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 格式:rtf
- 大小:50.09 KB
- 文档页数:1
平抛运动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平抛运动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平抛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平抛运动的轨迹,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3. 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三、实验原理:平抛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被抛出,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平抛运动实验装置、小球、坐标纸、尺子、计时器等;2. 将小球置于平抛运动实验装置的抛出点,调整装置的角度,使小球沿水平方向抛出;3. 用计时器记录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用尺子测量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4. 在坐标纸上绘制小球的飞行轨迹,并计算小球的初速度和飞行时间;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球的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小球的初速度= 水平距离/ 飞行时间= m/s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计算小球的初速度和飞行时间,我们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序号的实验数据,可以观察到随着小球飞行时间的增加,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也在增加,符合平抛运动的规律。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即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结果表明,小球的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可以通过测量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来计算。
同时,实验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加深了对平抛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1 实验名称:研究平抛运动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通过y/x 2的值,来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 和y ,依据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 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 ,再利用公式x=v 0t 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
三.实验仪器平抛实验仪、小球、重垂线、白纸、铁夹、刻度尺、铅笔、复写纸。
四.实验步骤1.固定白纸和复写纸:把白纸和复写纸叠放在一起(复写纸在外)平整地压到屏板上,白纸竖直边和坐标格竖直边平行,用铁夹固定好白纸,铁夹固定的位置不能让小球运动中碰到。
2.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调整斜槽下的螺钉,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
3.调整屏板面,使之在竖直平面内:悬挂重锤线,通过底板四只调平螺栓的调整,使重锤线与屏板上的红色标线平行,从而达到屏板面与水平面竖直。
以上两步反复调整。
4.确定坐标原点O :把小球放在槽口处,重按小球通过复写纸,就得到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 ,O 点即为坐标原点。
5.描绘运动轨迹:从斜槽尽量高的地方释放钢球,钢球将沿着导轨凹槽滚下并被水平抛出,落在接球槽上,通过复写纸便在白纸上留下痕点。
将小球从同一高度释放多次,将接球槽逐次下降,重复上述操作,即在白纸上描得一系列钢球运动点迹。
(一般取4~6点即可)。
五实验记录次数物理量1 2 3 4 5 6 测x 坐标(m )测y 坐标(m )飞行时间t=gy 2(s )初速度v 0= xy g2(m/s )2 V 0的平均值的平均值曲线方程六.数据处理1.确定运动轨迹:取下白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记下一系列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平抛运动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小球在不同角度下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以及最大高度,并验证了平抛运动的理论公式。
1. 引言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而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研究平抛运动,可以深入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认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2. 实验原理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而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呈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水平位移:x = v0 * t垂直位移:y = 1/2 * g * t^2水平速度:v_x = v0垂直速度:v_y = g * t其中,x为水平位移,v0为初速度,t为时间,y为垂直位移,g为重力加速度。
3. 实验步骤3.1 实验器材准备:准备一个平滑的水平桌面、一支小球、一个直尺和一个秒表。
3.2 实验装置搭建:将直尺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3.3 实验数据测量:调整斜面的角度,将小球从斜面上方释放,同时用秒表计时,测量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3.4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位移数据,计算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和最大高度。
3.5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实验测得的数据与理论计算的结果,验证平抛运动的公式。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位移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飞行时间和最大高度。
通过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可以验证平抛运动的公式的准确性。
5.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平抛运动的公式,并深入理解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平抛运动的公式的准确性。
6. 总结平抛运动实验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
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依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t求出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三、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重锤线(铅垂线)、坐标纸、图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四、参考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上的重锤线把木板调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坐标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注意:小球在运动中不能与坐标纸接触)3、确定坐标原点O :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 ,O 点即为坐标原点.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位置,要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取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5、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6、计算初速度:以O 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和水平向右的x 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 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坐标x 和y ,用公式x=v 0t 和y=1/2gt 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 0,最后求出v 0的平均值.●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斜槽时,应检查斜槽末端的水平槽部分是否水平,检查方法是小球平衡法.2.固定坐标纸时应用重锤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坐标原点位置是否正确.3.要注意保持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止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4.计算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远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减小误差.●实验记录(取g=10 m/s2)●实验结论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其平抛初速度为。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共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篇1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方案一】平抛运动演示仪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二、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木板,白纸,小球,图钉,铅笔,有孔的卡片,刻度尺,重锤线。
