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病历书写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18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
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
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
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
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精神检查(不合作)一般情况:患者接触被动,缄默不语,对问话不答,反复追问亦无任何反应,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缺乏自主行为,经常呆坐,日常生活在督促下可自理,可自行进食,可自行如厕大小便,故可判断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
言语:患者缄默不语,对问话不答,反复追问亦无任何反应,与其谈话时让她用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是”,患者仍无反应,一直呆坐于床,无任何表情及手势,故无法交谈。
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患者情感平淡,表情呆板,对周围一切视若无睹,对言语刺激无任何反应,缺乏情感交流,未见精神恍惚、茫然,未见情绪低落。
动作和行为:患者多独处,呆坐,无任何主动要求,生活需督促,被动服从,未见木僵、蜡样曲曲、违拗及强迫动作,未见冲动、伤人行为。
入院诊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签名辅助检查:心电图结果示: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T波改变。
2010-2-10 6:00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一般资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况、民族、学历、职业、信仰。
2.现病史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写首次发病的病因或诱因,本次波动、复发的病因或诱因。
(2)起病情况:发病年龄,起病形式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
(3)病程特点:持续性、发作性、周期性病程,发作、缓解的速度、影响因素,间歇期情况,本次病期。
(4)院外表现:概括写出异常表现。
3.既往史、个人史(特别是病前性格)、家族史中阳性内容。
4.临床症状:按精神检查顺序使用精神科术语,列出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
自知力情况。
尽可能归纳为症候群。
5.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不必再重复病史及检查内容,直接写“依据患者上述病例特点,参照ICD-10疾病分类名称诊断为***病”。
按照症状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写明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群是XX,故分型为XX或目前为XX状态。
2.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则写明躯体疾病的诊断理由。
第十二节精神科病历一、精神科病历书写要求病历参阅一般病历内容与要求,但应注意下述几项:1.一般项目应记录病史供给者姓名、与患者的关系、对病史了解程度及估计病史资料的可靠程度等。
2.主诉可根据转院病历摘要介绍内容,结合护送人员介绍的病情,简明扼要地描述其就医的主要症状表现及病期。
3.现病史要注意查明与发病有关因素、发病的具体日期,起病的急缓、临床症状表现及病情演变情况等。
按照症状发生先后,依次描述。
症状波动时,注意了解患者当时的处境。
入院前接受过哪些治疗及疗效如何。
与现病史密切相关的以往精神疾病病史,应在现病史中描述。
患有器质性疾病尚未痊愈者,不论病史多久,均应在现病史中另段叙明。
4.过去史注意既往患过何种疾病,如各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头部外伤等。
有无精神异常史,如有,则扼要记录其主要症状表现及治疗经过。
对再次入院患者,应记录其末次出院日期,出院后工作、学习和服药维持治疗情况,以及了解与再发有关的因素等。
5.个人史尽可能包括胎儿时期及围产期情况,自初生至当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经历详细情况。
了解病前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等。
6.家族史注意近亲两系三代中有无神经精神病或性格异常患者。
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家族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等。
体检检查1.按一般病历书写要求进行。
一般体检如无阳性体征,记录从简。
2.神经系统检查基本上按神经科病案记录要求进行。
如无阳性体征,记录亦可从简。
检查异性患者时,应有护士在旁协助进行。
精神检查1.一般表现包括意识状态(清醒、朦胧、混浊、谵妄、昏睡、昏迷),服饰(平常、整洁、不洁、奇异),接触(合作、多礼、谦逊、倔强、粗暴、骄横、恐惧、退缩、孤僻、拘泥),注意力(集中、散漫、增强、随境转移、迟钝)。
2.情感注意观察面部表情及其对外界事情的反应,如喜悦、欣快、迟钝、淡漠、忧郁、惊恐、焦虑、急躁、易怒及病理性激情等。
注意上述情感反应与当时的客观环境及内心体验是否协调。
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精神科病历是指精神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患者时所记录的医学文书。
