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有机反应类型专题复习(学案及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351.31 KB
- 文档页数:6
有机化学基础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6)了解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2)掌握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3)了解烃类及衍生物的重要应用以及烃的衍生物合成方法;(4)根据信息能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2)了解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4.合成高分子:(1)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2)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含义;(3)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1.(2019·全国卷Ⅰ)化合物G是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
写出B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B中的手性碳______________。
(3)写出具有六元环结构、并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立体异构,只需写出3个)(4)反应④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6)写出F到G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轮复习题型特训:无机化学根底【精编30题答案+分析】1.无机物M、N、Q之间的转化关系为以下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A.M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N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立体C.Q的名称为异丙烷D.M、N、Q均能与溴水反响分析:选A。
依题意,M、N、Q的构造简式分不为、、。
判定M的同分异构体数目能够转化为判定丁烷的一氯代物,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3、,它们的一氯代物均有2种,故丁烷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除M外,尚有3种,A项精确;N分子能够看做乙烯分子中的2个氢原子被甲基替代,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立体,甲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克不迭够共立体,因此N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克不迭够共立体,B项差错;Q的名称是异丁烷,C项差错;M、Q为饱跟无机物,不克不迭与溴水反响,N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响,D项差错。
2.某无机物的构造简式如图,以下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A.分子式为C12H18O5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C.只能发生加成反响跟替代反响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析:选D。
由题给构造简式可知该无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20O5,A项差错;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跟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B项差错;该无机物能发生加成、替代、氧化、消去等反响,C项差错。
该无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项精确。
3.喷鼻香草醛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可食用喷鼻香料,可通过如下方法剖析。
以下说法精确的选项是( )A.物质Ⅰ的分子式为C7H7 O2B.CHCl3分子存在正周围体构造C.物质Ⅰ、Ⅲ(喷鼻香草醛)互为同系物D.喷鼻香草醛可发生替代反响、加成反响分析:选D。
选项A中物质Ⅰ的分子式为C7H8O2,A项差错。
选项B中CHCl3分子是周围体构造,但不是正周围体构造,B项差错。
选项C中物质Ⅰ、Ⅲ在形成上不是相差1个或假设干个CH2原子团,因此不互为同系物,C项差错。
4.“分子板滞方案跟剖析〞有着庞大年夜的研究潜力。
氧化还原反应[考试说明]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辨析[学生用书P7]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例如: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中得电子的物质是MnO 2,为氧化剂,失电子的物质是浓HCl ,为还原剂;氧化产物为Cl 2,还原产物为MnCl 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1.(2019·浙江4月选考,T6)反应8NH 3+3Cl 2===N 2+6NH 4Cl ,被氧化的NH 3与被还原的Cl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3B .8∶3C .6∶3D .3∶2答案:A2.(2018·浙江4月选考,T7)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l 2→Cl -B .I -→I 2 C .SO 2→SO 2-3 D .CuO →Cu答案:B3.(2019·乐清一中期末)已知二氯化二硫(S 2Cl 2)的结构式为Cl —S —S —Cl ,它易与水反应2S 2Cl 2+2H 2O===4HCl +SO 2↑+3S↓。
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 2Cl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 .H 2O 作还原剂C .每生成1 mol SO 2转移4 mol 电子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解析:选A 。
该反应中只有S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S 2Cl 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 项正确;H 2O 中H 、O 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则水不是还原剂,B 项错误;S 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4价,则每生成1 mol SO 2转移3 mol 电子,C 项错误;氧化产物为SO 2,还原产物为S ,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D 项错误。
