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来来往往的汽车一
- 格式:pdf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7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来来往往的汽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中的第6课《来来往往的汽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生活中常见的汽车,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汽车的形态、颜色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汽车的种类、特点及绘画方法,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汽车。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汽车结构与形态的描绘。
2. 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范画等。
2.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绘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各种汽车,引导学生说出汽车的名称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分组观察不同的汽车,讨论汽车的结构、形态和色彩,引导学生发现汽车的美。
3. 示范与讲解按照汽车的绘画步骤,为学生示范绘画方法,讲解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汽车的绘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汽车,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来来往往的汽车2. 正文:见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汽车。
2. 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汽车,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使学生了解了汽车的种类、特点及绘画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汽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
汽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
来来往往的汽车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来来往往的车辆就是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懂得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
书本中出现的汽车图片,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征;展示的一辆小汽车的拼贴顺序图,目的是为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提供研究的范例;最后的学生活动图可以作为评价活动时的参考。
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对汽车进行分析,初步感受造型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节课已初步学习了纸的撕法,具备了一定的撕纸能力。
但在撕外轮库及拼贴细节部分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构造及功能。
2、通过撕和拼贴各种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以及撕纸的技巧。
有序地拼贴,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车子的外形特征进行有目的的撕纸,和有序的拼贴,表现自己喜爱的汽车。
难点:概括地表现车子的外形,及汽车细节部分的装饰。
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彩色纸、固体胶、纸盘子、范作学生:彩色纸、固体胶教学过程1、导课(1)播放汽车总动员的影片请学生说说你在里面看到了那些汽车?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类型的汽车。
出示课题《来来往往的汽车》(2)出示教师的范作,撕纸拼贴的汽车请学生猜猜老师是怎么做的?揭示本节课的任务,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汽车。
2、探究学习小朋友玩过撕纸吗?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撕纸游戏。
请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动作的撕纸,看看哪种能撕纸的姿势能撕得更准确教师在纸上画一条曲线,第一次两只手放远远的撕,第二次两只手靠拢撕。
学生反馈:得出撕的时候两个拇指食指靠拢撕能撕得更准确。
(1)撕纸游戏闯关练习一谁能最快撕一个方形 (总结方法:靠边撕)闯关练习二、师生比赛谁能最快撕一个圆形。
来来往往的汽车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不同汽车,学习中渗透安全教育。
2,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了解其结构,并学习概括表现不同汽车外形特征。
3,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所喜爱的汽车,进行基本形练习。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汽车,了解车辆的外形特征,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概括表现汽车外形,用撕贴的方法有目的地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并添加细节装饰。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固体胶(教师)课件学生范作彩色纸固体胶展板教学过程:一.学生习作导入(1分钟)1.“在学习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作品,看,是不是很熟悉呀?对了,上面的房子都是同学们之前的撕纸作业,老师把它拼成一幅画,好看吗”---好看2,“可是你看,画面中有了许多漂亮的楼房中却也多了一条宽大的----马路,空荡荡地,真冷清!怎样让它热闹起来呢?”----添加汽车3,“这个提议真棒,我们可以用撕贴的方式为马路添上有来有往的汽车,老师需要大家一起完成这张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揭题:来来往往的汽车(贴板书)二。
探究新知(9分钟)1.说一说:“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4页,看图并结合平时生活所见,说说你在生活中经常在路上看到过哪些车?”“你能描述一下它是什么样或者由哪些什么形状组成的吗?”(学生发言交流)2.听一听:“同学们发言真积极,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车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吧!”(浏览1公交车、2越野车、3小轿车-----听声逐一引出4救护车、 5警车、6消防车,引导生用基本形认知其外形特征)“比较这几款车,它们的车身外形一样吗?”--------不一样3.想一想:“可是它们的外形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这些结构也是待会我们要撕贴汽车可以表现的部分,这些观察一下,车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结构?”(生自由说,老师归纳,学生不懂,师示意引导,重在了解。
)课件辅助展示汽车结构进行归纳,引导认知5.连一连:“如何概括地表现不同款式汽车呢,瞧!老师用基本形组合成这6款车的图形,你还能认出它们吗?我们来玩个连线游戏!分别给这六辆车找到与它相似的图形?”(图片引导孩子对车外形了解)“我在车身上拼贴了车的哪些结构?”------窗户车门轮胎“分别用上了哪些图形?”------方形梯形圆形三.示范引导(8分钟)“这些基本图形真好用,不仅可以拼贴房子,还可以拼摆汽车,同学们一定想动手试一试了吧,不急,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制作步骤吧!”1,“学习制作,先要选纸,瞧,大屏幕上出现了两辆同款汽车,你觉得那辆更吸引你呢?为什么?”------第一辆,色彩更鲜艳。
浙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6 来来往往的汽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 来来往往的汽车》是浙人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来来往往的汽车,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汽车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技巧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对于观察和描绘物体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汽车的细节,并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仔细观察汽车的细节,并运用绘画技巧来描绘汽车。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3.学生能够感受到汽车的形态美,培养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仔细观察汽车的细节,并运用绘画技巧来描绘汽车。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绘画和实践的教学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汽车的图片,并讨论汽车的特征和细节。
