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肥胖症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肥胖幼儿护理措施
肥胖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龄人的正常范围。
肥胖幼儿可能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肥胖幼儿护理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1. 促进健康饮食惯:
- 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白质和低脂乳制品。
- 限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 避免给予孩子过多的零食和甜饮料。
- 教育家长和幼儿养成健康饮食的良好惯。
2. 运动和体育活动:
- 鼓励幼儿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活动,如游泳、跑步、球类运动等。
- 限制幼儿长时间坐着,尽量减少电视和电子游戏的时间。
- 定期带幼儿到户外活动,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3. 营养教育和咨询:
- 家庭和学校应提供肥胖幼儿的营养教育和咨询。
- 教育幼儿和家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正确的饮食惯。
4. 心理支持和经验分享:
- 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肥胖幼儿建立自信和积极的身体形象。
- 鼓励家长和幼儿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功故事,以便互相鼓励和支持。
5. 定期体检和跟踪:
-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
- 跟踪幼儿的体重变化,并在需要时调整护理措施。
肥胖幼儿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长、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合作。
通过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的体育活动、心理支持和定期跟踪,我们可以帮助肥胖幼儿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需要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实施。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小儿肥胖症是指儿童体重超过同龄儿童标准体重的20%以上的一种疾病,主要特点是体重增加、体脂肪沉积过多,伴有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的改变。
小儿肥胖症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心理、社交和学习问题。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以帮助儿童恢复正常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与家长合作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确保提供足够的营养而不过量。
要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护士可以向家长提供营养教育,指导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和正确的食用方式。
还可以鼓励患儿进行适量的分食,避免过量摄入。
其次,运动是帮助小儿肥胖症患者减肥的重要手段。
护士可以鼓励患儿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跳绳等,以帮助减少体脂肪,增加肌肉质量。
此外,也可以进行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力量。
但是,对于小儿肥胖症患儿来说,运动的强度需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
护士还可以提供运动指导和安全建议,确保患儿能够安全地进行运动。
此外,心理社会支持也是小儿肥胖症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士可以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可以与学校老师和同学沟通,帮助患儿在学校中适应,避免受到歧视和排斥。
同时,护士还可以向家长提供心理支持,教授他们如何处理患儿的情绪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
最后,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对于小儿肥胖症护理也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设置定期的随访计划,监测患儿的体重、身高和体脂肪含量的变化。
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可以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以确保患儿能够逐渐恢复正常体重。
同时,也可以评估患儿和家庭在护理过程中的进展和障碍,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建议。
综上所述,小儿肥胖症的护理应以综合护理为基础,包括饮食管理、运动干预、心理社会支持和定期评估。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与家长密切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患儿恢复正常体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幼儿园肥胖幼儿护理措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幼儿肥胖率逐年上升,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作为幼儿园,我们有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肥胖幼儿进行护理和干预。
一、肥胖幼儿的判定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定标准》,对于3-6岁幼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标准体重的20%以上,即可判定为肥胖。
二、肥胖幼儿的危害1. 影响身体健康:肥胖幼儿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影响心理健康:肥胖幼儿容易受到同伴的嘲笑和歧视,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影响生长发育:肥胖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可能导致身高、体重不达标。
4. 影响生活能力:肥胖幼儿行动不便,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体育锻炼。
三、1. 健康饮食:幼儿园应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同时,鼓励幼儿多喝水,减少碳酸饮料和甜食的摄入。
2. 适量运动:幼儿园应组织幼儿参加适量的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脂肪燃烧。
同时,鼓励幼儿多参加体育游戏,提高其运动兴趣。