4.(2018·浙江11月选考,T6)下列化学反应中溴元素仅被氧化的是( ) A .2NaBr +Cl 2===2NaCl +Br 2 B .Br 2+2NaI===2NaBr +I 2C .3Br 2+6NaOH=====△5NaBr +NaBrO 3+3H 2O D .HBr +NaOH===NaBr +H 2O解析:选A 。
第6讲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说明]有机物的鉴别、检验与推断[学生用书P74]1.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2.有机物的检验与推断 (1)卤代烃中卤族元素的检验 ①原理⎭⎪⎬⎪⎫R —X +NaOH ――→H 2O △R —OH +NaX NaX +AgNO 3===AgX ↓+NaNO 3 ⇒根据沉淀AgX 颜色判断X 是Cl 、Br 还是I⎭⎪⎬⎪⎫R —CH 2—CH 2—X +NaOH ――→醇△R —CH===CH 2+NaX +H 2O NaX +AgNO 3===AgX ↓+NaNO 3 ⇒同上原理判断X 的类型(此方法只适用于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卤代烃)②步骤:取少量卤代烃―→加NaOH(醇)溶液―→加热―→冷却―→加足量稀HNO 3―→加AgNO 3。
(2)淀粉水解程度的推断①原理:(C 6H 10O 5)n +n H 2O ――→H 2SO 4微热n C 6H 12O 6; 淀粉遇碘水变蓝;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水浴加热 CH 2OH(CHOH)4COONH 4+H 2O +2Ag↓+3NH 3。
③现象与结论:A 为出现银镜,B 为无明显变化,则淀粉完全水解。
A 为出现银镜,B 为变蓝,则淀粉部分水解。
A 为无明显变化,B 为变蓝,则淀粉未水解。
(3)醛基的检验①原理:R —CHO +2Ag(NH 3)2OH ――→水浴加热RCOONH 4+3NH 3+2Ag↓+H 2O 或R —CHO +2Cu(OH)2+NaOH ――→△RCOONa +Cu 2O ↓+3H 2O 。
②步骤:取少量待检液――→加新制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摇匀――→水浴加热或加热煮沸 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③现象与结论:出现银镜或砖红色沉淀,则含有醛基。
④银氨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配制a .取1 mL 2%的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在不断振荡试管的同时向试管中滴加2%的稀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专题19 有机化学基础和2018年大纲相比对必考有机要求提高,增加:“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注:必考要求同分异构体书写);“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由“了解”提高为“掌握”;)调整:增加“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删去“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改为“结构”。
因此预计在高考中,同分异构体的考查形式主要为依照题意写出符合限制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侧重于对官能团种类及位置的考查,而烷烃的考查则常与能、环保、安全密切联系;以乙烯、苯及其同系物知识与新能、环境保护、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问题相结合,考查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结构简式的书写等,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新的科技成果或社会热点涉及的物质为命题背景,突出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强,应予以高度重视。
另外,以基本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考查的可能性也较大,应引起注意![高考考查层面]一、常见烃的结构与性质1.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甲烷乙烯苯分子式CH4C2H4C6H6空间构型正四面体形平面形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式结构简式CH4CH2=== CH2或结构特点全部是单键,属于饱和烃含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烃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2.甲烷、乙烯、苯的化学性质(1)甲烷①稳定性: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②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4+2O 2――→点燃CO 2+2H 2O 。
③取代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与Cl 2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进一步取代又生成了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2)乙烯①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 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②氧化反应:通入酸性MnO 4溶液中,现象为溶液紫红色退去。
③加成反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2=== CH 2+Br 2―→CH 2BrCH 2Br , 现象:溶液颜色退去。
题型四有机化学基础(选考)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1.常见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物质官能团主要化学性质烷烃—①在光照下发生卤代反应;②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高温分解不饱和烃(碳碳双键)—C≡C—(碳碳三键)①与X2(X代表卤素,下同)、H2、HX、H2O发生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③易被氧化,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及其同系物—①取代反应,如硝化反应、卤代反应(加催化剂);②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③苯的同系物侧链上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时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卤代烃—X(X表示Cl、Br等)①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②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醇—OH(羟基)①与活泼金属Na等反应产生H2;②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③催化氧化;④与羧酸及无机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醚(醚键)如环氧乙烷在酸催化加热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乙二醇酚—OH(羟基)①弱酸性(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②遇浓溴水生成白色沉淀;③显色反应(遇FeCl3溶液呈紫色);④易氧化(无色的苯酚晶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粉红色)醛(醛基)①与H2加成生成醇;②被氧化剂,如O2、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等氧化酮(羰基)易发生还原反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还原为)羧酸(羧基)①酸的通性;②酯化(取代)反应酯(酯基)发生水解反应,酸性条件下生成羧酸和醇(或酚)硝基化合物—NO2(硝基)在酸性条件下,硝基苯在铁粉催化下被还原为苯胺:2.