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品系和品种培育
- 格式:ppt
- 大小:509.50 KB
- 文档页数:30
第十六章品种与品系培育近几百年,人类在应用遗传学理论控制、改造动物遗传特性的过程中,创造和培育了大量的品种和品系,为动物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使动物育种工作成为了动物生产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所有家畜家禽品种,无论是原始品种,还是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都是经过纯繁或杂交过程育成的。
第一节品种和品系的概念一、种、品种和品系(一)种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一个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种中的个体交配,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种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
由于种内部分群体的迁移、长期的地理隔离和基因突变等因素,会导致种的基因库发生遗传漂变,从而形成亚种或变种。
(二)品种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家养动物群体,品种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种是人工选择的历史产物。
在有些畜禽的品种中,还有称为品系的类群,它是品种内的结构形式。
有些品种是从某一品系开始,逐渐发展形成的。
一个历史很久,分布很广,群体很大的品种,也会由于迁移、引种和隔离等,形成区域性的地方品系。
(三)品系品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品系是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并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同时这些畜群也都符合该品种的基本方向。
广义的品系是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种畜群。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畜禽品种是人类为了生产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下,通过选种、选配和培育而形成的一群具有某种经济特点的动物类群。
它除了应具备较高的经济或种用价值外,还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来源相同凡属同一个品种的畜禽,绝不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动物,而是有着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个体彼此间有着血统上的联系,故其遗传基础也非常相似。
家畜育种学绪论1、家畜育种学:指研究改进、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
2、家畜育种(广义):通过改进、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求得当前和未来更高的生产效率的全部活动。
绪论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1.影响动物的生产效率2.充分利用畜禽品种资源优势3.培育新品种和品系4.发挥现有优良品种中优秀种畜的作用5.进一步培育或筛选杂交配套系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家畜:通俗认为经过驯养且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家养动物。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品种:指家畜种在人类干预下所发生的分化,在家畜种内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具有相似并能稳定遗传的形态生理特征,因而也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并具有一定数目的类群。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血统来源相同;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④一定的结构;⑤足够的数量;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品种的分类1、按培育水平分类①原始品种②培育品种2、根据经济用途分类①专门化品种②兼用品种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生长: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量逐渐增加的这一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这一过程,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造成个体体量增加的过程。
⏹发育是由于细胞分化形成新的组织、器官的过程。
⏹生长为发育创造条件,而发育则在组织器官形成后又能刺激个体生长,并决定个体生长的发展和方向,两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研究生长发育的意义:☐对个体进行后天改造☐根据生长发育的结果,保证营养水平☐有利于进行选种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累积生长:家畜在任一时期所测得的体重或体尺,是前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一:品系的类别1、地方品系: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2、单系: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3、近交系: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4、群系:指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5、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6、合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二:品系培育的条件1、家畜的数量:足够数量的品系和各品系内的家系数量;2、家畜的质量:建系所用的个体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良特征3、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饲养管理条件的相对稳定4、技术与设备:三:品系培育的方法1、系祖建系法:选择具有最突出优点性状的个体作为系祖(及其继承者),再围绕系祖进行繁育(围绕系祖的近交)和选择,以使系祖的优良基因迅速扩散并固定。
2、近交建系法:选出足够数量的的公母畜以后根据不同目标进行不同性状和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组合一般采用连续的全同胞交配,不用亲子交配进行若干世代,基因迅速达到纯和,形成优良的近交系。
3、群体继代选育法: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一代一代重复这些工作,直至培育出符合预定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
四:引入杂交和级进杂交有什么不同?:引入杂交:又叫导入杂交,一般在原种群局部范围内引入不高于1/4的外血,以便在保持原有种群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克服个别缺点而采取的杂交。
