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小学科学六上《17.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1 MB
- 文档页数:12
四、本册需要的教学器材如下《人体的秘密》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一、单无数学内容第1 课:人体的性状第2 ·课:我们的生长发育第3 课:脑的保健第4 课:人类的进化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 发展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的情感和意识。
2. 了解人类的进化是在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经进长期的演变形成的。
3.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科学能力1.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三)科学知识、技能1. 知道人的性状是会遗传的。
在遗传过程中, 也会有差异。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 了解人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性别在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4. 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关注一些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1、人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进行科学资料查找、阅读, 从中寻找对规律的解释。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4、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 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有关资料,寻找原因,建立认识。
2、集合调查信息,比较分析寻找共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遗传造成的个体共性和个性差异。
四、教学准备1、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
2、学生各级家庭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2、我们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3、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最新首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共37页)目录1.人的性状2.我们的生长发育3.脑的保健4.人类的进化5.幼苗和阳光6.猫头鹰和农田7.树木与人8.制作生物生存环境的模型9.植物的运动10.动物的运动11.人体的运动12.各种各样的运动13.地壳的运动14.地震和火山15.地表的变化16.变化的星空17.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18.植物的考察19.动物的考察20.山地的考察21.河流的考察人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3.进行科学资料查找.阅读,从中寻找对规律的解释。
二、教学重点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
初步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三、教学难点通过资料查找认识遗传学必要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等。
(2)学生准备:自己与家庭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学习生活,你注意过每个同学的脸型和五官吗?你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一样吗?人群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脸型,五官的长相也不同。
人体各式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叫做性状。
(二)提出问题,观察:1.提出问题:人的性状具体有什么不同?2.通过观察,你都发现人的性状有哪些不同?(三)调查11.展开调查:自己的性状和父母亲的性状有哪些不同和相同。
将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2.指导学生根据知道的各种性状特征画好调查表,并回家进行调查。
3.将你调查的结果与大家交流。
4.通过调查父母亲的性状你有什么发现?(四)调查21.看看父亲的性状有哪些和祖父母的相似。
还可以看看母亲的性状有哪些和外祖父母的相似。
2.将你这次调查的结果与大家交流。
3.通过这次调查,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五)思考:1.为什么有的性状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而父母亲没有?为什么有的性状父母亲都有,而自己却没有?2.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我们性状的相同和不同?(六)总结1.通过大家广泛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人类的性状是通过基因由父母亲传递给下一代的。
《人体的秘密》单元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一、单无数学内容第 1 课:人体的性状第 2 ·课:我们的生长发育第 3 课:脑的保健第 4 课:人类的进化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 发展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保持身体健康-的情感和意识。
2. 了解人类的进化是在不断地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中经进长期的演变形成的。
3.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科学能力1. 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三)科学知识、技能1. 知道人的性状是会遗传的。
在遗传过程中, 也会有差异。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 了解人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性别在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4. 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 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关注一些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1、人的性状一、教学目标1、进行科学资料查找、阅读, 从中寻找对规律的解释。
2、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 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4、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 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有关资料,寻找原因,建立认识。
2、集合调查信息,比较分析寻找共同之处。
三、教学难点遗传造成的个体共性和个性差异。
四、教学准备1、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
2、学生各级家庭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2、我们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3、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学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考察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2)培养学生在考察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
2、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2)引导学生在考察中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科学考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考察方案和结果,促进思维碰撞。
3、实践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考察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四、教学准备1、选择合适的科学考察地点,如自然保护区、科技馆、博物馆等。
2、准备考察所需的工具,如望远镜、放大镜、笔记本、笔、相机等。
3、制作教学 PPT,包含科学考察的示例、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科学考察成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如野生动物的生态行为、奇特的地质现象等,提问学生是否想亲自参与这样的探索活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科学考察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白科学考察是为了获取新的科学知识、验证科学假设或解决科学问题而进行的实地观察和研究。
(2)讲解科学考察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考察主题、制定考察计划、准备考察工具、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数据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
(3)强调科学考察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问题、保护环境、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等。
3、小组讨论与方案制定(20 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考察主题,如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周边水域的水质情况等。
(2)小组内讨论并制定考察方案,包括考察的目的、方法、步骤、人员分工等。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考察方案,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建议,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方案。
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
【学习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和处理野外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做到自救及时,初步建立和学习简单的包扎技术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实践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简单包扎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科学考察活动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科学考察活动的信息.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够处理野外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做到自救及时.
难点:掌握用实践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简单包扎技术.
【学习过程】
一、思考导入
参加春游或夏令营活动,你会做哪些准备工作?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新知(活动一)
在夏令营中,突遇雷雨高温酷暑、蚊虫叮咬、迷失方向后,你该怎么办?
2.探究新知(活动二)
讨论:在野外遇险时,怎样自救?
讨论:去野外进行科学考察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呢?
思考:朱丽娅在热带雨林中是怎样生存与脱险的?
三、展示研讨
科学考察一按内容可分为生物考察、矿产考察、山地考察、河流水域考察进行科学考察活动一定要有详细的科学考察方案.
四、延伸拓展
课后思考题:你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包扎了吗?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