3. 行为干预:幼儿园应针对肥胖幼儿进行行为干预,如减少久坐时间、限制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应关注肥胖幼儿的心理健康,通过心理辅导、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其心理素质。
5. 家园合作:幼儿园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共同制定合理的家庭食谱,共同监督幼儿的饮食和运动。
6. 定期体检:幼儿园应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及时了解幼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为肥胖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干预。
四、结论幼儿肥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幼儿园、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肥胖幼儿逐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肥胖儿童的指导方法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肥胖问题在儿童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肥胖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
因此,帮助肥胖儿童改善其生活方式和减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指导方法,旨在帮助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医生应对肥胖问题。
1.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为了帮助肥胖儿童改善饮食习惯,家长应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
他们应该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限制高糖和高脂食物的消费。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意儿童的饮食多样性,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家长可以鼓励儿童有规律地进餐,避免过量饮食。
2. 鼓励体育锻炼除了良好的饮食外,体育锻炼也是减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例如足球、篮球或游泳等,以促进体力发展和锻炼。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如远足或骑自行车。
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减肥,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3. 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产品的普及对肥胖问题的加剧起到了一定作用。
长时间沉迷于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可以导致儿童缺乏体育锻炼并增加久坐的时间。
因此,家长应该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鼓励他们进行其他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
4.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减肥过程至关重要。
家长应建立孩子的固定作息时间表,确保他们每天都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此外,家长还可以教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刷牙、洗手等,以维持身体健康。
5. 寻求专业医疗建议对于肥胖儿童,及早寻求专业医疗建议非常重要。
家长应与儿科医生合作,了解孩子的体重状况和健康问题,并根据医生的指导制定合理的减肥计划。
医生可以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寻找肥胖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营养和运动建议。
总结起来,对于肥胖儿童的指导方法包括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鼓励体育锻炼、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肥胖儿童的指导方法肥胖在儿童群体中日益普遍,给他们的健康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针对肥胖儿童,需要制定合适的指导方法,以帮助他们减轻体重,迈向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肥胖儿童指导方法。
饮食指导1.均衡饮食:饮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因素。
为肥胖儿童制定均衡的饮食计划至关重要。
这包括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品的消耗。
同时,要确保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控制食量:肥胖儿童常常因为过量进食而导致体重增加。
建议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吃太多高热量的食物。
可以通过分餐小食、减少高热量零食的数量等方式帮助他们控制食量。
3.禁止暴饮暴食:肥胖儿童往往会面临暴饮暴食的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还会对心理和情绪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学会节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的行为。
运动指导1.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运动是减轻体重的关键。
为肥胖儿童量身定制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建议每天进行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
同时,适当增加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
2.鼓励户外活动:肥胖儿童通常少参与户外活动,因此需要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游戏和体育运动。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体力活动水平,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心理活动水平。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规划好的运动计划外,肥胖儿童还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他们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并与家人一起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
心理指导1.关注自尊心:肥胖儿童常常面临来自同龄人的歧视和嘲笑,这会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提供心理支持:肥胖儿童在减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我们给予持续的心理支持。
