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接地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60.85 KB
- 文档页数:3
风电场工程接地施工工程方案1. 背景介绍风电场是指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需要通过接地施工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风电场工程接地施工的方案。
2. 接地施工的目的在风电场工程建设过程中,接地施工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3个方面:2.1 保障人身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接地保护,人员容易受到感电伤害,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
因此,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防止电气设备损坏如果风电场设备没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来保护,电气设备易发生过电压和电流过载现象,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甚至需要更换设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设备接地是否良好,直接影响风电场的质量和运行效率。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幅度,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3. 接地施工方案3.1 设备接地设计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工程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接地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因地制宜,根据该站的实际场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接地材料和规格。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以下要素:•地质条件:考虑土壤种类、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电极的数量和深度。
•站内设备的接地:设计接地网并考虑接地极的位置。
•强电与弱电设备接地的分离:对强电和弱电设备逐一分离进行接地,保证弱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减少接地回路电阻:通过选择合适的地电阻调节控制,进一步减少接地回路的电阻,保证接地系统的良好性能。
3.2 施工流程风电场接地施工的具体流程如下:•设置零地电位和保护“地磁场”:在接地系统施工过程中,安装零地电位和保护“地磁场”,改善接地网络。
•确定电极位置:对沟槽相邻的两根垂直坑口中间连线的左面钻一个孔来放电极,用孔里面钻一个通往底部的孔,侧Push窄管,再灌注空板,同时,固定保持电极位置。
•准备设备:对底部进行全面清理。
•连接电极:根据现场施工要求,为每一个接线柜或台数,匹配相应的接地装置。
•质量监测:对连接好的电极进行质量监测,检查接地系统的运行状态。
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研究风电场升压站是将风力发电场的产生的电能升压送入电网的设施。
在风电场升压站中,低压侧的接地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针对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进行研究。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接地。
接地是将电气设备与地面建立电气联系的一种安全措施。
接地能够提供电流回路的路径,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1. 单点接地:在单点接地方式下,升压站的低压设备只有一个接地点,即有线性地与地面相连。
这种接地方式简单直接,但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接地电流,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多点接地:多点接地方式在升压站的低压设备上设置了多个接地点,将接地电流分散到多个地方,减少了单一接地点的电流负载,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3. 零地电阻接地:通过将零线和接地线通过电阻连接,形成一个串联电阻,将接地电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接地电流对设备的影响。
4. 中性点接地:中性点接地是将三相电流中的零线与地线相连。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降低接地电流的大小,并且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5. 继电保护接地:在接地电阻保护原则下,通过继电保护来实现对接地电流的检测和保护。
当接地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继电保护可以自动切断电路,避免设备的损坏。
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设备的安全性:接地方式应能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因接地电流过大而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
2. 电网的要求:接地方式应符合电网的要求,保证风电场升压站与电网之间的安全联络,防止电网故障对设备的影响。
3. 经济性:接地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设备的成本和接地系统的性能。
在保证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选择经济性较好的接地方式。
4.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对接地方式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地质条件较差,土壤电阻率较高,可能需要采用零地电阻接地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
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5KV风电电阻接地设计书示例风电场接地电阻柜设计书项目参数:根据集电线路情况,本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采用采用YJVn型交联电缆直埋方式,电缆截面有3X50, 3X95, 3X120, 3X240四种形式,在统计电缆长度时,考虑了 1.3的系数。
35kVl段母线:各种电缆的长度分别为3X50: 27040m, 3X95: 5320m, 3X120: 4450m, 3X240: 38800m。
根据YJV22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对地电容电流常规经验值:3X50电缆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为3 A/Km3X95电缆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为4. 1A/Km3X120电缆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为4. 4 A/Km3X240电缆的三相对地电容电流为5. 9 A/Km(这里推荐的电缆电容电流为保守值,可依据电缆厂家提供数据进行精确设计)35kV I段母线三相对地总电容电流为Icl = 3X27.04+4. IX 5. 32+4. 4X4. 45+5. 9X38. 167 A由于系统输电线路为电缆直埋,此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一般为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系统中性点更适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根据变压器经低阻接地规程中规定:系统注入的阻性电流MK*容性电流2WKW3由于考虑变压器本身对地电容及系统内其它设备对地电容增量,这里K值取2. 435kV I段注入的阻性电流Irl=2. 4 Icl^400A电阻值R二系统相电压/ Irl=35/ V 3/400^50. 5 Q三相接地变压器容量的理论计算值P=I2R=400X 400X50. 5=8080KVA考虑到变压器10S短时过载能力为10. 5在三相接地变不带站用变压器使用的情况下三相接地变压器的实际容量P=P理论/10. 5=8080/10. 5~800KVA最终设计参数:35kV I段系统三相接地变压器的容量为800KVA (不带二次侧)电阻阻值50. 5 Q单相接地故障额定电流400A额定通流时间10S。
