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形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shou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94
工民建工程中短肢剪力墙施工的解析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工业建筑、民业建筑也已经在飞速地崛起。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年来,虽然建筑业的发展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工民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剪力墙技术的施工和应用情况。
因此,为了充分地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短肢剪力墙结构也开始应用。
1、关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相关内容1.1 概述从本质上来说,这里的短肢剪力墙,其实也是剪力墙结构体系当中的气宗一种,只不过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短的剪力墙墙肢而已。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可以得知,所谓的短肢剪力墙,其实就是墙肢截面高度与墙肢厚度之比在5~8的一种剪力墙结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这种剪力墙结构的形式比较多样,常用的有“T”型、“L”型、“十”字型等等。
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技术来进行施工,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建筑工程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剪性能。
这种施工技术一般在建筑横截面的高度墙体进行施工,能够将有限的横截面积都充分地利用起来,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与原本的建筑结构产生冲突,可以大大地降低施工难度。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针对短肢剪力墙数量、短肢长度的横截面积的控制,还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计算,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除此之外,这种结构的墙体不管是在设计过程中,还是在具体的施工环节,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地调整。
1.2 特点1.2.1 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墙肢比较短小,在砌筑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轻质砌体。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自重也就可以减轻,从而导致地震作用也随之减轻。
而这,也有利于工程造价的价格低。
另外,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外墙墙面的很大一部分面积都采用了轻质保温材料,减少了钢筋混凝土墙面,从而改善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简述短肢剪力墙技术近年来,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高层住宅建筑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多样,普通的剪力墙结构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再次背景下,短肢剪力墙技术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层住宅建筑应用短肢剪力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下文以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相关概念为基础,对短肢剪力墙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短肢剪力墙相关概念短肢剪力墙结构主要是指剪力墙结构中存在较多短肢剪力墙的情况,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
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4的剪力墙;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可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为40%-50%"。
同时,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则不必遵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
短肢剪力墙结构可以理解为一种由剪力墙薄壁简体构成结构平面中部,短肢剪力墙构成其他部分的结构形式,包括如下基本特点:(1)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建筑的使用功能不矛盾,能够有效的与建筑平面相融合,利用间隔的墙位置布置竖向构件;(2)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墙的数量和规格可以根据抗侧力进行调整,故设置比较灵活,可供选择的方案也更加丰富,对于楼盖支承的处理也比较简单;(3)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梁起到连接各墙的作用,可以隐蔽在间隔墙的竖平面内;(4)由于使用中心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因此能够满足建筑平面的刚度和强度的需要。
基于上述概念,下文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1]。
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可以做到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
浅谈短肢剪力墙在建筑结构领域,短肢剪力墙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独特特点的结构形式。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对其了解相对较少,但它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短肢剪力墙,顾名思义,是指墙肢的长度较短的剪力墙。
那多短才算短呢?一般来说,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在 5 8 之间的剪力墙被称为短肢剪力墙。
与普通剪力墙相比,短肢剪力墙的墙肢长度较短,布置更加灵活,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平面的多样化需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诸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提供结构的抗侧刚度,增强建筑物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在地震多发地区,这一特性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保障建筑物在地震中的稳定性,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由于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在建筑平面布置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使得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空间时能够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舒适美观的室内空间。