三、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
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gt2/2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t ,求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四、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
然后把重垂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可记录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5、计算初速度: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
用公式x=v0t和y=gt2/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计算出v0的平均值,并将有关数据记入表格内。
五、注意事项1、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
2、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板但不接触。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和数据处理,验证平抛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深入掌握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实验目的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比较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也是近代物理学中经典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平抛运动的特征规律和实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原理本实验中使用的是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
在水平面上,将小球和测量器摆放在一定的距离上,用一定的力量将小球以一定的初始速度平抛出去,并在空中自由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到测量器上,可以测量出小球落地的时间和落点坐标,同时可以记录小球的初速度和抛射角度等参数。
实验步骤1.调整实验装置:将平抛器的角度调整至合适位置,使小球的初速度和抛射角度达到实验要求。
2.进行数据采集:将小球以一定的力量平抛出去,记录小球的初速度和抛射角度,并用测量仪器记录小球落地的时间和落点坐标。
3.数据处理:根据实验采集的数据,计算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进一步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征。
实验结果与分析对于不同的初速度和抛射角度,小球的运动轨迹和落点坐标均不同。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可以进一步验证平抛运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例如小球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一步分析小球运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平抛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提高了我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征,为深入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奠定基础。
物理试验汇报班级学号姓名试验时间试验名称 3 试验:研究平抛运动试验原理研究平抛物体运动,描绘平抛轨迹,求平抛初速度:利用221gty=求出时间gyt2=,代入tx=υ求初速度,表示式为:ygx2=υ试验器材演示面板、铝质导轨、接球槽、钢球、重锤、塑料磁条、白纸、复写纸等;试验步骤①调整面板:调整支脚螺丝,使面板竖直(重锤线和面板竖直刻度线平行);②调整导轨:调整铝质导轨,使导轨末端水平(在导轨末端放上小球不至于滚动);③压纸:将A4白纸边缘紧贴着面板刻度线,上面叠放复写纸,再用塑料磁条压在面板上;④放球:从斜面导轨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使钢球落在接球槽内;⑤印点:小球落点经过复写纸印在白纸上,注意区分落点和滚动印迹点;⑥移槽:将接球槽逐次下移(或上移),再次释放小球,便在白纸上打下一系列斑点;⑦反复:将白纸翻面再反复试验一次;数据处理①取下白纸,沿边线绘x轴和y轴;②测量各斑点到x轴距离,记为y;到y轴距离,记为x;填入表格③用平滑曲线拟合各个斑点;④假如轨迹是抛物线,则两坐标满足关系式y=ax2,⑤用公式计算初速度y/cmx/cm误差分析3 试验:研究平抛运动作业和测试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试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减小误差?()A.斜槽轨道必需光滑B.斜槽水平轨道必需水平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试验中,小球每次滚下初始位置不一样,则正确是()A.小球平抛初速度不一样B.小球每次做不一样抛物线运动C.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每次均不一样D.小球经过相同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均不一样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试验时,让小球数次沿同一轨道运动,经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轨迹,为了能较正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部分操作要求,正确是()A.经过调整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位置必需不一样C.每次必需由静止释放小球D.统计小球位置用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需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和木板上白纸(或方格纸)相触F.将球位置统计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4.某同学设计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试验装置图所表示,每次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滚下,并用能够调高调低水平板和复写纸统计钢球落点,依据试验装置,怎样探究钢球水平分速度特点?试验需要什么器材?请说明试验步骤?5. 某同学以方格白板为背景,用数码相机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几张连续照片图所表示,假如相机每隔T时间拍一张,白板中方格边长为L,由图中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是多少?小球从距离a点上方向多高地方水平抛出?。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平抛运动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平面工作台2. 平抛装置:包括平抛器和磁托板3. 实验小球4. 铅笔5. 尺子6. 秒表实验原理: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到空气阻力作用的运动方式。
实验步骤:1. 在平面工作台上固定平抛装置,将平抛器放在磁托板上。
2. 调节磁托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平抛器的发射角度为30度。
3. 在平抛器上方的起点位置放置实验小球。
4. 用铅笔在平面工作台上标出距离起点位置为0的参考线。
5. 使用秒表记录实验小球从起点位置抛出到达不同水平距离的时间,记录5组数据。
6. 使用尺子测量每一组实验的水平距离。
实验数据:下表为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组数水平距离 (m) 时间 (s)1 0.5 0.322 1.0 0.453 1.5 0.614 2.0 0.795 2.5 0.97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平距离和时间之间的曲线图,可以通过曲线图观察到水平距离和时间之间的线性关系,即水平距离和时间之间存在着直线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平均速度为:组数平均速度 (m/s)1 1.562 2.223 2.464 2.535 2.58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可得:1. 平抛运动下,水平距离和时间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2. 平抛运动下,速度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3. 错误和不确定性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包括测量误差、空气阻力等。
实验改进:1. 进行更多组实验数据的采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减小实验中的误差,例如使用更精确的仪器测量水平距离和时间。
3. 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如改变抛射角度、不同物体的质量等。
物理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实验报告: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验证平抛运动的理论公式。
实验器材:平面、测量尺、小球、秒表。
