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精神科病历书写的要求及示例精神科病历除具有一般病历的共性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记录病人的异常精神活动。
虽然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检测手段繁多,但对精神科内因性精神病来说帮助甚微。
就临床上常见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而言,因病因未明,又无可靠的辅助检查,临床医师主要依靠详尽的病史和全面的精神检查,通过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因此,精神病历的重要性较其他各科显得尤为突出。
一、书写要求(一)病史1.一般情况应详细记录病史提供者的姓名、与患者关系、对病史的了解程度等。
2.主诉疾病的主要症状及病程。
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1)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情较长者不容易确定。
此时应仔细追问家属或陪同人所提出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2)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理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时间(3)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4)根据病情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发病情况。
(5)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6)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7)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8)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
(9)注意收集患者病后书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书、信件等。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
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
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使者,若与现病史有关,无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期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
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
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
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
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1、病史(1)一般情况注意记录病史提供者的、与患者的关系、病史可靠程度等。
(2)主诉用简练的语言,叙明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时间,症状多于一项者,依发生先后次序列出,共不超过20字。
(3)现病史按照时间先后,层次分明和有条不紊地描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表现。
①具体的发病时间,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程较长者不容易确定。
此时应仔细追问陪同人所提供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②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因和躯体因素):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的时间。
③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④根据病程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演变情况。
⑤应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有无特殊的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⑥患病后的一般情况,如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⑦患病后是否就医,应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⑧应记录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其他资料。
注意收集患者病后所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画、信件等。
⑨多次复发的住院病历现病史记录要求规定如下:a)末次出院痊愈者:末次出院后精神状况和生活劳动表现为本次发病背景进行记述,其他同初发病者,b)末次出院未痊愈者:不论临床疗效判定如何,出院后一直不能回归社会生活、劳动者,出院后全部情况及本次病情严重的全过程均为现病史容。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情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
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
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有精神病史者,若与现病史有关,不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①母孕期情况: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
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规范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
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
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
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