精神科病历十分重要,它是精神科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桥梁,是精神科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基础。
以下将对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进行详细讲解。
一、精神科病历的书写流程1.首先进行患者的个人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
2.检查病历查看患者之前的病历记录,了解患者以前就诊的医院、用药情况、手术等历史记录。
3.进行初步询问精神科医生要采用特定的询问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包含初步症状询问,为精神科医生做出后续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4.身体检查记录身体有无异常发现。
检查包括:头面部、胸部及肺部、腹部、神经系统、甲状腺等。
5.精神状况评估询问患者的态度、情感、意识、思考、记忆等方面,并进行相关评估。
6.作出初步诊断通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制定治疗计划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对应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心理治疗等。
8.定期随访精神科医师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二、精神科病历的模板和内容1.主诉记录患者来诊所述的主要原因与症状,如情绪低落、失眠、焦虑、自杀念头等。
2.病史记录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既往治疗史、药物过敏史等。
3.既往史记录患者的家族史、个人习惯、饮食偏好等信息。
4.精神状态和行为记录患者的情感表现、言语和思维能力、运动状态、协调能力、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等。
5.辅助检查记录患者所做的各种检查结果,如神经影像学、血常规等。
6.诊断和治疗记录患者的最终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及随访记录和结果。
范例: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50岁职业:工人教育程度:高中主诉:抑郁、失眠、食欲下降,近1个月来情绪低落难以控制,自我评估情绪记忆能力受损。
病史: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无精神疾病史。
既往史:患者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在主导地位,抽烟饮酒等个人习惯。
抑郁症精神检查病历书写模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临床上对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临床观察和患者的自述。
而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精神状态,医生经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精神检查。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抑郁症精神检查病历书写模板,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记录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一、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联系电话:入院时间:初诊时间:医生姓名:二、主诉患者主诉通常是患病以来的不适或者困扰,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内容。
三、现病史1. 抑郁症发病时间:2. 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3. 诱因及加重因素:4. 既往治疗经过:5. 伴随症状(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四、个人史和家族史1. 个人史(吸烟、酗酒、药物史等):2. 家族史(抑郁症、精神疾病等):五、身体检查1. 精神状态:(包括意识、注意力、记忆、思维、情绪等)2. 神经系统检查:3. 心理测查:(如HAMA、HAMD等评估量表)六、专科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相应的专科检查,可包括神经内科、心脏内科、内分泌科等。
七、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指标、激素水平等)2. 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MRI等)八、诊断及治疗计划1. 诊断:抑郁症2. 分类:单相抑郁症、双相抑郁症、抑郁症谱系障碍等3. 治疗计划:(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以上是关于抑郁症精神检查病历书写模板的内容,希朝这份模板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记录和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照顾。
希望患者能够尽快康复,重回健康的生活轨迹。
第二篇示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困扰。
为了确诊和治疗抑郁症,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精神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
