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表面缺陷原因分析
- 格式:xls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3
汽车涂装的缺陷和改进措施
1.色差:上色时出现涂层与原车色差显著,可以通过颜料调配技术和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来减少。
2.鱼眼:涂装过程中出现小凹陷或气泡,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室内的灰尘和湿度来防止。
3.刷痕:涂装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纹路,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使用优质刷子来减少。
4.漏涂:涂装过程中出现漏涂或漏涂现象,可以通过加强喷涂技术和提高工人技能来预防。
5.起泡:涂装后出现表面起泡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涂料配方和喷涂压力来防止。
6.颜料脱落:涂装后,颜料容易脱落或剥落,可以通过改进涂料剂型和增加附着力来解决。
7.粗糙度:涂装后表面出现粗糙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喷涂技术和改善涂料流动性来改进。
8.分层:涂层出现明显的分层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涂料配方和增加改性剂来减少。
9.过度喷涂:涂装时喷涂过多导致颜料厚度不均匀,可以通过控制喷涂压力和速度来改善。
10.残留物:涂装后出现涂料表面残留物,可以通过加强清洁工作和减少灰尘污染来解决。
11.颜色不均匀:涂装后颜色不均匀,可以通过加强调色技术和使用均匀的涂料来改善。
12.褪色:长时间使用后,涂装颜色易褪色,可以通过使用耐候性更好的涂料来提高。
13.刮痕:涂装后容易出现刮痕,可以通过加强涂层硬度和使用质量更好的清洁工具来防止。
塑料涂装中涂膜常见弊病及解决办法在涂装中遇到一些涂膜弊病和涂装缺陷等可能是不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遇到过的了。
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涂装中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掌握足够多的涂膜弊病的处理方法,针对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加以修复。
塑料涂装中涂膜是有很多缺陷的,不过针对这个方面的缺陷我们都有相应的对策。
涂料能均匀稳定地涂覆于塑胶件表面的最主要条件,为涂料的表面张力必须小于被涂覆物的表面张力。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一、橘纹现象橘皮现象是涂装设备涂漆过程中常见又较难克服的流平性问题,影响因素众多,大大地影响到涂膜的平整性。
原因及对策如下:1、在喷涂过程中,由于溶剂挥发太快,湿膜黏度急剧增加,使流平变得困难而产生橘皮。
措施是根据环境季节温度变化来选择合适的稀释剂,例如聚氨酯涂料的稀释剂有冬用和夏用之分。
?2、涂料黏度过大。
涂料粘度大时,涂料雾化性和湿膜流平性都差。
因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兑稀并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喷涂设备。
3、环境温度偏高,或闪干时间不足就进行烘烤。
?4、喷涂室内空气流速太快,使湿膜溶剂快速挥发而难以流平。
(2)塑料工件温度太高,使溶剂瞬间挥发,湿膜来不及流平。
?5、喷涂时出漆量太小或喷涂距离太远,表面沉积涂膜太薄,涂装设备流平变得困难。
?6、喷枪雾化不良,漆雾颗粒过大也产生橘纹。
降低出漆量并提高压缩空气输出量,改善雾化性能。
?7、喷涂距离太近。
喷距太近虽然涂膜厚有利于流平,但压缩空气的冲击力使厚涂膜产生更大的橘纹,反而使流平性变差。
二、颗粒现象涂膜表面常见的缺陷是颗粒,严重影响外观。
对于少数微细颗粒,采用1 500目以上水砂纸打磨修饰,颗粒过大时或而积大时用800目水砂纸打磨重新喷涂。
由干塑料涂膜要求外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颗粒现象是塑料涂料涂装过程中返修率高的主要原因,涂膜颗粒关键是要做好预防措施。
三、底漆与清漆层间附着力问题 ?如果第一道底漆的表面张力低干第二道罩光清漆的情况下,那么两层涂层间的附着力不佳,所以塑胶底漆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张力不应太低,能与底材咬合最佳为止,并使面漆对底漆的润湿性良好,两层涂膜要有一定厚度的界而层才能有稳定的附着力。
喷涂前处理缺陷原因和对策1.表面污染:在喷涂前,被喷涂物的表面可能会受到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如灰尘、油脂、水分等。
