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控制理论B
- 格式:doc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22
自动控制理论B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 ;在频域分析中采用4、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K s s Ts τ++,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C )。
C 、增加微分环节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C )。
C 、10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B ) 。
B 、含两个积分环节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 ) 。
A 、超调%σ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B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B 、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9、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A )。
A 、稳态精度10、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D )。
D 、脉冲响应为0.4()8t h t e =的系统三、(共24分)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22()1()()21C s s R s T s Ts ξΦ==++,试求:1、0.2ξ=;s T 08.0=; 0.8ξ=;s T 08.0=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s t 及峰值时间p t 。
(9分) 解:系统的闭环传函的标准形式为:222221()212n n n s T s Ts s s ωξξωωΦ==++++,其中1nTω=当 0.20.08T s ξ=⎧⎨=⎩ 时,0.2%52.7%4440.08 1.60.20.26s n p d ee T t s t s πξπσξωξπω--⎧⎪===⎪⎪⨯⎪====⎨⎪⎪=====⎪⎪⎩当0.80.08T sξ=⎧⎨=⎩时,0.8% 1.5%4440.080.40.80.42snpde eTt st sπξπσξωξπω--⎧⎪===⎪⎪⨯⎪====⎨⎪⎪=====⎪⎪⎩2、4.0=ξ;sT04.0=和4.0=ξ;sT16.0=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调节时间st和峰值时间p t。
现代控制理论考试试题(正文开始)一、选择题1.控制系统的目标是()。
A.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B. 提高系统的速度C.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D. 提高系统的精度2.在控制系统中,遥感技术主要用于()。
A. 信号传输B. 参数估计C. 故障检测D. 软件设计3.传感器的作用是()。
A. 测量和检测B. 控制和调节C. 存储和处理D. 传输和接收4.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是()。
A. 没有可靠性要求B. 没有精度要求C. 具有稳定性要求D. 具有高速响应要求5.频率响应函数是指()。
A. 系统的输出响应B. 系统的传输函数C. 系统的幅度特性D. 系统的无穷小响应二、简答题1.请解释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给出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一定刺激下,输出保持有界或有限的范围内,不发生持续增长或不发散的性质。
判断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系统的特征方程判断,如果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小于零,则系统稳定;另一种是通过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判断,如果系统的幅频特性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有界,则系统稳定。
2.什么是控制系统的鲁棒性?鲁棒性的提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实现?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是指系统对于参数变化、扰动和不确定性的抵抗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中存在参数误差、外部扰动等因素,控制系统往往无法精确满足设计的要求,此时需要考虑鲁棒性。
提高鲁棒性的方法包括:采用更加鲁棒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如H∞控制、μ合成控制等;通过系统自适应、鲁棒估计等方法,对系统的参数变化进行实时估计和校正;对系统的扰动进行补偿等。
三、分析题考虑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闭环传递函数为T(s),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C(s)。
1.给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达式为T(s) = G(s) / (1 + G(s)C(s))。
2.当G(s) = (s+1) / (s^2+3s+2),C(s) = K,求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表达式。
国开平台现代管理原理形考任务三答案( 可查找)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试题 1正确得分 2.00/2.00 分试题正文领导者的权力来源包括职位权力和()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a.权力影响力b.自身影响力c.文化影响力d.组织影响力反馈正确答案是:自身影响力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其中,()又称俱乐部式领导者,这种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少,对人关心多,努力营造一种人人放松的环境。
选择一项:a.1-1型b.1-9型c.5-5型d.9-1型反馈正确答案是:1-9型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选择一项:a.高工作—低关系b.低工作—高关系c.低工作—低关系d.高工作—高关系反馈正确答案是:高工作—高关系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
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选择一项:a.不为法b.缓冲法c.糊涂法d.转移法反馈正确答案是:转移法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
