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资源植物学之油料植物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43
油料作物概述油脂是一种高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它的化学成分为脂肪酸和甘油酯。
植物油脂就广义来说包括一般食用油脂、工业用油脂和芳香油(或称挥发油)。
而狭义的植物油脂通常只指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
油脂按其通常存在的状态,可分为油和脂两类,在常温下是液体的脂肪称为油,常温下固体的脂肪称为脂,如可可脂。
第一节油料作物的用途人类对油料的最基本需求是食用。
食用植物油是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同时也是食品工业、烹饪行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一. 食用和食品工业应用大多数植物油经过精练加工后,可直接用于烹调。
但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油脂工业高品质食用油发展十分迅速。
如精炼油再经过脱色、氢化、冬化等过程加工为色拉油(salad oil)。
经分离加氢硬化制成起酥油(shortening)、人造奶油(margerine)、煎炸油等,或将不同的植物油按比例混合制成理想的调和油。
这些高质量食用油不仅直接进入家庭,而且也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餐饮业,如冰淇淋、巧克力、糖果加工,面包、糕点、肉类食品的制作,或作为乳化剂用于饮料。
此外,利用精炼副产品油脚所制取的浓缩磷脂、粉末磷脂等,作为食品工业基础原料应用十分广泛,如加入油炸、面点、烘烤食品以及巧克力、人造奶油、饮料、奶粉、肉制品、冰淇淋、酱油等中,可以抗氧化、防老化及焦糊炭化、提高稳定性;保存维生素E,促进发酵,增强乳化作用和起酥性,改进分散性,改善风味和色泽的作用等等。
对大豆、花生植物蛋白产品利用,棉籽、菜籽饼粕的脱毒及蛋白质饲用和食用开发已经有了良好的进展。
特别是大豆,由于资源丰富、蛋白质功能价值优势强,因而发展很快。
目前以饼粕为原料加工的功能性蛋白产品主要有低温粕、浓缩蛋白、分离蛋白和膨化蛋白等。
二. 快速发展的工业用途现代社会中植物油已逐渐成为用途广泛、不可取代的工业原料。
如桐油大约是800多种工业的原料,菜油则有1000多种用途。
油料植物优选树种--油茶、光皮树、黄连木、麻疯树、文冠果(北方)我国油料植物有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如黄连木、文冠果、麻风树、光皮树、油茶等。
食用油料植物有油茶、仿栗、檀栗、光皮树、野核桃、文冠果、黄连木、水青冈、光叶水青冈等。
工业油料植物有麻疯树、油桐、乌桕、野槭树、马桑树、盐肤木、木姜子、山苍子、猴樟等。
---------------------------油茶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分布在我国17个省市,是我国特有的山茶属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3-6米。
油茶种植后,一般3年左右可开花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100年以上。
油茶籽含油率40%以上,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和橄榄油非常相似,具有独特清香,在我国南方如湖南、江西等省,茶籽油被作为上等食用油。
我国有许多油茶优良品种,产油量可达0.5吨/公顷,个别品种达0.7吨/公顷。
种植茶树用工很少,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
---------------------------光皮树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黄河及以南流域也有分布。
一般2月下旬萌芽,3月份展叶,4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花,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至次年2月落叶。
据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的不完全统计,石灰岩山地总面积有2200万公顷,按10%面积栽植光皮树,可年产光皮树油3000万吨。
光皮树是山茱萸科木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8米,胸径可达55厘米,树冠伞形。
树皮呈紫红或灰白带绿色,光滑斑状剥落。
叶椭圆形,长3~9厘米,宽1.9~5.8厘米。
聚伞花序,花白色或淡黄色,核果球形,成熟时呈黑褐色,有白色贴伏短柔毛,果径4.5~6.2毫米,种子黄白色。
光皮树栽植后3~5年便可开花结实,盛果期50年,结果直至死亡,寿命200年以上。
大树每年平均产干果50公斤左右,多者达150公斤,果肉和果核均含油脂,干全果含油率33%~36%,出油率25%~30%,平均每株大树年产油15公斤以上。
常见油料作物的介绍油料作物是指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是用来提取油脂供食用或作工业、医药原料等的一类作物。
从分类来看,油料作物种类主要有三种,第一类是种子油料作物,主要包括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蓖麻、向日葵、紫苏籽、油莎豆等。
第二类是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包括椰子、油茶、油棕、核桃等。
第三类则是纤维作物,如棉花、亚麻、大麻等,其种子棉花籽、亚麻籽、大麻耔中也含有大量油分,是油脂工业的重要原料。
一、种子类油料作物的简介1、大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大豆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其产量约占世界油料总产量的50%。
我国大豆种植以东北各省及黄淮平原各省较为集中,其中东北三省的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40%,黄淮流域约占38%,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占17%,其余占5%。