在进行抑郁症精神检查时,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以下是一份关于抑郁症精神检查病历书写模板,供医生参考:病历号:_____________初步诊断:抑郁症病史:诊断依据:身体检查:心理状态检查:检查结果:辅助检查:诊断意见:抑郁症治疗方案:随访计划:第三篇示例: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障碍等症状。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精神科病历除具有一般病历的共性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记录病人的异常精神活动;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检测手段繁多,但对精神科内因性精神病来说帮助甚微;就临床上常见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而言,因病因未明,又无可靠的辅助检查,临床医师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精神检查,通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因此,精神病历的重要性较其他各科显得尤为突出;一、书写要求(一)病史1.一般情况应详细记录病史提供者的姓名、与患者关系、对病史的了解程度等;2.主诉疾病的主要症状及病程;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1)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情较长者不容易确定;此时应仔细追问家属或陪同人所提出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2)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理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时间(3)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4)根据病情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发病情况;(5)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6)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7)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8)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9)注意收集患者病后书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书、信件等;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有精神病使者,若与现病史有关,无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期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1)母孕期情况: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2)出生情况:胎次,是否顺产、难产、窒息及其持续时间;(3)生长发育情况:喂养方式;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4)学习情况:入学年龄,学习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5)工作情况:表情情况,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表现;(6)个性特征:性格特点,内向还是外向;(7)恋爱婚姻史;恋爱婚姻情况,夫妻感情如何,配偶的性格特点;(8)月经和生育史:月经初潮年龄,何时停经、闭经,末次月经情况,妊娠生育情况等;(9)精神刺激因素:估计精神刺激因素与发病的关系;6.家族史(1)家庭成员及其健康情况;(2)家庭经济状况和各成员之间的关系;(3)父母两系三代中有无近亲婚配、痴呆、癫痫及其他精神病患者,若有应详细记录症状表现,并绘出家系图谱;二体格检查按一般病历要求记录;如无阳性体征,记录可从简;三精神检查1.仪态及一般表现(1)外貌与年龄是否相称;(2)衣着是否整齐,有无过分修饰及异常打扮;(3)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还是暴躁、呆板;(4)对周围环境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孤僻;对检查、治疗、护理是否合作; (5)生活是否能自理;2.意识状态(1)定向力①周围定向:指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②自我定向:指对自身状态的认识;2与周围环境接触的紧密程度,以及精神活动连续性和完整性;3事后有无遗忘现象;3.感知障碍1感觉障碍:有无感觉增强、抑制或其它异常;2知觉障碍:属那一种,出现的时间与性质;3感知综合障碍:种类,出现的时间和性质;4.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①有无思维联想障碍、语量和语速异常,语言表达时有无思维异常;③有无逻辑障碍,推理判断是否合理,有无因果倒置、概念混乱,以及病理性象征等;(2)思维内容①有无各种妄想,需确定书何种妄想,内容须仔细记录,如出现时间、涉及范围、是否固定或系统、荒谬程度,以及其他病理性信念,如强迫观念、超价观念及优势观念;应记录其内容、发展动态,与情感意向活动的关系;②注意力,分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应确定有无增强和减退,是否涣散或适度;5.记忆力1记忆力减退①即刻记忆力,告诉病人一个简单问题,让病人立即复述;③近记忆力,让病人回忆近几天活当天所经历的事情;④远记忆力,让病人回忆生平重大事件等;2记忆力增强;3有无遗忘、错构及虚构6.智能主要靠直接询问病人来获得;7.