选择一项:a.防范b.挫折c.紧张d.焦虑反馈正确答案是:挫折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认为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保障或安全的需要、归属或承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选择一项:a.公平理论b.双因素理论c.需要层次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反馈正确答案是:需要层次理论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波特—劳勒模式是以()为基础引申出一个实际上更为完善的激励模式。
选择一项:a.期望理论b.强化理论c.公平理论d.双因素理论反馈正确答案是:期望理论正确得分 2.00/2.00 分标记试题试题正文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的研究。
第十二章控制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确立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和纠正偏差控制的标准一般是由()提供的。
A.计划B.确定标准C.领导D.纠正偏差2、控制是为了保证()动态适应的管理职能。
A.权利与责任B.集权与分权C.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D.秩序与纪律3、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
A.先行量B.控制标准C.偏差纠正D.动态性4、前馈控制的目的是()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A.有效纠正偏差B.防止问题的发生C.确定纠偏措施D.现场控制5、()使得控制过程得以完整,并将控制与管理的其他职能相互联结。
A.确立标准B.先行变量C.衡量绩效D.纠正偏差6、考虑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经常遇到某种突发的、不可抗拒的变化,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有效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B.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结合的原则C.客观性与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D.灵活性与及时性相结合的原则7、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将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的是()。
A.前馈控制B.现场控制C.反馈控制D.程序控制8、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性质。
A.程序控制B.自适应控制C.跟踪控制D.最佳控制9、控制标准要客观准确,不管是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都应当符合受控系统的实际情况,控制过程要客观真实检查和衡量,工作成果时要注意引导,被考察者如实反映情况,这是为了满足()的原则。
A.有效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B.重点控制与全面控制相结合的原则C.客观性与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D.灵活性与及时性相结合的原则10、在各类控制类型中()的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
A.程序控制B.最佳控制C.跟踪控制D.自适应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即()。
A.确立标准B.确定因果关系链C.衡量实际绩效D.纠正偏差E.结果评价2、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成()。
管理学原理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人口规模、年龄结构、种族结构属于宏观环境因素中的A、社会环境B、经济环境C、技术环境D、政治环境正确答案:A2、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制定出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这是下列哪个原理的内容A、工作定额原理B、例外原理C、标准化原理D、职能管理原理正确答案:A3、计划要能够保证以最少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产出。
这是指计划的A、经济性B、适应性C、普遍性D、目的性正确答案:A4、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A、政策B、规则C、预算D、战略正确答案:C5、决策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其前提是A、方案选优B、方案实施C、确定目标D、拟定可行方案正确答案:C6、公司总经理向外界发布有关新产品的信息,其扮演的是A、决策角色B、谈判角色C、人际角色D、信息角色正确答案:D7、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对原材料进行入库检查。
这种控制属于A、前馈控制B、现场控制C、反馈控制D、直接控制正确答案:A8、依据管理方格理论,“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职工”的领导方式是A、俱乐部型B、中间型C、贫乏型D、任务型正确答案:C9、“成为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该表述体现的企业A、企业道德B、企业制度C、企业使命D、企业精神正确答案:C10、“人尽其才”体现了人员配备的A、动态平衡原则B、因事择人原则C、责权对等原则D、因才适用原则正确答案:D11、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要有整体思想,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这体现的是哪个决策原则的要求A、系统原则B、预测原则C、信息原则D、反馈原则正确答案:A12、立达公司的销售部分为东北部、华北部、西北部等部门,这种部门划分的方法是A、按顾客划分B、按地区划分C、按产品划分D、按职能划分正确答案:B13、提出实行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等观点的古典管理理论是A、一般管理理论B、行政组织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决策理论正确答案:C14、近代晋商对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给予银股和身股的股份激励。
作业详情我的作业92作业最终成绩取最高分• 1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
