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源植物学-药用植物2020_
- 格式:pdf
- 大小:10.20 MB
- 文档页数:16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及药用价值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原理,为后续的中医药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3. 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4. 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1. 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2. 各类药用植物的特点3. 我国常见的药用植物科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1. 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2.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3. 实例分析:人参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1. 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2. 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中的应用3. 实例分析:甘草的药用价值及应用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2. 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3.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1.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2. 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3. 实地考察:药用植物园的识别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特点及应用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识别及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药用植物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用植物学》2. 课件:药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3. 药用植物园:用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4. 网络资源:药用植物数据库、相关研究论文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课时)2.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2课时)3. 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2课时)4. 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2课时)5. 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2课时)6. 第六节: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2课时)7. 第七节: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2课时)8. 第八节:药用植物的应用实例(2课时)9. 第九节: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2课时)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药用植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药用植物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3. 互动:提问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学生的参与度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过程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2. 建议学生参加药用植物园的实地考察活动,提高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药⽤植物学》学习指导书及习题集1.药⽤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药⽤植物学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组织构造、⽣理功能、分类鉴定、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
并在此基础上能进⾏正确的植物分类,掌握重点科的特征和重点药⽤植物的来源、分布、形态特征和及药理作⽤等。
熟悉⼀般药⽤植物科的特征和⼀般药⽤植物的来源、形态等特征。
1.什么是模式植物细胞?⼀个模式植物细胞由哪⼏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学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个细胞⾥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它由细胞壁和内部的原⽣质体共同构成,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命的物质。
此外细胞中还有许多⾮⽣命物质,是原⽣质的代谢物,称为后含物,另外,还有⼀些⽣理活性物质。
1.简述维管束的主要类型⑴有限外韧型,如单⼦叶植物的茎的维管束⑵⽆限外韧型,如裸⼦植物和双⼦叶植物的茎中的维管束⑶周韧维管束,如百合科,⽲本科等以及蕨类植物⑷周⽊维管束,如百合科,天南星科,莎草科等植物的根状茎中。
⑸辐射维管束,如被⼦植物的初⽣构造。
2.厚壁组织细胞有何特征?分为哪⼏种类型?厚壁组织的细胞有全⾯增厚的次⽣壁,常有层纹和纹孔,成熟后细胞腔变⼩,成为死细胞,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分为纤维和⽯细胞。
纤维是细胞壁为纤维素或⽊质化增厚的细长细胞,⼀般为死细胞,通常成束存在,按照在植物体内存在的部位的不同为分韧⽪纤维和⽊纤维。
⽯细胞是细胞壁明显增厚且⽊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细胞壁上未增厚部分称为纹孔。
3.什么叫输导组织?其分为哪两⼤类型?各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植物体中运输⽔分、⽆机盐和有机养料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其共同特点为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根据输导组织的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是管胞和导管,位于⽊质部,主要运输⽔分和⽆机盐,⼆是筛管和伴胞,位于韧⽪部,运送有机营养物质。
1.如何从外形上区别根与根茎?根⼀般呈圆柱形,在⼟壤中向下⽣长,形成复杂的根系,表⾯多具有根⽑,不含叶绿体,⽆节和节间区分,⼀般不产⽣芽、叶和花。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并利用这些成分来治疗人类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1. 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一步是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家族,其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蔷薇科、唇形科、兰科、豆科、禾本科等。
2. 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二步是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器官功能等生理过程,以便了解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的潜力。
3. 植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三步是了解植物中药用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
4. 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学的第四步是进行植物鉴定。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药用植物学家能够确定植物的科属、年代和产地等基本信息。