情感活动询问患者的主观体验和观察病人的客观表现,以确定患者情感障碍的种类、性质和程度;1占据病人的优势情感是高涨还是忧郁、低落,是焦虑还是迟钝、淡漠等;2患者的内心情感体验与其他精神活动是否协调;3情感反应与周围环境是否协调;4情感反应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如何;8.意志活动与行为1意志活动是减退还是增强;主要了解病人病后的行为及其动机;2行为和动作;有无奇特行为、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强迫动作等;并注意有无冲动、毁物、自杀等行为;9.自知力确定有无自知力或部分自知力,主要依据:1 询问患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病态表现;2患者对病态表现的分析评判能力是否完整和深刻,以及对治疗的态度;二、示例入院记录姓名:李xx 出生地:山东省滨州市性别:女职业:工人年龄:52岁入院日期:2015-06-21,10:00民族:汉记录日期:2015-06-21,12:20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配偶主诉:耳闻人语,被迫害妄想25d,总病程三年;现病史: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怀疑邻居说她坏话,而且每次见到邻居都感觉到其不怀好意,逐渐发展到怀疑邻居要迫害她,往其饭菜里投毒,进而发展到怀疑邻居一家及单位同事都想害她,伴烦躁不安,怀疑别人说他作风有问题,到处恶意中伤她,而且当面能听到;与邻居、同事关系紧张,因恐惧别人投毒害死,遂于2年前主动要求病退在家;25d前病人感觉被人迫害妄想增强,怀疑邻居在自己家安装了窃听器,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而且听带邻居把自己的隐私向大众传播,造谣中伤,挑拨自己与丈夫的感情,并且邻居把监控到自己的行为扩大向公安局汇报,公安局要来抓她,患者处于惊恐状态,怀疑公安局要找医生在她脑子里植入一套设备改变其思想行为;家属发现患者行为语言有异常而送来本院就诊;患者自发病来饮食、大小便无异常,睡眠稍差,无自杀、冲动和伤人行为;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预防接种史随当地;无“结核、伤寒、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及药物过敏史,无惊厥、昏迷、抽搐史;个人史:生于原籍,18岁中专毕业后分配来青岛,无外地居住史;无饮酒嗜好;27岁结婚,夫妻关系和睦;一子身体健康;在家排行老大,有一弟,健康;母孕期无异常,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幼年生长发育正常;适龄入学,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一直在单位从事会计工作,工作能胜任;月经史:现月经仍规律;病前性格:内向,无其他特殊嗜好;家族史:父亲与10年前因“心肌梗死”病故;母亲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家庭成员:母:王xx,健在弟:李xx,48岁,银行职员,性格开朗;丈夫:刘xx,54岁,工厂技术员,健康,性格内向温和;子:刘x,青岛大学二年级学生,健康,性格开朗;体格检查体温℃脉搏80/min 血压100/7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表情淡漠,自主体位,查体尚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调节反射及辐楱反射存在,耳无脓性分泌物;鼻通气良好;口唇轻度发绀,扁桃体不大,咽无充血,伸舌居中;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胸廓无畸形,双侧触觉语颤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及握雪感,叩诊呈请音,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心包摩擦感,心界叩诊不大,心率80/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直肠、外生殖器官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运动无障碍,关节无红肿,无杵状指、趾,双下肢小腿以下呈凹陷性水肿;腹壁反射,二头肌腱、三头肌腱、膝腱、跟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基征、脑膜刺激征阴性;精神专科检查如下:1.一般表现1意识定向:患者自行步入病室,意识清,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好;问:“今天是几号”答:“4月21日”问:“你现在在哪里”答:“精神病院;”问:“今天谁送你来的;”答:“我丈夫;2仪表服饰:仪态整洁,能适应病室环境;3注意:交谈时注意力集中;4言语动作:言语较多;2.感知连续20多天出现真性言语性幻听,为评论性,声音清晰,患者毫无怀疑,反应相对平淡;问未引出错觉和感知综合障碍;问:“这声音熟悉吗”答:“不熟悉,都是陌生人;”问:“你当时咋办”答:“我听了一段时间,就出来找,结果发现声音是从电视天线发出来的,而且他们在我家安装了窃听器;”问:“后来呢”答:“后来我就听到公安局里的人每天都在讲,而且要来抓我;”问:“你丈夫能听见吗”答:“听不见,他说我是幻觉;”问:“看东西有没有变形”答:“没有;”3.情感患者虽感到正在遭受迫害,但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显得很平淡; 问:“对这件事你怎么看;”答:“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问:“有没有感到紧张不安”答:“不紧张”问;“晚上睡得着吗”答:“睡得着”4.思维思维连贯,语言通畅;存在被害妄想,内容有被投毒、被侮辱、被窃听、被监视,内容荒谬,妄想内容多继发于幻听,未引出强制思维;问:“那些人为什么迫害你”答:“现在想起来我和邻居李xx产生过矛盾,他一直报复我,在我的饭菜里放毒,造成我慢性中毒;”问:“家里人知道这些事吗”答:“我丈夫和我哥哥表情很神秘,有时也往我的饭菜立方硝酸盐类毒物,使我容易被他们利用,让我做他们的喉舌,我早看透了;”问:“有没有控制不住想一件事”答:“没有”5.