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重要的有机反应取代反应烷烃、烯烃的卤代:CH4+Cl2――→光照CH3Cl+HCl、CH2===CH—CH3+Cl2――→光照CH2==CH—CH2Cl+HCl卤代烃的水解:CH3CH2Br+NaOH――→水△CH3CH2OH+NaBr酯化反应:+C2H5OH浓硫酸△+H2O二肽水解:+H2O―→糖类的水解:C12H22O11+H2O――→稀硫酸C6H12O6+C6H12O6(蔗糖) (葡萄糖) (果糖)苯环上的卤代:苯环上的硝化:+HO—NO2――→浓硫酸△+H2O加成反应烯烃的加成:CH3—CH==CH2+HCl――→催化剂苯环的加成:醛的加成:CH3CHO+H2――→催化剂△CH3CH2OH消去反应醇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C2H5OH――→浓硫酸170 ℃CH2==CH2↑+H2O卤代烃脱HX生成烯烃:CH3CH2Br+NaOH――→乙醇△CH2==CH2↑+NaBr+H2O加聚反应单烯烃的加聚:n CH2==CH2――→催化剂共轭二烯烃的加聚:异戊二烯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缩聚反应二元醇与二元酸之间的缩聚:+n HOCH2CH2OH催化剂+(2n-1)H2O羟基酸之间的缩聚:――→一定条件+(n-1)H2O氨基酸之间的缩聚:n H2NCH2COOH+―→+(2n-1)H2O苯酚与HCHO的缩聚:n+n HCHO――→H++(n-1)H2O氧化反应醇羟基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醛基与银氨溶液的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CH3CHO+2Cu(OH)2+NaOH――→△3H2O+CH3COONa+Cu2O↓还原反应醛基加氢:CH3CHO+H2――→催化剂△CH3CH2OH 硝基还原为氨基:22有机物分子中的、—C≡C—、、—CHO、 (羰基)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这些官能团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1∶1。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13:有机化学基础(附解析)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13:有机化学基础(附解析)考纲指导1.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2.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3.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4.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5.了解烃类物质、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6.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
7.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8.了解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Ⅰ.客观题(1)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判断。
(2)以陌生有机物为背景,考查碳原子的成键特征、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考查有机物的检验、提纯和分离。
(4)考查有机物的命名。
Ⅱ.主观题该部分内容的命题设计常以新医药、新材料的合成为载体,以有机物合成与推断综合题呈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数目判断、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3)有机物结构简式、有机方程式的书写等。
(4)依据题设要求,设计有机物的简单合成路线和流程。
知识梳理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反应(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一般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2)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3)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必含有—COOH。
(4)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等。
(5)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油脂)、糖或蛋白质等。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专题16有机化学基础(选考)考|情|分|析考点1 有机推断核|心|回|顾1.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特征及其性质2.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3.有机反应基本类型与有机物类型的关系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
(书写烯烃同分异构体时要注意是否包括“顺反异构”)(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
【例】(2019·全国卷Ⅱ)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
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是一种烯烃,化学名称为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
(6)假设化合物D、F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 mol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NaCl 和H2O的总质量为765 g,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________。
【思维模型】【解析】(1)因A的分子式是C3H6,且为烯烃,故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2,名称是丙烯。