我国大豆国家标准按照大豆皮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和混合大豆五类。
大豆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主要用于提取油脂和植物蛋白。
此外,大豆中含有膳食纤维、磷脂、异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功能。
2、花生主要种植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全球油脂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花生中含油量高达40-50%,花生榨油后剩下的油麸还可作为肥料和动物饲料。
另外,花生的茎、叶可加工成糠料饲喂动物,还可直接还田作为绿肥。
除食用外,花生还是制皂和部分化妆品的原料,它的茎还能用来造纸。
我国花生三大主产区分别是山东、河北、广东,其中山东大约占全国生产面积的1/4,生产的鲁花花生油热销全国。
花生油是一种非常易于消化吸收的植物油,花生油热量较高其中每100克有899千卡,花生油(100克)中脂肪含量占有99.9%,其中存在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约占 80%。
此外还包括棕榈酸,山嵛酸和豆蔻酸等饱和脂肪酸20%。
木本油料植物是指能产生大量油料的树木。
这些树木中的油料可以被提炼成生物柴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木本油料植物及其相关信息。
1.橄榄树(Olea europaea)橄榄树是一种常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可以榨取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油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被广泛用于食用和烹饪。
此外,橄榄油还可以用于化妆品、药品和皂类产品的制作。
2.椰子树(Cocos nucifera)椰子树是热带地区最为常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
椰子可以从树上直接摘下来,其内部的椰肉可以榨取椰子油。
椰子油是一种非常多功能的油料,可以用于烹饪、面包制作、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而且椰子油还具有抗菌、抗炎和护肤的作用。
3.棕榈树(Elaeis guineensis)棕榈树是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可以榨取棕榈油。
棕榈油是全球最重要的植物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柴油、化妆品和肥皂生产等领域。
然而,棕榈油的种植和生产也带来了森林砍伐、土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
4.菜籽树(Brassica napus)菜籽树是一种富含油料的十字花科植物,其籽仁可以榨取菜籽油。
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料,被广泛用于食用、烹饪、生物柴油和工业用油等方面。
此外,菜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
5.松子树(Pinus spp.)松子树是一类产油量较低但仍被利用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种子中含有植物油。
松子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可以用于食用或工业用途。
此外,松木还可以被用作建筑材料、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木本油料植物可以提供可替代传统石油的能源和产品,但也需要平衡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合理管理和种植木本油料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森林破坏和地貌侵蚀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木本油料植物资源
木本油料,可供榨油的木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的总称。
一般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籽实。
木本油料植物一年栽种,多年受益,有的受益时间甚至长达数十年。
资源丰富,品种繁多,遍布世界各地。
我国有适应温带、热带不同气候生长的多种木本油料植物。
木本油料榨制成的油脂分为食用与工业用两大类。
可食用的油脂气味清香,无毒,富营养,不饱和脂肪酸一般都高于草本油料,易被人体吸收,如茶籽油、核桃油、棕榈油、椰子油、橄榄油、文冠果油等。
专供工业用的有油桐籽、乌柏籽等。
食用油脂亦有应用于工业的。
木本油料具有产量高,收益期长,不占耕地,抗灾力强,管理简便等特点。
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不仅可增产油脂,还可利用树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山区经济的发展。
【甘蓝型油菜】属春性早熟品种,适于我国北方春油菜种植区内种植。
分布:1997年开始在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大面积试种,均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较丹低增产215%,较青油14号增产161%,在丰产性、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各地的主栽品种生育期:需0℃以上积温1532℃,生育期在西宁地区为120天。
【油菜(白菜型)】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
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