智能1记忆:远事、近事和即刻记忆好;问:“|你是哪年来青岛工作的”答:“1971年”;问:“今天还有谁送你来;”答:“哥哥”问:“记一个数字61730.”答:“61730”2计算力:好问:“92-38等于多少”答:“54”3判断力:好;问:“鸡和鸭有什么其别”答:“嘴巴、脚爪不一样;”4常识:好问:“美国总统是谁”答:“是奥巴马;”7.自知力丧失;问:“|你认为自己有病吗”答:“没病;”但住在这安全,饭菜中放毒能被检测出来,我愿意在这住;辅助检查检查日期项目结果2015-05-28 头颅ct 未发现异常病历小结患者女,52岁,会计,耳闻人语,被迫害妄想25d,总病程3年首次住院;主要变现为无端怀疑邻居说他坏话,逐步发展到认为邻居一家和单位同事们都想害他,认为邻居在其家安装了窃听器,而且认为公安局也介入了,想抓她等;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引出争论想和评价性幻听;存在被害妄想、妄想性回忆、有思维被洞悉感等,妄想内容多继发于幻听,内容荒谬;情感反应平淡,智能佳,自制力丧失;实验室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初步诊断:精神分裂症xxX2015-06-21。
精神科病历书写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目录:一、病史采集二、躯体检查三、精神检查的书写四、辅助检查五、初步诊断及拟诊讨论六、诊疗计划七、日常病程记录八、小结——如何写好精神科病历 01 病史采集(概述):病史采集是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
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相互联系和影响。
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有时需要交叉和反复进行,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主要过程如下:病史的获取:通过倾听患者家属和知情人的述说,从中获取有诊断意义的材料。
分析和整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对取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综合,摒弃无临床意义的内容(“去伪存真”),最终形成有条理的病史材料。
病史的记录:病史记录是在前两个环节后进行,是在有条理地分析整理后进行的。
文字描述应准确清晰并应体现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
家属提供病史时易出现的情况:1、过分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
总是讲述他们认为对患者产生了精神刺激的事件,加上大量的主观性评论。
此时要适当地提出问题将话题转移到精神异常的转变过程上来。
2、强调精神异常,忽视躯体异常。
患者精神异常的出现令家属感到不安和不知所措,此时家属会详细描述患者不正常的种种表现,躯体情况常被忽视,这对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常不利。
此时,医生应主动问及有无发热等躯体情况。
3、提供阳性症状多,而忽视了早期症状和不太明显的阴性症状。
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等阳性症状显而易见,家属也能由此判断出这是明显的精神异常,而对早期症状和阴性症状却不能直接判断,结果可能会影响对患者总病程的判断。
4、提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多,而忽视患者思维和内心的异常体验。
在采集病史时,医生需要善于引导,才可取得较为客观而全面的真实材料。
病史格式及内容: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籍贯、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入院日期、病史提供者及对病史资料可靠性的估计。
2、主诉:主要精神症状及病程(就诊理由)。
书写要求:精炼,有鲜明语种特点。
精神科检查问答病历书写模板病历书写是精神科医生进行患者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个清晰的病历可以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下面是一个精神科检查问答病历书写模板,供参考。
病历书写模板: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就诊日期:医生姓名:主诉:患者自述的主要问题或症状。
现病史:详细描述患者目前的病情、症状以及疾病的起始时间。
既往史:1.个人病史:包括心理疾病、重大生活事件、药物使用史等。
2.家族史:家族成员有无类似的心理疾病史。
3.传染病史和其他重大疾病史。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一般状况、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
精神状态检查:1.意识:清晰或混乱,是否有意识障碍。
2.注意力和记忆:注意力集中程度及记忆力情况。
3.情绪:是否抑郁、焦虑或其他情绪异常。
4.思维:正常或存在思维障碍。
5.语言:流畅性、语速、语音音调等方面。
6.观察力和洞察力: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情况。
7.意志:意志力是否正常,是否有破坏行为。
8.睡眠: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
病史采集与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细致收集患者的病史以及进行相关评估。
例如:1.病情始发和持续时间及变化。
2.具体症状表现及其严重程度。
3.与症状相关的外界刺激或诱因。
4.病史中的重大生活事件、外界压力等因素。
5.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包括洗漱、穿衣、进食等。
