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植物学 1,2
- 格式:ppt
- 大小:770.50 KB
- 文档页数:46
1、植物资源:所谓资源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是植物资源2、资源植物: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3、经济植物:是对人类直接和间接有用的植物4、直接有用的植物: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5、间接有用的植物: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6、植物园: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7、自然保护区: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地域8、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
其作用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使多种多样的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9、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
10、资源植物评价: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估算和推测。
11、引种驯化: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12、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13、驯化: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14、获得性遗传: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这类遗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15、直接引种: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为直接引种16、间接引种: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的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17、淀粉植物: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18、单细胞蛋白: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19、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20、监测植物: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状况21、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1、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橡子(壳斗科)、芭蕉芋(美人蕉科)、南瓜(葫芦科)、木薯(大戟科)、魔芋(天南星科)2、蛋白植物(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3、液体饮料(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果浆饮料和乳化饮料(核桃乳、松子奶、椰子)4、草本油料植物(记五种):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5、木本芳香植物(记三种):香桂树、猴樟、香樟、毛叶樟6、草本芳香植物(记三种):藿香、姜黄、草果、薄荷7、真菌类的三种药用植物:银耳、木耳、香菇8、裸子植物:银杏、松树、红豆杉9、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鹃、木兰、报春、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10、行道树种(五种):樟科植物樟、梧桐科植物梧桐、漆树科植物清香木、滇朴、榕树11、攀援绿化植物(五种):木香花、常绿蔷薇、油麻藤、爬山虎属植物、常春藤12、盆栽或盆景植物(五种):短叶罗汉松、云南苏铁、华南苏铁、银杏、雪松13、净水植物(四种):芦苇、凤眼莲、浮萍、金鱼藻14、温带果树(五种):梨、苹果、桃、梅、李、杏、葡萄、石榴15、热带果树(五种):香蕉、芭蕉、菠萝、芒果、龙眼、荔枝16、甜味剂植物(五种):甜叶菊、甜凉菊、白元参、甜茶、罗汉果17、春季蜜源植物(三种):油菜、荔枝、龙眼18、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五种):柑桔属植物、小果冬青、柿、茴香、乌桕、泡桐19、秋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向日葵、密花香薷、荞麦20、冬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鹅掌柴、野坝子、枇杷21、红色染料植物(五种):红花、茜草、胡萝卜、紫草、辣椒1、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①进化论②气候相似论③定向培育法④生态历史分析法2、引种驯化的途径:①直接引种②间接引种3、引种驯化的步骤:①准备阶段②试验阶段③推广阶段4、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5、植物胶广义包括:树胶、树脂及橡胶6、四大工业原料:石油、橡胶、钢铁、煤炭7、植物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再生性③可解体性④多用性8、云南植物资源的特点:①种类多且区系复杂②有开发价值的种类多③近缘及可代替的种类丰富④特有种和优良种丰富⑤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多⑥种质资源数量巨大⑦分布零散,种群数量少9、云南林木资源特点:①地理分布不均,东少西多②阔叶林类型多,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差③天然林多,人工林少④用材林多,防护林和薪炭林少10、云南种质资源的特点:(1)植物区系多样化。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植物2.自然资源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何特点?3.什么是植物资源学?4.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容是什么?5.植物资源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6.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7.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根据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观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给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物质与能源(包括生命和无生命部分)。
他又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属性和动态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三个部分(1)生物资源:是一类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
例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这类资源的特性都是具有生长、繁殖、发育和调节的能力。
(2)矿物资源:是一类无生命资源,不具备生长、繁殖和再生能力。
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非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费,越来越少,直到耗尽。
(3)生态环境资源:是在一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恒定资源,而且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或称之为生态资源。
例如热量、光能、风、山地、水分,以及此类因素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
二、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植物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学者对植物资源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国一些著名学者对植物资源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
狭义我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对植物资源定义如下: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植物资源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Wickens (1990)将经济植物定义为: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前者是指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植物;后者则是指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6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三、植物资源的管理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课程论文课程资源植物学题目野生花卉资源植物的开放与利用姓名 XXX 学号 XXXX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应对其进行充分调查,通过引种驯化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情况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园林之母”;“世界花卉宝库”;以中国为资源分布中心1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1.1 分区调查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
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
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
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 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 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
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
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一、植物资源的概念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植物农药: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1.基础研究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资源。
植物资源:狭义: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
即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
既包括已利用的植物,也包括野生的尚未开发利用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植物: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实际上是一类具有物质性价值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植物。
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1.植物资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2.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3.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4.植物资源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料来源。
5.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净化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的重要物种库。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任务1.调查研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2.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研究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4.积极扩大与寻找新的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
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
3.植物资源有用成分的研究。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类(按用途分)1.食用植物资源(1)淀粉植物类(2)蛋白植物类(3)食用油脂类(4)维生素植物类(5)饮料植物类(6)食用色素植物类(7)食用香料植物类(8)甜味剂植物类(9)饲用植物类(10)蜜源植物类(11)其他食用植物类2.药用植物资源(1)中草药植物类(2)农药植物类3.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包括:(1)纤维植物类(2)鞣料植物类(3)香料植物类(4)工业用油脂植物类(5)树胶植物类(6)工业用染料植物性类(7)能源植物类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1)防风固沙植物类(2)保持水土植物类(3)改良土壤植物类(4)监测和抗污染植物类(5)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类(6)指示植物类5.植物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的栽培种、野生近缘属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资源植物学生命科学系0801班姓名:资源植物学绪论内容提要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二、植物资源的特点;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四、资源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概况;五、资源植物的分类。
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资源植物:凡被人类利用在衣、食、住、行、医等各方面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广义的说,地球上或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资源植物学:是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理论基础,以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蕴含量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资源植物学是在人类对植物资源不断需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近年来随着人类返朴归真,对植物资源的需求更为扩大,促使此门学科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二、植物资源的特点1、再生性2、有限性和可解体性3、区域性4、多样性与多用性全世界高等植物近30万种,其中种子植物约1.5万种。
但人们有意识栽培的植物仅上千种,绝大部分植物资源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野生资源植物是人类选择有价值植物的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资源植物。
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研究各类资源植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经济用途以及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和加工工艺流程等。
1、资源植物的类型和分布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四个气候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据统计,我国芳香植物有56科340种,中草药5000余种,果树资源更是丰富,有59科670多种。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发出的食用果品的野生资源,如刺梨、沙棘、无花果、猕猴桃、山楂、杨梅、山核桃等。
我国近年来投放国际的香料约40多种,其中天然香料近30种。
我国也是观赏植物茶花,桂花、梅花、月季、腊梅的分布和栽培中心。
全世界800多个品种杜鹃,我国就有650多个品种,全国食用菌、藻类、蕨类等野生菜用植物数量很大。
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效益的潜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