主治游风丹毒,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油菜(荠菜型)】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分布】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
特点: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
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
【花生】花生,一年生草本,也是一味中药,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匐,交替开花,多毛茸,有花青素,荚果有龙骨(背脊)和勾嘴,曲棍状。
果壳网纹深,果针脆弱易断。
【花生(珍珠豆型)】侧枝近主茎,可连续着生若干花序节,仅少数 2次分枝。
叶片椭圆形,浅绿色或绿色。
植株直立或丛生。
果型较小。
种子桃形。
休眠性弱。
【花生(多粒型)】侧枝每节均可着生花序,很少有 2次分枝,主茎有花序。
植株高大,茎枝上有明显的花青素。
荚果棍棒状,以3~4粒种子荚果占多数。
种子圆柱型。
播种时间:4月25日左右【三道眉】其特点是籽长片大,果仁饱满,含油量高,油质好。
它还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医药和纺织等多种工业用油。
所含的亚油酸,有减少人体脂防积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畅销全国各地。
【油葵杂交种】【特征特性】该品种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6-100天,全生育期需≥5℃有效积温2100℃左右。
油脂植物资源范文油脂植物资源是指可以提取植物油脂的植物种类。
油脂植物资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们不仅在食物、工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油脂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油脂植物资源的特点是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适应性。
不同的油脂植物资源在油脂成分、产量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大豆油富含亚油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性,适宜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品制备;棕榈油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酸,适合用于工业生产和生物燃料加工。
第二部分:主要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应用1.大豆: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脂作物之一,主要产于亚洲和美洲。
大豆油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调味品制备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
2.棕榈:棕榈是热带地区最主要的油脂植物之一,主要产于亚洲和非洲。
棕榈油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酸,适用于食品加工、肥皂制造和工业生产等。
3.椰子:椰子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油脂植物,主要产于亚洲和太平洋岛屿。
椰子油富含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加工、护肤品制造和生物柴油生产等。
4.菜籽:菜籽是温带地区最主要的油脂植物之一,主要产于欧洲和北美洲。
菜籽油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适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和医药领域等。
5.花生:花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主要产于亚洲和非洲。
花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适用于食品加工、调味品制备和医药领域等。
第三部分:油脂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种植管理:合理规划农田和种植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避免因过度耕作和水资源浪费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2.科学种植:采用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油脂植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废弃物利用:油脂植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榨脂渣和榨油饼等。
这些废弃物可以作为农业肥料、生物质能源和饲料添加剂等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十四章其它油料作物第一节油用亚麻(胡麻)一、概述油用亚麻,又名胡麻,属于亚麻科(Linaceae)、亚麻属(Linum)、普通亚麻种的一个变种,学名(LinumusitatissimumL。
),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现在栽培的亚麻可分为油用、油纤兼用和纤维用三种类型。
我国北方农民习惯上将纤维用类型叫亚麻,油用和油纤兼用类型叫胡麻。
(一)胡麻生产的经济意义胡麻是一种油料作物,在全国油料作物中位于油菜、花生、大豆之后居第4位.胡麻因其具有用途广,价值高的特点,故为世界各国广泛利用。
胡麻种子含油量一般为38~48%。
前苏联曾育出含油量达50.9%的高油新品种。
胡麻油味道香美,油质良好,是很好的食用油,其突出特点是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很受北方地区人们的喜爱。
