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
- 格式:docx
- 大小:265.10 KB
- 文档页数:11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精选6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的动物小说。
全文接近2000字,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
作者以“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生疑。
(背景课件)1.了解战象。
(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
(板书课题)3.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质疑:嘎羧为什么没有回到祖宗的象冢?为什么会选择来到百象冢。
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相机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挖掘墓坑3.小结:我们在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最后一头战象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后一头战象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一、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
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
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二、板块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出示课文简介:“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课文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前所发生的事。
”1、这段话里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是哪几个?2、认识字词:西双版纳、威风凛凛、势不可当、凝重华贵、英武豪迈、日寇、埋葬、唏嘘。
3、这篇课文很长,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3、引导学生用“有这样一头战象……”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小学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小学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教学方法】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
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象嘎羧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1.3学会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战象嘎羧的忠诚、勇敢和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3.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象嘎羧的形象。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1.1揣摩战象嘎羧的心理活动,理解其忠诚、勇敢和善良的品质。
1.2感受战争对动物的伤害,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战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象。
1.2邀请学生分享对战象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词典,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精讲课文4.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战象嘎羧的忠诚、勇敢和善良。
4.2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教师点评。
5.课堂活动5.1分组讨论:战象嘎羧在战争中的表现,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5.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拓展延伸6.1学生思考:战争对动物有哪些伤害?7.课堂小结7.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8.作业布置8.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在阅读中有没有发现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战象嘎羧的英勇?比如‘嘎羧奋力挥舞着鼻子,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这里体现了它的什么品质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理解战象嘎羧的勇敢。
2.教学难点2.2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同学们,你们认为战争对动物有什么影响?如果你们是嘎羧,你们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站在战象的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3篇【1】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异乎寻常举动的片段,通过圈画、想象说话,同桌交流、想象补白等方式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感悟嘎羧的情怀。
在对这篇文章的教学处理上,我突出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明白动物小说写法上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不能直接描写动物的语言,否则就成了童话;第二,动物小说中的动物也是像人一样有情感的,动物的情感主要靠动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
以此迁移课外阅读与写作。
课外阅读:以一篇文章带动一类文章(整本书)的阅读,如何读动物小说。
写作:本单元写作训练分两块内容,一是写一篇动物文章,另一个要求是看图片根据报道扩写,这里教师要明确写作训练要求,不要让孩子写成了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
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描写嘎羧临死前异于寻常的举动的片段,揣摩嘎羧的情感,想象补白。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特色: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的写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充满悬念;动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细致。
3.通过本篇动物小说的阅读方法,延伸阅读更多沈石溪动物小说。
课前准备:课件;课堂小练笔练习纸(学生每人一张)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梳理过课文的主要情节,并概括了小标题。
回顾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主要写了哪些情景?生回答师板贴:英雄垂暮—重披战甲—依依泣别—重返战场—自掘坟墓—庄严辞世2. 师引读: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从文中我们知道——课件出示: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它们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会独自走到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里去。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优秀4篇张龙《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反复品读感受,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作者运用细节表达的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围绕课文重点部分,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来写嘎羧的?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嘎羧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过渡: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个动人的故事,走近战象嘎羧)二、快速阅读,确定重点。
三、围绕重点,品读体会。
1、自由阅读课文重点部分,把令你深受感动的情节圈划下来,并仔细品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2、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教学,教学中处理几处细节,品悟的先后顺序因教学具体情况而定。
预设几处细节的学习流程:(1)重披象鞍出示灯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嘎羧的激动。
围绕“一下子、呼呼吹去”等重点词语,并结合上下文,体会嘎羧见到象鞍激动不已的情怀。
(2)凭吊战场a 出示灯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或联系上下文体会嘎羧的英雄情怀。
围绕“久久凝望”等重点词语体会嘎羧的英雄情怀。
b 引入另一处细节的学习: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引导学生抓住“走了三圈”展开层层设问,在层层设问过程中,联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乡亲们对嘎羧的爱护与关照,从而体会嘎羧对乡亲们的依恋。
(3)庄严归去这一部分的学习采用朗读法,只朗读关于嘎羧的描写。
