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实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60.88 KB
- 文档页数:17
粉尘爆炸应急预防预案背景粉尘爆炸是指在粉尘中存在足够浓度的可燃气体或蒸汽,遇到点火源时,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的危害性非常大,可以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因此预防粉尘爆炸及应急处置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粉尘爆炸应急预防预案,以保障工作区的安全稳定。
预案以下是本单位粉尘爆炸应急预防预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1.责任分工本单位将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员、其他工作人员等明确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相应防控机制,确保安全预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2.预警机制建立粉尘爆炸预警机制并实施,将灰尘控制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波动,对于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粉尘积累的情况要及时发现、排除。
3.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在必要时及时进行清理和减少积累的粉尘,从而预防粉尘积累引发粉尘爆炸的可能。
对于不同等级的粉尘积累,制定不同的清理方法和处理措施,确保安全。
4.提高员工意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加强违章指导和巡查,依据情况不断制定改善方案和改善计划,确保生产安全,实现安全环保。
5.消防设施加强机器设备和建筑物等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要求将消防设施纳入计划之中,并且要保证设施齐全、完好,同时也要督促员工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
6.安全培训安排员工参加安全知识、防火、灭火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逐步提高整个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结论通过上述预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存在安全隐患和事故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对于其他工业单位,也可以参考此预案,对自己的防护预案进行完善和优化。
2023年粉尘防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粉尘防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粉尘防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防止粉尘聚集导致的爆炸事故发生。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制定了2023年粉尘防爆实施方案,以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合理管理和控制粉尘防爆风险。
二、目标设定1. 安全生产: 降低粉尘防爆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2. 人身安全: 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避免人员伤亡;3. 资产保护: 防止粉尘防爆事故对企业设备和资产的损失。
三、实施方案1. 确定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1)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粉尘形成、积累和扬尘条件等因素;(2)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预防、检测、控制和应急预案。
2. 加强现场管理和操作规程(1)制定详细的现场管理规程,包括粉尘排放监控、防护设施使用、清理和维护等;(2)加强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粉尘防爆的认识和意识。
3. 完善设备和设施防护措施(1)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设备和工具;(2)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特别是与粉尘防爆相关的设备;(3)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或替换可燃性粉尘;(4)安装和使用防爆设备和设施,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等。
4. 实施应急预案和紧急疏散演练(1)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情况的处理措施;(2)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5. 加强监管和督导(1)建立健全的监管部门和监督机制,对企业的粉尘防爆工作进行监管和评估;(2)加强对企业的执法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3)加强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
四、预期效果1. 粉尘防爆事故减少:通过加强管理和控制措施,降低粉尘防爆事故的概率和严重程度;2. 人身安全保护: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减少人员伤亡;3. 资产保护:通过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防护措施,减少因粉尘防爆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失和资产损失。
2024年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粉尘爆炸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我国需要制定全面的实施方案。
以下是针对2024年的防止粉尘爆炸的具体措施和建议:1. 建立完善的粉尘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粉尘管理规范和标准,包括工厂内粉尘的收集、排放、清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工厂内部的粉尘处于安全的控制范围之内。
2. 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监管:定期对工厂内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粉尘爆炸风险。
3. 定期进行粉尘监测: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对工厂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增加消防设施和培训:加强工厂内的消防设施建设,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提高工人的火灾应急能力。
同时,组织定期的消防演习和培训,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技能。
5.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员工认识到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6. 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急措施,提前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7.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工厂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和行政罚款,形成严厉的法律法规执行环境,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8. 加强行业交流和经验分享:建立行业内的经验交流机制,通过举办峰会、研讨会等形式,让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9.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粉尘爆炸防治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粉尘防控的科技含量和效果。