胡麻油不仅是很好的食用油,而且又是较好的工艺油,碘价较高,一般为170~200,较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而迅速干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干性油;同时,胡麻油酸价较低,比较稳定易于保存,是广泛用于油漆、涂料、肥皂、造纸、皮革、电气、印刷油墨、橡胶等工业的良好原料。
胡麻种皮含有6~10%的亚麻胶,是一种优质粘合剂,广泛用于制革、医药和国防工业上。
一般每100千克胡麻种子榨油后可生产麻(油)饼50千克,麻饼中含蛋白质33。
3%、脂肪8.6%、纤维素7。
8%,无氮浸出物31。
7%,是牲畜、家禽的优质精饲料。
麻饼中还含有分别为4.82%、2.4%、1.73%的氮、磷、钾及其它有机营养成分,将其磨碎又可作为优质肥料利用。
另外,麻饼也是制作尼龙、塑料、味精、酱油等产品的原料。
胡麻纤维强韧、柔细、耐磨、抗腐蚀、富有弹力,可用来织成帆布、麻袋、传动皮带、电线包皮等。
在民用方面,还可以制作衣料布、窗帘布、桌布、床单等,一般都有耐用、易于洗刷等优点。
胡麻剥去纤维后剩下的麻屑,是造纸、生产人造丝和醋酸纤维素的原料。
如用来压制纤维板,则是代替木料制造民用家俱、包装和建筑用的良好材料。
第六章油脂植物资源第一节油脂植物概念油脂:油和脂的总称,一般室温(约20℃)条件下呈液体的为油,呈固体的为脂。
液态油类可根据它们在空气中能否干燥的情况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非干性油三类。
油脂植物资源:指植物体内含有油脂的一群植物。
第二节油脂植物的理化性质•植物油脂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脂肪酸甘油酯•非甘脂类化合化油脂的理化性质•植物油脂的化学成分与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常温下比重小于1•溶解度,不溶于水及冷酒精•粘度较大•化学性质:氢化、碱化、•油脂植物的采收和加工•采收•加工:压榨法、浸出法、水代法第三节油脂植物的用途•食用油•工业原料用途:(1)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花生油、茶油、麻油、菜籽油、向日葵油、橄榄油、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2)工业的重要原料:肥皂、油漆、油墨、橡胶、制革、纺织、蜡烛、润滑油、合成树脂、化妆品及医药等工业品的主要原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润滑剂。
•大豆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油菜在公元2世纪中已有记载;油桐远在唐代已经有了记载;油茶栽培也由来已久;•我国对野生油脂植物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深入,查明我国有108科397属814种油脂植物。
•优势科:樟科、大戟科、芸香科、豆科、蔷薇科、菊科、山茶科、忍冬科、卫茅科、十字花科。
•我国主要油料植物--•油料作物:大豆、油菜、花生、油茶、芝麻、乌桕、蓖麻、椰子、核桃、腰果、可可、油棕、油橄榄、棉籽、向日葵、油莎草。
•油脂植物:山苍子、花椒、苍耳、铁力木、樟树、黄连子、无患子•重要的油脂植物•竹柏、大叶竹柏、三尖杉、买麻藤、•香叶树、樟树、黄樟、阴香、卵叶樟、•灯油藤、青江藤、山竹子•核桃、油桐•茶、油茶、红花油茶、厚皮香、犁茶、•乌桕、山乌桕、水青冈••油桐大戟科•落叶乔木。
树高约六米左右,树冠圆如伞盖。
叶互生,叶柄顶端近叶基处有具柄或无柄的脉体二枚。
花大,单性同株或异株,组成花锥花序,花瓣呈五角形,白色或基部略带红色。
粮油危机下,国家正大力推广的12种木本油料植物木本油料在我国油市已被“洋油”主宰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木本食油是确保城乡百姓长期吃油安全最为理想的科学选择。
为提高优质的木本油料重要来源。
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800个山桐子、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
木本油料作物较多,但是每种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含油品质却千差万别。
经过调研,目前有十二种木本油料作物属于国家重点研究和发展的对象,都有哪十二种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一.毛叶山桐子毛叶山桐子,又名水冬瓜、山梧桐、油葡萄等,大风子科(F1acourtiaceae),毛叶山桐子属,主产地为中国。
相比于文冠果、油茶、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植物而言,毛叶山桐子植株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挂果快,产量高,果实含油率高且耐储藏、易加工,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为理想的优质高产的木本油料本土植物。
园林绿化:山桐子树侧根系十分发达,呈网状。
发达的根系使该树种生长速度快,播种当年树高即可达80~160厘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是优良的生态树种之一。
毛叶山桐子果实中果肉含油率达40%~43.6%,种子含油率达25%~29%,全果含油率32%~38%,精炼率为85%,亚油酸含量达60 %~80%,被誉为“树上油库”。
该树生长快,结果年限长。
4~5年开始挂果,一般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盛产期长达40~70年。
初期单株可产鲜果5Kg以上,盛产期单株可产鲜果达130Kg以上。
毛叶山桐子是阳性速生树种,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喜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5.3~8.0,在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沙质土壤里均能正常生长;在地势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