级进杂交:通过杂交,以动摇被改良品种的遗传性,并使杂种母畜一代复一代的与改良品种进行回交,使改良品种的血统份额随代数增加一级一级向改良品种靠近,最后使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引入杂交一般是用外来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以改良当地品种的某些缺点;级进杂交是用杂种母畜一代一代地与外来品种回交,改造当地品种。
绪论家畜育种: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第一章1.品种: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主要性状的遗传性相对一致和稳定、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畜类群。
2.品系:狭义的品系是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公畜(系主)、具有与该公畜(系主)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广义的品系是指具有独特优点、彼此间有一定亲缘关系、遗传上有相应的稳定性、育种上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群体。
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维持一定的异质性,因而有人称品系为小品种。
3.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来源相同。
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③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
④有一定的结构。
⑤有足够的数量。
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4.品种的分类按改良程度划分1)地方品种(原始品种)2)培育品种第二章1.生长:指家畜经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家畜整体的体积及其重量都增长的过程。
即生长是以细胞分裂为基础的同类细胞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大的量变过程。
2.发育:指由受精卵分化出新的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和机能的过程。
发育是生长的发展与转化,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与发育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又反过来促进生长并决定生长的发展与方向。
发育具有阶段性,而生长具有不平衡性。
4.生长的计算与分析方法:(1)累积生长:对家畜的某次测定以前的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2)绝对生长:家畜某器官或组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量。
反应家畜在该时间内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G=W W T T 10 10--(3)相对生长:考虑家畜某器官或组织的测定起始值的作用而求得的生长速度可反应该测定时间段内的相对生长强度。
其计算公式为:R=(W1-W0)/W1*100%(4)分化生长:也称为相关生长或异速生长,是指家畜个别部分与整体相对生长间的相互关系。
家畜育种学学习重点绪论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据国际权威机构的科学评估,家畜育种学对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的贡献最大,占40%。
家畜育种对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如下四个方面进行的:1.充分利用畜禽品种资源,2.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3.选育优秀种畜并加以推广利用,4.培育杂交配套系或筛选“优化”杂交组合,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家畜的概念、家畜驯化的历程、家畜品种的概念、品种与种及品系的关系、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影响品种的形成与变化的因素、原始品种和培育品种第二章数量遗传学基础影响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突变、迁移、选择和遗传漂变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及育种值的概念第三章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何为生产性能测定,目的是什么?性能测定的形式有那些?何为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各有和优缺点?何为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各适合那些畜种和那些性状?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的目的是什么?奶牛产奶性能的度量指标(产奶量、乳成分)猪的生产性能测定指标:繁殖性能(产仔数等)、生长性能及活体胴体组成(达目标体重日龄、平均日增重、目标体重背膘厚、采食量、饲料转换率)、应激敏感性测定、胴体品质测定(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系谱的概念和种类第五章选择原理与方法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有何异同?二者的关系如何?选择的实质是什么?对质量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选择何者容易?应如何选择?除了测交方法外,还有那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质量性状的隐性基因(生化遗传、分子遗传)?选择差、选择反应、选择强度、世代间隔、留种率、年改进量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阐述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成效的因素(可利用的遗传变异、选择强度、育种值估计的准确度和世代间隔)相关选择反应、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的概念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家系内选择、合并选择的概念和适用的条件。
多性状的选择方法有哪些(顺序选择法、独立水平法和综合指数法),简述优缺点。
第六章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法估计个体育种值的主要信息资料类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和适用条件?何为综合育种值、综合选择指数第七章 BLUP法BLUP的中文含义第八章个体选配何为同质交配和异质交配?各有何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使用中各应注意那些事项?何为近交?其程度用什么衡量?近交的效应有哪些(增加纯合子的频率、导致近交衰退和改变群体方差)?何为近交衰退?如何防止近交衰退?近交有何用途(揭露有害基因、保持优良个体的血统、提高畜群的同质性、固定优良性状和提供试验动物)?何为杂交?有何作用(增加杂合子频率、提高杂种群体均值、产生互补效应和改变子一代的遗传方差)和用途(杂交育种和杂交生产)?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的计算公式和实际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