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课件:棉花的近代世界之旅(21张)
- 格式:pptx
- 大小:6.71 MB
- 文档页数:21
2、通过学生的解释与历史史料相互印证的方式,理解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原因。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理解探索棉花在近代化过程中的意义,理解世界连成整体与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联系,从而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4、通过对浙江省各地区中考内容的剖析,使学生了解这一部分的考点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历程(二)教学难点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影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历史地图文献史料(二)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小组分别探讨历程、影响等部分,共同探索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和影响。
2、史料分析法:通过文献史料与学生猜想互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
3、启发式教学:针对学生对于“是什么”了解的比较多,对于“为什么”思考的少。
本课通过提供史料和提问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为什么,深化理解历史脉络。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师说: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棉纺织品,你知道的棉纺织品出自于哪些国家吗?小组讨论:首先,请大家阅读棉花的生长条件。
根据其生长条件,判断棉花的原始产地可能在何处?并圈画在地图上。
(参考答案)师解答:同学结合文献中的地理条件,推测出世界上最早的棉产区。
接下来,我们依据考古发现,去印证一下世界原始棉产区的位置:中美洲陆地棉、非洲的草棉、南美洲海岛棉、亚洲的树棉(世界原始四大棉产区)师说:请大家观察,棉花原始产地与现今产地之间的对比图,请谈谈棉花的产地随着时间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变化?(进行图片对比)师说:接下来的课程让我们一起探寻:棉花种植是如何突破原始生长条件限制成为一种全球的作物?棉花旅途中,折射了世界怎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棉花的旅程。
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纲要求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标提示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外国资本主义②家庭棉纺织业③商品化④内忧外患⑤清朝统治⑥江南制造总局⑦轮船招商局⑧京师同文馆⑨甲午中日战争⑩中国资本主义⑪封建经济⑫外商企业⑬东南沿海⑭继昌隆缫丝厂⑮民间设厂⑯内地⑰民族资产阶级考点二①辛亥革命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③暂时放松④纺织业⑤较快发展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⑦棉纺织业⑧官僚资本⑨战时体制⑩《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⑪官僚资本⑫苛捐杂税[巧学妙用]概念阐释——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解体指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它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并在农村占统治地位,对西方的经济渗透也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构图解史——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关系图解历史——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思维导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图解历史——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图解历史——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态及相互关系漫画解史——民族工业的困境《破扇难挡暴风雨!》(1930年)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面前,提倡国货无法挽救民族工业衰败的悲惨命运。
考法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考题1】(2016·安徽黄山二检)下面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表。
对该表反映的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A.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答案 D『方法突破』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数据类试题的基本方法。
单元整合 十六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均不成熟。
2.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基础薄弱。
3.社会主义是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巩固比任何革命都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4.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的态度从敌视、遏制到颠覆,使社会主义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5.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适应本国国情,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要拘泥于苏联模式。
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等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7.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从国际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挫折中吸取了经验教训,表明社会主义正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考题例证1】 迅速恢复的国家机器比以往承担着更多任务,尤其是经济控制的职能。
农民和工人阶级起来反对私有者,战争期间经济崩溃造成了城市和军队急需供给。
还有一些党的干部不切实际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动人前景。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赫鲁晓夫改革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历程 时间 推动原因 主要表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5、16世纪之交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 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 经济一体化,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战后初期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 经济全球 20世 第三次科技 世贸组织;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额大增;市场经济体制普遍确立化趋势加强纪90年代以来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发展【考题例证2】[2018·重庆二模] 1960年,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委内瑞拉等主要石油生产国联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维护本国石油利益和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