实验原理: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以一定初速度抛出后,只受重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其运动轨迹为一个抛物线。
实验步骤:
1. 在平面上标出一条水平直线作为参考线。
2. 在参考线上选择一个起点,并在起点处放置小球。
3. 用测量尺测量小球的水平位移,并记录下时间。
4.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不同水平位移下的时间。
实验数据:
小球水平位移(m)时间(s)
0 0
0.5 0.3
1 0.6
1.5 0.9
2 1.2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小球水平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斜率和形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小球的水平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小球的水平速度是恒定的。
2. 小球的竖直位移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符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即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球的水平速度和竖直加速度,进一步验证平抛运动的理论公式。
实验总结:
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实验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运动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目地:1.2.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在实验桌上安装好斜槽,调节其末端切线水平并伸出桌面。
2.把坐标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然后把木板竖直立在铁架台旁边并靠近斜槽末端。
3.在斜槽末端悬好中垂线,确定竖直方向并画出y轴,以球心高度为准,作出水平方向的x轴。
4.调节水平挡板高度,并使小球每次都从斜槽同一高度无初速释放。
小球与挡板接触时,通过复写纸在白纸上打下相应的点迹,从而获得小球经过的位置。
5.用铅笔将这一系列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
6.在曲线上任选一点A,坐标为(x1,y1)带入公式,求得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然后再取几个点,依次求出初速度,最后取几个初速度的平均值。
实验注意事项:课后练习: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目的是:()A、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B、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重力加速度;C、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时间;D、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位移;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安装斜槽的木板时,一定要检查木板是否水平;B、安装斜槽的木板时,只要注意将木板放稳;C、每次实验时都要将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D、每次实验时可以将小球从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3、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所描绘的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抛出点在O点,A、B、C三点的坐标为A(x1=0.369m,y1=0.112m)、B(x2=0.630m,y2=0.306m)、C(x3=0.721m,y3=0.441m)。
试根据以上的测量结果计算:(1)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平均值;4、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中要考虑减少小球和木板的摩擦;B、实验中由于小球的位移不大所以摩擦力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C、实验中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无法排除,但不会影响实验结果;D、实验中小球受木板的摩擦力所产生的影响很大,所以实验结果只是近似值;5、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小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斜槽的倾斜段上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B、小球在斜槽的水平段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C、小球在离开斜槽水平段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小球在离开斜槽水平段后做匀加速曲线运动;6、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为减少空气阻力对小球的影响,所以选择小球时,应选择下列的:()A、实心小铁球;B、空心小铁球;C、实心小木球;D、以上三种球都可以;7、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进行斜槽安装时,要检查木板是否_____,其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竖直木板安装时,要用_____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是否_________。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引言概述:平抛运动是物理学中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它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进行投掷物体,在无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将沿着一条抛物线轨迹运动。
本实验旨在通过验证平抛运动的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其运动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以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
正文内容:1. 运动规律的分析1.1 平抛运动的基本概念平抛运动是指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进行投掷物体。
在无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将沿着抛物线轨迹运动。
1.2 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平抛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水平方向运动方程:x = v0xt- 竖直方向运动方程:y = v0yt - 1/2gt^2其中,x 表示水平方向位移,v0x 表示水平方向初速度,t 表示运动时间,y 表示竖直方向位移,v0y 表示竖直方向初速度,g 表示重力加速度。
2. 实验装置与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平台、抛体、计时器和测量仪器(如标尺、尺子等)。
2.2 实验方法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将平台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并保证其稳定性。
- 在平台上放置抛体,并确定其起始位置。
- 使用计时器测量抛体的飞行时间。
- 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抛体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3. 实验数据处理3.1 数据采集使用实验方法所述的测量仪器和计时器测量抛体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和飞行时间,并记录数据。
3.2 数据处理通过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利用平抛运动的基本公式,计算抛体的初速度、抛体的水平速度、抛体的竖直速度等参数,并将计算结果整理为表格或图形。
4. 实验结果与分析4.1 数据表格或图形呈现将实验数据处理后的结果整理为表格或图形,清晰地展示出抛体的位移、速度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4.2 数据分析通过观察数据表格或图形,分析抛体的运动规律。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讨论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实验设计的建议。
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物理实验报告
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作业与测试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水平轨道必须水平
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小球每次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正确的是()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小球每次做不同的抛物线运动
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均不同 D.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均不同
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
成折线
4.某同学设计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每次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滚下,并用可以调高调
低的水平板和复写纸记录钢球的落点,根据实验装置,如何探究钢球水平分速度的特点?实验需要什么器材?请说明实验步骤?