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参加支持小组、咨询师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
3.教授应对技巧:肥胖儿童常常需要应对来自外界的压力和伤害。
保育员肥胖儿的护理的教养笔记
保育员如何护理肥胖儿。
一、改善幼儿膳食,教会孩子科学的饮食习惯告诉孩子不要过快的进食,实行定点定时进餐,减少零食。
1.控制幼儿的饮食量,每天吃饭前请幼儿先喝汤,后吃主食;以菜为主,肉味辅,降低幼儿的饮食量。
2.指导幼儿吃饭时学会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贪食,不暴饮暴食。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教育孩子不要进食后就睡觉。
1.利用户外活动时间,指导幼儿做一些活动量大的运动项目。
俊熙最喜欢玩沙包了。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以幼儿感兴趣的运动为主,其他项目为辅,让幼儿在减肥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开心.有趣的去玩,同意也达到了我们预想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好的减肥策略。
2.在午餐后,带领幼儿在院子里散步,避免幼儿直接午睡,造成消化不良。
三、家园配合,与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协助帮助幼儿安排减肥计划。
1. 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不要过量地让孩子进食。
2. 尽量让孩子到室外多做些体力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防
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
3. 要限制孩子吃高脂肪食品和糖果.糕点,少吃荤油.肥肉。
给孩子准备适量低热量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
4. 大人要有科学的饮食习惯,给孩子做出榜样。
5.帮助孩子养成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大脑有时间接受饱腹信号,有助于防止过度进食。
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活饮食习惯,注意进食和运动情况。
2、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每周监测体重变化。
二、护理措施
1、在限制饮食的同时,通过增加运动量,促进热能消耗。
运动量根据患儿耐受力而定,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2、饮食护理:婴儿期减少添加高糖、高脂肪的食物,6-8 个月婴儿肥胖者限制奶量,减少精制米面食物。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提倡少量多餐,杜绝过饱,不吃零食。
选择蔬菜类食物,添加适量的蛋白质,同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每周测体重 1 次,注意进食和运动情况。
4、心理护理:引导患儿正确认识自身体态改变,消除因肥胖带来的自卑心理,鼓励患儿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母亲怀孕后期应适当控制饮食,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度。
2、向患儿家长宣教科学育儿知识,培养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对患儿实施生长发育监测。
四、注意事项
1、不偏好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运动量。
对患儿实施生长发育监测。
2、鼓励患儿参与正常的社交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肥胖症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身高及体重、腰围。
2、评估患者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3、评估患者的体力及心理状态二、护理措施1、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与营养师协调制定饮食行为干预计划,达到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的目标。
其内容包括:食物选择(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避免高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食物行为(选购、贮存、烹饪),摄食行为(时间、地点、陪伴、环境、用具、菜单),使患者在“少吃一些”的同时感觉良好。
护士应监督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教会患者自我监测方法和饮食日记的记录。
患者体重应持续、缓慢下降,以每周体重下降0.5-1.O千克为宜。
2、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教导患者改变不良饮食行为的技巧,如限定进餐次数,限定在家中进食,使用小容量的餐具,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鼓励患者改变饮食习惯,不进食油煎食品、快餐、零食、巧克力、甜食等高热量食物。
适量增加膳食纤维,每次进食前先喝250毫升水或先喝汤以增加饱腹感,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3、病情观察:定期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和体重的控制情况,动态观察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的变化。
同时,注意热量摄入过低可引起衰弱、脱发、抑郁甚至心律失常,应严密观察并及时按医嘱处理。
4、合理运动:肥胖症患者的体育锻炼应长期坚持,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肥胖程度及爱好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提倡有氧运动,如快步走、太极拳、慢跑、游泳、跳舞、做广播体操、登山、球类活动等。
运动强度以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为宜,中等活动的运动心率一般应达到150-年龄(次/分),不宜超过170-年龄(次/分)。
先由小运动量开始,待适应后再逐步增加应达到的目标。
建议每天累计达到8000-10000步运动量,其中包括每周2-3次抗阻力肌肉锻炼,隔天进行,每次20分钟。
指导患者固定每天运动的时间,充分利用一切增加活动的机会(如走楼梯而不乘电梯),鼓励多步行,减少静坐时间等。
5、用药护理:对使用药物辅助减肥者,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并观察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
肥胖幼儿的管理措施
肥胖幼儿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控制饮食:家长应该控制幼儿的饮食,尽量避免给幼儿食
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饮食中应该以蔬菜、水果为主,
而不是零食、糖果等垃圾食品。
2.增加运动量:严格控制幼儿的坐着或躺着的时间,鼓励幼儿多
参与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戏等,以增加幼儿的体力和消耗卡
路里的数量。
3.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可以帮助幼儿
保持良好的体重和新陈代谢状态。
对于肥胖的幼儿来说,建立规律的