这些污染物会降低涂层与被喷涂物之间的附着力或者导致喷涂后表面出现斑点和气泡等问题。
2.表面腐蚀:被喷涂物的表面可能会存在腐蚀现象,如锈蚀和氧化。
这些腐蚀物会降低涂层的附着力,使得喷涂后涂层容易脱落。
3.表面不平整:被喷涂物的表面可能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这会导致涂料在喷涂过程中无法均匀地分布在表面上,形成涂层厚薄不均或者产生气泡。
4.喷涂前处理不当:喷涂前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清洁剂或其他化学品,如果种类选择不当或者使用方法错误,可能会对被喷涂物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变色、起皮或者损伤表面。
针对以上喷涂前处理的缺陷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进行改进和预防:1.表面清洁:在喷涂前需要对被喷涂物进行充分的清洁。
可以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溶剂来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如油脂、尘土和水分等。
同时,可以使用吹风机或者布擦干表面的水分。
2.表面处理:对于存在腐蚀现象的表面,可以采用打磨、研磨、除锈等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可以使用防锈底漆或者涂层来防止腐蚀的发生。
3.表面修复:针对表面凹凸不平的问题,可以采取修补、填充等方法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合适的填充剂来填充凹陷部分,并进行打磨和抛光,使得表面得到平整。
4.喷涂前处理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喷涂前处理方法和材料,需要根据被喷涂物的性质和表面情况来确定。
可以参考相关的技术资料和经验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免对表面产生不良影响。
总之,喷涂前处理的缺陷原因可能包括表面污染、表面腐蚀、表面不平整和处理不当等。
通过合适的表面清洁、处理、修复和选择喷涂前处理方法等对策,可以提高喷涂前处理的质量,减少喷涂缺陷的出现,提高喷涂效果和涂层的附着力。
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涂膜缺陷及防治一、遮盖力差(覆盖不良)现象:因涂料的遮盖力差或喷得太薄,透过漆膜可以看见下层表面的颜色,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难以喷漆的区域,车身下保护板或尖锐的边角处。
成因:喷涂方法不当。
UV,辐射,水性,粉末,溶剂使用过份慢干稀释剂,在未达到足够漆膜厚度前形成了垂流。
油漆混合不均匀或过份稀释。
由于研磨、抛光过度,减小了色漆层的厚度,或喷涂层数太少。
p'|使用了劣质不良的稀释剂。
预防: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保证漆膜厚度适当,平整均匀。
喷涂室的空间要合适,照明条件要好,喷涂时要特别注意不可接近区域的涂膜质量。
要将油漆彻底混合均匀。
禁止对漆膜过度抛光。
要特别注意边角区域。
使用良好的正确的稀释剂。
补救:让漆料略干后重喷或将缺陷区域打磨平,然后重新喷漆。
二、失光(失去光泽或低光泽)涂剂现象:漆膜干燥前光泽丰满,干燥后缺少光泽或日后漆膜光泽逐渐消失。
成因:底漆附着力差,或底漆未彻底固化就在其上喷涂面漆。
油漆中使用的稀料质量太差或型号不对,或者使用了其他不配套或质量较差的固化剂。
油漆调配或喷涂方法不当,如粘度过低,雾化过度。
基底表面质量太差。
由于湿度太大或温度太低,油漆干燥速度太慢。
溶剂蒸气或汽车尾气侵入了漆膜表面。
漆膜表面受到了蜡、油、肥皂水或水的污染;或烤房中空气污秽,喷房中排气不良,使干固的喷粒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
在新喷涂的漆膜上使用了太强洗涤剂或清洁剂,或者喷完后过早地进行抛光,或者使用的抛光蜡太粗。
面漆或清漆喷得太薄。
预防:使用合格的底漆,要等底漆层充分干燥后再在其上喷涂面漆。
只使用推荐型号的稀料和合格的固化剂。
要充分搅拌油漆,保证喷漆环境符合要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喷涂,喷涂厚度适当。
彻底地清理基底表面。
要保证漆膜在温暖、干燥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干燥过程中,漆膜表面要有适当的空气流动。
喷涂面漆之前,应当用清洁剂揩擦底漆层,彻底清洁表面。
颜填料,助剂,树脂,乳液,分散sb-BeY!Y1IH禁止在新喷涂的漆膜表面使用强力洗涤剂或清洁剂。
喷涂缺陷问题原因分析改善对策方案喷涂缺陷问题原因分析改善对策方案多油,少油1、喷涂施工2、涂料粘度3、碟枪调校/链速/行A:溶解不良现1、在涂料中加入溶剂或天那水(THINNER),它不能均一的分散与混合,经喷涂后涂象膜状态不均一,含有硬化物、杂物等。