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研究随着风电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升压站在风电场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升压站作为连接风电场和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将极大地影响风电场的正常运行和电网的稳定性。
因此,在升压站的建设和运维中,必须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和安全措施,特别是低压侧的接地方式问题。
现阶段,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主要有三种: TN 接地方式、 TNC 接地方式和 TT 接地方式。
对于不同的接地方式,其安全性和适用性也各有优劣,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TN 接地方式:TN 接地方式是将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点接地,限流器与保护器共同保护,中性点采用星形接法,并在接地点处安装绝缘电阻。
这种接地方式的优点是:接地系统简单,工程成本低,有助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即当中性点存在故障时,就会出现放电和故障电流,导致整个系统停电。
此外,因为接地电流大小受到中性点电压的影响,因此变电站的中性点电压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TNC 接地方式:TNC 接地方式是将中性点接地,然后再通过保护器加入限流器进行保护,接地电阻应该小于中性点电阻。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中性点地电压较小,而且对于非对称故障时限流器可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系统短路故障。
但缺点是:因其所依赖的接地电阻易受农村用电环境的影响,安全性难以保证。
在农村地区,一般都是采用电杆接地,这样容易导致接地电阻过大,虽然可以采用改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费用较高。
3、TT 接地方式:TT 接地方式又叫做单点接地方式,是将供电系统的中性点分别接地,形成多个接地点。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单点接地时,接地电流较小,容易控制,而且对于非对称故障时,保护器可以起到及时保护作用。
缺点是:由于接地点较多,导致安全可靠性低,维护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不同的风电场升压站低压侧接地方式各有优劣,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风电场地理位置较优,土壤电阻率较低,建议采用TNC或TT接地方式;如果风电场地理位置偏远,土壤电阻率较高,建议采用TN接地方式。
风机接地施工方案1. 引言风机接地是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有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风机接地施工的方案,包括施工准备、站内接地系统建设和施工步骤等内容。
2. 施工准备在进行风机接地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了解风机接地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配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接地电缆、接地夹具等;•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资格证书;•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认土质条件和地形状况等信息;•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如电力公司)协调。
3. 站内接地系统建设站内接地系统是风机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风机和变流器联接到地面的接地网上,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和过电压的影响。
建设站内接地系统需要遵循以下步骤:3.1 接地网布置根据风机布局和站内电气系统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接地网布置方案。
接地网由埋地接地网和以上接地网组成,埋地接地网主要通过埋设接地线,将风机上部的金属结构和环境大地连接起来;以上接地网主要由接地线、接地网极和接地母线组成。
3.2 安装接地电缆将接地电缆从风机塔筒引出,并连接到接地网极和接地母线上。
接地电缆应具备足够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能力,并经过专业的接地电阻测量。
3.3 安装接地夹具根据设计要求,在风机塔筒、变流器等设备上安装接地夹具,并确保其与接地电缆可靠连接。
3.4 接地网测试在接地系统建设完成后,进行接地网测试以验证其质量。
测试包括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电位测试等内容,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 施工步骤风机接地施工包括以下步骤:4.1 施工准备根据前述的施工准备内容进行工具和设备的配备,安排施工人员,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准备工作。
4.2 风机接地引线的安装将接地引线从风机塔筒引出,连接到接地终端或接地极上,确保接地引线与设备金属部分牢固连接。
4.3 接地电缆敷设将接地电缆从风机塔筒引出,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敷设,确保其与接地网和接地夹具可靠连接。
目录防雷接地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目的目前,风力发电被称为明日世界的能源。
由于它属于可再生能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不像火电、核电、水电会造成环境问题,所以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
所以,风力发电已在我国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风力发电机组是在空旷、自然、外露的环境下工作,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直接雷击。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
主体高度约80米、叶片长度约45米、即最高点高度约为120米的风机,在雷雨天气时极易遭受直接雷击。
雷击是自然界中对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雷电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坏、发电机绝缘击穿、控制元器件烧毁等。
风机的防雷是一个综合性的防雷工程,防雷设计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风机在雷雨天气时能否正常工作,并且确保风机内的各种设备不受损害。