再者,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较轻,能够减少结构自重,从而降低基础的造价。
这对于控制建筑成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然而,短肢剪力墙也并非完美无缺。
它在受力性能方面相对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
由于墙肢较短,其受力状态不如普通剪力墙明确,需要更加精细的分析和计算。
在设计短肢剪力墙结构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例如,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风荷载大小等确定合适的墙肢布置和尺寸。
墙肢的数量、长度、厚度等参数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短肢剪力墙的连接节点也是设计中的关键部位。
节点的设计要保证力的传递顺畅,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等不利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节点的施工质量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
在材料选择方面,短肢剪力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钢筋的配置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都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高强度的钢筋和高性能的混凝土可以提高短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从施工角度来看,短肢剪力墙的施工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
短肢剪力墙结构(二)引言概述:本文将对短肢剪力墙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抗震性能好、刚度大等优点。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大点出发,分别对短肢剪力墙结构进行阐述。
一、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理1. 考虑结构平面情况2. 考虑结构高度和构件尺寸的确定3. 采用合适的荷载组合和荷载传递方式4. 考虑顶部和底部剪力加强措施5. 考虑剪力墙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方式二、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要点1. 基础施工2. 剪力墙本体施工a.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支撑系统b. 进行剪力墙钢筋的布置c. 混凝土浇筑方法与注意事项d. 完善剪力墙表面处理工作e. 剪力墙预应力处理及检测3. 剪力墙与其他构件的连接施工a. 设置板柱节点钢筋b. 设置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钢筋c. 整体施工配合与安全措施三、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分析1. 荷载承载能力分析2. 刚度分析3. 抗震性能分析4. 涉及疲劳和耐久性的分析5. 剪力墙节点的单元模拟计算四、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应用案例1. 多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案例2. 商业办公楼剪力墙结构案例3. 公共建筑剪力墙结构案例4. 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案例5. 特殊应用领域剪力墙结构案例五、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结构材料的优化与创新2. 剪力墙结构施工与监测技术的发展3. 完善剪力墙结构设计理论4. 节能与环保的需求对剪力墙结构的影响5. 剪力墙结构在特殊地理条件下的应用前景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理、施工要点、性能分析以及应用案例,并对其发展趋势与展望进行了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抗震性能好、刚度大的建筑结构形式,不仅在多层住宅建筑、商业办公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高层建筑以及特殊应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结构材料的优化与创新、施工与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节能与环保需求的提高,短肢剪力墙结构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现代建筑领域中,短肢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较为新颖且实用的结构形式,正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它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的功能性需求,还在结构稳定性、空间利用以及美观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短肢剪力墙,从名称上看,它是剪力墙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
与传统的剪力墙相比,其墙肢的长度较短。
那怎样才算短呢?一般来说,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在 5 到 8 之间的剪力墙被称为短肢剪力墙。
这种结构形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适应现代建筑对于空间灵活性和多样性的需求。
在传统的建筑结构中,剪力墙往往会使得室内空间显得较为规整和呆板,限制了房间布局的自由性。
而短肢剪力墙结构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通过合理布置短肢剪力墙,可以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为室内空间创造出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
比如说,在住宅建筑中,可以更灵活地划分卧室、客厅、餐厅等功能区域,满足不同住户对于空间的个性化需求。
从力学性能的角度来看,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在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能量,减少结构的振动和破坏。
这是因为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其弯曲变形相对较小,而剪切变形相对较大,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地震作用下的复杂受力情况。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短肢剪力墙的布置和连接方式,可以形成良好的抗震体系,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在施工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其模板制作和安装相对较为简单,施工难度较低。
而且,短肢剪力墙的混凝土用量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成本和材料消耗。
此外,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速度相对较快,可以缩短建筑的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
然而,短肢剪力墙结构也并非十全十美。
