配置朴素实用的多,发动机排量仅为40马力的0.9升引擎的第一代Polo在德国诞生了。
作为奥迪50的经济版,第一代Polo拥有了与奥迪50同样宽大的后备箱与充足的发动机仓,但诸如闪亮的镀铬件、小电子表、温度计等等在内的小玩具被理性的省去了。
在第一代Polo以其经济的价格上市后,出色的销量让大众的高层们十分满意。
并于1979年1月推出了第一代Polo的小改款车型。
在对第一代Polo的前保险杠做了全面改进后,小巧的Polo显得比以前强壮了一些。
新型的进气栏栅减小了高速时的进气阻力,也提高了一些第一代Polo的最高时速。
POLO GT1979年,第一代POLO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就达到了50万辆,这让大众公司欣喜不已。
这一年大众为POLO推出了小改款车型,并于同年9月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了POLO GT。
POLO GT 搭载了最大功率60马力的1.3L发动机,并增加了运动化的包围以突出POLO GT的定位。
另外,还装备了相比当时同级小型车更宽的轮胎(155/70R),以增加抓地力和稳定性。
Polo DerbyPolo Derby在推出第一代Polo期间,大众公司还生产了一款Polo的三厢车型,名为Derby,装备的是一款日后同样在Polo上使用的1.3 L发动机。
●第二代POLO (1981年-1994年)1981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车展前夕,大众推出了第二代Polo。
外形方面,大众设计师对第二代产品做了部分修改,保留三门设计的同时,缩小了行李厢后盖的斜度,尾部显得更加陡直。
第二代Polo发动机和第一代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有3款可供选择,两款排量为1.1升功率为40马力和50马力,另外还有一款排量为1.3升功率为60马力。
第二代POLOPolo Coupe1982年8月又推出了第二代Polo的运动款——Polo Coupe。
这款车以其简练的线条展示出了运动风格,但丝毫没有牺牲实用性。
不但后备箱容积充沛,后排座椅还可以方便的折叠起来,让后备箱的容积增加到1立方米。
Polo Coupe只提供2款发动机供选择,功率分别为50马力和60马力。
随后又推出了一款新型1.3升发动机,由于装备了双向化油器致使功率提升至75马力。
这款Polo Coupe GT最高时速能达到167km/h。
第二代POLO为了扩大战果,大众公司在1984年秋推出了一款特别经济实惠的车型,名叫Polo Fox,这是一款为单身贵族和斤斤计较的客户量身订制的简化版Polo,更加廉价,仅有一款排量1.1升功率45马力的发动机可供选择。
POLO GT401986年,第二代POLO GT正式推出,这款POLO GT的全称是POLO GT40,40的意思是这款车的发动机配备了直径40mm的G-Lader机械增压器,在G-Lader机械增压器的作用下,POLO GT40的最大功率达到了115马力。
同年,POLO的总产量达到了200万辆。
二代POLO改款车型1990年,大众推出了第二代POLO的改款车型,外观方面,车身多处进行了更美观的设计,头灯由圆型变为方形并整合了转向灯,动力方面,4款汽油机功率从45马力到113马力,还有一款1.3升柴油机功率为48马力,比最初提高了3马力。
并且5挡手动变速器作为标准装备。
在1991年Polo的总产量达到300万台。
●第三代POLO (1994年-2002年)经过前两代的发展,Polo已经在小型车市场稳稳站住了脚,逐渐确立了小巧实用的市场定位。
时间进入上世纪90年代,汽车技术和制造理念有了长足进步,大众在1994年8月的巴黎车展上正式推出了第三代POLO。
从新一代Polo身上我们看到,小型车的标准不再只是满足于日常的单纯驾驶需求,而是向追求舒适性、安全性和配置丰富方面发展。
第三代POLO外观方面,第三代Polo在外形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4门造型更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经过修饰的流线型车身线条在满足时代审美的同时也更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
由圆形改进为方形的前大灯搭配与车身同色的前保险,让第三代Polo拥有了一幅和同时代大众品牌车型相同的带有微笑表情的前脸。
第三代POLO第三代POLO动力方面,Polo三代发动机从1.0升45马力到1.3升55马力,并引入了来自Golf 的著名的1.6升汽油机,功率为75马力作为Polo三代的顶级配置。
从1995年推出了排量为1.9升的柴油发动机,功率为64马力。
第三代三厢版本POLO而在1995年秋天,Polo三代车系又增添了新成员——三厢Polo,仅仅是出于实用目的增加了行李箱空间。
新的60马力的1.4升轻金属发动机替代了曾经的1.3发动机。