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2020版精神科住院病历书写住院病历书写第1次住院病历姓名:XXX出生地:河北省XX市X县性别:XXX现住址:河北省XX市XX小区XX号楼XX 单元XX室年龄:XXX岁工作单位:XXXXXXXX婚姻:XXX文化程度:XXX民族:汉族入院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时XX 分职业:农民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时XX 分宗教:无XXXXXXXX病史叙述者:XXX与患者关系:XXX主诉:心情差,伴疑人害己间断发作2年,复发2周。
现病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原因慢性起病,表现:心情差,感觉非常压抑,高兴不起来,无兴趣,什么事情也不愿做,不能正常工作,打不起精神,不愿说话,感觉脑子反应慢,反应迟钝,有时控制不住的想事,总是想不好的事情,担心以前自己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有时悲观厌世,在想事较多时,曾出现自杀想法,曾想割腕自杀,但是未采取自杀行动,食欲欠佳,饮食量明显减少,病后体重减轻十余斤,睡眠减少,睡眠浅,多梦,早醒。
病情加重后出现凭空听见骂街的声音,多疑,怀疑家里被人安装监视器,认为有人要害她,曾在XXX就诊,诊断“抑郁症”,予中成药治疗,具体药物名称和剂量不详,患者用药后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善,于XXXX 年XX月XX日在我院门诊就诊,门诊诊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发作,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日量至20mg、喹硫平日量至400mg等药物治疗,患者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正常。
坚持用药,照常生活,能胜任本职工作。
2个月前自行将艾司西酞普兰减量至日量至5mg治疗,喹硫平日量至100mg治疗。
2周前病情复发,表现:失眠,入睡困难,噩梦,早醒,白天1心情压抑,兴趣下降,整日没精神,反应迟钝,不能做家务,不能照顾孩子,影响正常工作,多卧床或呆坐,无食欲,饮食量减少,5-6天前逐渐出现凭空闻语,听见村里人骂她,说她有性病,威胁不让她出门,要把她的事情都传播到网上,认为全河北省的人都知道她的事情,为此整日烦躁不安,严重时想死,想割腕,但是惦记家人未采取实际行动,整夜不眠,近几日自行将艾司西酞普兰加量至日量至10mg、喹硫平加量至每日100mg、劳拉西泮每日1mg治疗,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家人为求进一步治疗带其来我院,门诊以“伴有精神病性症状重度抑郁发作”收入院。
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在书写病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情况:记录提供病史的人的姓名、关系和可靠程度。
2.主诉: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病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及时间,症状多于一项时,按发生先后顺序列出,不超过20字。
3.现病史:按时间先后描述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临床表现。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具体的发病时间:对于急性起病者容易确定,慢性起病者或病程较长者需要仔细追问陪同人提供的“发病时间”及以前的情况,以便分析和判断较确切的发病时间。
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包括心因和躯体因素。
如有精神刺激因素,应说明其性质和持续的时间。
起病形式及早期症状。
根据病程的长短,按时间先后顺序,逐年逐月或逐日地描述发病后的主要表现和演变情况。
特殊行为:重点询问发病后病人是否有特殊的行为,如冲动、伤人、毁物、自杀、拒食、走失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般情况:包括睡眠、饮食、生活自理情况,以及工作、研究等社会功能受影响的程度。
就医情况:记录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
其他资料:收集患者病后所写的有关资料,如日记、图画、信件等。
4.既往史:主要询问以往的健康情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药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等。
重点询问有无感染、中毒、高热昏迷、抽搐、脑外伤等。
如有,应详细记录当时病情表现及治疗经过,有无并发症或后遗症,诊断肯定者可用病名,但应加引号,诊断不肯定者可简述病情。
对于有精神病史者,不论患过几次,病程多长,一律在现病史中加以记录。
5.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一般指从其母妊娠开始到病人住院前整个生活经历。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母孕期情况:包括营养状况、有无重大生活事件、外伤、滥用药物、中毒、感染、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等。
出生情况:包括胎次、是否顺产、难产、窒息及其持续时间。
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喂养方式、身体和智力发育情况。
研究情况:包括入学年龄、研究情况以及家庭教育情况。
工作情况:包括表现情况、参加工作的时间及表现。
个人特征:包括性格特点,内向还是外向。
精神科病历书写制度1.病历书写应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的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下列规范。
2.病历书写统一应用兰黑或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要复写的资料也可以使用黑色圆珠笔。
过敏药物在过敏栏内用红笔填写。
上级医师审查修改下级医师病历时其修改内容和签名及日期用红笔。
3.病历书写一定要及时完成,新入院患者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大病历24小时完成。
新病人病程记录每日一次,三日内有上级医师查访记录。
对危重病人的病情要随时记录。
4.出院病历二日内整理完毕交质控护士,三日内归档。
5.各项记录时间统一使用公历,按照“年、月、日、时、分”顺序记录,时刻统一采用24小时制式。
6.病历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以及通用的外文缩写,尚无正式译名的外文可用外文原文。
