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
- 格式:doc
- 大小:887.50 KB
- 文档页数:2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
特性: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线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
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分界处,不仅会发生折射,也发生反射,例如在水中,部分光线会反射回去,部分光线会进入水中。
反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相同,折射光线光速与入射光线不相同。
定律1、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与界面垂直)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三线两点一面)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角的性质:折射角(折射率大的一方)小于入射角(折射率小的一方)(不能反着说);(在真空中的角总是大的,其次是空气,注:不能在考试填空题中使用)折射率玻璃'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的表示4、当光线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以上两条总结为:谁快谁大。
即为光线在哪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快,那么不管那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都是较大的角,在真空中的角度总是最大的)5、在相同的条件下,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6、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真空除外),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8、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P.S.:1、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传播方向不变,但光的传播速度改变。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程度是不同的。
气体〉液体〉固体(折射角度){介质密度大的角度小于介质密度小的角度}4、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物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物质中时,折射的程度与后者分析的折射率有关。
5、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1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2
1、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介面**发生光路改变的现象。
常见现象:筷子变"弯"、池水变浅、海市蜃楼。
2、光的折射初步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反射角(2)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不变(4)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3、光路是可逆的
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3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现象,而进行光的折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的折射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以便读者对光的折射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实验原理光的折射是指光线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光速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其偏折角度与入射角度有关。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所夹角度(入射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所夹角度(折射角)之间满足以下关系:n1sinθ1=n2sinθ2,其中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为出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一块透明的玻璃板、一支针、一张白纸、一支笔。
2.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作为光线的入射方向。
3. 将玻璃板放在白纸上,使其与直线相交。
4. 使用针在玻璃板上找到一个相对平滑的位置,作为入射点。
5. 将针从入射点处垂直插入玻璃板,让一部分针头露出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光线从玻璃板中出射的位置。
6. 使用针在出射点处画一条直线,与入射方向平行。
7. 使用针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数据。
8.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三、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板时,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反之,当光线从玻璃板射入空气时,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
这与光的折射定律的预期结果相符。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玻璃板的折射率。
根据斯涅尔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n1sinθ1=n2sinθ2。
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代入该关系式中,再结合已知的空气折射率(近似为1),就可以求得玻璃板的折射率。
最后,根据实验数据的重复测量和平均值的计算,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如果多次实验的数据相差较小且与已知折射率接近,那么可以认为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常见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
1. 折射定律: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都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三者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折射角的变化: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会变大;而当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会变小。
3. 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大于一个特定的角度(临界角),则光线将完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不发生折射。
4. 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在折射过程中,不同颜色的光线会发生色散现象。
5. 光线的弯曲:当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光线发生弯曲。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眼镜、透镜等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都与光的折射有关。
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光的折射是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发生的现象,是光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在折射现象中,光线从一种介质中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方向的改变。
光的折射涉及到折射定律、临界角、全反射等等知识点。
1.折射定律:折射定律是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规律。
它由斯涅尔在17世纪发现并总结。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两个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由简单的公式表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
其中,n₁和n₂分别代表两个不同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代表入射角和折射角。
2.临界角:临界角是光线从光密介质折射到光疏介质时的特殊情况。
当入射角大于其中一特定的角度时,光线将完全发生反射,不再折射。
这个特殊的入射角就被称为临界角。
在临界角以下,光线仍然有一部分穿透到另一侧,但在临界角以上,光线将完全被反射。
临界角可以通过折射定律的公式计算得出。
3.全反射:全反射是指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
在全反射中,入射光完全被反射回光密介质中,不再折射到光疏介质中。
全反射的条件是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全反射常常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因为通过控制入射角的大小,可以使光信号在光纤中进行长距离传输而不损失太多能量。
4.光程差:光程差是指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走过的路径长度的差值。
在折射现象中,光程差可以用来解释偏折和干涉等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由于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光线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转,导致光程差的产生。
光程差可以通过几何光学的方法或者波动光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5.折射率:折射率是一个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
它是一个介质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值。
折射率通常使用符号n表示,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
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也有所差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折射的初步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的不同,感悟观察、对比的科学方法。
(2)经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过程,感悟归纳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经历对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的不同,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水中的筷子弯折”、“池水变浅”等,激发学习兴趣,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光折射初步规律的建立过程。
本节安排1课时
(一)引入
1.学生观察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的现象,引入光的折射。
2.通过光入射水面的过程,指出光线并没有完全都发生反射,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折射现象(由于光在不同种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故而光线发生偏折。
)
(二)新课
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根据右图讲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
反射角、折射角等。
3.提出问题
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存在着怎样的位置关
系?入射角和折射角又存在什么大小关系?
4.教师演示实验(学习活动卡32页观察和描述)
(1)①用激光笔和半圆形玻璃砖做实验(先在黑板上
画出右图,然后做一次实验画一次光线,目的让学生总结折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
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入射角70°60°50°40°20°0°
折射角
②在水槽内竖直插入木板,当木板上的小门跟木板在同一平面时,小门上可以看到折射光线,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小门向后转过一个角度时,在小门上不再能看到折射光线。
(没有器材,只讲解)
(2)分析、讨论,得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以及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得出结论(对比反射定律):
①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γ小于入射角α。
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减小;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增大。
当入射角α= 0(光垂直于界面射入)时,折射角γ= 0,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因而:
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γ大于入射角α。
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减小;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增大。
当入射角α= 0(光垂直于界面射入)时,折射角γ= 0,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
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④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
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比水强。
练习:课本p34/思考与练习1、2
5.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课本34页第一段,画图解释。
课本p34/思考与练习3
6.光的全反射
当光从水或玻璃之类的介质斜射入水中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C时,折射角达到
90,继续增大入射角,光全部反射回水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
应用:潜望镜、双筒望远镜、光导纤维。
练习:学习活动卡33页2(1)(2)
作业:练习册P16
反思:就时间来说有点不宽裕,讲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就下课了,好在光的全反射不是中考内容,我把它当做回家作业布置了,让学生自己回家看。
因为折射只有一个课时,所以无法帮学生及时解决作业问题,这个是非常不好的。
学生作业应该需要及时解决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