6.患者社交和人际关系的评估。
7.其他需要详细了解的内容。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手段的使用及结果。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精神状态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或确诊。
治疗计划:明确治疗的目标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预后评估: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包括疾病的可能发展趋势以及治疗的效果。
随访计划:制定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复诊时间、随访内容等。
总结与建议:对患者目前的病情进行总结,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精神科病历书写目录:一、病史采集二、躯体检查三、精神检查的书写四、辅助检查五、初步诊断及拟诊讨论六、诊疗计划七、日常病程记录八、小结——如何写好精神科病历一、病史采集(概述):病史采集是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
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相互联系和影响。
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有时需要交叉和反复进行,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主要过程如下:病史的获取:通过倾听患者家属和知情人的述说,从中获取有诊断意义的材料。
分析和整理: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对取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综合,摒弃无临床意义的内容(“去伪存真”),最终形成有条理的病史材料。
病史的记录:病史记录是在前两个环节后进行,是在有条理地分析整理后进行的。
文字描述应准确清晰并应体现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
家属提供病史时易出现的情况:1、过分强调精神因素的作用。
总是讲述他们认为对患者产生了精神刺激的事件,加上大量的主观性评论。
此时要适当地提出问题将话题转移到精神异常的转变过程上来。
2、强调精神异常,忽视躯体异常。
患者精神异常的出现令家属感到不安和不知所措,此时家属会详细描述患者不正常的种种表现,躯体情况常被忽视,这对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常不利。
此时,医生应主动问及有无发热等躯体情况。
3、提供阳性症状多,而忽视了早期症状和不太明显的阴性症状。
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等阳性症状显而易见,家属也能由此判断出这是明显的精神异常,而对早期症状和阴性症状却不能直接判断,结果可能会影响对患者总病程的判断。
4、提供情绪和行为的异常多,而忽视患者思维和内心的异常体验。
在采集病史时,医生需要善于引导,才可取得较为客观而全面的真实材料。
病史格式及内容: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籍贯、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入院日期、病史提供者及对病史资料可靠性的估计。
2、主诉:主要精神症状及病程(就诊理由),书写要求:精炼,有鲜明语种特点。
(1)、主诉是住院病历中第一项内容,用词要精练准确,症状不能太多,尽量不要超过20个字;症状过多和语句冗长是书写主诉最常见的问题,原因除医师对每一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认识不清而过多地将病人其他相关症状写入主诉外,不必要的修饰词也是导致字数过多的原因。
精神检查(不合作)一般情况:患者接触被动,缄默不语,对问话不答,反复追问亦无任何反应,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缺乏自主行为,经常呆坐,日常生活在督促下可自理,可自行进食,可自行如厕大小便,故可判断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
言语:患者缄默不语,对问话不答,反复追问亦无任何反应,与其谈话时让她用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不是”,患者仍无反应,一直呆坐于床,无任何表情及手势,故无法交谈。
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患者情感平淡,表情呆板,对周围一切视若无睹,对言语刺激无任何反应,缺乏情感交流,未见精神恍惚、茫然,未见情绪低落。
动作和行为:患者多独处,呆坐,无任何主动要求,生活需督促,被动服从,未见木僵、蜡样曲曲、违拗及强迫动作,未见冲动、伤人行为。
入院诊断: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签名辅助检查:心电图结果示: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T波改变。
2010-2-10 6:00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一般资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况、民族、学历、职业、信仰。
2.现病史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写首次发病的病因或诱因,本次波动、复发的病因或诱因。
(2)起病情况:发病年龄,起病形式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
(3)病程特点:持续性、发作性、周期性病程,发作、缓解的速度、影响因素,间歇期情况,本次病期。
(4)院外表现:概括写出异常表现。
3.既往史、个人史(特别是病前性格)、家族史中阳性内容。
