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母猪喂养方法母猪的喂养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正确的喂养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还可以保证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下面将介绍一些母猪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母猪的饲料要保证全面均衡。
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哺乳过程。
因此,饲料中要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用于母猪的高营养饲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合饲料,确保母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其次,要合理控制母猪的饲料量。
在怀孕初期,母猪的饲料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不宜过量,以免影响母猪的消化和生长发育。
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间,可以逐渐增加饲料量,满足母猪生理需求。
但同样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喂给过多的饲料,要分几次喂养,保证母猪的消化吸收。
此外,母猪的饮水也非常重要。
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新陈代谢和乳汁的分泌。
因此,要保证母猪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定时更换饮水,确保水质的清洁卫生。
另外,母猪的生活环境也要保持干净整洁。
母猪怀孕和哺乳期间的生活环境对于母猪和仔猪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定期清理猪舍,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最后,要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
怀孕和哺乳期的母猪需要定期接受兽医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同时,要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猪的常见疾病,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综上所述,母猪的喂养方法包括保证饲料全面均衡、合理控制饲料量、保证充足的饮水、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整洁以及定期体检和疫苗接种。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妊娠母猪有什么营养需要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妊娠母猪是母猪所有状态日常需要营养最多的,做成整个小腿都在为分娩做准备,在这期间母猪的饲料营养必须充足且全面,不然会影响胎儿和母猪日常的生产的,需要从各方面来漫展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的,那么妊娠可以保证母猪有什么营养需要有?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①能量需要:高能量饲料初期可能出现导致早期胚胎死亡,低能量饲料有利于胚胎成活;使用低能量水平饲料的产仔数并不少于高能量水平的产仔数,但其初生体重明显的相对较低。
为保证妊娠早期的胚胎成活,又有较高的初生运动量,可以给予妊娠前期较低的能量供给,后期可以较高。
具体为瘦肉型猪妊娠前期每头每日需消化能约22.26兆焦耳,妊娠后期约需28.12兆焦耳。
②蛋白质需要:蛋白质是与母猪本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为产后瘦身哺乳进行贮备的重要营养成分。
一般饲料中应有14%一16%的粗蛋白质含量。
粗蛋白质充足,则母猪产仔多,仔猪初生体重大,可以减少死胎、弱胎、畸形胎。
鱼粉不含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较丰富,在配制妊娠母猪饲料时,可适当加人1%一2%。
③维生素需要:维生素是保证猪只健康和胎儿促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缺乏维生素A,会发生母猪不孕、流产、胚胎死亡、产弱仔与木乃伊、难产、胎盘不下、胚胎发育雏鸟不良和仔猪畸形等;缺乏维生素D,会发生死胎弱胎,母猪产后瘫痪;缺乏维生素E时会发生死胎,以及缓慢早产生长发育非常缓慢;缺乏维生素珑,会发生胎儿无毛,胚胎早期被吸收,胚胎死亡,仔猪出生后48小时死亡等。
因此,配制妊娠家犬饲料时,要十分重视维生素的供给,可使用猪用复合多种维生素来添加,在青绿饲料丰富的地区和炎夏,可适当加大青绿饲料的饲喂量。
妊娠绵羊有什么营养需要?妊娠母猪的微量元素需要④矿物质需要:矿物质是可以保证母猪母猪身体健康,胎儿生长发育所生长发育若要的营养物质。
饲料中钙和磷不足,使胎儿发育不良,初生仔鸭生活力弱,患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本身也因缺少钙、磷,使健康状况恶化,产后泌乳量降低,容易患宿疾瘫痪症;长期缺磷的母猪,不会发生不孕和流产现象。
妊娠母猪营养标准一、维持能量需要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取决于其体重、活动量和环境温度。
通常,妊娠母猪每天需要25-30兆焦耳的能量,而哺乳母猪则需要30-35兆焦耳的能量。
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持母猪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二、维持蛋白质需要妊娠母猪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来维持健康和生产发育中的胎儿。
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妊娠母猪的体重、活动量和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来决定。
通常,妊娠母猪每天需要150-200克的蛋白质。
三、维持矿物质需要妊娠母猪需要钙、磷、镁、铁、铜、锌等矿物质来维持其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适当的矿物质摄入有助于保证胎儿的健康和母猪的生产性能。
