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华书局新版)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0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第15课“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课后练习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巴以冲突B、耶路撒冷问题C、戈兰高地问题D、宗教信仰问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小张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揭秘》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D、《美苏“冷战” 始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巴以冲突B、领土问题C、资源问题D、宗教信仰问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
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有( )①民族矛盾②宗教矛盾③大国干预④阿以冲突⑤三角贸易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A、民族矛盾B、领土争端C、教派冲突D、大国干涉【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图题: 1.以上两幅图片中的人物为中东和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左图中间的人物是______。
右图左边的人物是______,中间的人物是______,右边的人物是______ ,这三人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______奖。
【答案】:【解析】:第7题【问答题】根据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凡尔登战役战壕的枯骨图二:不平衡的跷跷板材料: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1)图一中的战役出现在哪一次战争过程中?战后的世界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材料中赫鲁晓夫的话反映了当时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3)请指出上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4)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进程”是什么?据材料二,请写出两个牵制美国“单独称霸”的重要力量。
2019-2020学年度中华书局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第15课“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习题精选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B、和平制度→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C、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D、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历史复习课上,李老师在幻灯片上呈现如下两幅图片。
本节课复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B、两极格局下的世界C、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多极化格局下的世界【解析】:第3题【单选题】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巴以冲突不停止,中东就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解决巴以冲突问题应借助的机构是( )A、上海合作组织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东的动荡不安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格格不入,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为中东问题的解决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而推动中东和平。
但至今中东问题仍未有效解决的原因有( )①以色列政局变幻无常、政治派别众多②巴勒斯坦内部存在不同意见和主张③以色列周边阿拉伯国家在对以政策上并不完全一致④大国干涉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3年3月20日,美国及其盟国避开联合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一事实表明(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走向缓和C、当今世界形势呈现出动荡为主的局面D、“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已成为严重问题【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 )A、阿拉伯国家抵制以色列国建立B、以色列入侵埃及C、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D、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最关键的是( )A、巴以冲突问题B、印巴争端问题C、科索沃问题D、克什米尔归属问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们有一句常用的歇后语:太平洋警察——管得宽。
2024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教材内容包括: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冷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可能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以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掌握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等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分析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和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2.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3.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格局变化的过程;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3.课堂讨论话题和问题清单;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冷战时期的宣传画、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包括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