作息时间可以维持一个良好的代谢情况,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4.家庭配合:家长应该积极协助幼儿管理体重,鼓励幼儿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
可以为他们准备健康的食物,陪伴他们参加户外活动,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习惯。
5.医疗干预:对于真正的肥胖幼儿,医生可进行相应的医疗干预,如开药、手术等,以达到恰当、适度的减重效果。
在开展治疗前,应
该仔细评估幼儿的身体状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肥胖症患者的护理常规肥胖症(ObeSity)是由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分布异常、体重增加的一组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肥胖的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两大类。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无明显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病因引起的肥胖,它属于非病理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各类肥胖中最常见的一种,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
许多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是不同的。
本节主要讲述单纯性肥胖患者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的来说,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
正常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少数纤维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胶原物质组成。
脂肪组织平均含脂肪约80%,含水约18%,含蛋白质约2%。
深部脂肪组织比皮下脂肪组织含水略多,肥胖者脂肪组织含水量增多。
当肥胖发生时,一般仅见脂肪细胞的明显肥大,但是当缓慢长期持续肥胖时,脂肪细胞既肥大,同时数量也增多。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肥胖,但是女性单纯性肥胖者发病多在分娩后和绝经期后,男性多在35岁以后。
喜欢进食肥肉、甜食、油腻食物或啤酒者容易发胖。
睡前进食和多吃少动为单纯性肥胖的常见原因。
一般轻度肥胖症无自觉症状。
中重度肥胖症可以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焦虑及忧郁等。
肥胖症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症、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静脉血栓等疾病伴发。
【辅助检查】1.体重指数(BMI)BM1=体重(kg)/身高(m)2,是较常用的指标,可以更好反映肥胖的情况。
我国正常人的BMI在24以下,≥24即为超重,228为肥胖。
2.理想体重(idea1bodyweight,IBW)可衡量身体肥胖程度,主要用于计算饮食中热量。
40岁以下,IBW(kg)二身高(CnI)—105;40岁以上IBW(kg)二身高(cm)-100,但通常认为合理体重范围为理想体重正负10%o3.腰围(WC)WHO建议男性WO94cm,女性WO80cm诊断为肥胖。
小儿肥胖症护理范文小儿肥胖症是指儿童时期体脂肪过多,超过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范围。
小儿肥胖症不仅影响儿童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心理和社交问题。
所以,对于患有小儿肥胖症的儿童,需要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护理。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心理以及家庭支持等方面探讨小儿肥胖症的护理。
首先,饮食是控制小儿肥胖症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当引导孩子和家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首先要建立一个均衡的饮食计划,包括合适的食物种类和食用量。
适当限制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如碳酸饮料、零食和快餐等。
鼓励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等健康食物。
另外,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和合理的食物搭配。
形成定时定量、多餐少食的饮食习惯,减少或避免大吃大喝。
家长应当成为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榜样,尽量避免儿童单独用餐,餐桌上应当有家人共同进餐。
其次,运动是消耗能量的重要方式,对于控制小儿肥胖症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引导儿童参与适当的运动。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力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一般建议孩子每天进行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此外,还可以参与户外活动和团队运动,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社交性。
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运动,亲自陪同孩子参与运动活动,增强亲子关系并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
其次,心理健康是小儿肥胖症护理的重要一环。
小儿肥胖症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和自卑感。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关心并尊重孩子的感受。
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支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护理人员还应当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形象,避免过度关注外貌和体重。
此外,家长应当给予孩子家庭的情感支持,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最后,家庭支持是控制小儿肥胖症的关键。
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孩子的护理计划,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首先,家庭应当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的购买和准备。
其次,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参与运动,提供适当的运动条件和设备。
家庭成员还可以共同参与运动活动,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小儿肥胖的护理措施有哪些?(专业文档)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的肥胖症患者,其中儿童也占了多数,家长也了解到肥胖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怎样治疗成了家长们关心的焦点,专家分析,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吧。