四、维持维生素需要妊娠母猪需要各种维生素来支持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特别是叶酸、维生素B6、B12等维生素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
保证妊娠母猪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对于提高其后代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
五、防止脂肪肝综合征妊娠母猪过度肥胖或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脂肪肝综合征,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因此,应合理控制妊娠母猪的饲料摄入量,并保证其有一定的运动量。
六、保证充足饮水妊娠母猪需要充足的饮水来保持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饮水不足可能导致便秘、影响胎儿发育以及增加母猪的应激反应。
因此,应确保妊娠母猪有充足的饮水。
七、保持环境安静和舒适妊娠母猪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保持其健康和生产性能。
过度的噪音、温度变化或应激因素可能会对其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尽可能保持环境安静,并采取措施减少应激因素对妊娠母猪的影响。
八、定期称重和评估健康状况定期称重可以评估妊娠母猪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以便及时调整饲料摄入量和营养平衡。
同时,定期检查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九、适当运动和社交互动妊娠母猪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其身体健康和生产性能,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其社交互动。
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妊娠母猪产生过度的应激或伤害。
十、合理分群和避免应激将妊娠母猪分群管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其营养摄入和生产性能。
妊娠母猪的营养
1.妊娠初期(配种后4周内),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此时若母猪采食量大,将会增加胚胎死亡,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一般日饲喂量为1.5-2.0公斤,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2.妊娠中期(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日喂1.8-2.2公斤,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3.5-4.0分,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增加饱感,防止便秘。
要严防日粮采食过多,导致母猪肥胖。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3.妊娠后期(产前4周至产仔),仔猪初生重的60%-70%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的,因此对产前4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
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2.5-3.0公斤,但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量,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7天就要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
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3100-3200千卡/公斤,粗蛋白16%-17%;赖氨酸在0.8%以上;优质青绿和青贮饲料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
- 1 -。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养猪技术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1、提供充足的营养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外,由于其泌乳的需求、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等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猪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各类营养物质都是泌乳母猪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能量。
母猪在哺乳阶段需要的能量要比空怀期高。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母猪每生产1kg乳汁需消化能8. 708 MJ,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消化能为12. 983 MJ,哺乳5头仔猪需要4 kg,每增加1头仔猪,需给母猪多饲喂0.4 kg的饲料,因此,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泌乳母猪,母猪对能量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哺乳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包括体重、哺乳仔猪数、仔猪的生长率等来决定,只有这样才可满足母猪在哺乳期对能量的需求,才可保证哺乳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得到快速的恢复。
蛋白质。
泌乳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母猪的泌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0. 2%时,赖氨酸提高到1. 12%时,母猪的泌乳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并不是蛋白质浓度越高越好,一般在泌乳期保持蛋白质的水平在18%,赖氨酸的水平在1.O%的效果最佳。