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有问题?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C标准应考虑实际问题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 2如果只能选择一种控制方式,你认为最好的方式应该是()。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预先控制B现场控制C事后控制D反馈控制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3“根据过去工作的情况,去调整未来活动的行为。
”这句话是对下述()的描述。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前馈控制反馈控制C现场控制D实时控制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4外科实习医生在第一次作手术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这是一种()。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预先控制B事后控制C随机控制现场控制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5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必须制定绩效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这个标准()。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越低越好,能容易达到预期目标B越高越好,从严要求C一旦制定便不能改动应尽量具体,最好用数量来表示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6对于建立控制标准,()说法不恰当?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标准应便于衡量B标准应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建立的标准不可以更改D建立的标准应当尽可能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7一般而言,预算控制属于()。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A 反馈控制前馈控制C 现场控制D 正馈控制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8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是()。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 2分拟定控制标准B 分析偏差原因C 采取矫正措施D 明确问题性质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9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为强化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往往设计有各种治理和制衡的手段,包括:①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②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③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监督;④要强化审计监督,如此等等。
边界条件反馈控制边界条件反馈控制是控制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系统的边界条件进行反馈控制,可以使系统在不确定性和扰动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性和鲁棒性。
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生物系统等。
下面将从理论原理、应用领域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边界条件反馈控制的理论原理是通过对系统的边界条件进行实时测量和反馈调节,从而控制系统的状态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在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边界条件往往是决定系统行为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些边界条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系统整体行为的控制。
边界条件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对系统的边界条件进行实时监测,然后通过控制器对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使系统的状态保持在期望的范围内。
其次,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机械系统中,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保证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在电气系统中,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可以用于控制电力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生物系统中,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可以用于控制生物体的体温和血压,维持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总的来说,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在工业控制、自动化控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边界条件反馈控制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系统的扰动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
边界条件反馈控制可以在系统的边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系统的控制输入,使系统的状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稳定状态。
然而,边界条件反馈控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的边界条件的测量和反馈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此外,边界条件反馈控制的设计和实现较为复杂,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边界条件的变化规律。
综上所述,边界条件反馈控制是控制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的边界条件进行实时测量和反馈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管理学基础郑雪玲第二版课后题答案(多选)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着10种角色,这10种角色可被归为()。
*A、人际角色(正确答案)B、信息角色(正确答案)C、决策角色(正确答案)D、管理角色E、被管理角色(多选)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指()。