10.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防爆工作的支持力度,注重技术示范、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推动企业加强粉尘爆炸防控工作。
(完)。
关于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要掌握本企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一)整治范围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米糠、竹木、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2023年粉尘防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粉尘防爆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特别是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和人员伤亡。
鉴于此,为了保障人员和工业设施的安全,制定一份全面、科学而有效的2023年粉尘防爆实施方案是必要且紧迫的。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粉尘防爆措施全面、合理和科学,有效地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工业设施的安全。
2.原则:科学合理、全面防控、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风险至上。
三、实施方案(一)风险评估与分类1.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粉尘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不同生产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
2.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粉尘防爆措施和安全措施,在高风险区域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爆措施。
(二)设备与工艺设计1. 根据粉尘性质、湿度、颗粒大小等特性,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艺,降低粉尘爆炸的概率。
2. 优化设备和工艺设计,减少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积聚和扩散。
(三)防爆设备配置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在高风险区域配置适用的防爆设备,包括防爆电器、防爆灯具、防爆仪表等。
2. 配置防爆设备时,要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正常运行。
(四)工艺操作控制1. 建立健全的工艺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求和流程,培训操作人员,确保操作规范。
2. 严格落实工艺操作控制措施,包括粉尘收集和处理、定期清洁和清理、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
(五)安全教育培训1. 对从业人员进行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模拟演习,增强从业人员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能力。
(六)监督与管理1. 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粉尘防爆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加强对施工单位和外来承包商的管理,规范施工行为,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四、实施效果评估及改进措施1. 监测和评估粉尘防爆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借鉴其他行业或国际先进的粉尘防爆实施方案,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方案。
2024年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标题:____年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摘要: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工业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
本文提出了一份全面的实施方案,旨在____年全面防止粉尘爆炸事故。
该方案包括了政府法规的制定、企业责任的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措施,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阐述,以确保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粉尘爆炸、实施方案、防止、责任、技术手段、员工培训一、引言粉尘爆炸作为一种危险的工业事故,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防止粉尘爆炸事故是当前和未来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提出了一份全面的实施方案,旨在____年全面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以保障人员安全、设备可靠和环境健康。
二、制定政府法规政府在防止粉尘爆炸事故方面应加强立法工作,提出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应明确各类企业应采取的防范措施、设备要求和执法手段。
此外,政府机构还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的法定责任得到有效执行。
企业负有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主体责任,应建立健全相应的防爆管理体系。
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规范管理,保证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减少设备故障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此外,企业还应进行设备定期维护和检测,并建立健全险情报告和事故处理等制度。
四、应用技术手段技术手段是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企业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或者采用先进的防爆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防爆液压设备、防爆通风系统、粉尘处理装置等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爆炸风险。
五、员工培训员工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对防止粉尘爆炸事故至关重要。
因此,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操作教育、应急逃生演练、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与理解。
六、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对及时、有效地处理粉尘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粉尘防爆方案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些易燃易爆物质和粉尘的存在会增加工作环境的安全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粉尘防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粉尘防爆方案,旨在帮助企业确保员工的安全,并降低火灾和爆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一、粉尘防爆风险评估在开始制定粉尘防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粉尘的类型、浓度、易燃性和爆炸性,可以确定潜在的危险点和脆弱区域。
同时,需要了解设备的构造、封闭性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以便有效地制定相应的措施。
二、控制和防范措施1. 粉尘控制措施(1)加强清洁,保持工作区域的干净整洁。
