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二小语文《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32.00 KB
- 文档页数:2
23.最后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并理解“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体会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嗄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课后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一、揭示课题(出示大象的照片):同学们,大象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生:温顺、壮硕、慈祥……(多体媒出示:战象的图片)今天我们课文上的大象与大家平时看到的不一样。
它们是战象,都披上了战甲。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段描写。
媒体出示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1)指名读。
(2)交流:这样的战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追踪经历过1943年战争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的去向吧。
(板书:最后一头战象)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多媒体出示初读建议:(1)轻声读课文,把字词读正确,把语句读通顺。
三、落实基础达标1.回顾预习情况(1)媒体出示生字、新词自由认读(2)同桌说说哪些字词需要特别强调记忆2. 完成《两导两练》基础达标。
3.同桌互判4.集体订正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媒体出示)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什么事?1.自由读文2.同桌互读3.全班展示(1)接龙分节读课文,正音。
(2)交流预设:A . 战象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的故事。
B.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的故事。
C.嘎羧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的故事。
《最后一头战象》【教材分析】《美丽的西双版纳,神秘的动物世界,感人的一段故事!嘎羧,抗日战役后唯一幸存的战象,26载的光阴催它年老,知道本身大限已近,它重披当年的战鞍,握别村寨,来到昔日战场凭吊,又来到战友们的百象冢,自掘宅兆,尊严地将本身安葬。
课文以嘎羧举动为线索,语言精致逼真,局面生动动人,语言普通易懂,布局条理清楚,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展开合理的想像与说写。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你们在笔记本上写,老师在黑板上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师:在走近嘎羧之前,我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谁有信心读好这些生字词。
(课件出示:日寇摩挲象冢亢奋镌刻扑喇喇浴血搏杀优哉游哉横遭不幸)3、当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战后幸存,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
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重披象鞍”“再回战场”“光荣归去”)二、品读文中重点语段,体会其中的深情。
过渡:你们看,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词语,每个词语背后都展现着生动的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最打动你的情节,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学生默读,边画边思考。
)(一)学习“重披象鞍”部分。
1.谁来说说“重披象鞍”这部分内容哪儿令你感动?2.(投影出示该句)我们一起来看,嘎羧和象鞍分别多久了?3.26年再一次相见,文中用到了一个词语那就是——久别重逢。
23.《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香蕉、焦燥、不安”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品读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4、学习用具体细致的描写来表达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的表达方法,并能模仿写一写。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运用品细节的方法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
2、学习用具体细致的描写来表达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的表达方法,并能模仿写一写。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词语:日寇、摩挲、唏嘘、镌刻、扑喇喇、威风凛凛、势不可当悠哉游哉、焦躁不安、浴血搏杀、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指名读,齐读。
2、师:你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最为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所感动?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或者用小标题。
3、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借助板书来说。
生交流。
三、深读课文,走进嘎羧内心。
1、师: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到最感动你的情节,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2、学生默读,边画边思考。
3、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精讲点拨。
(课件出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它一定看到了————--——。
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它一定想起了——————。
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分明是在喊叫——————。
c、师:你读出了一头怎样的战象?带着这些体会读全段。
(个人读——展示读——齐读)五、总结全文1、师:同学们,最后嘎羧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
嘎羧逝往了,它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3、师:同学们,除了对嘎羧的形象有这样的熟悉外,在写法上我们又有怎样的收获呢?六、拓展阅读阅读《第七条猎狗》,然后交流感悟。
七、自主选择,布置作业1、摘录文中描写嗄羧情感的句子。
23最后一头战象(一)预习1.我会读日寇埋葬嘎短喘息香蕉瞌睡亢奋摩拳镌刻凝重气概石碑威风凛凛排山倒海势不可当泣不成声炯炯有神斑斑血迹长途跋涉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2.我会填(1)课文记叙了曾经在中幸存下来的,自知,便再次,来到缅怀—,凭吊,最后在,庄严地把自己的故事。
(2)《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以为序,描写了、、、四个片段,让我们感受到嘎短是一头的战象。
(二)学习课文(1)找出课文中对嘎短的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合作探究:嘎短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3)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嘎哉“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为什么嘎舞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嘎舞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①嘎愈为什么要“久久凝望”?“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废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② 为什么嘎哉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块礁石对嘎哉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也许;也许。