为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安全使用,特编制此方案。
2.风电厂地貌及接地电阻要求甄家湾风电场位于河北张家口蔚县地区,风力发电机组功率2000KW。
此地,土壤电阻率比较高,超过450Ω.m,加之有岩石的存在,造成不同深度的土壤电阻率分布不均匀。
风机基础占地面积为*π,距其处有一台箱式变压器,再远处亦是35KV 集电线路终端铁塔。
为保证风电场不遭受雷击而正常发电运行,要求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地电阻值≤Ω,35KV集电线路铁塔的接地电阻值详见接地装置数据表。
3.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及相关施工图;(2)国家、行业及自治区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如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42—2002《风力发电场项目建设工程验收规范》DLT5191-20044.防雷接地系统总接地网图1、风机与升压变接地网布置图风力发电机组接地布置图2、风机接地布置图集电线路铁塔接地型式铁塔接地施工参照表1以及相关施工图纸。
表1、35KV集电线路铁塔接地型式一览表5.接地材料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风机接地网采用60*6热镀锌扁钢,接地体采用热镀锌钢管(φ70 b= L=2500mm);集电线路铁塔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
风电场风机基础防雷接地工法(三门峡渑池荆庄100MW风电项目)一、前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因此风力发电也因之崛起,由于它属于可再生能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不像火电、核电、水电会造成环境问题,所以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所以,风力发电已在我国达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风力发电场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量也持续增加。
然而,风力发电机组是在空旷、外露的的环境下工作,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直接雷击。
由于风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也越来越大,轮毂高度100米,叶片长度68米、即最高点高度约168米的风机,在雷雨天气时极易遭受直接雷击。
雷击是自然界中对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危害最大的一种灾害,雷电释放的巨大能量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损坏、发电机绝缘击穿、控制元器件烧毁等。
这种情况下,防雷接地系统问世。
风机的防雷是一个综合性的防雷工程,防雷设计的到位与否,直接关系到风机在雷雨天气时能否正常工作,并且确保风机内的各种设备不受损害。
为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安全使用,因此风机基础的防雷接地施工技术成为重中之重。
二、工法特点2.1施工工序衔接紧密,人员分工详细,各负其责,互相协作,既能确保工程质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2该工法易于掌握,施工方便,且满足设计要求。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变电站防雷接地装置施工作业。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根据流水法施工原理,结合接地网施工特点,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分为:(1)接地网测量放线;(2)接地沟开挖;(3)敷设接地扁钢与垂直接地极;(4)接地扁钢之间连接与垂直接地极连接;(5)接地扁钢涂刷防腐、防锈材料;(6)检查验收合格;(7)接地沟回填;(8)检测接地电阻值;(9)检测接地电阻值是否≤4Ω,如小于该步骤结束进入下到施工工序,如>4Ω需放置接地模块。
九个工序,按顺序施工,当上一道工序完成一定工作量后,同时开始下一道工序施工。
风电场电机组接地技术摘要:为了更好地对我国现有资源进行利用,风力发电的应用近年来越来越广泛。
风力发电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基本没有污染,是目前最好的发电的方式之一。
对于风力发电厂来说,防雷接地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证措施之一。
防雷接地系统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设备运行安全。
本文主要对风电场防雷接地技术系统的进行了分析了解。
关键词:风电场;电机组;接地技术引言风能是一种储量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节能环保、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关注,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风力发电的开发和研究。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场数量的不断增多和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风电机组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云层间剧烈摩擦生电以及云块切割磁力线,导致在云层上下层分别形成了带正负电荷的带电中心,运动过程中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了放电。
而根据风资源的分布特点,风电场一般所处地理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差的地区,且风机作为高耸突出物,雷闪很容易在风机处形成,造成设备的损坏。
所以做好风电场接地网,防止雷电危害对于风电场尤为重要。
1 风电场防雷接地设计对风机基础和箱变配电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进行重视,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设计施工,在进行风机基础和箱变配电设备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之前,应当对当地的雷击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地理特性进行参考,然后在规定的标准当中选取合适参数进行设计施工。
对于风电机组来说,它的接地作用是很大的,不但是防雷接地,而且还要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设备保护接地。
风电机组的接地系统,是通过风机基础和箱变配电设备接地系统相连接。
风机基础和风电机组是通过镀锌扁钢和钢筋(自然接地体)连接的,风机基础在通过铜引线和其它防雷接地系统进行连接,风机基础充当一个连接的媒介,将风电机组和防雷接系统连为一体,实现防雷接地的目的。
任何接地导线都是有一定的电阻值,风电机组对其接地电阻要求较高,要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使其流过的强大电流迅速减小,不超过一定的范围。
风电场接地施工方案1. 引言风电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地区。
在风电场的建设中,接地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风电场接地施工的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步骤和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施工准备2.1 地质勘察在进行风电场接地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风电场所在地的地质情况。