结合反应条件,B的分子式、C的分子式和D的结构简式可知B为CH2CHCH2Cl,C为或,故C中所含官能团为氯原子和羟基。
专题六有机化合物(必考)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
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了解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应用。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数目的确定(1)常见有机物的空间结构CH4呈正四面体形,键角109°28′。
CH2==CH2呈平面形,键角120°。
HC≡CH呈直线形,键角180°。
呈平面正六边形,键角120°。
(2)注意键的旋转①在分子中,形成单键的原子可以绕键轴旋转,而形成双键、三键等其他键的原子不能绕键轴旋转。
②若平面间靠单键相连,所连平面可以绕键轴旋转,可能旋转到同一平面上,也可能旋转后不在同一平面上。
③若平面间被多个点固定,则不能旋转,一定共平面。
如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
(3)恰当地拆分复杂分子观察复杂分子的结构,先找出类似于甲烷、乙烯、乙炔和苯分子的结构,再将对应的空间结构及键的旋转等知识进行迁移即可解决有关原子共面、共线的问题。
特别要注意的是,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以及它们所连的两个氢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对照模板确定原子共线、共面问题需要结合相关的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如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若一条直线与某平面有两个交点时,则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该平面内;同时要注意问题中的限定性词语,如“可能”“一定”“最多”“最少”“共面”“共线”等,以免出错。
2.等效氢法判断一元取代物的种类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等效。
2020届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合成与推断(学案及训练)知识梳理1.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1)“光照”为烷烃的卤代反应。
(2)“NaOH水溶液、加热”为R—X的水解反应,或酯()的水解反应。
(3)“NaOH醇溶液、加热”为R—X的消去反应。
(4)“HNO3(H2SO4)”为苯环上的硝化反应。
(5)“浓H2SO4、加热”为R—OH的消去或酯化反应。
(6)“浓H2SO4、170 ℃”是乙醇消去反应的条件。
2.根据有机反应的特殊现象推断有机物的官能团(1)使溴水褪色,则表示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或醛基。
(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或苯的同系物(连接苯环的碳上含有氢原子)。
(3)遇FeCl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酚羟基。
(4)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说明该物质中含有—CHO。
(5)加入金属钠,有H2产生,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可能有—OH或—COOH。
(6)加入NaHCO3溶液有气体放出,表示该物质分子中含有—COOH。
3.以特征产物为突破口来推断碳架结构和官能团的位置(1)醇的氧化产物与结构的关系(2)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产物的种类或氢原子环境可确定碳架结构。
有机物取代产物越少或相同环境的氢原子数越多,说明该有机物结构的对称性越高,因此可由取代产物的种类或氢原子环境联想到该有机物碳架结构的对称性而快速进行解题。
(4)由加氢后的碳架结构可确定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位置。
(5)由有机物发生酯化反应能生成环酯或高聚酯,可确定该有机物是含羟基的羧酸;根据酯的结构,可确定—OH 与—COOH 的相对位置。
4.根据关键数据推断官能团的数目 (1)—CHO ⎩⎪⎨⎪⎧――→2[Ag (NH 3)2]+2Ag ――→2Cu (OH )2Cu 2O ;(2)2—OH(醇、酚、羧酸)――→2NaH 2;(3)2—COOH ――→Na 2CO 3CO 2,—COOH ――→NaHCO 3CO 2;5.根据新信息类推高考常见的新信息反应总结(1)丙烯α-H 被取代的反应:CH 3—CH===CH 2+Cl 2――→△Cl —CH 2—CH===CH 2+HCl 。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反应类型专题复习
知识总结归纳
一、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①烷烃、芳香烃的卤代反应,②酯化反应,③酯和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等。
2、加成反应:①烯烃、炔烃与H2、HX和卤素的加成,②芳香烃、醛、酮与H2加成等。
3、消去反应:醇、卤代烃的消去等。
4、氧化反应:①有机物燃烧反应,②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③醇、醛的催化氧化等。
5、还原反应:①烯烃、炔烃催化加氢,②醛催化加氢等。
二、利用反应条件判断反应类型
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
4、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5、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
6、与O2或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
(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
7、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的水解反应。
8、在光照、X2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三、从官能团和有机物的结构角度认识反应类型
还原反应 碳碳双键、醛基、酮羰基 有机物加成氢气的反应 得氢或去氧
例题:有以下一系列反应:
A ――→光照
Br 2
B ――――→NaOH 醇溶液△
C ――→溴水
D ――――→NaOH 溶液
△E()―――→O 2,催化剂△F ――――――→O 2,催化剂
△
HOOC —COOH (G ) (乙二酸)――――――→E ,浓H 2SO 4
△
H()
判断下列转化的反应类型: (1)A →B :____________________; (2)B →C :____________________; (3)C →D :____________________; (4)E →F :____________________; (5)E +G →H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 (3)加成反应 (4)氧化反应 (5)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强化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 6H 6+HNO 3――→浓H 2SO 4