4.临床症状:按精神检查顺序使用精神科术语,列出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的症状。
自知力情况。
尽可能归纳为症候群。
5.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不必再重复病史及检查内容,直接写“依据患者上述病例特点,参照ICD-10疾病分类名称诊断为***病”。
按照症状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病程标准写明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群是XX,故分型为XX或目前为XX状态。
2.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则写明躯体疾病的诊断理由。
3.鉴别诊断:提出鉴别诊断的原因,根据临床资料,参照诊断标准做出鉴别。
三、治疗计划:首选治疗方案的理由(特别是药物治疗的理由),写药物治疗原则,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措施,进一步检查治疗的方案。
四、预后估计:预后估计要根据以下几个条件做出远、近期预后的评估:起病年龄,起病有无诱因,病程长短,既往治疗敏感性,本病一般转归趋势和本患者分型的转归趋势,家族史,病前性格,目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人格的完整性,社会支持,维持治疗的可能性。
五、护理要求:初步诊断:医生:精神检查一、一般情况:患者意识清楚,定向力完整,知道自己与周围工作人员的身份、性别,知道身处何时何地。
入院时仪表整洁,年貌相符,对更衣检查不合作,多次劝说下更衣、接受检查。
主动接触可,日常生活能自理。
饮食可,二便正常,夜眠差。
二、认识活动:1、感知觉:未引出感觉增强、感觉减退、感觉倒错及内感性不适。
未引出幻觉、错觉及感知综合障碍。
2、思维活动:患者语量多,语速快,语调适中,检查合作,言谈尚切题。
未引出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未引出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思维云集,未引出持续言语、刻板言语、重复言语、模仿言语。
未引出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等思维逻辑性方面的障碍。
未引出妄想内容,未引出强迫观念、超价观念。
3、注意力:患者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注意力尚集中,易被唤起,能保持较长时间,未见注意增强、减退、狭窄、固定及随境转移等。
4、记忆力:未见明显受损。
未见顺行性、逆行性或选择性遗忘,未见错构及虚构。
(1)瞬时记忆:对刚给其演示过的三样物品能正确讲述。
(2)近记忆:对入院前后经过能正确叙述。
(3)远记忆:对重大生活经历能进行年代确切的顺序描述。
5、智能:对问话能正确理解并作出相应回答。
在一般常识、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粗测有轻微受损,与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及生活阅历不相符。
能顺利列举五种水果的名称,知道10月1日、5月1日是什么节日,熟悉服装方面的基本知识。
不能解释飞机和轮船同属交通工具,知道为何夏天宜穿浅色衣服。
能正确解释“过河拆桥”、“坐井观天”的含义。
计算100连续减7不准确,速度较慢。
6、自知力:患者否认自己有精神疾病,对自身异常精神活动无批判认识能力,认为此次住院是被强行送进来的,故无自知力。
三、情感活动:患者刚进入病房后不愿更衣,情绪不稳定,多次劝说后情绪趋于平稳。
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的尚协调,谈及上述内容时有相应情感反应,表情尚自然,与之交谈时有一定的眼神接触,情感反应与周围环境尚协调。
易激惹,经常无故发脾气。
未见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未见情感脆弱或强制性哭笑等。
四、意志行为活动:患者食欲、性欲未见亢进或减退。
刚入病房时表现兴奋,行为冲动,对检查、治疗及护理尚合作,不安心住院。
意志活动未见明显减退,未见怪异行为,未见自伤及自杀行为,未见木僵及违拗。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2×109/L,PLT 366×109/L,余未见异常。
血生化:未做。
乙肝五项:均阴性。
胸片:正常。
心电图:未做。
脑电图:未查。
眼动检查:未查。
初步诊断: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医生姓名:主诉要求:疾病的主要表现、起病缓急及病程注:急性起病:在2周或更短时间内从缺乏精神病特征的状态转变为有明显异常的精神病性状态。
(明显的精神病性状态不包括表现为焦虑、抑郁、社会退缩或轻度异常行为的前驱期;明显的精神病性状态应至少妨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方面。
)亚急性起病:…………缓慢起病:…………..示例1:二十多天来精神异常,表现语乱,自称被“控制”,并企图自杀示例2:认为被害、行为怪异1年余,加重1个月,表现凭空闻声、打骂家人示例3:间歇精神异常…年,或表现….或表现….,近一个月为….示例4发作性精神失常23年,言语凌乱,情绪不稳,夜眠差,近7天复犯,言语、行为紊乱。
现病史示范1患者从2009年1月(29岁)起无明显诱因缓慢出现精神异常,开始主要是抱怨……,缺乏主动性….,穿着随便,不不修边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与家人关系疏远….冷漠…..疑心…….,(前驱期的表现)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坚决认为…….自言自语…..凭空对骂……..(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疑心单位同事对她不好,要整她,躲着单位的人,白天不去上班,别人下班后她才去上班,逐渐不能工作,疑心自己的电话被窃听而不接家人的电话。
因父母在外地未及时诊治。