*A、需要层次理论B、科学管理理论(正确答案)C、行政组织理论(正确答案)D、期望理论E、管理过程理论(正确答案)(多选)群体决策的特点是()。
*A、集思广益(正确答案)B、决策质量高(正确答案)C、优柔寡断(正确答案)D、成本较高(正确答案)E、责任明确(多选)好的目标应该符合()等原则。
*A、明确性(正确答案)C、时限性(正确答案)D、实际性(正确答案)E、可接受性(正确答案)(多选)通过组织部提升选拔主管人员的优点有()。
*A、有利于缓和部成员紧关系B、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正确答案)C、有利于迅速开展工作(正确答案)D、有利于提高士气(正确答案)E、避免近亲繁殖(多选)管理方格图所标示的典型领导方式有()。
*A、独裁的,重任务型的管理(正确答案)B、乡村俱乐部型的管理(正确答案)C、中间型的管理(正确答案)D、团队式管理(正确答案)E、贫乏式管理(正确答案)(多选)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是指()。
*A、金钱B、责任感(正确答案)C、挑战性工作(正确答案)D、认可(正确答案)E、组织的政策(多选)现场控制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管人员的()。
*B、预测能力C、个人作风(正确答案)D、言传身教E、指导表达方式(正确答案)(多选)道德用以评价和影响人们的各种活动是通过()。
*A、法律规B、管理制度C、社会舆论(正确答案)D、习惯力量(正确答案)E、人们心信念(正确答案)(多选)管理创新的要求包括()。
*A、有良好的基础条件(正确答案)B、谨慎性原则C、具有创新能力(正确答案)D、有明确的创新目标(正确答案)E、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正确答案)(多选)管理可以理解为() *A、决策(正确答案)B、和别人打交道,把事情办好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正确答案)D、吃.穿.住,行E、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正确答案)(多选)法约尔提出管理的职能包括() *A、计划(正确答案)B、组织(正确答案)C、指挥(正确答案)D、激励E、控制(正确答案)(多选)群体决策的特点是()。
2024年《现代企业管理学》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1.哪种类型的沟通方式适合传达正式且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即时通讯D、社交媒体试题答案:B2.在市场营销中,哪项是产品定价的主要考虑因素?A、生产成本B、市场需求C、竞争状况D、以上都是试题答案:D3.自古到今许,多经营者奉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经商之道,这种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属于()。
A:推销观念B:产品观念C:生产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试题答案:B4.哪种类型的战略关注「在特定市场细分中提供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A、成本领先战略B、差异化战略C、集中化战略D、蓝海战略试题答案:C5.在变革管理中,哪项是评估变革实施效果的关键步骤?A、变革规划B、变革实施C、变革监控D、变革反馈试题答案:CA:信息存储B:信息传播C:信息利用D:信息反馈试题答案:A12.企业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信息和O.A:从业人员B:信息活动C:决策者D:信息内容试题答案:B13.下列关于现代企业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O A: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B: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C:企业是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D:企业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试题答案:D14.下列关于企业定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企业是指集聚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为共同的生产目的组成的特殊的生产经营组织B: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组织C:企业是指以创造财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经济组织D:企业是指拥有独立的经济权益,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并构成社会经济力量基础的经济组织试题答案:B15.在财务管理中,哪项指标用「评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A、资产负债率B、流动比率C、净资产收益率D、总资产周转率试题答案:B16.哪种类型的沟通方式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沟通?A、电子邮件B、即时通讯C、电话D、社交媒体试题答案:C17.在客户关系管理中,哪项是建立和维护长期客户关系的关键?A、产品质量B、售后服务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D、营销活动试题答案:B18.哪种类型的战略强调通过创新来开辟新的市场或业务领域?A、成本领先战略B、差异化战略C、蓝海战略D、多元化战略试题答案:C19.()指的是信息从信源开始,经信道流向信宿的一个过程。
管理学原理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一位企业家或管理者通过亲自到工作场所,与员工进行互动,对情况的进展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换,他正在使用( )。
A、授权B、反馈控制C、同步控制D、前馈控制正确答案:C2、( )从生存环境的变化入手,对组织文化进行变革,清除旧的习俗和理念,将组织文化与组织创新活动相匹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获取竞争优势。
A、结构创新B、文化创新C、制度创新D、领导创新正确答案:B3、一家产品单一的跨国公司在世界许多地区拥有客户和分支机构,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应考虑按()因素来划分部门。
A、职能B、矩阵结构C、地区D、产品正确答案:C4、以下形式不属于工作轮换方法:A、培养经营骨干的管理人员轮换B、确定工作岗位的新员工轮换C、培养多面手的老员工轮换D、让生产工人加入到作业程序的设计正确答案:D5、对一个组织来说,( )是各类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A、信息资源B、物质资源C、人力资源D、财政资源正确答案:C6、西蒙认为,管理本质就是( )A、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统一B、人的行为协调C、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D、决策正确答案:D7、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为强化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往往设计有各种治理和制衡的手段,包括: ①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 ②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③要强化审计监督,如此等等。