1、涂料本身的溶剂的配合不当,溶解力不足,无法完全分散。
原2、搭配溶解力不良的天那水,无法完全溶解涂料。
3、选择不当的天那水,在低温的场所使溶解力劣化,或在高温环境溶解力在使用前蒸因发去。
对1、严格选择适合的天那水(冬季与夏季应使用不同天那水) 策 2、慎选安定良好的涂料。
B:流平性不良1、喷膜表面不平坦,残流有涂装时发生的凹凸或毛刷痕迹子皮、气泡等问题。
现象1、涂料的溶解性不良,没有适当配合天那水使用,涂料未完全溶解。
原2、溶剂天那水蒸发过快,涂膜在均一化之前溶剂已蒸发。
3、涂装场所的温度过高,干燥快速。
4、被涂物不平坦或涂膜不足,与毛刷痕迹、柚子皮、气泡等有关连。
5、毛刷痕过重,底涂研磨不平坦。
因1、选择适合的天那水,或设法改善环境。
对 2、改善毛刷技术,及处理底材平坦。
策C:流挂现 1、在直立物体面涂装时,涂膜表面有流动过的痕迹出现。
象1、喷涂后涂膜厚度不均匀,厚的部分流动到薄的部分。
通常会出现窗帘形状、缟状、冰柱状、波纹原状。
2、天那水干燥过慢,会出现涂膜流动的痕迹。
3、涂料中含有固体块状,未分散均匀、部分涂料会下垂流动。
因 4、喷涂技术不良、喷涂不均一或厚涂,及涂料粘度调合过低。
5、涂装场所温度过高,涂膜干燥过快。
对1、选择适当的天那水,调合适当的涂料粘度。
策 2、改善涂装场所的温度,以及提高涂装喷涂技术。
1、粘度太低2、水帘柜溅水3、打砂痕印加喷印斑 4、油漆沉湎5、手印6、磷化膜有油点D:橙皮状(柚子皮)1、涂膜表面不能平滑,呈有如橙皮模样。
1、通常发生在流平性不良的涂料,因平坦化不良和不良的流动性所引起。
原 2、涂装时的粘度过高,涂装的气压不足,喷涂的距离过远而涂布量不足。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喷漆缺陷是指在喷涂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表面缺陷,如气泡、流挂、鱼眼、起皮、起泡、剥离等。
这些缺陷影响了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了产品的价值。
因此,了解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气泡气泡是喷涂表面上出现的孤立的空洞或气泡。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底漆没有充分干燥、漆膜太厚、喷漆工艺不当等。
为了预防气泡的产生,一些措施可以采取:-底漆的干燥时间要充足,不要急于进行上涂,以避免底漆中的溶剂在上面形成气泡。
-喷涂时要均匀稀释涂料,避免涂料流畅性差造成的堵塞和气泡。
-喷漆前要确保喷涂表面干净,无尘、离型剂等杂质,以免杂质透过涂料形成气泡。
2.流挂流挂是指涂液在下垂,形成长条状的缺陷。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喷涂方式不正确、膜厚过厚等。
为了预防流挂,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喷涂方向和喷涂角度,避免产生流挂现象。
-控制涂料的流动性,喷涂时薄而均匀,避免过厚的涂料导致流挂。
-喷漆前要使用合适的底漆和面漆,以保证涂层的附着力和流平性。
3.鱼眼鱼眼是指喷涂表面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凹陷。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污染物、油脂或硅油等杂质进入涂层导致的。
为了预防鱼眼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喷涂前要保持涂装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或杂质进入涂层。
-使用高品质的喷漆设备和喷头,避免喷漆设备造成的鱼眼。
-在喷涂前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清洁表面,以去除可能导致鱼眼的油脂或硅油。
4.起皮起皮是指涂层出现局部脱层和起泡现象。
其产生原因可能是底漆未充分干燥、底漆与面漆不匹配等。
为了预防起皮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底漆的干燥时间要充足,确保底漆已经完全固化并与面漆充分结合。
-底漆和面漆的性质和配比要匹配,确保表面涂层的粘合力和抗剥落性。
-喷漆时要确保涂层的厚度均匀,避免涂料过厚或过薄,导致底漆和面漆的附着力不足。
5.起泡起泡是指涂层表面出现气泡状的凸起现象。
喷涂常见缺陷与处理方法喷涂是一种常用的涂装方式,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建筑等领域。
然而,在喷涂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涂装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喷涂常见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1.喷涂剥落和脱层喷涂剥落和脱层是指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涂料不粘附、基材表面处理不当、涂层厚度不均匀、涂层层间粘合力不强等。
