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综合整治规划、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8.57 MB
- 文档页数:10
石家庄西山改造规划方案背景石家庄市西山位于市区的西面,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山。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西山周边的道路、建筑等设施逐渐老旧落后。
为了提升石家庄的城市形象,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提高市民的居住和生活品质,石家庄市政府决定对西山进行改造。
目标本次西山改造的目标是:保护和发掘西山的自然、文化、历史资源,提高西山的旅游吸引力和城市品位,改善周边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方案本文提出的石家庄西山改造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西山公园改造西山公园是西山最核心的景区,本次改造将站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公园进行适度的改造,以增加游客的吸引力和游览体验。
具体措施包括:1.对公园内景点进行提升,如修复、重建文化场所和历史遗迹,建设新的摄影、音乐、戏曲等文化艺术场所。
2.改善公园的交通运输设施和游客服务设施,如建设新的停车场、餐饮服务区、旅游服务中心等。
3.加强公园的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如加强植被覆盖、修建护坡、道路绿化等。
二、周边道路建设为适应西山日益增多的游客流量和车流量,需要加强周边道路建设,以提高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和流畅度。
具体方案如下:1.对周边主要道路进行加宽、拓建,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的通行体验。
2.加强周边道路的交通标志、信号等设施,提高行车和行人的安全性。
3.增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三、公共设施建设为满足周边居民和游客的需求,需要增加一些公共设施,如下:1.建设新的公园广场和休闲娱乐设施,如户外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
2.增加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体验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实施计划本次石家庄西山改造规划方案的实施计划如下:1.建立项目组,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改造规划和实施。
2.调查、勘察、设计,制定详细的改造方案和预算,征求公众意见和专家建议。
3.争取投资资金,建立改造专项资金,确保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4.就地施工,逐步推进项目。
太原市西山综合整治规划、晋阳新区概念规划西山综合整治规划
规划范围:北起崛围山、南至晋祠、东起滨河西路、西至西环调整和西山~约2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背起排洪渠、南至现环城高速、东起和平路、西至西环高速和西山~约73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绿色西山、活力西山、和谐西山、人文西山。
发展定位:
三大中心:国家煤炭——能源科技创新与生产服务中心、山西省的文化中心之一、太原的行政与文化中心,
四大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山旅游休闲基地、都市型农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
双区:生态涵养区、宜居城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规划范围:
太原市晋阳新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侧~用地分属于两个行政区万柏林、晋源区~总规划用地1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容量为60万。
功能定位:
山西省及华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以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度假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新区。
发展思路:
依据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式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晋阳湖核心区、文化旅游产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从而形成晋阳湖商业休闲区、长风文化商务区、晋阳湖创意产业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晋源新城开发区、晋祠旅游产业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城市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自然人文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太原市中心城区工业园区。
太原西山地区总体规划太原西山地区总体规划!2010年11月06日星期六06:58规划范围北至兴华街,南至长风街,西至西山山体,东至和平路。
规划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
规划原则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立足于区域,深入分析西山地区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注意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遵循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纲领原则和规定,达到促进太原市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2、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创造有利于人类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
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环境时,把市民的居住和出行要求放在首位,尽可能地提高本区的可居性、适居性和通达性。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强调规划方案的超前性和前瞻性,又要注意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逐步滚动改造、开发、建设的要求。
4、时代的发展要求区域功能趋于多样化、综合化及主题化,满足各方面的不同需求。
5、环境的宜人化和生态化,强调环境质量趋于生态化。
6、注重规划的全局观,协调与周边区域发展和建设的关系。
规划目标1、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本地区集中了太原市重要的重工业企业,规划应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型工业和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甚至无污染,实现太原的工业生态化建设目标。
2、本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按照太原工业结构战略性结构调整要求,建立以资源为依托,以先进的资源利用方式为轴心的新型工业形态。
充分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增强本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3、以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等水系为纽带,以城区为重点,形成山、水、城交相辉映的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其自然环境的优势,显山露水,作好山、水、城区的文章,保护好已有的自然山体,通过建立绿色生态景观系统,实现园林城市的建设要求。
4、采取高品质开发策略,创造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新型居住形态。
