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研究及仿真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电气化铁路的弓网关系摘要:在电气化铁道线路,电力机车的受电弓与接触网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为电力机车供电。
因此,受电弓与接触网需要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
本文就弓网关系进行探究,解决弓与网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受电弓接触网弓网关系一、弓网关系概述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的接触而获取电能,受电弓与接触网是动态相互作用的,为了使电力机车可以获得稳定的电能,受电弓对接触网有向上抬升的力。
两者相互接触受力,联系密切。
在电气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弓网接触力总是变化的,因此又称接触力为动态接触力。
任一时刻的接触力等于静态接触力、摩擦阻力、空气动力及动态接触力分力的矢量和,即:F = F 0+ F R+ FAER + FDYN通过弓网受力分析,可以判断受电弓与接触网任一者的状态不良时,都容易引发弓网的异常信息,影响供电安全。
而且,弓网关系可以更深入的追溯到电力机车的内部故障,同样会引起接触网跳闸,造成车顶放炮,对弓网设备构成影响。
同样接触网的故障停电,也会使电力机车失去动力停车。
因此广义上讲弓网关系是电力机车与牵引供电设备之间的关系1、易引发弓网故障的接触网缺陷(1)接触线的硬点造成接触线硬点有四大原因,①设计原因。
在锚段关节、线岔以及上跨桥下需降高的接触网设备,由于接触线需要使用做降高或下锚的处理,易产生硬点。
②材质原因。
接触线采用的合金接触导线晶粒不均匀,导线内部在应力、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容易波浪弯。
③施工原因。
在接触线施工架设过程中,应采取恒张力放线施工,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张力标准理论数值指导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极易使接触线发生变形、扭曲、硬弯。
④维护原因。
由于检修作业人员日常作业不标准,在作业过程中踩踏接触线造成硬点。
序号项目160km/h等级线路200km/等级线路1类2类3类1类2类3类1 硬点(g)30 40 50 30 40 502 一跨内接触线高差—150 200 ——150表1 接触网平顺性指标在电力机车高速运行的过程中,接触线的硬点增加了与受电弓的摩擦力,导致受电弓寿命降低,严重的可能发生打弓故障,甚至造成大面积塌网。
试论弓网电弧模型及其电气特性的研究进展摘要:电力机车的运行速度不断的提高,由于弓网离线电弧而造成的电气烧伤事故现象也越来越多。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防止弓网电弧侵蚀受电弓和接触网,避免对机动车设备和环境造成电气干扰,降低影响电气化铁路安全稳定运行因素,对弓网电弧的电气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弓网电弧模型及其电气特性的进展进行了探析和研究,阐述了弓网电弧的基本模型,分析电气特性中电气侵蚀、电弧能力以及电气干扰和电弧检测的进展情况,从而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弓网电弧;电气特性;模型随着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弓网电弧作为衡量列车高速运行的重要指标,社会对于弓网电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弓网电弧对整个电气化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气铁路的供电系统主要是采取弓网受流的形式为电力机车提供所需的电能,只有保证弓网接触性能的稳定性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弓网燃弧的事故发生。
1. 弓网电弧的基本运作机理在电气化铁路中,为了保证机车的受流,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必须要产生一定的接触压力,但是在机车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所影响的动态接触压力及气流对受电弓产生了一个随速度的加快也迅速增加的气动力。
当三种作用力产生的合力比较小时则会导致机车受流质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当产生的作用力偏大则会使接触导线和集电头接触板的磨损更加严重,压力为零时则是弓网分离的临界点。
当受电弓处于一种离线状态时,会导致弓网之间的某一瞬间电压接近无穷大,空气会被击穿,从而就产生了弓网电弧的现象[1]。
2. 弓网电弧的主要影响因素2.1 列车速度对弓网离线频率的影响当电力列车处于运行状态时,接触线也会同时产生有波传播速度,当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速度与接触悬挂的波动速度达到吻合状态时,弓网系统会产生一定的谐振现象,从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接触悬挂的振幅开始趋于无穷大,因此会导致弓网受流系统遭到解体。
受电弓最优主动控制仿真研究答辩受电弓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供电线路与列车之间的接触和能量传输。
受电弓的位置控制对于确保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受电弓的最优主动控制进行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受电弓的主动控制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控制受电弓的高度,另一方面是控制受电弓与供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压力。