处理方法包括:(1)喷涂前对基材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打磨、除锈、清洗等,确保基材表面光洁且无污染物。
(2)使用适合的底漆和涂料,确保涂料与基材之间具有良好的粘附力。
(3)控制涂层厚度,避免涂层过厚或过薄。
2.鱼眼鱼眼是一种表面缺陷,其特点是涂膜表面出现凹陷,类似于鱼眼的形状。
鱼眼的原因包括基材表面有油污、灰尘等污染物、基材表面有挥发性物质残留、喷涂过程中出现空气污染等。
处理方法包括:(1)在喷涂前对基材进行充分清洗,确保基材表面无污染物。
(2)使用符合要求的喷涂设备和喷枪,确保喷涂过程中无空气污染。
(3)使用合适的涂料,避免涂料中含有挥发性物质。
3.涂装皱褶涂装皱褶是指涂层在表面出现起皱或褶皱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涂料流变性能不良、涂料挥发速度过快、喷涂厚度过大等。
处理方法包括:(1)选择具有良好流变性能的涂料,确保涂料在喷涂过程中能够均匀流动。
(2)控制涂料挥发速度,避免涂料在喷涂过程中过快挥发。
(3)控制涂层厚度,避免涂料厚度过大。
4.喷涂气泡喷涂气泡是指涂层表面出现气泡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喷涂过程中含有挥发性物质、喷涂环境湿度过高等。
处理方法包括:(1)在喷涂前对基材和喷涂设备进行充分清洁,确保无挥发性物质残留。
(2)控制喷涂环境的湿度,避免喷涂过程中水分与涂料发生反应产生气泡。
5.涂装不均匀涂装不均匀是指涂层在表面出现不均匀厚度或颜色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涂料含固体颜料分散不均匀、喷涂器具使用不当等。
处理方法包括:(1)充分搅拌涂料,确保涂料中固体颜料充分分散。
汽车涂装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对策汽车涂装质量缺陷是指在汽车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涂装表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些质量缺陷会严重影响汽车的外观和耐久性,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涂装质量缺陷及其对策。
1.颜色不匹配颜色不匹配是指涂装表面的颜色与车身其他部分的颜色不协调。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涂料配方或施工工艺不当造成的。
对策包括加强涂料配方的稳定性,确保色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优化涂装工艺,提高颜色匹配的准确性。
2.涂层剥落涂层剥落是指汽车表面的涂层出现脱落或剥落的现象。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底漆和面漆之间的粘附力不够或涂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
对策包括加强底漆和面漆之间的粘附力,通过改进涂料配方和涂装工艺来提高涂层的粘附性。
3.气泡和鱼眼气泡和鱼眼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小气泡或凹凸不平的现象。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涂装过程中的灰尘、油脂或其他杂质进入涂层造成的。
对策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加强工件的净化和涂装前的处理,确保涂层表面光洁无杂质。
4.色差和划痕色差和划痕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颜色不均匀或划痕的现象。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涂装设备不良或外界磨损等因素造成的。
对策包括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涂装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加强保养和维护,减少外界磨损对涂装表面的影响。
5.线条和凹陷线条和凹陷是指涂装表面出现的直线或凹陷的痕迹。
这种问题通常是由于涂装设备不良或施工工艺不当造成的。
对策包括改进涂装设备,提高喷涂均匀性和覆盖率;加强施工工艺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涂装表面的平整和一致。