蛋白质除了对泌乳量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乳体蛋白质的量,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则母猪在泌乳期体质蛋白质损失严重,乳中的蛋白质水平也相对的降低。
因此,要保持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猪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标准
1. 婴猪阶段(出生-21天)
主要需求:乳糖、蛋白质、脂肪、酪蛋白、防病毒成分等
2. 断奶仔猪阶段(21天-10周龄)
主要需求:高蛋白、易消化、低纤维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
3. 生长猪阶段(10周龄-市场质量)
主要需求:高蛋白、适量脂肪、低纤维饲料,良好的矿物质(钙、磷、镁、硒、锌、铜、铁)含量
4. 繁殖母猪阶段
主要需求:良好的能量来源,高蛋白含量,良好的矿物质,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硒、β-胡萝卜素等)
5. 开始哺乳期母猪阶段
主要需求:高蛋白、高能量含量,防止钙、磷、镁、铁等矿物质的不足,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叶酸)和抗氧化剂(如硒、维生素E等)的补充。
哺乳期母猪的理想蛋白和必需氨基酸需要
王菲
中国农业大学
蛋白质由精确氨基酸序列组成,具有三维空间构造。
它是身体的构造单元, 也是动物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素,参与组织蛋白的合成并加强其他重要的代谢 功能氨基酸必须从目粮中获取,猪从多种蛋白质饲料摄取氨基酸。
目粮氨基酸 是组织蛋白合成的重要决定因子.不仅可维持仔猪生长,还可维持乳腺生长和乳 汁分泌。
哺乳期母猪的理想蛋白和必需氨基酸需要
作者:王菲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948444.aspx。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子猪的成活率和哺乳期间的生长情况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要使子猪在哺乳期间获得良好的成活率和较大的断奶重,我们就应该努力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奶水的质量,使子猪吃得好。
总的来说,在哺乳期间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泌乳量、最大的子猪增重和母猪以后良好的繁殖性能。
下面就从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方面来阐述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1.能量哺乳母猪的能量需要分为维持需要、泌乳需要和生长需要。
哺乳期间需要大量的能量,当哺乳母猪摄入的能量不能满足这三种能量需求时,母猪就动用自身体储进行泌乳。
而当母猪体重损失过大时就会影响下一次发情,干扰猪场的生产。
按照目前泌乳母猪日粮能量水平13.6MJDE/千克和平均采食量5千克左右,母猪的能量摄入远不能满足产奶的需要,而必须动用体内的储备,这种能量相对缺乏在整个泌乳期都是存在的,添加脂肪是提高饲粮能量的有效措施,而且还可以增加脂肪酸的含量。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添加脂肪尤为重要,可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而且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体增热较少。
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在2%~3%,添加过多,饲料容易变质而且增加饲料的成本。
多数试验表明:在泌乳初期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还可以提高日产奶量和乳脂率。
哺乳母猪具有把日粮中的脂肪直接转化成乳脂的能力,在选择脂肪时须注意脂肪酸的构成,建议少使用饱和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过高的动物油脂。
旺乳(伟嘉集团)中所添加的均衡脂肪粉含有大量的中短链脂肪酸,转化成乳脂时子猪更容易吸收,为子猪提供能量促进子猪的增重。
2.蛋白质哺乳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粗蛋白含量可配到18%,蛋白原料应选择优质豆粕、膨化大豆或进口鱼粉等。
原本4%或6%的哺乳母猪料本身的可添加空间小,就不可能在预混料中多添加鱼粉等优质蛋白原料。
用户自己添加鱼粉和膨化大豆等又容易买到假的。
而12%哺乳母猪料旺乳有更多的添加空间,为用户解决了买优质蛋白原料难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鱼粉中的氨基酸和猪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是最接近的,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鱼粉可以使母猪更好地发挥泌乳性能。
产房母猪饲喂标准
以下是产房母猪的饲喂标准:
1.对于进入产房的母猪,需要逐渐增加喂料量,从怀孕母猪的最后一个月的每天
2.5公斤增加到产前最后7天的每天4公斤,然后在产后的第一周将喂料量逐渐增加到每天6公斤。
2.在产前5-7天,需要将母猪转入产房,开始每天喂两次,每次饲喂量约为1.8-2公斤。
3.在产前2天,需要将母猪转入产房,开始每天喂两次,每次饲喂量约为1公斤。
4.在分娩后,母猪需要禁食24小时,但在分娩后的第一天需要将少量水提供给母猪,以帮助母猪恢复体力。
从第二天开始,可以每天逐渐增加饲料喂给量。
5.在哺乳期间,母猪需要保持足够的食欲和水分,以确保充足的奶水来喂养新生的猪崽。
具体的饲料喂给量和时间间隔需要根据母猪的食欲和身体状况来确定。
6.除了饲料喂给量的控制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品质和营养均衡。
在产房母猪的饲料中应该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满足母猪在怀孕期、哺乳期以及断奶后再次配种的需要。
7.另外,在产房母猪的饲料管理方面,需要保持饲料的卫生和干燥,避免饲料酸败和霉变。
同时,需要定期清理残留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清洁和卫生。
以上是产房母猪的饲喂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丹系饲喂标准