对于受电弓高度的控制,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反馈控制的思想,通过测量受电弓位置的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号的差异来调整控制输出,使受电弓的位置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考虑到列车运行速度和受电弓与供电线路的接触状态对受电弓高度的影响。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通过模拟列车实际运行情况的方法来优化受电弓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受电弓与供电线路之间的接触压力控制,主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压力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能量传输的稳定性。
过高的接触压力会导致受电弓与供电线路之间的磨损加剧,而过低的接触压力则会导致传输能量的不稳定,甚至无法传输能量。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控制受电弓的位置来实现接触压力的最优控制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用仿真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立受电弓与供电线路之间的力学模型和列车运行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和控制算法对受电弓的位置和接触压力进行仿真。
在仿真研究中,可以考虑不同的列车运行速度、受电弓位置和供电线路条件,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得到最优的受电弓控制策略。
同时,还可以研究不同的控制参数和控制方法对受电弓位置和接触压力的影响,为实际的受电弓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另外,在仿真研究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风速、弓面弯曲等对受电弓位置和接触压力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受电弓位置和接触压力的控制机制,为实际受电弓控制系统设计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方法。
总之,受电弓最优主动控制仿真研究在电气化铁路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高速铁路弓网动态受流仿真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问题背景
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部件之一,弓网系统在高速列车的运行中扮演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弓网系统容易受到气动力、机械力
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振动、噪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
适性。
为了提高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对弓网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展高速铁路弓网动态受流仿真研究,以探究弓网系统受流动力、机械力等因素的影响机理,分析弓网振动、噪声等问题的产生原因,并通过仿真
优化弓网系统结构和参数,提高其稳定性、抗振性和减振噪性能。
三、研究内容
1. 弓网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通过对高速列车弓网系统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弓网系统受流动力、机械力等因
素的影响机理和产生振动、噪声等问题的原因。
2. 弓网系统的优化设计:根据仿真结果,优化弓网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提高其稳定性、抗振性和减振噪性能。
针对关键部位进行研究优化,例如弓肢、弓撑等部件的
设计。
3. 实验验证与分析:在实验室内复现弓网系统受流动力、机械力等因素的作用,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一步优化弓网系统设计方案。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提高高速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为高速列车弓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同时为国内高速铁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本研究还可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弓网故障关系的分析与探讨作者:田江漫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07期摘要: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的“心脏”,接触网和受电弓则是连接“心脏”和高速动车组等负载的“动脉”,受电弓高速移动,使得机车从接触网受流变得复杂,本文针对现场实际,阐述弓网事故的原因,并对事故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弓网关系;供电质量;预防措施随着我国铁路运输速度的逐步提高,电气化铁路的装备质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日益明显。
弓网故障目前是我国电气化铁路面临的突出问题,原因是电气化铁路原先的设备技术落后、老化,已不能满足我国铁路既有线路的提速要求,如何降低弓网故障率,提升铁路运输品质,显得越发重要。
1 弓网故障原因分析目前,电力机车、动车组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电力机车、动车组受电弓技术进步明显,受电弓故障率大大降低,这样就造成目前弓网故障多发于接触网的部分特性与某些参数性能上,而且接触网的不稳定特性非常明显,主要受铁路沿线线路环境情况、沿线风速、气温等因素影响。
