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_课本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31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媒体接待座谈会发言稿尊敬的嘉宾、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我们今天的媒体接待座谈会。
首先,我代表公司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是我们与媒体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是我们向社会各界介绍公司最新动态和成果的重要时刻。
在此,我愿借此机会,回顾和总结公司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分享公司的发展成就和展望,希望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始终秉持“服务客户,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责任担当”的经营理念,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努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舆论监督和媒体宣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例如,在产品研发领域,我们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市场营销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策略,不断拓展市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客户服务方面,我们注重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积极回馈社会,关注公益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社会效益。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媒体朋友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媒体朋友们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发挥了监督、引导、宣传和报道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此,我代表公司向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但是,同时我也要诚实地说,公司当前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
同时,我们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也在快速发生变化。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加强与各级媒体朋友的沟通和合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 p10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2) 称量(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 结晶第二章第一节p29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化学必修1 课本问题答案(全册) P5【思考交流1】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液等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
例如:① 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③ 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④加热液体时要放碎瓷片;⑤ 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思考交流2】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
金的密度又很大,从沙里淘金,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
在用水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去,可提取含量极少的金。
如果铁屑和沙混合,可以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P5 【学与问】化学上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
P6 实验(3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 2、MgCl 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
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
硫酸钡不溶于水,可用BaCl 2溶液来检验可溶性的硫酸盐。
但钡盐除BaSO 4外,还有BaCO 3等,BaSO 4不溶于稀盐酸,BaCO 3等溶于稀盐酸。
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
同理,可用Na 2CO 3溶液检验CaCl 2,用NaOH 溶液检验MgCl 2。
P6实验1-2 检验SO 42-所用的试剂是BaCl 2溶液、稀盐酸(或稀硝酸)。
加入顺序可先加酸、再加BaCl 2溶液,也可先加BaCl 2溶液、再加酸。
现象:若先加酸、再加BaCl 2溶液,则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说明有SO 42-存在;若先加BaCl 2溶液、再加酸,应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加酸后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SO 42-。
P7 【思考与交流】 (1)(2)为此要设计加入试剂的顺序,即要使前一过量试剂在后续除杂操作中除去。
本实验中,一般的加入顺序是BaCl 2、NaOH 、Na 2CO 3、HCl 。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化学键1.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P1-1 选择题1.A2.B3.C4.D5.BP1-2 填空题1.周期2.原子序数3.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核数目4.主族元素5.16P1-3 简答题1.解答略1.2 原子与离子的相对质量P1-4 选择题1.C2.A3.D4.B5.AP1-5 填空题1.原子的相对质量2.质子数目与电子数目相同3.电子云中4.3:75.阴离子P1-6 简答题1.解答略1.3 原子的量子结构和电子排布P1-7 选择题1.D2.A3.C4.B5.DP1-8 填空题1.最多容纳4个电子2.K、L、M、N3.24.1s²2s²2p⁶3s²3p⁶4s²5.1s²2s²2p⁶3s²3p⁶4s²3d¹⁰4p⁶5s²4d¹⁰5p⁶6s²P1-9 简答题1.解答略第二章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2.1 氢和氢化合物P2-1 选择题1.B2.A3.D4.C5.CP2-2 填空题1. 6.942.氯化钠3.氯化亚铜P2-3 简答题1.解答略2.2 氧的化合物P2-4 选择题1.C2.B3.D4.A5.AP2-5 填空题1.水2.过氧化氢3.燃烧P2-6 简答题1.解答略2.3 卤素及其化合物P2-7 选择题1.A2.D3.C4.B5.BP2-8 填空题1.绿色2.I₂3.CuCl₂4.漂白水5.碘酒P2-9 简答题1.解答略2.4 硫、磷与硫、磷的化合物P2-10 选择题1.A2.C3.D4.BP2-11 填空题1.附属石膏2.熟石膏3.磷矿4.白磷P2-12 简答题1.解答略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及反应应用3.1 离子方程式P3-1 选择题1.B2.C3.D5.BP3-2 填空题1.离子方程式2.氯离子3.Cl₂4.H⁺5.水P3-3 简答题1.解答略3.2 配平化学方程式P3-4 选择题1.B2.D4.A5.CP3-5 填空题1.Cl₂ + 2NaBr → 2NaCl + Br₂2. 5 铁 + 8硫→ 5硫化铁3.过量氯气4.选择题略P3-6 简答题1.解答略3.3 电子方程式P3-7 选择题1.C2.A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3.B4.D5.AP3-8 填空题1.电子方程式2.2Ag⁺ + 2e⁻ → 2Ag3.Na⁺4.Ag5.Ag⁺ + Cl⁻P3-9 简答题1.解答略结语本文档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中各章节的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
2mol Cl—:0。
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1 nm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较稳定,均一豆浆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NaOH=Na++OH—(2) CuCl2=Cu2++2Cl-(3)Fe2(SO4)3=2Fe3++3SO42-(4)Ba(NO3)2=Ba2++2NO3-铁粉过滤Fe、CuFeSO4溶液稀硫酸过滤FeSO4溶液蒸发结晶9.(1)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3)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4)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5)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10)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P.17)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P.20)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操作步骤略。