丹系猪是指丹麦育种的猪种,其在繁殖性能、生长速度和肉质方面具有很高的优势。
丹系猪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会有所变化,以下是丹系猪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标准:
1. 哺乳期:哺乳期的丹系猪需要高质量的母猪奶,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
此时应提供高能量、高蛋白质、高钙、磷的饲料。
2. 公猪阶段:饲养公猪需要采用营养价值高的饲料,每千克饲料中含消化能兆焦、粗蛋白17%、赖氨酸克、蛋氨酸克,苏氨酸6克、蛋氨酸+胱氨酸6克,钙15克,磷10克,食盐10克,还要供给足够的维生素。
公猪的饲料要新鲜、适口性好、体积不宜过大。
成年公猪日饲喂量~3千克,冬季和配种时期适当增加15~20%,后备公猪日饲喂量2~千克,日喂2次。
3. 后备母猪阶段:后备母猪日饲喂量2~千克,配种前15天实行“优饲”,日饲喂~千克。
请注意,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
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哺乳母猪营养和饲养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总营养摄入量。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能力,提高泌乳量,促进仔猪的生长和成活,而且可以使母猪维持良好的体况,促进母猪下一个繁殖周期尽早到来和提高繁殖性能。
1. 能量营养需要
由于对高产母猪选育技术的提高,现代高产母猪的采食量降低,其营养输出远远超过输入,从而导致哺乳期间体重损失(蛋白质和脂肪)过多,其结果是再配种间隔延长,10d内发情母猪的比例下降,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
提高能量水平,应该确保日粮消化能在14MJ/kg以上,代谢能在13MJ/kg 以上。
选择水分在14%以下的优质玉米及粗纤维含量降低的原料,添加3%~5%的脂肪或者4%~6%的优质大豆磷脂,以提高能量水平。
添加高能量浓度的脂肪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和母猪的能量采食量,在高温应激的时候,脂肪的使用还可以减少体内体外增热的影响,降低高温应激对母猪生产的副作用。
使用脂肪,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减少母猪失重,提高乳汁脂肪含量,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但是脂肪添加量高于5%会降低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并且饲料含脂肪太多成本高,不易储存,因此脂肪的添加以2%~3%为宜。
2. 蛋白质营养需要
增加粗蛋白含量,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以配到18%,并且必需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蛋白原料。
赖氨酸是限制哺乳母猪泌乳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现代高产母猪为了保证窝仔猪生长速度达2.5kg/d,赖氨酸需要量为50~55g/d。
对于高产母猪,随着赖氨酸摄入量的增加,母猪的产奶量增加,仔猪增重提高,而母猪自身体重损失减少。
目前哺乳母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比以前大大提高,是由于已经培育出高产的品系,母猪的产奶量明显提高。
我国瘦肉型母猪推荐饲粮赖氨酸的水平为0.88%~0.94%,基本满足了每天50g左右的赖氨酸需要量。
缬氨酸是近些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个重要氨基酸,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115%~120%,而另一种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与赖氨酸的最佳比值则为94%,
当日粮中缬氨酸与赖氨酸的比值达1.2:1时,乳汁分泌量显著增加。
3. 钙、磷营养需要
钙的含量应该在0.8%~1%,磷为0.7%~0.8%,有效磷0.45%,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以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以造成哺乳母猪后肢瘫痪,在原料选择上应该注意选择优质的钙、磷添加剂。
4. 维生素营养需要
夏季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150~200mg/kg)可以减缓高热应激症。
β—胡萝卜素可以提高泌乳力和缩短离乳至首次发情间距。
维生素E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减少母猪乳房炎、子宫炎的发生;缺乏时可以使仔猪断奶数减少和仔猪下痢。
生物素广泛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生物素缺乏可以导致动物皮炎或蹄裂[40]。
高温环境可以使动物肠道细菌合成生物素减少,因此在饲料中应该补充较多的生物素。
维生素D可以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
其它一些必需维生素如B族、叶酸、泛酸、胆碱等也应该适量添加不可以忽视。
5. 日粮纤维营养需要
哺乳期间应该对母猪饲粮中粗纤维含量加以适当限制,因为高含量粗纤维会稀释饲粮中的能量浓度,会加剧母猪能量摄入量的不足。
此外,纤维过高,会增加体增热的产生,能量损失增加。
6. 微量元素营养需要
母猪日粮中对锌的需要量为20mg/kg;母猪长期饲喂低锰日粮将导致发情周期异常和消失、胎儿重吸收、初生仔猪弱小和产奶量下降,推荐母猪日粮锰的需要量为8mg/kg。
近来的研究表明,有机形式的铁,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并能提高母乳中铁元素的水平,满足仔猪对铁的高需要量,推荐用量为70mg/kg;母猪的硒需要量为0.15mg/kg;严重缺碘的母猪甲状腺肿大,产无毛弱仔或死仔,表现黏液性水肿、甲状腺肿大和出血症状;母猪碘的需要量为0.14mg/kg,铬近年来愈加受到重视,日粮含铬200g/kg(甲基吡啶铬),母猪产仔增加。
在生产中,要根据母猪各个生理阶段的营养生理特点和预定生产目标并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制日粮,并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取得最佳的繁殖成绩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