它在设计和计算方面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例如,短肢剪力墙的墙肢长度、厚度、配筋等参数的确定,都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
而且,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在风荷载较大的地区,可能需要采取一些加强措施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研究一、引言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型钢混凝土十形柱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进行研究。
二、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1.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介绍型钢混凝土十形柱是由四根方管和六根角钢组成的空心截面。
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可以满足大跨度建筑物的需要。
2. 空间节点受剪机理空间节点是指两个或多个构件相交而成的部分。
在型钢混凝土十形柱中,空间节点处容易发生受剪破坏。
这是因为,在节点处存在多个构件交汇,容易产生错位和变形,从而导致节点处发生受剪破坏。
3. 受剪机理分析在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空间节点处,受剪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构件内部的受剪破坏;(2)构件之间的错位破坏;(3)节点区域内的剪切破坏。
三、型钢混凝土十形柱抗剪强度研究1. 抗剪强度介绍抗剪强度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抵抗其产生的剪切应力的能力。
在型钢混凝土十形柱中,由于存在多个构件交汇处,因此其抗剪强度较高。
2. 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抗剪强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本身的性质;(2)截面形状和尺寸;(3)节点处连接方式和质量。
四、结论通过对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处容易发生受剪破坏,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2.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抗剪强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3.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型钢混凝土十形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能。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
依据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定额解释》(鲁标定解[2009]27号),符合短肢剪力墙的条件的构件混凝土套定额子目 4-2-35轻型框剪墙,模板套定额子目10-4-150~155轻体框架柱(壁式柱)。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定义解释如下:
根据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1.2条款,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之比为5~8的剪力墙。
附墙轻型框架结构中,各构件的区别是
截面尺寸:
柱:H/B < 5(单肢);
异形柱:H/B < 5(一般柱肢数≥两肢);
短肢剪力墙:5 ≤ H/B ≤8;
剪力墙:H/B >8。
T形、L形、]形、+形等计算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以最长的肢为准。
墙肢截面高度(H)指墙肢截面长边(或称墙肢长度),墙肢厚度(B)指墙肢截面短边。
附件: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青岛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二○一○年二月五日附件: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墙肢截面高度(H)与厚度(B)示意图。
力墙的类别:一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剪般按照剪力墙上洞口的大小、多少及排列方式,将剪力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整体墙没有门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这种剪力墙即为整体剪力墙,简称整体墙。
当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超过剪力墙侧面积的15%,且洞口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时,即为整体墙。
②小开口整体墙门窗洞口尺寸比整体墙要大一些,此时墙肢中已出现局部弯矩,这种墙称为小开口整体墙。
③联肢墙剪力墙上开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对较大,此时剪力墙的受力相当于通过洞口之间的连梁连在一起的一系列墙肢,故称连肢墙。
④框支剪力墙当底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支撑上部剪力墙,就形成框支剪力墙。
在地震区,不容许采用纯粹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⑤壁式框架在联肢墙中,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
由于剪力墙的厚度较框架结构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故称壁式框架。
⑥开有不规则洞口的剪力墙有时由于建筑使用的要求,需要在剪力墙上开有较大的洞口,而且洞口的排列不规则,即为此种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剪力墙的类型划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划分,严格划分剪力墙的类型还需要考虑剪力墙本身的受力特点。
4短肢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及框支柱在现代高层住宅的地下室和下部几层,由于停车和商业用房需较大空间,就得通过转换层来实现。
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中,一般都只将电梯间、楼梯间、核心筒和一少部分剪力墙落地,其于剪力墙框支。
框支剪力墙结构当转换层位置较高时,转换层附近层间位移角及内力分布急剧突变,内力的传递仅转换层一层楼板的间接传力途径很难实现;转换层下部的’框支’结构易于开裂和屈服,转换层上部几层墙体易于破坏。
这种结构体系不利于抗震。
高烈度区(9度及9度以上)不应采用;8度区可以采用,但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可考虑不宜超过3层;7度区可适当放宽限制。