1.1 接触网定位环节接触网刮弓故障,工务部门对接触网施工时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使得接触网施工质量不合规,偏差较大超过标准所致。
1.2 接触网设备(1)电连接、吊弦引起的弓网故障。
一是如果电气化铁路负载增大会引起接触网电流增大,如果接触网部分附件、参数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可能会造成接触网吊弦烧损等故障,二是接触网参数设置不合理会导致其受环境因素影响可能长期处于共振状态,振脱紧固螺栓,引发接触网故障。
(2)导线烧断故障。
未按照标准布置接触网,致使接触网出现硬折、尖端等引起长期拉弧的情况,造成接触网局部损伤,造成接触网崩断事故。
(3)接触网或附件制造材质不符合规范要求,引起接触网附件断裂引发弓网事故。
劣质的接触网线夹可能出现断裂,从而引发打弓、钻弓、脱弓事故,如在接触网曲线处,由于接触网导线受水平拉力较大,如果定位夹质量不满足标准要求,定位夹可能会断裂,造成受电弓脱弓。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仿真平台设计
杨红梅
【期刊名称】《今日制造与升级》
【年(卷),期】2022()9
【摘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弓网系统)动态特性是系统设计和运营维护的主要参考依据,而弓网系统仿真平台是获取其动态特性的重要支撑。
文章分析了接触网系统不同建模方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接触网动态分析仿真模型;进而基于不同需求建立了受电弓多质点模型;通过罚函数耦合方法,建立了弓网耦合系统模型;通过欧标EN 50318验证了弓网模型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弓网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平台的建立提供借鉴。
【总页数】4页(P33-35)
【作者】杨红梅
【作者单位】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高速铁路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混合仿真及非线性控制研究
2.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研究
3.高速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态受流性能的仿真分析
4.基于Ansys的受电弓/接触网动力学仿真中接触网的建模研究
5.利用动态子结构系统和MDOF接触网模型对受电弓/接触网系统进行混合仿真测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15T09:47:28.6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徐立飞
[导读] 摘要:高速电气化铁路中行驶的列车随着运行速度的加快,弓网动态系统的作用会变得十分明显,接触网与受电弓间的动态接触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只有考虑受电弓以及接触网在内的系统设施的弓网系统,才能得到真实的弓网动态模型。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8
摘要:高速电气化铁路中行驶的列车随着运行速度的加快,弓网动态系统的作用会变得十分明显,接触网与受电弓间的动态接触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只有考虑受电弓以及接触网在内的系统设施的弓网系统,才能得到真实的弓网动态模型。
弓网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会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性以及受电弓的受流稳定性,因此必须加强弓网系统的动态特性的研究。
本文对弓网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系统;动力学仿真
参考文献:
[1]杨英.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7.
[2]韩南南.基于接触网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弓网系统振动特性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
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研究及仿真
列车受电弓从接触网受流是在动态运行完成的,不同的接触网-受电弓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性能,良好的弓网关系是保证列车受流安全可靠的必要前提。
文章通过对受电弓特性及弓网受流的性能评价进行分析,建立起仿真分析模型,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对弓网作用关系进行评价。
标签:接触网;受电弓;受流
引言
在受电弓与接触网组成的供电耦合系统中,受电弓对接触网进行激励,振动波沿接触网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并且列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受电弓会使弓网振动幅度增大,使接触网的抬升进一步增加。
受电弓与接触网的这种动态相互作用与列车的运行速度密切相关。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空气动力也会参与其中。
因此,在电气列车运行过程中,弓网接触压力以及接触网的抬升是不断变化的。
弓网接触力和接触网抬升是受电弓和接触网两个振动子系统相互耦合的结果,可以用来评估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接触质量。