然后,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最后,学生可以实践绘画不同类型的汽车,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汽车的图片和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准备汽车的模型或图片,供学生观察和描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椅子,讨论椅子的特征和细节。
然后,展示汽车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汽车的形态和特征。
2.呈现(10分钟)展示汽车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绘。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用画笔和颜料来表达自己对汽车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辆汽车,进行观察和描绘。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心得。
教师可以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和绘画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可以尝试绘画不同类型的汽车,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来来往往的汽车-浙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汽车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汽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汽车的构造和功能。
2. 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造型和表现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汽车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汽车的构造和功能2. 汽车的种类和特点3. 汽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汽车的构造和功能2. 汽车的种类和特点3. 汽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1. 汽车的构造和功能的理解2. 汽车的种类和特点的表现3. 汽车与人们生活关系的深入认识教具与学具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汽车的图片2. 实物模型:汽车的模型3. 绘画工具:画纸、彩笔、水粉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图片素材展示各种汽车,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汽车的构造和功能。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1. 讲解汽车的种类和特点。
2. 讲解汽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汽车进行绘画。
2.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进行绘画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四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1. 来来往往的汽车2. 副一年级上册美术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汽车。
2. 写一篇关于汽车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汽车的构造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汽车的种类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汽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绘画实践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来来往往的车丨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以“来来往往的车”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描绘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
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他们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的理解。
2. 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
2. 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 小组讨论的道具,如卡片、便签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类型的汽车,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各个部分和功能。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汽车,进行观察和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作品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和描绘的心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及观察和描绘的方法。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来来往往的车2. 课题: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3. 内容:汽车的各个部分和功能4. 重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5. 难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的理解,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汽车。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了他们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创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绘心得。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来来往往的汽车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为一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主题为“来来往往的汽车”。
课程内容涉及汽车的基本构造、颜色、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汽车的动态美。
学生将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汽车绘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汽车画作。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颜色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讨论、实践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汽车的动态美。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动态表现。
2. 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
3. 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汽车模型或图片。
2. 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汽车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的基本构造、颜色和功能。
2. 观察: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汽车,注意汽车的动态美。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汽车的特点,如何通过绘画表现汽车的动态美。
4. 实践: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汽车绘画实践。
5.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技巧给予建议。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车绘画的技巧和要点。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6课来来往往的汽车2. 教学内容:汽车的基本构造、颜色、功能3.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讨论、实践的能力,表现汽车的动态美,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4. 教学难点: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动态表现,绘画技巧的指导,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5. 教学过程:引入、观察、讨论、实践、指导、展示、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汽车画作。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汽车添加有趣的元素。