定期清除积尘,特别是易引起爆炸的地方。
使用专业工具进行吸尘和清扫。
(2)使用防尘设备,如风扇和排风系统,以保持空气流通,并及时排除粉尘。
(3)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良好,减少粉尘外溢的可能性。
使用密封件和防爆装置等。
2. 火源控制措施(1)禁止在易燃粉尘环境中使用明火。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替代传统电气设备,减少火源可能性。
(2)防止静电积聚,使用导电材料和静电耗散装置。
地面和设备的连接必须良好,以确保静电能够有效释放。
(3)设立禁止吸烟区域,并加强员工对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以消除引发粉尘爆炸的可燃物。
三、应急措施即使在实施了全面的防范措施之后,粉尘爆炸仍可能发生。
因此,有必要制定应急措施以应对此类风险。
1. 紧急疏散在爆炸事件发生时,安排疏散通道和避难点,并制定疏散计划,确保员工能够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 灭火设备在工作场所内设置灭火器和灭火系统,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灭火设备,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灾难意识。
演练内容需真实模拟火灾或爆炸事件,并评估演练效果,及时修正和改进预案。
四、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最后,不能忽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
员工需要了解粉尘防爆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并时刻保持警惕。
粉尘爆炸治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粉尘爆炸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粉尘爆炸治理实施方案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二、风险评估。
在制定粉尘爆炸治理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企业内部存在的粉尘爆炸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对生产现场的粉尘浓度、粉尘种类、粉尘爆炸等级进行检测和评估,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粉尘爆炸的潜在风险。
三、粉尘防控措施。
1.粉尘收集,对于易产生粉尘的生产工序,应当设置粉尘收集装置,及时清理生产现场的粉尘,减少粉尘积聚的可能性。
2.通风系统,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保持生产场所的空气流通,减少粉尘浓度,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
3.静电防护,对于易产生静电的生产设备,应当采取静电接地和防护措施,减少静电引发的粉尘爆炸风险。
4.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引发的粉尘爆炸风险。
四、员工培训。
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对粉尘爆炸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员工应当掌握粉尘爆炸的危害性、防范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在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逃生。
五、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
在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六、监测和评估。
定期对企业内部粉尘爆炸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已经实施的粉尘爆炸治理实施方案,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
七、结语。
粉尘爆炸治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高度重视粉尘爆炸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的行动计划1. 简介粉尘爆炸是一种严重的工业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行动计划旨在提供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的简单策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预防措施- 定期清理和维护工作区域,确保没有积聚大量可燃粉尘。
- 使用防爆设备和防尘系统,有效控制粉尘产生和扩散。
- 提供员工培训,加强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教授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方法。
-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 使用防爆电器和工具,避免产生火花或高温,以减少粉尘爆炸的风险。
- 控制静电,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降低粉尘爆炸的可能性。
3.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和实施应急响应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行动流程。
- 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以迅速控制和扑灭爆炸事故。
- 建立报警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和通知爆炸事件。
- 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能力。
- 与当地应急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 监测和评估- 安装粉尘监测设备,定期检测和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
- 建立记录和分析系统,持续监测粉尘爆炸的风险和趋势。
- 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以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5. 培训和宣传-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粉尘爆炸的危害、预防和应急响应知识。
- 制作宣传资料和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危险区域。
- 加强员工参与,鼓励其提出改进建议和报告潜在的危险情况。
6. 定期检查和评估-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 审查和更新预防措施,确保其适应工作场所的变化和发展。
以上行动计划将有助于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我们鼓励您立即着手实施,并定期检查和改进计划的有效性。
粉尘爆炸安全实施方案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制定和实施粉尘爆炸安全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粉尘爆炸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出一套完善的粉尘爆炸安全实施方案。
一、粉尘爆炸的危害。
1. 粉尘爆炸会引发燃烧和爆炸,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失。
2. 粉尘爆炸会产生高温和高压气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 粉尘爆炸会引发连锁反应,扩大事故范围,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
1. 确保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和清除积尘,防止粉尘积聚。
2. 选择防爆设备和防爆材料,提高设备和设施的防爆能力。
3. 加强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体系。
4.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粉尘爆炸的应急处理。
1. 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安全撤离。