1、饮食管理要使任何肥胖儿体重减轻就必须限制饮食,使患儿每日摄入的能量低于机体消耗总能量。
因此饮食管理极为重要。
饮食管理的原则如下:(1)满足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的需要。
饮食构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其中蛋白质供给能量占30%~35%,脂肪供给能量占20%~25%,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占40%~45%。
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此期蛋白质供给能量可增至50%~60%。
每日食物供给总能量的减少量,依其肥胖严重程度而定。
严重肥胖者,可按理想体重的需能量减少30%或更多。
(2)宜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以满足患儿的食欲,不致引起饥饿的痛苦。
如绿叶菜、萝卜、豆腐等。
进餐次数不宜过少,必要时,两餐之间可供低热量的点心。
每餐进食的量应合理。
(3)体重不宜骤减。
最初控制体重增加,以后使体重逐渐下降。
当降至该年龄正常值以上10%左右时,不再严格限制饮食。
(4)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
(5)根据上述原则,食品应以瘦肉、鱼、禽蛋、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为主,限制脂肪摄入量。
(6)必须取得家长的长期合作,鼓励患儿坚持饮食治疗的信心,才能获满意疗效。
2、制定运动计划在限制饮食的同时,增加运动使能量消耗。
是减轻肥胖者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因肥胖小儿运动时气短、运动笨拙而不愿运动。
需要护士、家长、患儿合作,共同制定运动计划。
开始应选择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提高对运动的兴趣。
运动量根据患儿耐受力逐渐增加。
剧烈运动可使食欲增加,应避免。
3。
解除精神负担有些家长对于子女的肥胖过分忧虑,到处求医,对患儿的进食习惯经常指责,干预过甚。
这些都可引起患儿的精神紧张,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应注意避免。
儿童单纯肥胖症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CSO)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门诊55例确诊为CSO的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有差异(P <0.05)。
结论对CSO患儿施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达到减肥的效果,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单纯肥胖症护理
一、概述
单纯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的年龄为婴儿期、5-6岁及青春期。
继发性肥胖不属于单纯肥胖症,继发性肥胖是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
药物引起的肥胖也不属于单纯肥胖症,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肥胖。
由于肥胖病患儿约1/3发展为成人肥胖症,并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治疗十分困难,故应及早预防。
二、病因
1.营养因素营养素摄入太多,如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食物过多,自幼养成多食习惯,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造成肥胖。
2.缺乏体育锻炼体力活动过少,导致热量消耗减少;或是因某些疾病需长期卧床休息,同时增加营养,亦易形成肥胖。
而肥胖后更加懒于活动,使肥胖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肥胖症有高度遗传性。
肥胖双亲常有肥胖儿童,其子女肥胖率为70%~80%,而正常双亲的后代发生率为14%左右。
4.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属病故、学习成绩落后等)和心理异常(家庭溺爱造成胆小、恐惧、孤独等),可造成不合群,以进食为自娱而导致肥胖。
5.其他因素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等因素引起的肥胖称为继发性肥胖。
三、临床特点
1.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最常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2.婴儿期肥胖易患呼吸道感染、哮喘和佝偻病,而且以后很有可能发展为成人肥胖。
3.青春前期肥胖患儿食欲极好,常有多食、喜食肥肉、油炸食物或甜食的习惯。
身高及体重与同龄相比均偏高,性成熟较早。
可有疲乏感,用力时气短或腿痛。
严重肥胖者可因脂肪过度堆积限制胸廓及辅助肌运动,致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肺泡换气量减低,引起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发绀、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该病又称匹克-威克综合征。
四、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高能量食物过多或运动过少有关。
2.自我形象紊乱与体态肥胖有关。
3.知识缺乏与忠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知识有关。
五、护理目标
1.能根据年龄分期和肥胖程度,合理摄入热量。
2.患儿能正确认识自身体态。
3.患儿及家长能正确选择食物,饮食构成合理。
六、护理措施
1.限制饮食
(1)根据不同年龄、身高、体重计算热量,制定相应的食谱。
饮食应以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食物为主。
为满足小儿食欲,宜选择体积大而热量少的食物如萝卜、芹菜、冬瓜、番茄等,可加适量的蛋白质类如瘦肉、鸡肉、鱼、豆制品等。
少吃或不吃高热量、高脂肪、体积小的食物如饮料、油炸食品、巧克力、奶油等。
食物切小块,减慢进食速度,吃饭时间不宜过长,吃饭时分散对食物的注意力,同时注意充分供应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
(2)对患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强调的是,儿童肥胖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而肥胖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影响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因此,肥胖患儿干预方案的实施,应有多方面的参与,良好自理行为的建立至关重要。
(3)Orem的自理理论认为,自理是个人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好而需要自己进行的活动。
特别是7-12岁是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度的时期,此期儿童开始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性增强,乐于学习新的技能以完善自我。
但肥胖儿童存在诸多的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