对于电气化铁路,有必要通过弓网仿真有针对性的对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匹配性进行研究,在保证弓网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弓网系统的接触质量和延长弓网系统的运行寿命,降低弓网系统运营成本,为高速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受电弓和接触网相互作用入手,研究受电弓与接触网的工作动态,通过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作用仿真分析,给出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移动时,接触压力与时间相关的特性,以及和接触网抬升的相互关系,对相应的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评价。
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根据具体的接触网设计参数和受电弓技术参数,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整个锚段接触网的FEM模型;建立受電弓的模型;同时依据EN3018或现场实测数据确认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对现有弓网关系进行评价,若存在问题,则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给出成因分析及合理化建议。
3 受电弓结构及特性
受电弓是安装在车辆上,实现列车从接触网取得电流的专用设备,一般由底
架、框架、弓头和传动系统等组成。
受电弓的结构与技术特性对弓网系统的运行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受电弓与接触网不匹配,就不会产生所期望的结果。
受电弓的特性包括电气性能、静态接触力、空气动力、动态接触力、抬升力及动态特性等方面。
受电弓与接触网组成的系统简称弓网系统,弓网系统要求:动态接触力和接触网抬升应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弓网接触点的电流应能满足车辆各种情况下的运行需要;符合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的规定。
弓网系统要求的这些功能可细分为机械、材料、电气、几何、运行和维护等几个方面,各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4 弓网相互作用的性能与评价标准
几何参数:依照互联互通规则运行的基础结构类型,车辆受电弓应符合标准规定的几何特征。
基础结构的管理者应确保架空接触网的几何特征值符合受电弓的弓头轮廓要求。
材料接口:接触网和滑板的磨耗,以及接触点的允许最大电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接触网和滑板的材料。
接触网一般采用铜或铜合金,滑板材料建议选用纯碳,在集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可浸入额外的金属。
集流量:接触网中的电流取决于列车运行速度、列车重量、列车间距、线路坡度和接触网的结构。
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性能应满足于不出现过热。
列车的电流需求应服从于接触网的工作极限。
静态接触力应满足于静止状态下的可靠取流。
静止状态下,AC25kV系统的静态接触力通常为60~90N。
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弓网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影响到列车的运行性能、列车的安全性及接触网和滑板的磨耗。
弓网动态性能取决于接触网与受电弓的匹配性以及运行环境。
基本运行环境是指列车运行速度、受电弓的数量及位置。
5 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作用仿真
受电弓与接触网动态作用仿真是要确定受电弓作用在接触网上的移动接触力与时间相关的特性,以及和接触网抬升的相互关系。
受电弓与接触网在弓网接触点形成了两个子系统的耦合,这就需要分别建立合适的受电弓和接触网的模型,合理模拟接触点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并计算出接触点的垂直运动和接触力。
弓网系统的动态特性与频率相关,应针对弓网动态相互作用仿真所研究的对象确定关注的频率范围,这一频率范围应该与受电弓模型、架空接触网模型、仿真模型以及弓网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参数测量系统的频率范围保持一致。
为了使弓网动态相互作用的仿真结果令人信服,需要对仿真方法进行确认。
将仿真结果与在线实测结果进行比较,或与其他已被确认的仿真方法进行比较是常用的两种仿真确认手段。
建立25kV供电的受电弓及接触网仿真模型,升起后部受电弓以200km/h运行,仿真数据如表1所示,仿真曲线如图1所示,接触力分布如图2所示。
在200km/h情况下,列车使用后部受电弓集流时,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的动态性能符合EN50367:2006标准要求,弓网机械接触良好,弓网无离线。
6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受电弓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的性能及评价标准,通过仿真手段对具体的弓网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提出了受电弓与接触网相互作用的性能及评价标准,受电弓与接触网选型要相互匹配;(2)分析的受电弓与接触网模型的动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弓网无离线。
参考文献:
[1]张宁.关于高速铁路弓网关系的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5,30(4):12-14.
[2]卢广苗.刚性悬挂接触网弓网关系优化措施[J].铁道勘测与设计,2013(3):9-11.
[3]郭奇章.高速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J].中国铁路,2012(7):45-47.
[4]邓小桃,胡卫.电气化铁路弓网关系分析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4):88-89.
[5]马云双,周宁,宦荣华,等.高速列车弓网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16):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