5. 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五步是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
除了以上知识点,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药用植物学家研究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
这包括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技术。
2. 植物安全性:由于药用植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成分,所以需要对植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植物中成分的毒性、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等的研究。
3. 植物国际合作:随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药用植物学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4. 药用植物学的应用前景:随着药用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保健品、农药等领域。
未来,药用植物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在药用方面的应用的学科,涉及到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药用植物资源,还能为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总结一些药用植物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药用植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1. 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按照植物的一些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科、属、种等级别。
例如,中药常用的一些药用植物包括人参、黄芪等,它们分别属于五加科、豆科等科别。
2.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是指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特征。
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药用植物。
例如,中药材党参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肥大,略呈圆锥形;种子扁平,每个种子外有一片厚坚硬的种皮。
3.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植物具有生理和药理活性。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这些成分开发药物。
例如,中药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连素,它具有抗菌、抗炎等活性。
4. 药用植物的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药用植物学也涉及到对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
通过药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用植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从而指导其合理的应用。
例如,中药鲜首乌具有抗衰老、生发作用,这与首乌中的化学成分对皮肤血液循环的调节有关。
5. 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是指将药用植物应用于医疗临床的实践。
通过临床应用的研究,可以验证药用植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例如,中药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结尾以上是关于药用植物学的一些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对于认识和利用植物资源、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对药用植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发更多人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中国药科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中国药科大学)》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微观大乾坤,妙笔巧生画--根、茎、叶的显微结构1、问题:在显微简图的绘制中,一般薄壁细胞如何表达。
( )选项:A:打点表示B:画圆线表示C:画折线表示D:空白答案: 【空白】2、问题:玉米茎中的维管束散在,每个维管束的外围具有( )选项:A:纤维组织B:薄壁组织C:石细胞D:分泌组织答案: 【纤维组织】3、问题:下列哪种结构中可能会具有根被( )选项:A: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B: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C: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D: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答案: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4、问题:在叶的显微结构简图中,栅栏组织的表达方法是( )选项:A:斜线B:垂直于表皮的直线C:等腰三角形D:空白答案: 【垂直于表皮的直线】5、问题:在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中,下列哪种结构不需要表达( )选项:A:次生木质部B:次生韧皮部C:初生木质部D:初生韧皮部答案: 【初生韧皮部】6、问题:在绘制显微简图时,只要各部结构正确即可,各部比例是否恰当不重要。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7、问题:在叶的显微简图中,海绵组织空白表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问题:年轮出现在所有的木本植物结构中。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9、问题:在茎的初生结构中,靠近表皮的皮层可以含有叶绿体。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0、问题:叶脉是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本草本有情,与君喜相逢--被子植物的分类1、问题: 药用厚朴除树皮入药外,下列还有哪个部位入药选项:A:果实B:叶C:花D:根皮答案: 【根皮】2、问题:蔷薇科的哪个亚科是心皮5,离生的。
选项:A:绣线菊亚科B:蔷薇亚科C:梅亚科D:梨亚科答案: 【绣线菊亚科】3、问题: 属于唇形科的植物是选项:A:膜荚黄芪B:黄芩C:黄精D:大黄答案: 【黄芩】4、问题: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的科是选项:A:菊科B:天南星科C:桔梗科D:豆科答案: 【天南星科】5、问题:下列哪种植物的功效是泻火通便。
《2020年首届国赛丨《药用植物学》》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药用植物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教学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二、教学方法创新
1. 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药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2. 开展实验教学: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亲手采集、识别药用植物,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入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药用植物在中药配方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手段创新
1. 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资源、习题库、讨论区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2. 引入移动学习:开发手机APP,实现移动端学习,便于学生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3.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如通过图
像识别技术辅助识别药用植物。