2. 启动事故应急救援机制,迅速组织救援力量,进行事故现场的救援和处理。
3. 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协调资源和力量,共同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4. 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四、粉尘爆炸安全实施方案的落实。
1. 制定粉尘爆炸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2. 加强对设备和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3.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定期开展粉尘爆炸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稳定。
五、结语。
粉尘爆炸安全实施方案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落实粉尘爆炸安全实施方案,对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YF-ED-J1642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要掌握本企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一)整治范围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米糠、竹木、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9、是否对能自燃的粉尘采取冷却措施,并对其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是否对与粉尘直接的设备或装置落实相应措施,使其表面温度低于相应粉尘最低着火温度。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12、粉尘防爆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及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
13、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和受限空间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4、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三)要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等有关标准规定,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要把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要组织专家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
要不断提高科技兴安水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燃事故再次发生。
(四)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各企业要通过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涉及粉尘爆炸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的监督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粉尘爆炸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爆炸条件一般有三个:(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凡是呈细粉状态的固体物质均称为粉尘。
能燃烧和爆炸的粉尘叫做可燃粉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叫悬浮粉尘;沉降在固体壁面上的粉尘叫沉积粉尘。
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某些厂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特别是一些有机物加工中产生的粉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大致有铝粉、锌粉、硅铁粉、镁粉、铁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屑、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
这些物料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
例如,铝粉只要在二氧化碳气氛中就有爆炸的危险。
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
一般认为燃烧热越大的物质越容易爆炸,如煤尘、碳、硫黄等。
氧化速度快的物质容易爆炸,如镁粉、铝粉、氧化亚铁、染料等。
容易带电的粉尘也很容易引起爆炸,如合成树脂粉末、纤维类粉尘、淀粉等。
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通常不易引起爆炸的粉尘有土、砂、氧化铁、研磨材料、水泥、石英粉尘以及类似于燃烧后的灰尘等。
这类物质的粉尘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不易燃烧。
但是如果这类粉尘产生在油雾以及CO、CH4、煤气之类可燃气体中,也容易发生爆炸。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主要危害(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很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部门都时有发生。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
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例如,某硫磺粉厂,磨碎机内部发生爆炸,爆炸波沿气体管道从磨碎机扩散到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发生了二次爆炸,爆炸波通过爆炸后在旋风分离器上产生的裂口传播到车间中,扬起了沉降在建筑物和工艺设备上的硫磺粉尘,又发生了爆炸。
(3)能产生有毒气体。
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
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4防范措施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
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
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
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
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常用的防护措施或方案主要有四种:遏制、泄放、抑制、隔离。
其中泄放分为正常情况下的压力泄放和无火焰泄放;隔离分为机械隔离和化学隔离。
一般在设备的物料入口安装化学隔离,在设备的物料出口安装机械隔离阀。
化学隔离和抑爆系统中的发射筒相同,只是一般为45°安装;机械隔离阀类似于常见的闸阀。
主要防护设备包括:防爆板(Explosion Panel)、防爆门(Explosion Vent)、无焰泄放系统(Flameless Venting)、隔离阀(Explosion Isolation Valve)以及抑爆系统(Explosion Suppression Systems)。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每一种防护措施单独使用,往往采用多种防护措施进行组合运用,以达到更可靠更经济的防护目的。
隔离就是把有爆炸危险的设备与相连的设备隔离开,从而避免爆炸的传播,产生二次爆炸。
遏制就是在设计、制造粉体处理设备的时候采用增加设备厚度的方法以增大设备的抗压强度,但是这种措施往往以高成本为代价,在金属材料价格日益昂贵的今天,采用这种措施显然是非常不经济的。
泄放包括正常泄放和无焰泄放,是利用防爆板、防爆门、无焰泄放系统对所保护的设备在发生爆炸的时候采取的主动爆破,泄放爆炸压力的办法进行泄压,以达到保护粉体处理设备的安全。
防爆板通常用来保护户外的粉体处理设备,如粉尘收集器、旋风收集器等,压力泄放的时候并随有火焰以及粉体的泄放,可能对人员和附近设备产生伤害和破坏;防爆门通常用来保护处理粉体的车间建筑,以达到整个车间避免产生粉体爆炸;对于处于室内的粉体处理设备,有时对泄放要求非常严格,不能产生火焰、物料泄放或者没有预留泄放空间的情况下,通常会采用无焰泄放系统,以达到保护人员以及周围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