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局部解剖学胸前外侧壁浅层和腋区
- 格式:pptx
- 大小:11.19 MB
- 文档页数:33
第四次解剖操作胸前外侧壁、腋区一、目的要求1.了解胸部的境界、体表标志、胸部的标志线。
2.掌握胸壁的层次、胸部皮神经分布的节段性,了解其意义。
3.熟悉女性乳房的位置、构造、淋巴引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锁胸筋膜的构成及其穿过的结构。
5.了解上肢的境界、分部和表面解剖。
6.了解腋区境界、位置、浅层结构。
了解腋腔各壁的构成。
7.掌握腋腔后壁的层次结构,掌握三边孔与四边孔及穿行结构。
8.掌握腋腔的内容(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腋淋巴结的位置及流注关系)9、掌握臂丛各束发出的主要分支。
熟悉腋鞘的构成及其交通。
二、基本内容1.体表标志腋前襞、腋后襞、锁骨、锁骨下窝、胸锁关节、颈静脉切迹、胸骨柄、剑突、胸骨角、喙突、乳头、肋弓、肋及肋间隙。
2.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肋间臂神经、锁骨上神经、乳房(女性)、胸腹壁静脉。
3.深层结构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胸外侧血管、胸肩峰动脉分支及伴行静脉、胸肌淋巴结、头静脉、腋筋膜、腋窝顶、腋窝的四壁、腋鞘、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腋淋巴结群、臂丛及其主要分支、胸长神经、三边孔、四边孔。
三、解剖步骤及方法(一) 尸位取仰卧位摆正。
(二) 扪认体表标志(1) 结合活体,逐一扪认体表各标志。
(2) 确认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
(三) 皮肤切口及剥皮1.胸前正中切口从胸骨柄上缘颈静脉切迹中点起始,沿前正中线向下切至剑突尖端。
2.胸上界切口由颈静脉切迹中点沿锁骨上缘向外切至肩峰。
注意此切口勿过深,以免伤及深面的锁骨上神经。
3.胸下界切口从剑突尖端沿肋弓下缘斜向外下切至腋后线处。
4.胸部斜切口自剑突尖端向外上对乳头方向作斜行切口至乳晕(男性)或乳房周缘(女性),再沿乳晕或乳房周缘作环行切口;从环行切口的对侧继续向外上作斜行切口至腋前襞上部。
5.臂前上纵切口自腋前襞上部沿上臂内侧面向下作纵行切口至臂上、中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