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徐汇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8.29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语文试卷 2019年4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知否,知否?。(李清照《如梦令》)

2.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4. ,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复行数十步,。(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贯亭西,水面初千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6.诗中“早莺”“新燕”“”等事物充分体现早春的季节特征。(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描绘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

B.诗歌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C.诗歌以“行”为线索展现西湖的最色。

D.诗歌呈现了早春时节喧闹的游湖场景。

(三)阅读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上文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以我酌油知之。

10.该文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亦”字,对表现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体现陈尧咨的个性特点。“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体现卖油翁的个性特点。(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元和十年,(柳宗元)徙柳州刺史①。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②,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③。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立祠享祀,血食④至今。

【注释】①柳州:今广西柳州。②播州:今贵州遵义。③连州:今广东连县。④血食:受祭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徙.柳州刺史 ( )(2)及.卒( )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同大臣一起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B.正好有大臣也为刘禹锡求情,于是刘禹锡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C.会同大臣一起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D.正好有大臣也为柳宗元求情,于是柳宗元的贬谪地改为连州。

13.宗元以柳州让禹锡的理由是“”(2分)

14.选文从“为友”、“为官”两个角度展现了柳宗元、的品质。(4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大数据”能否触及诗词的本质

陈慧

①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诗云》,讲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智慧生命体试图用“大数据”征服中国古典诗词的故事。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篇,拥有强大技术的外星生物把所有汉字一网打尽,然而,最终,外星人却发出了jǔ sàng的喟叹:诗人的心灵感受是如此独特,即便掌握了穷其所有的“大数据”,也无法组织出超越李白的诗篇。现实生活中,《清华附小六年级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写了论文》的报道也引发众人关注。

②用大数据分析诗词,将诗词作为数据进行检索研究,这一方法导向是否合理?

③诗词与大数据能否相得益彰,要从诗词的本质说起。无论从创作还是从赏析的角度,诗词都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艺术,诗词中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体悟,其中的意象和情趣往往只可意会,需要读者和作者之间达成某种精神上的默契。

④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不能一味寻章摘句,因为一首诗词首先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营造出自洽而完整的意境。然而,大数据分析是一项纯客观的方法,是对客观数据的碎片化处理:如对苏轼全部诗词进行分词研究,再从中分析出高频词,此时苏轼的诗词是以“数据”形式呈现的,仅仅是一个个语词的序列,而非气脉浑成、寄托深远的活泼泼的整体———这无疑是对诗词的拆解。正如一个美女从整体来看才是美女;用一把利刃将其切开,取出每个脏器、剔出每块骨头,把肌肉和脂肪分门别类,再把血管和神经拣成两束,还能是美女吗?用大数据来处理诗词,无异于对一个美女进行肢解,与诗词的审美相违。

⑤对诗词的欣赏研究,也不能止步于搜罗求全,需要浸润式的细读品味。不可否认,大数据在检索、统计、定位方面的高效便捷对研究工作确有帮助,但再先进的技术手段也不能代替对作品本身的沉浸体会,正如捷径无法代替苦功。清华附小学生对苏轼诗词中高颇词的搜索定位,只能得出某些外在印象,无法细膩深刻地触及其内和意义。

⑥用大数据研究诗词,并非一无是处,但总归显得了。小说《诗云》的结尾,不可一世的外星生物承认了技术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

(有删改)15.根据第①段中的拼音正确书写汉字。(2分)

16.作者认为“大数据”分析无法触及诗词的本质,诗词的欣赏研究应该

(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填入第⑥段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

A.刻舟求剑B.买椟还珠C.滥竽充数D.画蛇添足

18.文章两次提到刘慈欣的小说《诗云》,分析其各自的作用。(5分)

19.面这段文字放在文章第段中最合适,理由是

(3分)

通过大数据不难得出结论:苏轼兄弟情深,然而当我们吟咏“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狱中寄子由》)这样的句子时,对苏轼笔下手足之情的感受,难道不会未得更真切、更直观吗?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

旅行家

徐威

①在许永永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旅行家而不是科学家时,我们都愣住了,旅行家是什么?要干什么?

②老师问,许永永你为什么想做个旅行家?

③许永永大声说,因为杨镇的天空实在是太小了。

④那时候,我们读小学五年级。

⑤后来我们把许永永叫做“旅行家”,一个带着嘲笑意味的外号。我们问,旅行家,什么是旅行家啊?成天去旅游么?

⑥许永永从书包里取出一张破旧的地图,摊开后,指着说,我要去这儿,这儿,这……我清楚地记得,许永永指了八九下。他把整个世界都指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