四、教学成果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我们取得了以下教学成果:
1.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药用植物。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3. 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学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果。
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药用植物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以上为《2020年首届国赛《药用植物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药用植物》练习题一、名词解释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别、细胞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科学。
鸡爪黄连:来源于毛崀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多族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
道地药材: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云锦状花纹:何首乌块根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形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正常的维管柱。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
企边桂:又名清化桂、清化玉桂、清化肉柱。
是越南北圻清化所产的野生桂。
维管束:是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的内部,具有输导、支持作用。
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晶纤维:有的纤维在其纤维束的外侧包围着许多含草酸钙结晶的薄壁细胞,组成复合体,称为晶纤维。
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制、制剂、贮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分的性质。
将药材加工成饮片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传统制药技术。
古称“炮炙”后含物:由于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
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对生药及成方制剂中药味的组织、细胞或后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车轮纹:车轮纹是茎的断面有放射状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排列的方式生药的鉴定:是综合利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药典、有关政策法规及有关专著和资料对生药进行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良度的评价,以确保生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标准:是指国家对药品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及检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二、填空题1.地道药材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
2.植物体内最常见的晶体有草酸钙和碳酸钙两大类。
3.植物表皮上的毛茸通常有腺毛和非腺毛两种。
4.常见生药的分类方法有按药用部位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按药理作用或功效分类等。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植物根茎叶形态构造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1、问题:人参根状茎上的不定根在药材学上称为()。
选项:A:根头B:芦头C:芦碗D:艼E:针眼答案:【艼】2、问题:根的内皮层有些细胞的细胞壁不增厚,成为()。
选项:A:泡状细胞B:运动细胞C:通道细胞D:填充细胞E:副卫细胞答案:【通道细胞】3、问题:药用植物掌叶大黄的根状茎断面具有()。
A:星点B:层纹C:云锦花纹D:同心层纹E:车轮纹答案:【星点】4、问题:大黄根茎和甘草根的混合粉末中,可见到哪种类型的草酸钙晶体。
选项:A:簇晶B:方晶C:针晶和簇晶D:方晶和簇晶E:以上都不是答案:【方晶和簇晶】5、问题:以地下茎入药的是()。
选项:A:天麻B:当归C:党参D:桂枝答案:【天麻】6、问题:双子叶植物叶的脉序通常为()。
选项:A:分叉脉序B:弧形脉序C:网状脉序D:直出平行脉E:射出平行脉答案:【网状脉序】7、问题:属于直根系的有()。
选项:A:定根B:不定根C:主根D:侧根E:纤维根答案:【定根;主根;侧根;纤维根】8、问题:双子叶植物的根状茎的构造()。
A:有髓B:有根迹C:有叶迹D:有年轮E:有无限外韧型维管束答案:【有髓;有根迹;有叶迹;有无限外韧型维管束】9、问题:凡具备叶片、叶柄、叶鞘三部分的叶称完全叶,缺少其中一部分的称不完全叶。
选项:A:对B:错答案:【错】10、问题:单叶的叶柄与复叶小叶柄基部均有腋芽。
选项:A:对B:错答案:【错】见面课:植物花果实种子形态特征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1、问题:葇荑花序上着生的小花常为()选项:A:有梗的两性花B:无梗的两性花C:有梗的单性花D:无梗的单性花E:无性花答案:【无梗的单性花】2、问题:无花果的肉质化部分是()选项:A:花托B:花序托C:花序轴D:花被E:果皮答案:【花序轴】3、问题:花托在雌蕊基部所形成的可分泌蜜汁的肉质增厚部分称()选项:A:花柱基B:花盘D:分泌腔E:乳汁管答案:【花盘】4、问题:药材“西红花”是植物的()选项:A:雄蕊B:雌蕊C:花柱D:柱头E:子房答案:【柱头】5、问题:下列花序中,花的开放次序由下向上的是()选项:A:总状花序B:轮伞花序C:聚伞花序D:二歧聚伞花序答案:【总状花序】6、问题:具假隔膜的果实是()选项:A:荚果C:角果D:坚果E:翅果答案:【角果】7、问题:蓼科植物的果实常包于宿存的()选项:A:花托内B:花萼内C:花冠内D:花被内E:花柱内答案:【花被内】8、问题:苹果的果实属于()选项:A:干果B:裂果C:聚花果D:肉质果答案:【肉质果】9、问题:凤梨(菠萝)果实的食用部分主要是选项:B:果皮和种皮C:花序轴D:花被E:花冠答案:【花序轴】10、问题:槟榔种子的种皮内层和外胚乳常插入内胚乳中形成()选项:A:错入组织B:营养组织C:吸收组织D:内生组织E:皮下组织答案:【错入组织】见面课:维管植物中柱类型的进化及在中药材根及根茎类器官鉴别上的应用1、问题:蓝藻细胞中无组蛋白,有核膜、核仁结构,为原始核。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中药学、药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以下是对药用植物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药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一)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通常具有吸收、固着和支持的作用。
根的形态多样,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
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次生结构则包括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等。
(二)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承担着支持、输导和繁殖的功能。
茎的形态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等。
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次生结构包括形成层活动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
(三)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的形态多种多样,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四)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花的类型有两性花、单性花、辐射对称花和两侧对称花等。
(五)果实果实是由子房或连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的类型有真果和假果、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等。