)③ 嘎哉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哉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哉?(重情重义、善良忠诚……)(三)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pi kai ri kou pi ge zao yuku qi bo dou ning zhong chuan xi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衰老——急促——结束—平缓一一凝重一一遥远一一3.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1)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2)小松鼠笑嘻嘻地和我们打招呼呢!()(3)方志敏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
()(4)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像雪山,像棉垛,像羊群。
()4.查字典填空“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用它组两个词:())。
24《金色的脚印》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课题:23、最后一头战象(第一课时)年级:六年级执笔:李彦明课型:新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中出现的词语2、过程与方法:速读与小组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蕴涵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4、学习重难点:体会并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描写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二、预习学案1、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2、我会写生字rìkòu xiāng jiāo níng zhòng dàng yàng( ) ( ) ( ) ( )pīn bóshíbēi juān kèpéng zhàng( ) ( ) ( ) ( )bēi zhuàng qìbùchéng shēng zhèn ěr yùlóng( ) ( )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3、我能把生字写正确美观,难写的多写几遍。
三、导学案1、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并简要写写自己的体会,用“?“标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四、课堂检测通过读课文,我知道《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是,课文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
把的生命里的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对嘎羧的描写细致入微,如再次见到象鞍时的,在打洛江边的,在“百象冢”旁。
五、课后作业尝试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坑底凝望的神情等都十分感人。
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学后记)课题: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年级:六年级执笔:李彦明课型:新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仔细品读,感悟战象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交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的情感,感受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小学语文交流课《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案导学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公开课《最后一头战象》教学案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评:不仅引导学生弄清了“战象”的意思,还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年级-------班姓名-----------一、学习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炯炯有神、浴血搏杀”等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抓住具体描写的语句,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二、自主学习:1、文中有许多新词语,请你摘抄下来,并理解“威风凛凛、炯炯有神、浴血搏杀”等的意思。
2、辨字组词寇()躁()遭()欲()冠()燥()糟()浴()博()碑()僻()筒()搏()脾()劈()桶()3、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排山倒海(dǎo dào)中弹(zhònɡzhōnɡ)浴血搏杀(xiěxuè)扑喇喇(lǎlā)4、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1)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像是见到( )。
从作者对嘎羧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描写中,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在坑底,()着脸,鼻子()在腿弯,一只眼睛()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嘎羧凝望着天空,似乎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搜集了关于战象和作者的以下资料:6、预习了课文,我还有以下问题不明白:三、重难点问题研讨:(一)初读感知:1、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记叙了曾经在和的战役中幸存写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自知将至,便再次披挂,来到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的故事2、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写了四个片段,请用小标题表示出来。
《最后一头战象》导学案
战象,在古代战争史上曾出现过的一种特种部队,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现代部队中坦克的作用。
让我们一同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吧!
学习目标明确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劈敌、日寇、石碑、镌刻、香蕉、箩筐、象鞍、皮革、荡漾、点缀、并肩、浴血搏杀、排山倒海、泣不成声”等词语。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并能初步理清文章框架,用自己的话阐述大概意思。
3、在语言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启迪,并能付诸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内心的感动。
4、揣摩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得到人文的熏陶。
课前快乐预习
1、读熟课文,标清自然段。
2、会读会写生字,并认真书写在田字格中。
(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3、试着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写在横线上。
4、文中有不少的四字词,你一定能找到它们,认真写下来吧。
课堂硕果累累 课堂学习
1、老师教,我来练。
书写“寇、漾”
(做到三个一,写得正确又漂亮。
)
2、开动脑筋想一想。
(抓住主要内容来概括)
文章描写了四个场面:
英雄垂暮、 、 、
3、插上想象的翅膀,我来描述文字背后的画面。
它想起了 ; 想起了 。
课后拓展练习 课后练习
1、小练笔:描写嘎羧告别村寨的场景。
练笔小提示:(1)充分发挥想象,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2)注意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来写,体现嘎羧的复杂心情。
2、拓展阅读
《豺狼情仇》片断欣赏
沈石溪
大灰母狼停了下来,放出一声低嚎,绿莹莹的目光聚焦在大肚佛窟,狼毛耸立,狼腿曲蹲。
在洞口草丛后面窥望的母豺火烧云晓得,大灰母狼已经发现目标,准备厮杀了。
它心一横,咬住小雌豺的后颈皮,窜出石洞,拼命向荒野逃窜。
接下来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厮杀呢?豺的一家命运又会如何?请继续阅读《豺狼情仇》。
学习结束了,请你根据自己的表现,把小太阳涂红,表扬一下自己吧! 我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