学生先自由练读,再指名朗读、齐读。
用朗读声为嘎羧送行!出示: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由这个细节你能想到什么?四、激情导读课题,一咏三叹,提炼主题。
板书设计:最后一头战象英雄垂暮共相亲重皮战甲显精神凭吊战场仰天啸庄严归去伴英魂《最后一头战象》说课设计一、关于教材:《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6篇本文主要介绍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的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教案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教案通过学习《最后一头战象》该篇课文,感受战象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一、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 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以小标题形式进行分段概括。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1.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四、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点名回答____________(《与象共舞》)2.结合以前学的课文,谁能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呢?点名回答____________ (表演节目、驮运东西、按摩、洗车......)3.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大象的另一篇文______________(板书:最后一头战象)4.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__________ (板书:沈石溪)PPT:沈石溪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作品:《圣火》、《第七条猎狗》、《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T:非常好,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沈石溪,他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那说明他在写动物小说这个方面非常有成就,是这个领域的_______(大王)。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优秀3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最后一头战象》。
二、文本解读《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最后在“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组织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辞世”四个材料,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文中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课文的表达有何特色呢?(一)英雄垂暮,奄奄一息“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人们不让嘎羧搬东西,是因为它在战场上英勇负伤,是一位战斗英雄。
村民疼惜嘎羧,让它的日子过得清闲,优哉游哉。
从“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看出,嘎羧与村民的关系亲密。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
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睡。
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透过嘎羧的状态和波农丁的话可以知道,嘎羧已经奄奄一息了,生命快走到尽头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二)重披象鞍,英武豪迈课文以深情的笔触描写了嘎羧重披战甲的情景,再现了嘎羧英武豪迈的气概。
焦躁不安的吼声──“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令这头垂暮的战象念念不忘,魂不守舍,焦躁不安嘎羧为什么发出焦躁不安地吼叫它在呼唤什么期盼什么久别重逢的老友──“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最后一头战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日寇、凝重、华贵、英武、气概、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感受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感受战象嘎羧高大英勇的英雄形象,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了解,导入新课。
1、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为人类做好多事情,你能简要地说一说吗?2、揭题。
3、故事发生在1969年,到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亲眼目睹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情,于是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4、据题提问。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下面就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理解下列生字词,通过品读加深理解:威风凛凛、排山倒海、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久别重逢、英武豪迈、泣不成声、震耳欲聋、炯炯有神、激越悲壮、浴血搏杀。
(3)思考刚才的问题。
2、检查交流: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品读课文,感受嘎羧。
(一)认识英雄,告别村民。
1、默读课文,找到关于象兵的介绍。
2、了解象兵抗击日寇前的那段历史。
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东亚地图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
小学六年级语文《一头战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战象的英勇无畏,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2培养关爱动物、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2.1感受战象的英勇无畏,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一头战象》的背景及作者。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战象的知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生字词,查找字典了解词义。
3.课堂讨论3.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讨论战象的英勇无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4.课堂讲解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2教师通过实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生字词。
5.课堂练习5.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5.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答题。
6.2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编写关于战象的短文、绘画等。
四、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战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语句的含义?3.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六、教学资源1.课文《一头战象》2.生字词卡片3.课堂练习题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测试成绩: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动物小说。
作者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生命终结以前,再次披挂战甲,重回战场凭吊,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
文章抓住战象嘠羧的神态和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最后的辉煌和庄严。
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是在高年级阶段提出来的阅读要求,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会凭借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来认识了解事物。
依据本单元主题特制定了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相关段落,边读边想象的教学活动,感受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2.投影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师口述故事。
2.这头浑身是血,还在喘息的公象就是嘎羧,在这场战斗中它的同伴全部牺牲,让它成了最后一头战象。
(板书课题)二、设置悬念,引入课文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象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临死前都会找到从未去过的家族留下来的象冢,文中的嘎羧也是这样做的吗?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它死了。
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