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结晶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P.33)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阴离子 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第一章第一节(8页)1.C2.D第二节(18页)1.(1)B (2)氧气、水蒸气;煤油。
(3)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先是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2NaOH + H2↑,后是NaOH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而不发生生成铜的置换反应。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 H2↑。
2. (1)B (2)先变红,后褪色。
第三节(26页)1`6.02×1020个2`(1)1×10-6 mol (2)2×10-6 mol 1.204×10183` 2×10-3mol/L 500 L4` 不相等。
第二种情况下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mol/L。
对于第一种情况,所得溶液体积大于1L ,其浓度小于1mol/L。
5`一定条件下: CO + 2H2→CH3OH① 1个CO + 2个H2→1个CH3OH ② N A个CO + 2N A个H2→N A个CH3OH③ 1mol CO + 2mol H2→1mol CH3OH ④ 28g CO + 4g H2→32g CH3OH⑤在同温同压下,且温度高于甲醇沸点时: 1L CO + 2L H2→1L CH3OH6`1.204×1023个本章自我测评(28页)1` 4Na+O2=2Na2O; Na2O+H2O=2NaOH; 2NaOH+CO2= Na2CO3+H2O2` (1) H O Cl (2) HCl H2O(3) Cl2 + H2O = HCl + HClO3`略4` D5`(1) 0.050 L; 0.050 L。
(2)知道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取用一定体积的溶液,就知道了其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行化学计算十分方便。
(3) ①40g②abdcfe③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第二章第一节(38页)1`(1)碱性氧化物(2) CaO+ H2O = Ca(OH)2(3)生石灰还可以与酸(如盐酸)、酸性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1课本问题答案(全册)化学必修1课本问题答案(全册)(看不清就放大点)2022、9 P5【思考交流1】进行化学实验和探究时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液等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
例如:①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②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③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④加热液体时要放碎瓷片;⑤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思考交流2】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游离态存在。
金的密度又很大,从沙里淘金,可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提取密度很大的金。
在用水冲洗沙时,密度小的泥土、细沙等物质被水冲去,可提取含量极少的金。
如果铁屑和沙混合,可以用磁铁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分离出来。
P5【学与问】化学上所指的杂质不一定是有害或无价值的,如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
P6实验1-1步骤现象(1)溶解: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边加固体食盐逐渐溶解,食盐水略显浑浊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不溶物留在滤纸上,液体渗过滤纸,沿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
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漏斗颈流入另一个烧杯中(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水分蒸发,逐渐析出固体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3)思考题分析:仅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固体仍然是不纯的食盐,因为从海水晒制的粗盐中除含有不溶于水的泥沙等杂质外,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这些杂质也被溶解,且过滤时进入滤液。
检验这些离子存在的方法,可从分析它们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得出。
硫酸钡不溶于水,可用BaCl2溶液来检验可溶性的硫酸盐。
但钡盐除BaSO4外,还有BaCO3等,BaSO4不溶于稀盐酸,BaCO3等溶于稀盐酸。
所以,检验硫酸盐时应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存在硫酸盐。
《化学(必修) 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2.C3.CD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2.B3.B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2)Cu2+:0.2mol Cl-:0.4mol0.40 (M=/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0。
)第一章复习题1.C2.B3.A4.BC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 1)5%(2)0.28mol/L8.9.,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4.C5.C6.B7.D8.(1) NaOH=Na++OH-(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一习题及答案高一化学必修一习题及答案高一化学必修一是学生们初次接触化学的课程,其中包含了许多基础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习题的练习,学生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一的习题,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1. 钠和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什么物质?答案:钠和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
2. 什么是化学键?答案: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什么是离子键?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它通常发生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4. 什么是共价键?答案: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5. 什么是金属键?答案: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6. 什么是分子?答案: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7. 什么是元素?答案: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8. 什么是化合物?答案: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9. 什么是离子?答案: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0.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答案: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
11. 什么是分子化合物?答案:分子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
12. 什么是离子晶体?答案:离子晶体是由大量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晶体。
13. 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答案: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14. 什么是配位化合物?答案: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合物。
15. 什么是溶液?答案: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学生们可以加深对高一化学必修一内容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这些习题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