3. 要求作品构图合理,颜色搭配和谐。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汽车绘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汽车画作。
来来往往的汽车-浙人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的形态、颜色、特点等,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初步的造型能力;2.发展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美育情感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观察汽车的形态、颜色、特点等;2.绘制出简单的汽车形象,初步形成熟悉汽车的观察和绘制能力。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教育学生爱护环境。
四、教学过程1. 自由绘画汽车•展示汽车图片,引导学生自由绘画汽车,初步了解汽车的基本形态,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不拘束于形式,随意绘画出自己眼中的汽车。
•学生绘画完毕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其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2. 分析汽车的组成部分•展示汽车的各个部分,引导学生认识汽车的组成部分,如车轮、车窗、车身、顶篷等。
•让学生注意观察汽车的颜色、线条等,初步了解汽车造型的特点。
3. 向导绘画汽车•指导学生画出汽车的基本形状,包括车身、车窗、车轮等,让学生注意比例和形状的协调性。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汽车的绘画,初步掌握汽车造型的基本要点。
4. 按自己的创意绘画汽车•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自主设计并绘制自己喜欢的汽车,注意颜色和线条的搭配,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绘画完毕后,自由发表自己对汽车的认识和理解,交流自己的绘画心得,向同学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
五、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按照“自由绘画-分析部分-向导绘画-创意绘画”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爱护环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造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汽车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初步了解了造型的基本构成方法,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了基础。
上课时间:2013年 9 月 29 日10月8日课题来来常常的汽车课时 2 课型造型*表现教课目标教课重难点1、学习归纳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色,初步认识汽车的结构及功能。
2、经过撕和拼贴各样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的拼贴。
提升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想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经过对来来常常的汽车的察看、剖析,感觉汽车造型的奇异、色彩的漂亮。
1、要点:认识各样汽车,察看、剖析来来常常车辆的外形特色,用撕纸拼贴方法来表现自己喜爱或想像中的汽车。
2、难点:归纳的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自己要撕的外形轮廓。
教课准备教课方法(学生)胶水、彩色纸等工具,纸箱、纸板等资料(教师)各样观点车的图片、示范用纸等学生学习流程教学预设流程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分层练习、特别关注第一课时课前,撕纸游戏1、魔术导入(1)跟老师持续撕两个圆变魔术 :把两个圆装在你方才撕的形状下面,就是一辆车子了,谈谈,你的是什么车呢?学生疏小组议论,感知生肖文化(2)师: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来学惯用撕贴的方法来拼贴一辆小汽车。
教师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撕纸拼贴的车辆。
2、察看剖析(1)出示课件 flash“来来常常的车辆”,让学生认真察看。
师:我们每日都会在街上看到来来常常的车辆。
你最喜爱什么颜色的汽车呢?生:红色(2)师:注意看这四辆小汽车,它们有哪些地研究民间生肖艺术品装修美感学生疏组进行草图设计学生疏层作业,降低作业难度方不同样啊?生:公交车是长方形的;小轿车车顶是圆圆的等。
师:各有什么用途呢?生:卡车能够装好多东西,公交车能够载大家去玩。
师:汽车一般有哪些部分构成的呢?生:车身、门窗、轮子、车灯等。
3、研究技法(1)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请学生议论能够做什么车的轮廓,还需要拼贴上什么?(2)课件出示几种汽车的图片。
师:看到大屏幕上有几辆汽车,此刻老师想做剖析有关作品,认识创作方法和步骤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此中的一辆,帮老师精选一辆吧?生:红色的小轿车。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一年级上册第6课《来来往往的汽车》
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构造及功能。
2、通过撕和拼贴各种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节课已初步学习了纸的撕法,具备了一定的撕纸能力。
但在撕外轮库及拼贴细节部分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各种汽车,观察来来往往汽车的外形特征,用撕纸拼贴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喜欢的汽车。
难点:概括地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自己要撕的外形轮廓,并添加汽车细节部分的装饰。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来来往往的汽车
(一)、欣赏范作导入课题
1、请学生欣赏教师的范作——撕纸拼贴的汽车作品,问学生这作品是一个什么形状?车子。
是如何做出来的?撕
2、车上黄色的是什么?窗户。
黑色的?轮胎。
这些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先撕后涂上固体胶贴上
3、总结:这辆小汽车就是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完成,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学这种方法,然后拼贴出各种各样的小汽车来。
出示主题《来来往往的汽车》。
(二)、观察汽车的结构
1、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汽车?问学生知道哪些?
吊车、大卡车、小汽车、越野车、救护车、公交车……。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来来往往的汽车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
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汽车的不同动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交通工具的审美感知。
教学难点1. 汽车结构的理解和表现。
2. 汽车动态的描绘。
教具学具准备1. 汽车模型或图片。
2. 绘画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汽车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汽车,引导他们注意汽车的车身、车轮、车窗等部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 分析: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汽车的不同部分和功能,加深他们对汽车结构的理解。
4. 示范:教师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描绘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5.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
板书设计1. 来来往往的汽车2. 副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教学目标4. 教学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描绘自己家中的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
2. 要求学生注意汽车的结构和动态,尽量表现出汽车的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汽车,让学生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了绘画技巧,提高了他们的绘画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生活中的其他交通工具,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实际学习绘画技巧和知识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