5、解决好本区域城中村的改造问题,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严格控制建设,统一管理,建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以居住为主的城市有机体6、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城市发展战略,面向新世纪,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塑造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环境优美的西山地区新形象。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等5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22•【字号】晋政函〔2024〕36号•【施行日期】2024.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规划发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等5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晋政函〔2024〕36号晋城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报请审批晋城市泽州县等5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晋自然资呈〔2024〕5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泽州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高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阳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陵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沁水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晋城市要指导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实施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
着力将泽州县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与农产品供应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沁河流域乡村历史文化集聚区,南太行旅游休闲低碳新城;将高平市建成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基地,沁河流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地,宜居宜业的现代旅游休闲城市;将阳城县建成山西省能源和新材料基地,沁河流域乡村历史文化集聚区与全域旅游目的地,绿色宜居公园山城;将陵川县建成太行自然山水与文化景观代表区,山西中药材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旅康养城市;将沁水县建成“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山西省新型能源基地,沁河流域乡村历史文化集聚区。
二、强化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10•【字号】晋政发〔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的通知晋政发〔2023〕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年3月10日美丽山西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部署。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在美丽山西建设上拿出更大力度”的部署要求,制定本《纲要》。
《纲要》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美丽山西建设的行动指南。
规划近期为2023-2025年,规划中远期为2026-2035年。
一、忠诚践行领袖嘱托,成就“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发展愿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以满足三晋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蹚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表里共建、美美与共,呈现“空间布局美、绿色发展美、环境质量美、生态和谐美、锦绣家园美、三晋文化美、多元共治美、人人共享美”的大美山西,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山西篇章。
桥林西山南苑拆迁规划方案1.引言1.1 概述桥林西山南苑是一片位于市中心的老旧社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社区居民数量众多。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老旧建筑的年久失修,社区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因此,政府决定对该社区进行拆迁规划,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
本文将就桥林西山南苑拆迁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以及各部分的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桥林西山南苑拆迁规划方案的背景和意义进行概述,阐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我们将对桥林西山南苑的现状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区域情况、住房状况、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我们将对拆迁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拆迁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最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拆迁规划方案,包括拆迁范围、时间安排、补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对现状与规划进行概括,展示居民意见与建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桥林西山南苑拆迁规划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述。
通过对该地区现状的概述和拆迁原因的分析,我们将提出合理的拆迁规划方案,以期为该地区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同时,我们也将结合居民的意见与建议,探讨未来发展的展望,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为社区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正文2.1 桥林西山南苑现状桥林西山南苑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较大,居住人口密集,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小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居民生活便利,社区氛围和谐。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桥林西山南苑的建筑老化严重,居住环境逐渐变得拥挤和局促,停车位不足,公共设施老化,社区管理存在难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更新。
另外,桥林西山南苑周围交通拥堵严重,噪音污染严重,周边环境承载能力逐渐下降,小区内绿化率不高,居民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
西山综合整治规划
规划范围:北起崛围山、南至晋祠、东起滨河西路、西至西环调整和西山,
约24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范围背起排洪渠、南至现环城高速、东起和平路、西至西环高速和西山,约73平方公里。
发展目标:绿色西山、活力西山、和谐西山、人文西山。
发展定位:
三大中心:国家煤炭——能源科技创新与生产服务中心、山西省的文化中心之一、太原的行政与文化中心;
四大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山旅游休闲基地、都市型农业基地、商贸物
流基地;
双区:生态涵养区、宜居城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晋阳新区概念规划
规划范围:
太原市晋阳新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南侧,用地分属于两个行政区万柏林、晋源区,总规划用地13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容量为60万。
功能定位:
山西省及华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以行政办公、生活居住、休闲度假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城市生态新区。
发展思路:
依据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式将规划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晋阳湖核心区、文化旅游产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从而形成晋阳湖商业休闲区、长风文化商务区、晋阳湖创意产业园、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晋阳古城遗址公园、晋源新城开发区、晋祠旅游产业区、南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系统规划图
城市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自然人文旅游景点及线路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太原市中心城区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