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图概括1
- 格式:ppt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127
第一章地图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
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
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坐标系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引论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的基本特征:(1)严密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科学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方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它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3、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2)地理要素①普通地图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内容)②专题地图包括(专题要素和底图要素);(3)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角、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资料说明等)。
4、地图的功能:(1)获取认知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载负信息功能;(6)感受信息功能。
5、现代地图学定义: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和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图技术与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1、地球形状的三级逼近:(1)地球形状的一级逼近——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意义: (1. 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少的相当。
(2.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图业务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
(3. 重力等位面:可使用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2)地球形状的二级逼近——地球椭球体:假想一个扁率极小的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称之为地球椭球体意义: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它替代地球的自然表面,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地图学第一章导论第1节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一、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并经过地图概括的地理信息载体。
二、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一、地图的功能:(一)信息的负载功能(二)传递功能(三)模型功能(四)认知功能二、地图的类型:(一)按尺度划分1、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
2、比例尺1:10万~1:100万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
3、小于比例尺1:100万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二)按区域范围划分1、星球图、地球图;2、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3、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大区或省、市、县)地图;4、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
(三)按地图的图形划分(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1、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于哪一个要素2、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要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第3节地图的成图方法一、实测成图法二、编绘成图法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第1节地球体一、地球的基本特征(一)地球重力:地球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方向。
(二)水准面:重力位相等的面。
(三)大地水准面:假定海水静止不动,将海水面无限延伸,穿出大陆包围地球的球体。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四)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五)地球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二、地理坐标:用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
地理坐标系统中有三种坐标: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第2节大地测量系统一、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一)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二)1975 参考椭球体二、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一)平面控制网:以西安是附件的泾阳县境内的国家大地原点为坐标原点(二)高程控制网: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国家高程基准(又1988高程,高程值为72.2604m)三、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某一目标或信息在什么时候、什么空间位置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地图学知识点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地图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导论一.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数学法则的结构——(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图形的形状变化和尺寸变化)符号系统的运用——(地理信息的图形借助地图符号,地图是符号的模型)二、地图的功能与分类1.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分为直接(从图中直接反映)和间接信息(分析)组成,(2).地图的传递功能将制图者和用图者联系起来,统一在地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3).地图的模拟功能所需表示的对象,在众多特征中抽取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进行实物的模拟(4).地图的认知功能用图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图形进行联想和推演和各种分析2.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地图:大于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1:100万(2)按区域划分(了解)A.星球图、地球图B.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C.国家图、行政区图D.局部区域图(3)按照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不偏重哪一个要素,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地图(各自学科体系进行层次细分,构成地图的主要内容)(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历史年代按出版和使用方式三、地图学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了解)3.地图学的相关学科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地球体与大地坐标系1.大地坐标系:大地坐标系是指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的数学参照系。
《海底两万里》各章节内容概括,刚整理第一章:无限深渊科学家皮埃尔·阿尔诺和他的助手康塞尔受雇于海军,搭乘海军艇前往调查一处神秘物体。
他们遇到海怪袭击,被困在潜水舱内。
第二章:失踪的船员潜水舱受到海怪撞击,阿尔诺和康塞尔下潜掉进深海。
他们游过海底平原,遇到海底火山。
他们拯救一个垂死的水手,得知了国际海运公司的船员失踪的消息。
第三章:恐怖的鱼群阿尔诺和康塞尔穿越海底峡谷,遇到危险的鲨鱼和其他海洋生物。
他们在一处海底洞穴中休息时,被神秘人物捉走。
第四章:阿拉伯海盗阿尔诺和康塞尔被阿拉伯海盗带到一个海底洞穴中。
海盗的首领加盟了海底行动员团队,并与阿尔诺达成了合作协议。
阿尔诺得知海怪实际上是海底行动员所附带的机械装置。
第五章:百慕大三角洲阿尔诺和康塞尔穿越百慕大三角洲,发现一个庞大的海底船坞和一支巨大的潜水艇。
他们的潜水艇被捕,但是成功逃脱。
第六章:龟壳号的追踪阿尔诺和康塞尔得知龟壳号正在跟踪他们,于是设法逃脱。
他们打捞了一些深海珊瑚和海草,希望将它们带回去作为证据。
第七章:海上舞台阿尔诺和康塞尔协助维持龟壳号的船舶。
他们发现龟壳号之所以追踪他们是因为想借助科技手段得到他们的珊瑚和海草。
第八章:阿尔诺岛阿尔诺和康塞尔到达阿尔诺岛,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岛屿。
他们遭到了土著的攻击,但是成功逃脱。
他们在岛上发现了一张地图,标有一处可以通往内陆的洞穴。
第九章:洞穴探险阿尔诺和康塞尔进入内陆洞穴,发现了海底行动员的基地。
他们遭到审讯,但成功逃脱。
第十章:珍珠钳击战阿尔诺和康塞尔被追捕,躲进一个圆形珍珠区。
他们与海底行动员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逃脱。
第十一章:不可逾越的壁垒阿尔诺和康塞尔来到壁垒只能通过的海峡,发现它被一种强大的磁力场遮盖。
他们试图进入了海峡,但没有成功。
第十二章:北极海底阿尔诺和康塞尔前往北极海底,遭到了冰山的攻击。
他们发现了一处海底洞穴,和当地人交流得知了海底行动员的正真目的。
第十三章:黑暗中的恐惧阿尔诺和康塞尔进入了海底行动员的基地,遭到了围攻。
新编地图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判断、填空、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
(2)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国家图、海湾图等等。
(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注: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按其他指标分类:用途(文化地图)、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历史年代(古地图)、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5.《制图六体》——————晋朝、裴秀。
6.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7.现代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组成。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大地测量系统(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使用1975年国际测量协会推荐的参考椭球体)、陕西安的大地原点。
(2)大地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3)全球定位系统:GPS\GLONASS\GALILEO\COMPASS\(3S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2.地图投影概念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平面的理论和方法,是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换,就是地球体的数学模型。
3.地图投影的变形长度(距离)、角度(形状)、面积等等4.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非几何投[根据经纬线形状可以分为(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第二章: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
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
第三章: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
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
第四章: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4.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第一章:导论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3.按区域分类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3.分带和地图投影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直角坐标网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