近1个月来,患者病情明显加重,认为有人要害她,给她的饭菜里下了毒,买回家的西瓜要反复查看,有时认为有毒就把西瓜扔掉,怀疑有人在家里的卫生间放了毒气,常喷酒精消毒,并闯入楼下邻居家让对方给自己道歉。
患者有时能听到脑子里发出声音,象飞机起飞的声音,感到头痛,认为有人给自己脑袋里放了什么东西,认为父母在外面议论她,打骂父母,怀疑自己的电话被人窃听,把手机电池和卡都取出来,怀疑有人跟踪、监视自己,不让家人大声说话,怕暴露自己的秘密,有时发呆、自语或反复照镜子。
家人无法护理患者,故于今日送我院诊治,门诊以“妄想状态”收住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较差,很少与人交往,饮食尚可,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院外无自杀行为。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等重大内科病史,否认头颅外伤、手术等病史,否认地方病、职业病等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按当地计划进行。
个人史:为独生女[同胞5人,行3],母孕期体健,足月顺产,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正常,适龄上学,学习成绩好,与师、同学关系尚可,顺读至北京广播学院,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工作认真,近1年多来因病逐渐无法工作,与单位同事很少交往。
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史。
1997年经人介绍与现夫认识并结婚。
婚后夫妻感情尚好。
孕5产1,流产4次,现有1子体健。
【1985年结婚,育有一子,现体健。
】月经规律,13302864--2010.07.01,有痛经史,行经期间全身疼痛、乏力,月经量中等,无白带增多史。
曾有一次短暂的恋爱史(具体不详)。
病前性格:固执任性,内向,与人交往少。
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家族史:否认父母两系三代家族成员有精神失常、癫痫、智力低下、无故自杀、酒精及药物滥用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否认近亲婚配,患者姨姥姥(姥姥的姐姐)、舅爷爷(父亲的舅舅)均有精神疾病史,具体不详。
否认两系三代其他成员有精神异常、自杀、酗酒、癫痫、智力低下、人格异常史,否认遗传病史。
家系谱见附页。
患者之姑姑、大姨均有精神异常,具体不详。
否认余父母两系三代有精神疾病、癫痫、无故自杀、智力低下、异常人格、酒精及药物滥用者,否认父母为近亲婚配。
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家系谱见下图:家族史:患者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三哥患有“抑郁症”, 具体表现不详,否认父母两系三代其他人有精神疾病、癫痫、无故自杀、智力低下、异常人格、酒精及药物滥用者,否认父母为近亲婚配。
否认有家族性遗传病史。
家系谱如下:Ⅱ ⅢⅠⅡⅢⅠⅢⅣvvⅢⅢvⅢ四.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1.强迫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强迫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强怕症状内容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自知力不完整,患者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烈,为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不深刻。
强迫性神经症强怕症状往往是典型的。
2.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以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如关系妄想、迫害妄想、嫉妒妄想等,但缺乏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患者的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症状相一致,妄想形成有一定现实为基础,是在对事实片面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思维始终保持有条理和有逻辑,缺乏幻觉。
ⅢⅡⅢⅠ3.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方面受损、阴性症状与抑郁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思维活动贫乏、大脑词句能量缺如,情感活动处于迟钝、淡漠或不协调;意志行为活动显著缺乏,能力减弱、缺乏社会性意向等。
抑郁症患者思维活动的迟缓,处于欲说不能的状态;情感低落,意向活动减少、缓慢、迟滞,不想活动和缺乏精力的体验。
4.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躁狂患者音联意联、语量增多有可理解性和现实性,具有夸大色彩。
情感高涨、活跃、生动、有感染性,情感表现与周围环境配合协调。
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活动量增多,但不伴情感高涨,情绪变化与周围环境不配合、不协调,动作单调刻板,言语交谈、接触比较困难,行为愚蠢、幼稚、杂乱无章和冲动性。
四、癔病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分离转换障碍的情感爆发和幼稚动作等表现欲急性发作的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易混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变化莫测、苦笑无常,与周围环境无相应关系,行为荒诞离奇、愚蠢可笑、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