(六)种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
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一)按药用部位分类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等。
(二)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将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含生物碱类、含苷类、含挥发油类、含黄酮类等药用植物。
三、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一)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水分代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四)矿质营养植物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多种矿质元素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和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药用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植物药物:药用植物可以提供各种药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这些植物药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对人体产生治疗作用。
2. 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体和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成分对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3. 药理学:药用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与生物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药理学研究了药物如何在人体内起作用以及它们对机体的影响。
4. 植物药的分类:植物药可以根据其来源、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单味药、复方药、中药和西药等。
5. 药用植物的采集和质量控制:药用植物的采集和质量控制对于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采集方法和质量评估指标等。
6. 药用植物的应用: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物研发中。
许多传统草药已经被科学验证其治疗功效,并被用于制备药物。
植物药物也可以作为保健品和天然药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7. 药用植物的毒性和药物相互作用:药用植物虽然具有治疗功效,但一些植物也含有毒性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药物相互作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同时使用多种草药或药物的情况下。
8. 现代药物发展中的药用植物:由于其天然来源和多样性,药用植物在现代药物研发中仍具有重要地位。
许多现代药物的原料来自药用植物,或是以药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为基础进行合成。
药用植物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学、化学、药理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通过深入理解药用植物的特性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改善人们的健康。
药用植物学1. 引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植物的分类、鉴定、药用成分、药理作用、药理学和药物开发等方面。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对药物研发和天然药物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类别和分类药用植物根据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植物学分类学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 - 2.1 木本植物:包括树木、灌木等,如银杏、莲花等。
- 2.2 草本植物: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如黄芩、三七等。
- 2.3 藤本植物:通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物体上生长,如葛藤、白薇等。
- 2.4 兰科植物:又称兰花科植物,具有独特的花朵结构和芳香气味,如冬虫夏草、川贝等。
3. 药用植物的鉴定和采集药用植物的鉴定是药用植物学的重要环节。
鉴定药用植物需要根据其形态特征、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判断。
同时,采集药用植物时要注意生长环境,选择未受污染的植物,并遵循相应的采集规范。
4. 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众多药用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常见的药用成分有: - 4.1 生物碱:包括吗啡、阿托品等,具有镇痛、镇静等作用。
- 4.2 多糖类物质:如枸杞多糖、银耳多糖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
- 4.3 黄酮类化合物:如芦荟素、柚皮素等,具有抗炎、抗菌作用。
- 4.4 鞣酸:如丹酚酸等,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5.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其药用成分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实现的。
不同的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例如: - 5.1 柴胡:具有清热解郁、利胆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胆疾病。
- 5.2 甘草:具有解热镇痛、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5.3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6. 药用植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药用植物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和生产。
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可以通过提取、纯化等技术手段得到,进而研发成药物。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一般细胞的直径为10~100μm3、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三部分组成。
4、原生质体:细胞质,细胞器 [包括细胞核(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等四部分)、质体、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对物质合成、盐类的积累等起着很大的作用)、液泡系(液泡是植物体的特有结构,细胞液中存在草酸钙结晶等不少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物质,是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内质网(内质网——合成输出蛋白质)、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合成和运输多糖,合成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参与细胞壁的构成)、核糖核(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和溶酶体(溶酶体——分解大分子、保护作用)]5、质体是植物体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
质体按照有无色素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含色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6、有色体和色素的区别:有色体是一种细胞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是黄色、橙红色或橙色;色素是溶解在细胞液(液泡)中,呈均匀状态,主要是红色、蓝色或紫色。