为了确保汽车涂装的质量,汽车制造商应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涂装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也应注意检查涂装表面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售后服务部门投诉和维权。
只有通过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汽车涂装的质量,提升汽车品牌形象,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外观和品质的要求。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在涂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等现象。
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漆之间。
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清洁或准备不当包括:1、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
建议清洁材料使用L919除油剂。
5、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
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二、涂料在调色过程中搅拌不够均匀在涂料的使用中,要注意固化剂及稀料的加入要符合要求,即按比例先加入固化剂并均匀搅拌2~3分钟,然后再按比例加入相应的稀料,并均匀搅拌2分钟左右,这样能够保障喷涂后的漆膜均匀一致。
三、没有使用合适的底漆特别在硝基底漆的选择和使用中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硝基底漆使用上比较混乱,有的修理厂甚至使用很多非汽车修补漆涂料,象装修类的底漆等。
这样的底漆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致命缺陷。
一是底漆施工干燥后硬度太高,不适合下一道的面漆施工,一般这样的底漆在面漆脱落后可以看到底漆的表面又滑又硬,即底漆之硬度远大于面漆,在这样的底面上很难形成良好的附着力。
二是很多低价底漆为降低成本造成其中的体质颜料严重超标或采用过量的滑石粉,与面漆的附着力严重下降。
四、使用1K灰底漆或2K黄底漆时未采用适当稀料采用了挥发过快的稀料,极易造成底漆成膜不良,表面存在疏松的粉质层,与面漆的附着力大大降低。
五、底漆的施工存在严重问题与底漆配合使用的稀料是劣质稀料,其中含水量超标,造成底漆含水难以干燥而造成面漆附着力降低。
序号
问题点
图片
原因
预防措施
1.由于结构死角导致漏喷
2.周转时防护不到位撞掉
3.挂钩碰掉漆层1.作业员工作服脏2.喷涂环境不干净
3.工件流转时防护不到位
4.调漆容器不干净,含杂质
5.喷枪、喷房及烘箱没有清洁干净
序号问题点图片原因
预防措施
1.油漆厚度超厚
2.前处理不到位
3.调漆配比不对
4.烘烤时间过短
5.返工件处理不到位
涂装表面缺陷原因分析
2
附着力
前处理完成后进行自检,不得有残留油污等杂质;控制涂层的厚度在规定范围内;对于返工件要打磨掉旧涂层才可进行杂质颗粒
漏底
周转时注意工件的防护措施,喷手喷涂时要了解零件结构,做到不漏喷,做好自检
车间力争做好6S,保持工作场所的彻底清洁,定期做好设备清洁、保养
31
6.喷涂前表面被污染
7.阴雨天湿度大,有水分
1.清除屏蔽胶带时刀片刮伤表面
2.工作台面不清洁
3.打磨过度,造成表面损伤
4.周转过程中防护不到位,碰伤
5.工件摆放不合理,造成碰伤
6.工件清洗时装框不合理造成刮伤
序号问题点图片
原因预防措施
1.压缩空气有水
2.工件喷涂前污染
3.烘箱顶部漏雨水(喷塑件)1.周转引起的碰撞2.材料本身缺陷3.铸铝件表面砂眼
4.过度打磨(金属、油漆)
5.摆放不当受压造成
6.包装不合理
序号问题点图片原因
预防措施
1.涂料粘度过高或一次喷涂过厚导致内部的溶剂无法挥发
碰伤、划伤
凹坑
6鱼眼4
5喷涂
检查气管,油水分离器完好;加强对工件的防护措施
周转时做好防护措施、清洁工作台面、按照合理的装框方式进行装框、工件不得叠放超过1.2m,之间用EPE膜隔开
周转时做好防护措施,打磨时打磨机要做直线运动,不可停留一处长时间打磨
开盖使用的涂料后应加以密封;检查气管,油水分离器完好;多次喷涂时,涂层之间的干燥时间要充分;涂料的粘度调整至适当的范围;高温干燥
2.前一道涂层干燥不彻底,下一道涂层又干燥过快
3.涂料混入水或者油
1.空气压缩器的压力过大或里面含有水分
2.涂料粘度过高或一次性喷涂过多
3.烘房的内外温差过大或烘房温度太高
4.底涂未充分干燥就连续喷涂
5.稀释剂挥发速度太快
8起泡针孔
7封;检查气管,油水分离器完好;多次喷涂时,涂层之间的干燥时间要充分;涂料的粘度调整至适当的范围;高温干燥前,务必让涂料内的溶剂有充分挥发的时间
调整涂料粘度至适当,喷涂时不可一次喷涂过厚;选用与季节相配套的稀释剂;多次喷涂时,加强底层的干燥时间;过滤空气压缩器,空气压缩机要定时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