5. 某同学以方格白板为背景,用数码相机拍摄小球做
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图所示,如果相机每隔T时
间拍一张,白板中方格的边长为L,由图中计算出小球
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多少?小球从距离a点上方向多
高的地方水平抛出?。
平抛运动实验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2、测出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x和y,依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y=1/2gt2求出小球的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x=v0t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三、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重锤线(铅垂线)、坐标纸、图钉、刻度尺、铅笔(或卡孔)四、参考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弧槽,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已水平.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上的重锤线把木板调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坐标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注意:小球在运动中不能与坐标纸接触)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点即为坐标原点.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位置,要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缺口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取下坐标纸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5、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6、计算初速度: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并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用公式x=v0t和y=1/2gt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求出v0的平均值.●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斜槽时,应检查斜槽末端的水平槽部分是否水平,检查方法是小球平衡法.2.固定坐标纸时应用重锤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坐标原点位置是否正确.3.要注意保持小球每次都是从同一止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4.计算初速度时,应选距抛出点远些的点为宜.以便于测量,减小误差.2●实验结论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其平抛初速度为篇二:平抛运动实验报告平抛运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判断是不是抛物线2、学会根据平抛运动轨迹图求出平抛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让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通过y/x2的值,来判断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一、实验目的:1.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二、实验原理:1.用喷水法、频闪照相、平抛演示仪、传感器和计算机描绘轨迹2.2102&2aT x x x vv v n n t =-=∆+=-实验方案三、实验器材:平抛演示仪、铅锤、小铁球、白纸、铅笔、刻度尺四、实验步骤:(一)安装器材1.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水平,把白纸固定在竖直板上。
2.以水平槽末端端口上小球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为坐标原点O ,过O 点在白纸上画出竖直的y 轴和水平的x 轴。
(二)进行实验3.使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就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方法,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
4.将白纸从木板上取下,从O 点开始通过画出的若干点描出一条平滑的曲线。
(三)处理数据5.在白纸上取点A 、B 、C ,使得x 1=x 2=x 3=x , 测量y 1、y 2、y 3。
(四)得出结论 6.计算平抛初速度v 0水平方向:x 1=x 2=x 3=x ,故O 到A 、A 到B 、B 到C 时间T 相同。
x =v 0T竖直方向:y 1:y 2:y 3=1:3:5 & y 3 - y 2=gT 2联立求解:2320y y gx v -=或竖直方向:Ty y v y 232B +=T g v y 2B ⨯= 联立求解:32204y y gx v +=x yO x 1 x 2 x 3y 3 y 2 y 1 ABC v 0v By(五)分析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实验改进课后反思:同学们试着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姓名: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
一、实验名称:研究平抛运动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原理
1、描点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利用实验器材描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轨迹上的几个点,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是平抛物体的轨迹。
2、利用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y=1
2
gt2和t
v
x
求出平抛的初速度。
四、实验器材
五、实验步骤
(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二)数据处理
1、验证轨迹是抛物线
2、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在平抛运动的轨迹上选取分布均匀的若干个点,用刻度尺、三角板测出它们
的坐标x、y,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已知g值,利用公式y=1
2
gt2和t
v
x
=,
求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最后算出平均值。
六、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斜槽的末端必须水平?怎样判定?
②为什么木板必修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若不平行会带来什么误差?
③为什么小球每次必须都要由静止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七、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