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2.读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三、速度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熟悉的字词。
(1)检查生字,正音(2)书写生字,展示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几个精彩片段。
相机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3.引导学生根据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渗透学法指导。
六年级上学期《一头战象》语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嘎羏的英勇与忠诚。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嘎羏的心理变化。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大象的印象。
二、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嘎羏的形象,讨论其英勇与忠诚的表现。
课堂讲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嘎羏是如何表现英勇与忠诚的?生答:嘎羏在战斗中勇敢地冲锋陷阵,保护战友;在负伤后,仍然坚持战斗,直到生命一刻。
2.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嘎羏的英勇与忠诚?生答:如“嘎羏瞪大了眼睛,仿佛在说:‘我一定要为战友报仇!’”、“嘎羏挣扎着站了起来,又向前冲去”等。
3.教师提问:嘎羏在负伤后,为什么还要坚持战斗?生答:嘎羏对战友的忠诚和对抗日救国的信念,让它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到底。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嘎羏在课文中的形象对你有何启示?课堂讨论:1.学生发言:嘎羏的英勇与忠诚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困难,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2.学生发言:嘎羏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动物也有感情,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四、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题目:以“嘎羏的英勇事迹”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写作训练:1.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度和内容,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2.写作结束后,学生互相交流作文,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五、课堂小结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小结:2.学生发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要勇敢面对困难,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六、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最新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壶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4篇《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
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
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导课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
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第一课时的教学,已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四个精彩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同时学习第一片段。
此时,学生不难理解嘎羧生命最后的辉煌是后面的三个片段。
]二、指导品读“重披战甲”──由句而意而词,感悟英武豪气1.嘎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就是其中一个,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心情变化。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句子──“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和“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六年级《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5自然段)、“重披战甲”(第6~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
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设计理念:长文短教,提炼重点;师生对话激发情感,情境创设熏陶感染。
教学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师准备教学课件,生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诗,大家齐读。
英雄垂暮近黄泉。
重披战甲忆当年。
打洛江边念战友。
自掘坟墓共长眠。
读着诗中这一幕幕感人的壮举,一个响亮的名字涌上心头,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
(演示齐读)最后一头战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这最后一头战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课件出示:这是一头──的战象。
)师引导到重情重义上!二、感悟文本(一)嘎羧总体印象,读书方法指导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走进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悉心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重意。
小学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小学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积累文中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重点难点】抓住细节描写,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揭题,了解“战象”在古代战争史上,曾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
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将理解不了的词语圈画出来。
交流,认读、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嘎羧亢奋摩挲象冢威风凛凛势不可当优哉游哉焦躁不安横遭不幸暴毙荒野泣不成声久久凝望炯炯有神浴血搏杀长途跋涉体力不济英武豪迈说说以上词语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初步理解。
三、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完成《作业本》2、4题:第2题: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产生的主要疑问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补充完成下面的提纲:(英雄垂暮)——( )——(依依泣别)——( )——( )——(庄严辞世)交流,反馈。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说印象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说说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下面的句式来说:嘎羧是一头( )的战象。
(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再说说课文所描写、刻画的哪几个场景令你印象特别深刻?交流,板书:重披战甲惜别村寨凭吊战场自掘冢坑二、抓住重点,细感悟。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
教学设计(1)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六年级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
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文字)
2、生读: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势不可当。
3、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家卫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下。
人们在埋葬它们时,救活了一头负伤的战象,它就是咱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板书:嘎羧)让我们一起叫叫它的名字──生齐读“嘎羧”。
它就是──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战象最后的时光。
讲它的哪几个方面呢?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嘎羧,走近最后一头战象。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就用横线画下来。
2、生默读。
3、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阅读发现。
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
感动?
