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24.60 MB
- 文档页数:118
肝硬化超声诊断标准
肝硬化是肝脏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变,其超声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脏边缘不规则或呈波浪状,缺乏光滑的外轮廓。
2. 肝包膜增厚,呈膜样结构,切线膜下腔较明显。
3. 肝内血管粗细不均,并可见曲张的团块状血管。
4. 肝内回声强度增高,呈“回声变低、脉动减弱、能见度降低”的特点。
5. 肝内血管客观为低阻性血流信号。
6. 肝门区的门脉血流速度增快。
7. 肝脏体积缩小。
8. 肝脏内出现结节状异常回声。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的超声诊断需要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
淤血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超声诊断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意义。
淤血肝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肝脏超声图像的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淤血肝的超声诊断标准。
1. 肝脏大小和形态,淤血肝的肝脏一般呈现肿大,形态不规则,表面呈现不规
则凹凸不平。
超声检查可测量肝脏横断面最大径,一般超过15cm为肝肿大。
2. 肝内回声,淤血肝的肝内回声多呈现不均匀性增强,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
同时伴有血流信号增强。
在淤血肝患者肝内可见明显的网状结构。
3. 血流信号,淤血肝肝内可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增强,常表现为肝内血管网状扩张,血流速度减慢。
4. 肝脏血管,淤血肝的肝脏血管多呈现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可见肝内血管网
状扩张,血流信号增强。
5. 肝脏组织结构,淤血肝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可见明显的网状结构,肝实质
内可见散在的低回声区。
综上所述,淤血肝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肝脏大小和形态、肝内回声、血流信号、肝脏血管、肝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判断淤血肝的病变程度和肝脏病变的范围,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加强对淤血肝超声诊断标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对淤血肝的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肝脏超声体检检查规范一、检查目的1.肝脏的位置、形态和大小2.肝脏实质回声水平3.判断有无弥漫性病变4.判断有无局灶性病变及其物理性质,即囊性、实性、混合性。
5.根据病变的灰阶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表现,给出疾病的提示性意见,如几个月复查、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等。
二、适应症1.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的正常变异(如尾叶肥大、Riedel叶等)或病理性肿大、萎缩2.肝脏弥漫性疾病脂肪肝、肝硬化、肝炎、淤血肝、肝纤维化及其他原因所致肝实质病变等3.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肝囊肿、多囊肝、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等肝脏局限性疾病4.肝脏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原发、转移)5.肝及肝周脓肿肝脓肿膈下脓肿6.肝血管疾病血管瘤门静脉高压、门静脉血栓等7.肝脏外伤、破裂、血肿等三、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
四、检查前准备检查前一般需禁食8小时以上,尽可能于其他项目前检查,避免因其他检查或活动后胃肠内产生过多气体干扰显像。
五、检查方法1.探头的选择:凸阵或线阵探头,成人一般选择探头频率为3.5MHz,体型较瘦或小儿可选择探头频率为5MHz。
对于位置较表浅的病变,可试用高频探头观察其细微结构。
2.患者体位:(1)仰卧位:最常用。
主要用于检查肝左叶,肝右前叶和部分右后叶。
(2)左侧卧位:常用。
可使部分右肝组织包括肝门结构脱离右肋弓的遮盖,便于在肋缘下对肝门结构进行检查。
也便于检查者对肝右叶,特别是右肝膈顶部的观察。
(3)坐位:用于肝脏位置较高患者的超声检查。
也可用于了解肝脏活动度以诊断肝脏下垂。
(4)俯卧位:一般不采用,仅在肝脏位置过高,肝脏右叶显著肿大或者在腹膜后肿块与肝右后叶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根据需要选用。
3.扫查方法:(1)标准断面:1)左肋弓下斜断面扫查 2)左上腹及剑突下纵断面扫查 3)右侧肋弓下斜断面扫查 4)肝脏横断面扫查 5)右肋间斜段扫查 6)右肋间肝胆纵切、斜切面 7)右肋缘下肝肾纵断面。
(2)扫查中的注意事项:1)肝脏超声检查有多个易漏区,主要包括:为右肝膈顶部、肝左外叶外侧角区、肝表面、肝右叶下角、肝右后叶上段外侧区,尾状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