这些措施是( )。
A、均为前馈控制B、均为反馈控制C、①前馈控制,②现场控制,③反馈控制D、①、②前馈控制,③反馈控制正确答案:C8、西蒙认为,组织成员的第一个决策是( )A、参加组织决策B、集体决策C、投资决策D、市场决策正确答案:A9、在工业社会,( )是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生产要素A、资本B、人力C、土地D、知识正确答案:A10、根据情境领导理论,随着下属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过渡,领导风格应当( )转变A、告知式--参与式--授权式--推销式B、告知式--推销式--参与式--授权式C、授权式--参与式--推销式--告知式D、告知式--参与式--推销式--授权式正确答案:B11、企业组织中车间主任应拥有的最重要的技能是( )。
自动控制理论 (A/B 卷 闭卷)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 、增加开环零点;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A 、稳定;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 、临界稳定;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A 、 型别2<v ;B 、系统不稳定;C 、 输入幅值过大;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A 、主反馈口符号为“-” ;B 、除r K 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 、非单位反馈系统;D 、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1)()(+=s H s G 。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第二版题库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
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发生之后再补救。
(1)前馈控制的优点是: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事后控制对已经铸成的差错的无能为力的弊端;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2)前馈控制的困难是: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2.流程再造:流程再造又称企业再造或则企业流程再造,是指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
它是1993年在美国出现的关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按造该理论的创始人原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指“为了飞跃性地改变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企业再造包括企业战略再造,企业文化再造,市场营销再造,企业组织再造,企业生产流程再造和质量控制系统再造。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并且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营模式。
3.权变管理理论:管理权变观点是由卢萨斯和司徒华在1977年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没有绝对最好的东西,一切随条件而定”。
该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情况的普遍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管理职能依据各种具体的情况行事。
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研究组织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弄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具体调剂寻找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该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过去的管理理论由于没有把管理和具体的环境妥善联系起来,其管理观念核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联系不大,都不能使管理有效的运行,而权变理论主张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结合起来。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管理的核心是(D )A。
决策B.领导C.激励D。
处理好人际关系2。
霍桑实验的结论中对职工的定性是( B )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人D〃复杂人3。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 )A。
科学管理理论B 行政组织理论C。
行为科学理论D。
权变理论4.直线型组织结构一般只适用于( B )A〃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B〃没有必要按职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C〃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中型组织D〃需要按职能专业化管理的大型组织5。
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D )A。
人和物的因素B.信息与环境C.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D。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6.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
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B)A.直线制B。
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
事业部制E。
矩阵制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权变理论是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提出来的. (×)2。
需求层次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理论。