简化字按照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简化汉字总表”规定执行。
数字一律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7.药名使用中文书写,确无译名可使用拉丁文或英文书写,不能用代替性符号或者缩写,一种药名不能中英文混写。
8.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血压可以应用mmHg或者kPa。
9.凡过敏史明确时,直接在过敏史栏中填写过敏药物或者过敏原名称,如果病人认定无过敏史则填写“未发现”,如果病人昏迷或者监护人无法确定无过敏史时填写“不详”。
10.病历中由患方提供的现病史和既往史中的疾病名称应加引号表示。
11.疾病诊断名称、编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书写,手术操作名称依照ICD-9-CM-3书写。
疾病名称应主次分清、顺序排列,不可书写不恰当的简称。
12.诊断名称使用“初步诊断”、“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
住院医师入院记录时的诊断为“初步诊断”,主治医师首次查房时确定的诊断为“入院诊断”。
若“初步诊断”与“入院诊断”一致,主治医师应在“初步诊断”后签上姓名和时间;若不一致则在“初步诊断”后写出“入院诊断”并签上姓名和时间。
医院病历书写细则(讨论稿)为进一步规医疗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医政发〔2010〕11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24号——卫生部关于印发《电子病历基本规(试行)》的通知、《省病历书写规》的标准,现将制定《医院病历书写细则》发给你们,请按细则的标准执行。
第一节基本概念与要求第一条、定义:1、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是病人在门(急)诊就诊时,由接诊医师书写的病历记录)和住院病历(是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由病房医师以与其它相关医务人员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
2、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根据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二条、重要性:1、病历为医疗、教学与科研提供重要的基本资料;2、涉与医疗纠纷和诉讼的重要依据;3、作为健康保健档案和医疗保险依据;4、作为考核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评价医疗质量、学术水平的容。
第三条、基本要求:1、客观、真实、准确、与时、完整、规2、电子病历统一使用11号宋体,需用医务人员手写或签名统一用蓝黑墨水钢笔;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除外);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3、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4、杜绝错字或标点错误。
如:压(约)束性保护。
5、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容书写,并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签名。
6、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定代理人签名;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授权人签字;抢救时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与时签名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院长→副院长→总值班)签字。
第四条、须知:1、过敏一定要标记致敏原,并描述过敏时间、表现与诊疗情况。
精神科病历书写范文张某,男,40岁,于2019年12月8日至上海市精神科住院,住院号12345678。
一、主诉:张某因抑郁、焦虑症状显著加重申请治疗,主诉:多年来一直存在孤独感、对现实失去兴趣,最近几个月情绪激动明显增多,入睡困难,多梦,出现抑郁二、病史:张某患有抑郁症多年,2003年因萎靡不振去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检查表明抑郁症,接受了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在2012年转入上海市精神科,接受多学科治疗,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近期又再次出现抑郁明显加重的症状,未坚持服药,情绪激动,多梦,入睡困难。
三、家族史:张某家族无可知精神疾病史。
四、体格检查:张某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血压115/78mmHg;脑电图:脑部结构未见异常,峰值波波形正常,频率正常,夜间睡眠无明显异常。
五、诊断:张某抑郁症(F32.9)六、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药物选择:拉米太尼(Lamitint)1片每日1次,每次25毫克,三个月为一个疗程;2.心理治疗:通过帮助张某改变其负面思想,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抑郁情绪;3.生活方式改善: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社交活动;4.危险性控制:注意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学疗失败、自杀危险性;5.社会支持:及时向家属沟通,并实施家庭教育,建立家庭精神支持体系。
七、护理计划:1.建立安全有序的护理环境;2.注意病人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支持;3.及时评估病情,及时更改治疗策略;4.家属参与护理,为病人提供精神支持;5.引导病人参加社区活动;6.让病人参与活动,有趣味地休息。
八、出院诊断与建议:张某抑郁症效果良好,出院后应按时服药,按医嘱规律生活,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咨询医生,定期体检复查,避免酗酒,同时要改善心理状况,如得到心理支持可有效减轻抑郁症状;应及时参加社会活动,投入社会,避免孤独,尽量保持比较良好的社交活动,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
通过护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张某的病情得到较好改善,望出院后坚持治疗,积极应对社会面对的困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并在家庭环境中获得支持,实现精神健康。