短支剪力墙短支剪力墙即短肢剪力墙,是指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横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1、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度的5-8倍剪力墙结构,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这种结构型式的特点是:①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上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②墙的数量可多可少,肢长可长可短,主要视抗侧力的需要而定,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来调整刚度中心的位置;③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方案较多,楼盖方案简单;④连接各墙的梁,随墙肢位置而设于间隔墙竖平面内,可隐蔽;⑤根据建筑平面的抗侧刚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墙,形成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较易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在进行以上分析后,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进行截面与构造设计,相对于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理论与实践较为成熟,但这种结构在结构设计中仍然有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1)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2)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3)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显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外围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短肢剪力墙的定义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结构抗震构件,用于提高建造物的抗震性能。
它由墙体和剪力墙构成,墙体通常由混凝土或者砌块构成,而剪力墙通常由混凝土或者钢材制成。
1. 墙体的定义墙体是指建造物的竖向结构单元,用于承受侧向荷载,如地震、风荷载等。
墙体通常由混凝土或者砌块砌成,具有较强的抗剪和抗压能力。
在剪力墙结构中,墙体起到主要的抗剪作用。
2. 剪力墙的定义剪力墙是指墙体在竖向上具有较大抗剪能力的墙体结构。
剪力墙通常由混凝土或者钢材制成,用于反抗水平荷载。
它可以分为滞弹性和塑性两种类型,滞弹性剪力墙可回弹并恢复原状,塑性剪力墙则在承受较大荷载后产生塑性变形。
3.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短肢剪力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剪力墙。
它具有较短的埋入高度和较大的剪切刚度,并通过增加墙体厚度来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
短肢剪力墙常用于中高层建造的抗震设计,特殊合用于需要提高结构刚度和降低位移需求的区域。
4. 短肢剪力墙的构造短肢剪力墙通常由混凝土或者钢材构成。
在设计中,墙体的厚度和加强筋的布置要根据结构需求进行确定。
墙体通常分为垂直和水平墙体,通过水平配筋和剪力墙施工连接件进行连接。
5. 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考虑因素在设计短肢剪力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墙体的尺寸和位置,根据结构要求确定墙体的高度、宽度和布置位置。
- 墙体的材料和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强度等级。
- 墙体的水平和垂直配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配筋类型、直径和间距。
- 剪力墙施工连接件的选择和布置,确保连接件能够满足荷载要求。
总结:短肢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抗震构件,通过增加墙体厚度和加强筋的布置来提高结构的抗剪能力。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墙体尺寸和位置、材料和强度等级、配筋和施工连接件的选择等因素。
短肢剪力墙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建造物的抗震性能。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无附件。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法律名词及注释。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研究引言在建筑结构中,柱是起承重作用的重要构件之一。
其中型钢混凝土十形柱因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空间利用率而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研究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
受剪机理1. 剪力传递机制在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空间节点中,剪力主要通过构件之间的剪力传递机制来进行传递。
常见的剪力传递机制包括:剪力墙作用、钢筋粘结作用以及压弯矩作用等。
2. 剪力墙作用剪力墙作用是型钢混凝土十形柱中常见的剪力传递机制之一。
剪力墙通过在节点区域设置墙体,将剪力从柱子传递到墙体,从而实现了节点的受剪强度的提高。
3. 钢筋粘结作用钢筋粘结作用是指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通过黏结力进行剪力传递。
通过增加钢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可以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
4. 压弯矩作用在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节点中,压弯矩作用可能引起剪力传递机制的改变。
当节点处于受弯状态时,剪力的传递路径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考虑这种情况下的剪力传递机理。
抗剪强度研究1. 影响因素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抗剪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材料性能、几何形状、剪力传递机制等。
2. 材料性能材料的性能是影响抗剪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包括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钢筋的粘结强度以及型钢的强度等。
通过选取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节点的抗剪能力。
3. 几何形状几何形状对节点的抗剪强度起着重要的影响。
主要包括节点的尺寸、形状以及墙体的布置等因素。
通过优化节点的几何形状,可以提高抗剪能力。
4. 剪力传递机制剪力传递机制对节点的抗剪强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合理选择剪力传递机制,可以有效提高节点的抗剪强度。
结论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剪力传递机理和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可以指导工程实践中的设计和施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张三, 王五.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空间节点受剪机理及抗剪强度研究[J]. 结构工程师, 2018, 36(2): 56-61.2.李四, 赵六. 型钢混凝土十形柱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38(4): 21-27.。
工民建短肢剪力墙施工技术解析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筑的主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普通框架结构以及普通剪力墙结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住宅的要求。
在吸收了框架结构优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在长期的适用过程中得到了房地产开发商以及住户的欢迎。