△C 6H 5NO 2+H 2O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H 3CH ==CH 2+Br 2――→CCl 4
CH 3CHBrCH 2Br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 C
2、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下列反应中,有机物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 A .甲醛和氢气反应制甲醇 B .乙烯和水反应制乙醇
C .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
D .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制乙烯 答案 A
3、有机化学反应种类比较多,常见的有:①卤代反应;②烯烃与水的反应;③氧化反应;④还原反应;⑤硝化反应;⑥水解反应;⑦酯化反应;⑧消去反应;⑨加聚反应;⑩缩聚反应等。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①⑤⑥⑦ B .②③④⑧⑨⑩ C .①②⑤⑥⑦ D .①⑤⑥⑦⑨⑩
答案 A
4、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醛使溴水褪色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乙酸乙酯的水解;乙烯制聚乙烯
答案 B
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与氢氧化钠反应⑦与Fe2+反应A.②③④B.①④⑥C.③⑤⑦D.⑦
答案 D
6、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乙醛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答案 C
7、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六种类型的反应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其中正确的顺序是()
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
A.①⑤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①④D.②③⑤①⑥
答案 C
8、由CH3CH3→CH3CH2Cl→CH2==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中,经过的反应类型依次是() A.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B.裂解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C.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D.取代反应→消去反应→裂解反应
答案 C
9、有机反应的类型很多,下列各反应中与CH2==CH2―→CH2Br—CH2Br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CH3CHO―→C2H5OH
B.C2H5Cl―→CH2CH2
C .
D .CH 3COOH ―→CH 3COOC 2H 5 答案 A
10、有机化合物Ⅰ转化为Ⅱ的反应类型是( )
(Ⅰ) (Ⅱ)
A .氧化反应
B .取代反应
C .还原反应
D .水解反应
答案 C
11、诺贝尔奖科学成果被应用于工业合成重要的治疗帕金森症(震颤麻痹症)的药物左旋多巴(C)。
下面是它们的结构简式以及科学家设计的合成路线。
――――→H 2
催化剂(1)
在上述反应中,关于(1)、(2)两步的反应类型,全部正确的是( ) A .消去反应,水解反应 B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C .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 .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答案 C
12、已知:①RCHO +R ′CH 2CHO ――→OH
-
②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反应①可推测苯甲醛和乙醛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是
B .反应②属于还原反应
C .反应③属于取代反应
D .反应④属于消去反应 答案 D
14、.有机物是一种扁桃酸衍生物,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9H 8O 3Br
B .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C .1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2molNaOH 反应
D .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一元羧酸和酚类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2 个取代基的有12种 答案:D
15、乙烯酮(CH 2===C===O)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含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通式可表示为
CH 2===C===O +HA ―→
(极不稳定)―→试指出下列反应不合理的是( )
A .CH 2===C===O +HCl ――→一定条件
CH 3COCl B .CH 2===C===O +H 2O ――→一定条件
CH 3COOH
C .CH 2===C===O +CH 3CH 2OH ――→一定条件
CH 3COCH 2CH 2OH D .CH 2===C===O +CH 3COOH ――→一定条件(CH 3CO)2O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化合物E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1:________________;反应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3:________________;反应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氧化反应取代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
16、PPG(聚戊二酸丙二醇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a.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b.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5H8
c.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稀NaOH
d.R1CHO+R2CH2CHO――――→
根据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条件,从下列反应类型中选择合适的反应类型填空。
①取代反应②卤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
⑤酯化反应⑥水解反应⑦加成反应⑧还原反应
(1)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②(2)③(3)④(4)⑦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