7. 细胞后含物的特征是中药鉴定的依据之一:9、细胞壁的特化第二章植物的组织二、薄壁组织薄壁组织称基本组织,在植物体中分布最广,占有最大的体积,是植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常分为:基本薄壁组织、同化薄壁组织、贮藏薄壁组织、吸收薄壁组织、通气薄壁组织三、保护组织(保护组织的类型)(名词解释)气孔轴式:组成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与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排列方式,通常分为:直轴式、平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毛茸的类型腺毛——有分泌功能,由腺头和腺柄两部分组成,头部能分泌挥发油、粘液、树脂等;非腺毛——无分泌功能,无头、柄之分,单纯起保护作用(名词解释)周皮:是一种次生保护组织,它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复合组织。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分)药用植物是指具有预防、治疗疾病或有保健养护功能的植物。
A.错B.对2【判断题】(2分)中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或人工栽培药用植物的全株、部分或生理和病理产物,含有具药用活性的物质。
A.对B.错3【多选题】(2分)药用植物学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有:()A.植物分类鉴定B.引领新资源开发利用C.药用植物生长发育D.药用植物形态构造E.化学成分形成与变化4【单选题】(2分)《本草纲目》记载植物药种类约:()A.850B.1748C.1100D.365E.18925【单选题】(2分)最早由政府组织编篡,被称为最早的药典的书籍名称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神农本草经》D.《本草经集注》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6【判断题】(2分)药用植物构成了天然药物资源的主体。
A.错B.对7【判断题】(2分)药用植物学的学习可为中药材的基原和品种鉴定的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确保用药原料基原准确、安全有效。
A.错B.对8【多选题】(2分)中药材来源包括:()A.植物药B.野生药材C.栽培药材D.动物药E.矿物药9【单选题】(2分)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药用植物所占比列约为:()A.77%B.80%C.90%。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单选题:药用植物是指选项:A:仅包含可以治疗疾病的植物B: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C: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D:没有特别定义答案: 【具有医疗保健的植物】2、单选题:中药贯众来自于50余种植物,这种现象在药用植物学中称为选项:A:同物异名B:混乱C:同名异物D:名称不确定答案: 【同名异物】3、单选题:益母草在不同的地区又称为选项:A:薄荷B:血母草C:黄芩D:丹参答案: 【血母草】4、单选题:我国植物学家在广西、云南的等地找到的能代替蛇根木提取利血平的植物是选项:A:长春花B:萝芙木C:红豆杉D:粉防己答案: 【萝芙木】5、单选题: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与应用的书籍称为选项:A:药志B:本草C:药典D:医药志答案: 【本草】《本草纲目》的作者是选项:A:李勣B:李时珍C:赵学敏D:陶弘景答案: 【李时珍】7、单选题:《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选项:A:陶弘景B:李勣C:赵学敏D:李时珍答案: 【赵学敏】8、判断题: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较强的学科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0、判断题:《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选项:A:错B:对答案: 【对】11、判断题:紫萁入药后称为紫萁。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2、判断题:市场上人参的伪品有商陆科植物商陆。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器的有选项:A:质体B:淀粉粒C:细胞核D:簇晶答案: 【质体】2、单选题:纹孔是选项:A:细胞壁没有加厚处B:果胶层没有加厚处C:次生壁没有加厚处D:初生壁没有加厚处答案: 【次生壁没有加厚处】 3、单选题:淀粉粒开始形成的地方称为选项:A:中心点B:凯氏点C:起点D:脐点答案: 【脐点】4、单选题: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为选项:A:核糖体B:质体C:高尔基体D:线粒体答案: 【质体】5、单选题:质体分为选项:A:3种B:2种C:4种D:5种答案: 【3种】6、单选题:具缘纹孔常存在于下列哪种细胞壁中?选项:A:薄壁细胞B:筛管C:导管D:分泌细胞答案: 【导管】7、单选题:在植物细胞中,淀粉常常储存于下列哪种细胞器中。
第⼀章药⽤植物第⼀节概述
1、概念
含有药⽤成分,具有医疗⽤途可作为药物开发利⽤的植物。
2、研究范围
(1)药⽤植物资源的普查
例如:《⼴⻄⻰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歆怡(⼴⻄师范⼤学硕⼠论⽂)
•⽅法:通过⽂献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特点、野⽣重点调查药⽤植物、珍稀濒危药⽤植物资源、⺠族医药⽂化等进⾏分析,探讨县域内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的途径。
•研究结果如下:经过调查统计,县域内共记录到维管束药⽤植物1640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属222科817属。
其中药⽤蕨类植物共有144种,⾪属43科75属;药⽤裸⼦植物共有20种,⾪属9科16属;药⽤被⼦植物共有1476种,⾪属170科726属……
(2)药⽤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合理采收⽅法
(3)药⽤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
(4)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红枣芦丁提取的最佳⼯艺研究刘晓静⻩菊何伟平•⽬的: 研究提取红枣中芦丁的最佳⼯艺。
⽅法: 以红枣为原料,以⼄醇为有机溶剂提取⽬标产物芦丁。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响应⾯法优化红枣中芦丁的提取⼯艺,建⽴该⼯艺的⼆次多项数学模型,研究⼄醇体积分数、浸取温度、料液⽐、p H值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对提取⼯艺的影响。
结果:最佳⼯艺条件为:⼄醇体积分数74%,浸取温度72℃,料液⽐43 mL/g,p H值8,芦丁理论提取率达7.58 mg/g。
结论在此⼯艺条件下,进⾏的3次平⾏实验验证,得到芦丁提取率平均值约为7.56 mg/g,符合误差要求,为开发和利⽤红枣中的芦丁提供了依据。
(5)寻找新资源
系统性(成分的相似性)
⺠族植物药;中草药古籍
(6)药理、毒理作⽤
⻢兜铃酸:寻⻣⻛、⻢兜铃、⼴防⼰、⻘⽊⾹、天仙藤、细⾟、关⽊通等中药的毒性成分。
商陆皂苷甲:商陆的毒性成分。
中毒的临床症状有⾎尿、蛋⽩尿、乏⼒、肌酐、尿素氮升⾼等。
3. 我国药⽤植物利⽤简史
•约公元1~2世纪:《神农本草经》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本草经集注》•唐代颁⾏《新修本草》(公元659年)
•宋代苏颂《图经本草》(1062年);掌禹锡《嘉佑补注本草》(1057~1061年);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明代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
•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中华⼈⺠共和国《中国药⽤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等。
•《中国植物志》是⽬前世界上最⼤型、种类最丰富的⼀部巨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
记载
了我国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
态特征、⽣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途和物候期等。
该书基于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
者和164位绘图⼈员80年的⼯作积累、45年艰⾟编
撰才得以最终完成。
•2009年获得国家⾃然科学⼀等奖。
/
/
植物学(第⼆版)
⾼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吴国芳,冯志坚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