同样还推出了一款1.6升轻金属发动机,功率为100马力。
此外还有一款1.9升SDI柴油机可供选择,功率为64马力。
1996年秋天。
采用每缸4气门设计的1.4L发动机被装配在POLO身上,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00马力。
第三代POLO GTI第三代POLO GTI1998年Polo推出了GTI版本,GTI最初只用于Golf的运动车型,后来各厂家不同车型纷纷推出了GTI版本,渐渐地,GTI成为高性能紧凑轿车的代名词。
Polo GTI也成为当时最快的Polo车型,最高时速超过了200 km/h,3 000辆装备了最大功率为88 kW 的1.6 L发动机的Polo GTI刚上市便销售一空。
销售一空的同时,大众并未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发动机运用了当时最新的电喷和增压技术,在制造中也使用了更多轻金属原料。
同时,像ABS、助力转向、安全气囊等技术都提高了Polo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到1999年时,Polo的累计产量已经突破600万辆。
●第四代POLO (2002年-2009年)2001年我们顺利迎来了第四代Polo,此时大众公司陆续整合了产品系列,并已经采用同平台战略研发新车,因此第四代Polo的底盘和大众旗下的斯柯达Fabia相同,在大众内部的编号为PQ24。
第四代POLO第四代POLO在这代POLO身上,诸如ABS、助力转向、前排双安全气囊等设备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并可选装ESP、导航系统等,使POLO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能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动力方面,有1.2L 54马力的发动机到2.0L 113马力的发动机可供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2003年就将汽油直喷的FSI技术应用到了POLO的1.4L发动机上。
第四代三厢版POLO2002年第四代Polo被引进国内,落户上海大众。
也是从这时起,国内消费者正式接触到Polo。
在国外,大众对第四代Polo的外形做了一次“大手术”,抛弃了上一代产品周正的外形,转而把新Polo塑造成敦厚圆润的灵巧小车,特别是圆形前大灯让人回想起第一代和第二代时的造型。
第四代POLO GTI2005年,POLO诞生30周年,大众推出了第四代POLO的中期改款,全新设计的U 型前脸替代了四代POLO可爱的四眼大灯设计,同时尾灯也做出了修改,在动力方面也换装了1.4 L汽油直喷FSI发动机,更加注重环保和能耗问题。
大众劲情大众劲取随后大众推出了POLO GTI的直系后代,装备150匹1.8T发动机的POLO GTI开始全面投放市场,同时源自POLO改款车型的POLO GP确定引进中国生产,并定名劲情、劲取。
●第五代POLO (2009年至今)结合了Golf的动感和Scirocco尚酷的优雅,在2009年日内瓦车展亮相的第五代Polo展现给我们的是时尚潮流的外表,全新设计的前脸、平直的腰线和低矮的底盘都显示了新款Polo不同以往的造型理念。
除了水平格栅和经典的紧凑两厢造型,你很难在第五代Polo上再找到老款的影子。
第五代POLO第五代POLO新车尺寸较上一代车型有所增加,第五代POLO比上一代车型长36mm达到了3952mm,宽度增加了32mm达到了1682mm,另外整车高度下调了13mm。
第五代POLO第五代POLO在德国上市的新Polo车型,提供4款汽油和3款柴油发动机选择(包括1.2LTSI涡轮增压直喷机油机和1.6L TDI高压共轨柴油机),采用了大众引以为傲的涡轮技术和直喷技术,所有发动机都标配5速或6速手动变速箱,个别车款还搭载7速DSG双离合变速系统。
POLO BlueMotionPOLO BlueMotion此外,大众要价400欧元的Blue Motion节能混合动力技术,在经过针对动力与车身结构的重新设计后,其超低的尾气排放可使新Polo成为全球燃油经济性最好的5座小车之一。
一台改进的90马力1.6升TDI BlueMotion油耗仅为3.2L/100km;安全方面,全系POLO将标配ESP和4个以上的安全气囊。
第五代Polo GTI第五代Polo GTI内饰第五代Polo GTI而第五代的POLO GTI则更加勇猛,新车搭载一款1.4升双增压TSI发动机,并匹配一款来自西亚特Ibiza Cupra的干式7速DSG双离合变速器。
这款发动机转速在0-3000rpm时由机械增压器提供增压压力,在超过3000rpm时涡轮增压器开始介入,在转速6200rpm时达到最大输出功率180马力(132千瓦),在转速2000rpm时达到峰值扭矩249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