本文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标签:工民建;短肢;剪力墙;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科研不断深入,很多新技术、新工艺均被研发并应用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使现代化建筑也越来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目前,我国城市工民建中基本的结构墙体都是混凝土施工结构,短肢剪力墙施工技术在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实践建筑活动中大力推广。
因此,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注重研究短肢剪力墙施工技术,提高技术应用的实施力度。
1 短肢剪力墻结构的特点短肢剪力墙施工就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施工控制比例在5:8左右的混凝土墙体结构施工,其墙体结构施工最为常见的结构形式就是“T”型、“L”型或者“十字”型等。
短肢剪力墙施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整体墙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力性能。
短肢剪力墙施工工艺是一种建筑横截面上的高度墙体施工方法,能利用现代建筑中间隔墙体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充分利用有限的横截面积,这种施工技术基本不会与原有建筑结构发生冲突,能降低施工难度,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利用这种工艺和方法能简化很多工作流程。
其次,短肢剪力墙的数量一定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计算,短肢长度的横截面积要经过计算,通过对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尺寸进行计算,用来覆盖整个结构,一定要确保其中心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再者,要坚持灵活布置,这种结构墙体在设计和施工中的灵活性比较大,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条件与措施版本号:01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子项名称.设计编号.工程号码.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一.概述本措施适用于10~13层(含10层、13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带有一层地下室(非人防设计),结构体系采用短肢剪力墙–一般剪力墙(不得采用纯短肢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不包括带转换层结构和多塔楼结构。
二.安全等级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3.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4.工程建筑防火等级:地面以上部分为二级,地下室为一级;5.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6.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三.结构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填写)1.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2. 抗震设防类别为类;四.设计依据1.本工程设计使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9 (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9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9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9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9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9 (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 (9)《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9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2)《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19 (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19 2.主要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2)《建筑抗震设计手册》(第二版)3.标准图、通用图集(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苏G9202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3)《KP1型承重多孔砖及KM1型非承重空心砖砌体节点详图集》苏J9201 (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苏G03-2019 (5)《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苏G98034.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五.上部结构方案与结构体系1.防震缝的设置:根据各工程情况而定。
干货| 短肢剪力墙概念讲解及成因分析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一、短肢剪力墙的概念设计框架结构属于一种比较柔的结构形式,不能做太高,但是对于剪力墙结构,由于其自身刚度较大,抗侧力能力很强,能够做的比较高,因此在高层中普遍应用。
框架柱与剪力墙在抵抗水平地震方面,其能力不是一个量级的。
截面截面惯性矩I. (理解剪力墙平面内、平面外、截面高度)1.1 反弯点弯矩一正一负的零点位置,变形突变(拉压转换)的点。
首先要理解反弯点的概念(从弯矩图和变形两个角度来理解,也是理解结构设计的原理之一,即力与变形的关系)。
反弯点的出现从根本上来讲是竖向构件与水平梁的线刚度的比值来决定的,墙体的刚度相对于连梁来说是很大的,因此不会在墙体内出现反弯点,而框架柱的刚度相对于梁来说不会相差很大,从变形来讲是因为柱子上下有转角,从而出现反弯点。
(水平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柱的底部外侧受拉,顶部的内侧受拉;梁的左端底部受拉,右侧梁顶受拉。
(粗线表示受拉侧)。
1.2 框架、剪力墙弯矩图对比1.下图为框架结构的受力图,整体变形为剪切型变形。
变形为剪切型变形,决定了框架结构的位移底部最大,从而影响了框架结构的很多特性(如:不能做很高、填充墙在地震时候是底层破坏严重等)。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图)2.下图为纯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图,整体变形为弯曲型以上两图剪力墙上开洞面积较小,弯矩图仅仅有局部突变,但连梁和墙体线刚度的比值差距过大,基本上没有反弯点,变形以弯曲型为主。
上图为双肢墙及多肢墙类型中的三肢墙,弯矩图仅仅有局部突变,基本上没有反弯点,变形以弯曲型为主。
图中弯矩图在楼层位置突变,出现反弯点,与框架的受力性能接近,因此变形是以剪切型变形为主,应当注意在高层建筑中尽量避免。
因此高规规定了墙肢高度与厚度的比值。
《高规》7.1.7当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4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这里墙肢截面高度指的是平面图中墙体的长度,而非墙体竖向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