地质勘察能够提供给施工人员有关地层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和地表特征等重要信息,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施工人员培训风电场接地施工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接地施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3 施工设备准备进行风电场接地施工需要依靠一定的施工设备。
施工前需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还需要准备相关的工具和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3. 施工步骤3.1 土壤处理风电场接地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土壤处理。
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的结果,对土壤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土壤的导电性能。
常见的土壤处理方式包括改良土壤、添加导电剂等。
3.2 接地体安装接地体是风电场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接地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保证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良好接触。
3.3 接地线铺设接地线是将接地体与风电机组、变电站等设备连接起来的关键组件,需要进行铺设。
在铺设接地线时,需要保证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损坏和线路松动等问题的发生。
3.4 接地系统测试在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接地系统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系统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线的导通性测试等。
只有通过测试的接地系统才能投入使用。
4. 施工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风电场接地施工时,要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施工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1 引言国家电网在“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中,明确指出风电场汇集线系统(以下统称集电系统)单相故障应快速切除。
目前各地的已建风电场正逐步进入集电系统的整改阶段,集电系统采用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居多。
如何进行设计,保证经低电阻接地的集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能通过相应保护快速切除。
我国现在还没有针对风电场中性点接地电阻如何选择的规程、规范,本文介绍一种简便的工程算法,主要是针对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混合的集电线路。
2.单相接地回路故障的特点风电场的一段35kV母线中包含如下回路:集电回路的进线、场用变回路、无功补偿装置回路、接地变压器等回路,这些回路都应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都属于低电阻接地的集电系统。
这些回路的电缆长度,有的短至几十米,有的长达20多公里,参差不一。
采取低电阻接地方式后,当某个回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该回路短路电流是∑IC-IC L(所有集电线路电容电流扣除故障回路自身的电容电流)与IR0(流过接地变压器及接地电阻的电流)的电流矢量和,详见图1。
图1 回路2发生单相接地时,各回路电容电流及电阻电流流向示意图及矢量图3.工程计算法3.1工程计算法的假设这是一种工程计算,对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混合的集电线路,由于35kV 的架空线路每公里电容电流与电缆线路每公里电容电流相比小得很多。
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估算公式:Ic=0.1UeL;架空线路的电容电流估算公式:Ic =(2.7~3.3)UeL×10-3。
因此本计算可略去架空线路电容电流的计算。
3.2接地变压器的等效回路由于35kV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100Ω,这样使接地电阻中流过的零序电流是一个具有电感、电阻性质的电流(其大小取决于电感和电阻的复阻抗),风电场35kV系统的接地变回路接线图和计算阻抗图如下:图2 接地变回路接线图、计算阻抗图以及矢量图表1和表2中的接地变压器分别为零序阻抗90Ω和60Ω,一般情况下使用表1即可,只有在风电场的一段35kV母线连接较多的回路(电缆长度近百公里左右)才可用表2,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接地变提供的电流基本是电阻性。
变压器在海上风力发电场中的接地保护与设计优化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海上风力发电场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在海上风力发电场中,变压器是重要的电力传输和分配设备之一。
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合理的接地保护与设计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接地保护是海上风力发电场中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变压器的接地保护中,需要考虑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和设备外壳接地两个方面。
中性点接地是保护变压器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海上风力发电场中,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大规模并联运行,导致海缆容易受到雷击和地闪的影响,进而对变压器的中性点产生干扰。
为了保护变压器免受这些干扰的影响,需要采取合适的中性点接地措施。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低阻抗中性点接地系统,通过合适的接地电阻和中性点绕组设计,减小雷电冲击对变压器中性点的影响。
设备外壳接地是保护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海上风力发电场环境复杂,加之海水腐蚀性强,外部环境和条件对变压器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优化中,需要选择耐腐蚀性好的材料,合理布置接地电极,并加强防护措施,以保障变压器外壳的接地效果。
其次,设计优化在海上风力发电场中的变压器接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充分了解海上风力发电场的特殊工况和环境要求。
风力发电场处于海上,面对的是更加恶劣的环境,如高湿度、高盐度、强风等,这些特殊因素对变压器的运行和接地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优化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应这些特殊环境的材料、设备和工艺。
其次,需要进行仿真模拟和计算分析。
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模拟,可以预测变压器在各种工况下的电磁场特性、介电性能和接地效果。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设计优化。
此外,应合理布置变压器的中性点绕组和接地电极。
中性点绕组是连接变压器中性电流和地的重要部分,其结构和设计要充分考虑电流负荷、电压等因素,以确保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