片段一: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是什么让嘎羧安静下来?象鞍是战象的身份象征。
哪些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请把它圈下来。
“摩挲着”。
“摩挲”是什么意思?(抚摸)
“摩挲”让你感受到什么?(嘎羧和象鞍关系非常深厚,是战友)
你想,谁会去和一个陌生人抚摸呢?请你带着这份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读句子。
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情?
“泪光闪闪”
为什么见到象鞍眼泪汪汪?看到象鞍,它会想起什么?(想起了在战场上拼搏的那段岁月,也就让它想起了跟自己并肩作战的战
友已经死去了)
象鞍上记载着嘎羧辉煌的过去,记载着它辛酸的往事。
(出示:“象鞍上留着弹洞,……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
”)生齐读句子。
象鞍上这斑斑的血迹,累累的弹洞,记载着嘎羧辉煌的过去,勾起了它辛酸的回忆。
所以嘎羧见了象鞍──生接读:“一下子安静下来……老朋友。
”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嘎羧对象鞍的深情?
“久别重逢”“老朋友”
久别重逢,多少年?(26年)
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但嘎羧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一直牢记着它身份的象征──象鞍。
象鞍仅仅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吗?还是什么样的老朋友?(并肩作战同生共死……)26年了,我们经常说酒越陈越香,朋友是越老越好。
让我们带着这份体会,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句子)
让我们继续交流阅读发现,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动?
片段二: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找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透过这些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2)生自由朗读、批注。
(3)谁能把你的阅读感受与大家交流交流。
“久久凝望”
嘎羧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它想起了什么呢?
生交流:想起了战友、敌人、战斗场面……
能不能读出这种“久久凝望”的感觉?(指名读)
“亲了又亲”
这块礁石对嘎羧有着什么特殊的含义?为什么会“亲了又亲”?
无论哪种理解我们都能感受到嘎羧的深深怀念之情。
怀着这种深深的怀念,女同学一起读读这段话
“震耳欲聋的吼叫”
嘎羧想通过吼叫,表达什么呢?
生交流:深情呼唤战友、诉说对战友的怀念、告诉战友,它也
将来陪伴它们……
这一声吼,真是荡气回肠。
男同学一起读读这段话。
(3)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最后一头战象。
2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思念着它的战友。
这样的深情,它能向谁诉说吗?(不能)因为它是──最后一头战象。
(4)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动!同学们,让我们齐声读这一段。
让你感动的语句还有吗?
片段三: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1)哪些细节感动了你?(生交流)
(2)凝望天空,它在想什么?它想说什么?(生展开想象)
(3)“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
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
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
请同学们齐声读读这两段话。
三、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1、读得真好。
同学们,怪不得连饲养员波农丁都说──(课件出示句子:“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生齐读句子。
2、它还牢记着什么?(生交流)
3、它记得,什么都记得,它始终记着自己是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壮心不已”,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课件出示几组句子。
配乐)
二十六年过去了,嘎羧显得很老迈,可他一直牢记着它身份的象征,牢记着它出生入死经历的象鞍。
读──生齐读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
整整26年了,嘎羧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记得自己浴血搏杀的地方──生齐读句子:“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跳出水面。
”
战场才是归宿,战友才是最亲密的伙伴。
最后一头战象──嘎
羧,终于和伙伴们躺在了一起──生齐读句子:“它死了。
……躺在了一起。
”
4、读着这感人肺腑的文字,想着这令人心酸的画面,你还觉得嘎羧仅仅是一头战象吗?
5、所以,本文的作者沈石溪先生说(课件出示句子):“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是人类的情感。
其目的是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
”
6、最后,我们以一首诗来纪念最后一头战象,并向这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战象魂
──致最后一头战象
看,
身披象鞍,
浴血搏杀,
英武豪迈,
这就是──
教案文本 | Chinese Lesson Plans
语文教案最后一头战象。
听,
打洛江畔,
吼声震耳,
激越悲壮,
纵然是生命的最后,
庄严不改,
这就是──
最后一头战象。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