一、精神科住院病历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2)主诉;(3)现病史;(4)过去史;(5)个人史;(6)家族史;(7)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8)辅助检查;(9)精神检查;(10)病史总结;(11)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12)治疗方案;(13)预后估计;(14)医生签名与病史完成日期。
?二、精神科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住院病历是住院患者的完整记录,它不仅是医务人员对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的重要依据,也是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
它既反映疾病一般规律,也反映该病在每个患者身上的具体表现。
病历是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等各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
?病历内容要求完整、实事求是,书写注意逻辑、突出重点、条理清楚、字句通顺、字迹清晰,不准应用不规范文字和任意涂改。
?一份完全的精神科病历要求内容丰富准确,因此需要一定时间收集病史和检查,一般要求在24~48小时内完成。
在病史中描述精神症状一般不应使用精神科专业性术语,而记录精神检查所见则可以使用术语,但必须描述具体内容和实例。
为了如实反映精神症状,目前多采用问答式记录方式,并同时应记录患者应答速度、语调、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反应。
?三、精神科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医生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治疗程序全过程的系统记录。
如果使用表格式记录,一般说来应包括住院患者评估单、诊断治疗记录单(PIO记录单)及出院小结和出院指导。
使用PIO格式时,应在量表评分后,在记录单的描述部分写明相关症状、治疗、措施,及执行措施后的反应(再评估)。
如相关问题没有解决,则必须分析导致该状况的可能原因并及时调整措施。
?病程记录的PIO格式:P(problem,问题),表示诊断编码和诊断名称;I (intervention,干预),表示治疗计划指导下的干预措施;O(outcome,结果),表示执行措施后的结果。
?新入院患者每天书写病程记录连续3天,以后根据病情每3~5天记录1次。
对存在“三防”内容的患者、危重患者、ICU的患者则必须每天随时评估和记录有关演变及诊治过程,恢复期或慢性患者或病情变化不明显者每7~10天记录1次。
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1、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每页修改不超过3处、累计不超过10个字。
2、主诉记录患者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导出疾病第一诊断)
3、首程由本院已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
4、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第二天完成。
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风险评估、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含替代治疗方案)等。
主治医师(二级医师)日常查房记录至少每半月一次,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5、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的写经治医师每月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
6、患者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同意患者出院。
出院病程记录的具体内容: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生签名等。
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符合者应进行讨论分析。
住院诊疗经过记录(包括使用的药物,有无换药,换药的原因,换药后的疗效记录,有无药物副反应,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ECT、低频脉冲电治疗、文体训练等治疗的记录,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包括a、出院服药的记录,药物品种、规格、剂量、用法;b、出院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处方);c、随诊时间及注意事项;d、转院患者记录具体的转院科室及注意事项。
9、使用专用知情同意书,如患者和/或其家属对所告知内容拒绝接受,应由其签字并在病程
记录中详细记录。
患者住院期间至少应有包括入、出院沟通记录在内的3次沟通记录,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除首次沟通记录外,每月至少应有1次沟通记录。
如为电话沟通,需准确记录沟通时间及联系电话,家属来院时补签名。
10、
•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
•****年**月**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文化程度,籍贯。
主诉,第几次发病第几次住院。
•一、病例特点分五个方面来书写(不需列题):
•一般特点:性别年龄特点、婚姻状况等。
•主要症状:总病程,起病诱因,起病形式,全病程中曾出现的精神症状,既往治疗情况(门诊就诊/住院医院、门诊就诊/住院时间、诊断、服用药物名称及最高剂量、服药依从性、间歇期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此次起病时间,主要症状等,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等。
•既往病史:包括既往阳性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
•主要阳性体征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体征、精神状况检查。
•辅助检查:此次住院前做的所有辅助检查,未做则不需书写。
•二、拟诊讨论
•初步诊断:ICD-10中诊断名称)
•诊断依据:按照ICD—10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三、诊疗计划
•11、首程病例特点参考模板:
•2013年8月8日11:40
•患者XXX,男,25岁,未婚,汉族,初中文化,江西省XX县人。
因复发疑人议论、疑人害2月,总病程3年,第X次发病第X次住院。