(√ )1/28页3。
决策最终选择的一般只是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
(√ )—4。
管理幅度是指一个管理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应该适当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 √ )5。
冲突对组织都是有害的,冲突管理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冲突. (×)6.管理的效益原理认为:管理工作都应该力图以最小的投入和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
(√ ) 7。
最小后悔值决策方法中的后悔值就是机会损失值。
(√ )8.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公平感觉取决于其每次的投入与报酬之间是否对等。
(×)9.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更加倾向于坦率的和直接的交流方式(×)10. “胡萝卜加大棒”是泰勒制的管理信条。
(√ )三、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AD )A.自然属性B.艺术性C。
科学性D。
社会属性E。
实践性2。
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ABEF )A。
反馈控制理论B项目作业(第2周)完成人:完成时间:1.安装Multisim软件,建立工作目录。
借阅参考书或下载资料,列出资料目录;综述Multisim是什么,能做什么。
解:资料目录:NI_Circuit_Design_Suite_14_0_1_汉化破解版;;Chinese-simplified;NI License Activator 。
(1)Multisim是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2)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通过Multisim和,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2.设计电路仿真方案,利用5个电阻元件验证KVL。
解:根据KVL关系得,串联的元件我们视它为一条支路在一条支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结点电电流之和为0,一个回路中各处电压之和为0.电路设计及其结果如图2所示图2 五电阻构成电路由图中结果可得:结点1处电流之和I1+I2+I3=0,得出结论:结点处电流之和为0。
同样,在回路1中,各支路电压U4+U5+U6=0,得出结论:回路中各处电压之和为0。
KVL定律成立。
3.在Multisim中用三极管元件构建一个如图所示的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1] 计算其直流工作点Q相关各参数和交流增益;解:通过对静态工作点得计算得出下图3-11的结果图3-11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如图3-11所示。
该电路的最小信号模型及其交流电压增益计算如图3-12所示图3-12 交流信号最小模型[2] 设置电压信号源10mV,频率1kHz,用虚拟示波器测试其输入输出关系,描述示波器所示曲线的特征【注:包括从虚拟示波器上读出的频率、幅值、形状特征等】解:通过对相关数值的设定以及相关器件值的设定,得出图3-2所示的测量结果图3-2 虚拟示波器测试输入输出结果针对测试结果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向,但是输出周期与输入周期相同,及频率相等;输出幅值为500mV,其中输入幅值为;输入与输出函数均为正弦函数。
反馈控制理论B项目作业(第2周)完成人:完成时间:1.安装Multisim软件,建立工作目录。
借阅参考书或下载资料,列出资料目录;综述Multisim是什么,能做什么。
解:资料目录:NI_Circuit_Design_Suite_14_0_1_汉化破解版;NI_Circuit_Design_Suite_14_0_1.exe;Chinese-simplified;NI License Activator 1.2。
(1)Multisim是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2)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2.设计电路仿真方案,利用5个电阻元件验证KVL。
解:根据KVL关系得,串联的元件我们视它为一条支路在一条支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结点电电流之和为0,一个回路中各处电压之和为0.电路设计及其结果如图2所示图2 五电阻构成电路由图中结果可得:结点1处电流之和I1+I2+I3=0,得出结论:结点处电流之和为0。
同样,在回路1中,各支路电压U4+U5+U6=0,得出结论:回路中各处电压之和为0。
KVL定律成立。
3.在Multisim中用三极管元件构建一个如图所示的分压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1] 计算其直流工作点Q相关各参数和交流增益;解:通过对静态工作点得计算得出下图3-11的结果图3-11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如图3-11所示。
该电路的最小信号模型及其交流电压增益计算如图3-12所示图3-12 交流信号最小模型[2] 设置电压信号源10mV,频率1kHz,用虚拟示波器测试其输入输出关系,描述示波器所示曲线的特征【注:包括从虚拟示波器上读出的频率、幅值、形状特征等】解:通过对相关数值的设定以及相关器件值的设定,得出图3-2所示的测量结果图3-2 虚拟示波器测试输入输出结果针对测试结果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向,但是输出周期与输入周期相同,及频率相等;输出幅值为500mV,其中输入幅值为12.0mV;输入与输出函数均为正弦函数。
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相近。
4.下载阅读不少于1份OP07的datasheet,利用运放OP07分别构建一个增益为+10和-10倍增益的放大电路,并验证效果。
解:OP07资料图4-1图4-1 OP07相关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学习即研究,我们设计的电路,以及经过仿真实验得到下面的结果,如图4-2和图4-3图4-2 +10倍增益的放大电路图4-3 -10倍增益的放大电路从该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U1=V3*10,U2=V3*(-10)。
5.下载阅读不少于1份LM324的datasheet,利用LM324构建一个加法电路,并验证效果。
解:下图5-1为LM324相关下载资料图5-1 LM324相关资料通过电路设计以及对电路进行的模拟仿真得到图5-2的结果图5-2 LM324的加法电路根据实验结果,U2=(V1+V2)*10,即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加法电路。
6.利用OP07构建一个电压跟随器,分别测试(Vpk10mv、1kHz)、(Vpk10mv、1MHz)、(VpK1V、1kHz) ·(VpklV、200kHz)这四组输入信号的跟随效果,描述差别。
解:根据电路即仿真得到下图结果图6-1 OP07电压跟随器10mV 1kHz图6-2 OP07电压跟随器10mV 1MHz图6-3 OP07电压跟随器1V 1kHz图6-4 OP07电压跟随器1V 200kHz图6-1和图6-3输出信号还是正常的正弦信号,其他两个实验结果得到的输出信号均不是正弦信号,跟随效果失效,输出信号失真,其中图6-2(1MHz)得到的输出信号严重与输入信号不符,跟随效果特别不明显。