•一、病例特点
青年未婚男性。
总病程3年,无明显诱因缓慢起病,主要存在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思维散漫、情感平淡等精神症状,曾于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2月,诊断“精神分裂症”,服用“利培酮3mg/日”治疗,病情缓解,能外出打工。
近一年未坚持服药。
近两个月病情复发,主要存在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思维散漫等精神症状,兴奋,情感反应平淡,缺乏自知力。
无情感高涨或情感低落的表现。
无高热抽搐、消极等行为。
④曾于2009年因患“急性胆结石”在南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胆囊摘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病情个性内向,初中文化,家族史阴性。
⑤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⑦精神状况检查:意识清,接触交谈被动,多问少答,切题,(描述主要的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或夸大、或自卑的认知情况),注意力、记忆力、智能检查情况,对病中行为的认识,有无自知力;情感反应情况,或有无激情,协不协调;意志行为情况,检查治疗合作情况,有无明显“四防”行为。
⑧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二、拟诊讨论
初步诊断:ICD-10中诊断名称)
诊断依据:按照ICD—10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三、诊疗计划
1、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相关辅助检查;
2、请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核准风险评估结果、治疗方案,并告知家属;
3、患者初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符合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临床路径入组标准,经患者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于今日入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临床路径。
4、因患者在病史中存在着(具体风险因素),故风险评估为“一般或危险或高危”,并给予(具体治疗、护理级别、干预措施描述,含保护性约束),请护理上加强监护;是否存在物质使用、心理创伤史等,(如果有请记录),包括躯体疾病以及第二、三诊断的疾病状态;
5、患者为青年(中年)男性,其存在(描述病人的主要精神症状、躯体疾病、阳性检查结果和既往的治疗情况),拟考虑给予XX药物抗精神病(或抗抑郁、或抗躁狂)系统治疗,或给予(肌注药物或MECT)控制急性症状,然后选择XX药物以维持治疗,(对有物质滥用的患者应注明防止戒断反应)提出替代治疗方案(疗效、价格、治疗风险)(病史较长、难治性患者建议使用氯氮平或HD);注明对伴发躯体疾病以及第二、三诊断疾病的对症治疗;
6、开展相关量表评定,辅以心理治疗、文体训练、脑功能治疗等,促进病情恢复(心理康复);
7、告知家属: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具体描述),并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措施;在开展药物治疗时,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如心源性猝死、白细胞降低、体重增
加、锥体外系副反应等,家属表示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
•二级医师查房记录参考模板:
•2013年*月*日**:** 二级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副主任医师查房,了解病史(一般情况、主要病史、阳性体征),进行体格检查和精神状态检查。
分析如下:(患者疾病特点、存在的主要精神症状、病程、社会功能影响等,同意风险评估为危险等),诊断为分裂症等,鉴别诊断(按照ICD-10诊断标准)。
考虑患者存在××精神症状,既往使用××药物治疗有效,继续开展××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替代治疗方案使用××药物治疗。
提示预后、疗效分析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包括风险评估、主要的注意事项等。
一级医师
12、
阶段小结参考病历:
•2010.9.19 10:25 阶段小结
•患者罗某某,男性,52岁,因渐起(并复发性出现)生活懒散、行为怪异等21年余,近半月加剧,伤人毁物,于1998年12月16日第九次住院。
入院后查体未发现异常,精检:意识清晰,衣着适时,但不整洁,生活懒散,要人督促,能动性差,孤僻、独处,多卧床,定向力完整。
接触被动,多问少答,切题,有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情感淡漠,无自知力,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
入院后,给予氯氮平治疗,最大剂量每日350mg,妄想基本控制,对病稍有认识,因有白细胞计数下降,故加用升白片。
目前氯氮平350 mg/日,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患者尚安静,生活自理,能动性仍然差,独处,少与他人接触,表情较前活跃,在医护人员组织下,能参加集体活动,PANSS量表减分率为45%。
饮食、睡眠好。
目前诊断:精神分裂症。
继续氯氮平、升白片治疗,加强心理治疗及工娱疗,注意监测血象、心电图及生化等。
一级医生•出院病程参考模板:
•2013-8-18 14:30 二(三)级医生查房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患者因“(主诉)”于*年*月*日第(几)次入院住院治疗,入院时患者(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入院体检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阳性体征),入院精神检查:意识状态,定向力,精神病性症状总结,自知力等。
入院诊断,阳性检查结果及诊疗经过,给予口服**等药物抗精神障碍治疗,MECT治疗*次,配合心理治疗等辅助治疗。
患者目前病情,自知力恢复情况,有无药物副反应;风险评估结果,用药评估结果,疗效评估结果,二(三)级医师(**)主任医师确定出院诊断,出院疗效,社会功能恢复情况,同意患者今日出院。
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出院医嘱:1、妥善保管药品,2、按时服药、定期复查,3、告知注意事项,发放健教处方、出院指导书。
一级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