7.设计电路仿真方案,构建一个一阶无源RC低通滤波电路,利用阶跃电压信号,验证理解惯性环节的含义;变换一组R、C参数,比较与之前响应曲线的差异。
解:什么是惯性环节?如何验证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输出一开始并不与输入同步按比例变化,直到过渡过程结束,y(t)才能与x(t)保持比例。
这就是惯性地反映。
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就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凡是具有惯性环节特性的实际系统,都具有一个存储元件或称容量元件,进行物质或能量的存储,如电容、热容等。
由于系统的阻力,流入或流出存储元件的物质或能量不可能为无穷大,存储量的变化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就是惯性存在的原因。
根据电路图设计在Multisim软件上的仿真,得到图7的效果图7-1 惯性环节仿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输出得到了一个对数函数的曲线,前期比较平缓(惯性),后期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电阻和电容值的改变我们又得到一组结果如图7-2图7-2 电阻电容值改变的惯性环节仿真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输出信号在开始平缓的部分时间特别短暂,相对于开始一组结果,时间更加短,而且后续的下降速度也比刚才的快很多。
R1的改变,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很大。
8.设计电路仿真方案,利用运放构建一个反相积分器,验证理解积分环节的含义。
解:积分环节是什么?积分环节又有哪些含义?积分环节控制系统的一类典型环节,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
其中:为拉普拉斯变换中的算子变量,k为一比例常数.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输人量的时间积分值成比例,积分环节在消除控制系统中的静态误差方面极为有效,常使用在距离、转角等物理量的精确无静差跟踪上.最简单的积分环节可由一个电容充电过程来表征.实际使用时,常由宽频带放大器经过电容器反馈而构成。
通过电路设计及电路仿真,得出下图8-1的结果图8-1 反向积分器测试结果从图中可以得出输出信号先是直线上升,后缓慢下降,然而输入信号先是直线上升,后保持不变,前期输出直线上升可能随输入信号的直线上升导致的,后期输入信号平缓稳定,根据积分电路特性,输出信号开始缓慢下降。
9.设计电路仿真方案,利用运放构建一个无源RC高通滤波电路,验证理解比例微分环节含义。
解:比例微分是什么?又有什么含义?比例环节的特点是,其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的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即信号的传递没有惯性。
比例环节的微分方程为:c(t)=Kr(t) 式中,K为放大倍数。
对比例环节的微分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C(s)=KR(s)因此,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C(s)/R(s)=K为了理解比例微分环节含义,设计了以下电路图且得到仿真效果(图9-1)图9-1 比例积分电路仿真由测试结果可知,输出信号开始较高,后逐渐降低,但输出信号依然是正弦形式输出。
得出比例微分环节特性。
10.构建二个LRC二阶电路,通过调整仿真参数,使其输出振荡波形以表明其在一定条件下相当于振荡环节。
解:根据相关电路的设计及仿真效果如图10图10 LRC二阶电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振荡环节控制系统的一类典型环节.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其中: s为拉普拉斯变换中的算子变量,T 和ζ 为常量,分别称为时间常数和阻尼系数.振荡环节的输人量发生变化时,输出量常会呈现周期性变化,其频率仅与环节有关,与信号的幅值和变化速度无关.振荡环节对应于二阶常微分方程,它具有振荡特征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ζ<1,即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有虚根或共扼复数根.当ζ<0时,振荡环节出现持续以至发散的振荡,系统为不稳定.当1>参>0时,振荡环节相应于衰减性振荡,系统可稳定工作,但一般希望对它的振荡频率、幅值和衰减速度进行限制,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从图片结果可看出,输出信号出现明显振荡效果,后渐渐趋于稳定。
11.设计电路仿真方案,证明两个RC电路直接连接会具有负载效应(自动控制原理,鄢景华, P26. 图2. 3-3.)解:怎样的现象才是具有负载效应?负载效应是指:仅当由于负载的变化而引起输出稳定量的变化的效应称为负载效应。
测量系统和被测对象之间、测量系统内部各环节之间互相联接必然产生相互作用。
接入的测量装置,构成被测对象的负载;后接环节总是成为前面环节的负载,并对前面环节的工作状态产生影响。
两者总是存在着能量交换和互相影响,以致系统的传递函数不再是各组成环节传递函数的叠加(如并联时)或相乘(如串联时)。
于是我们便得到图11-1的结果图11-1 二阶负载效应电路中电容消耗了一部分的电流和电阻,消耗了电流源的功率,电容具有负载效应。
12.对门题中,电路进行改进,消除负载效应,设计电路仿真方案验证。
【注:要求具有完整的过程能够说明问题。
提示:充分应用工具软件,形成明显的对比效果】解:通过上题的理解,对以消除负载效应,我们做了如下实验,去掉该处的电容。
电路的负载效应主要是消耗电源的功率,去除元件对电源的功率消耗就是消除负载效应,因此去除该处的电容可以达到效果。
结果如图12-1图12-1消除负载效应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电流值有所增大,但是电压值却减小特别明显,得到的电压值特别小,考虑到万用表具有自身的电阻效果,该电压值可以忽略不记,电压值为0,该出没有负载效应。
13.利用Mindjet绘制第2章所学内容的思维导图,总结归纳知识点。
解:第二章内容总结如下:14.用Mindjet做一个本团队第二周运行状态的总结,幅面不超过1页A4纸。
解:关于本周工作总结如下:本周相比上一周给予团队的感觉号很多,本周大家的工作分配明确,并且大家也都学到了一些相关知识,学习的东西也并不是单一方面的,有模电及电路知识的复习,主要还是大家都对Multisim软件有所了解了,大家都能够上手自己连接电路,自己使用软件仿真电路,这是我们学到的主要知识。
通过本次作业的完成,我们也有深刻的体会:曾经学过的东西,当时没使用到,并不代表未来也不会使用到。
开始做作业时,模电和电路的知识我们几乎是忘得一干二净,然后我们又重新找出课本翻阅书籍,在此过程中我们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但是我们却也学会了不少的东西,虽然是过去学习过的。
还是那句话“温故而知悉,可以为师矣”。
这次作业中,也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大家得工作还不是那么系统,有些地方也许连接不上,或是某各地方连接的不够紧凑,相信下次我们能够做的更好,给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