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4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处于黄河中下游肥沃的冲击平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水、光、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的最适生态区之一,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新乡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粮食种植面积60.188万h m2,粮食产量378.8万t。
20世纪70年代,河南新乡、河北石家庄、山东烟台被誉为全国小麦生产的“三面旗帜”。
新乡市所辖的辉县市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结合部,素有“豫北粮仓”之称,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的建设开始于1949年位于辉县的平原省农业试验场。
该机构小麦科学研究以遗传育种为中心,自1950年开始对小麦优质高产高效育种方面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富有科学价值的探索[3]。
1育成品系及代表性品种的特点200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先后育成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新品种20个,其中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的14个。
新麦11、新麦12、新麦13、新麦16、新麦9817、新麦21、新麦23、新麦29、新麦30、新科麦168、新麦32、新麦35、新麦36、新科麦169、新麦39等15个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质中筋品种,代表了当时小麦育种的先进水平,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麦9号、新麦18、新麦19、新麦26、新麦28等省级以上审定的优质中强筋、强筋品种,实现了品质、抗性和产量同步提升,使新乡强筋小麦走向全国。
新麦18、新麦26连续多年被原农业部推介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
新麦18于2008年获原农业部小麦授权品种全国推广面积前5名证书,是2007年、2008年河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半冬性品种,于2009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超强筋品种新麦26主要品质指标均明显超过美麦D N S,高于加麦2号,其面粉品质与香港金象粉品质相当。
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一:品系的类别1、地方品系: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2、单系: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3、近交系: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4、群系:指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5、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6、合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二:品系培育的条件1、家畜的数量:足够数量的品系和各品系内的家系数量;2、家畜的质量:建系所用的个体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良特征3、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饲养管理条件的相对稳定4、技术与设备:三:品系培育的方法1、系祖建系法:选择具有最突出优点性状的个体作为系祖(及其继承者),再围绕系祖进行繁育(围绕系祖的近交)和选择,以使系祖的优良基因迅速扩散并固定。
2、近交建系法:选出足够数量的的公母畜以后根据不同目标进行不同性状和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组合一般采用连续的全同胞交配,不用亲子交配进行若干世代,基因迅速达到纯和,形成优良的近交系。
3、群体继代选育法: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一代一代重复这些工作,直至培育出符合预定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
四:引入杂交和级进杂交有什么不同?:引入杂交:又叫导入杂交,一般在原种群局部范围内引入不高于1/4的外血,以便在保持原有种群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克服个别缺点而采取的杂交。
级进杂交:通过杂交,以动摇被改良品种的遗传性,并使杂种母畜一代复一代的与改良品种进行回交,使改良品种的血统份额随代数增加一级一级向改良品种靠近,最后使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引入杂交一般是用外来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以改良当地品种的某些缺点;级进杂交是用杂种母畜一代一代地与外来品种回交,改造当地品种。
选育新品种的方法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导言:新品种的选育是农业领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选育新品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从而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包括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两种主要方法,并总结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是指通过选择和交配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在具有适应性的自然或人工条件下进行繁殖和选择,进而培育出具备目标性状的新品种。
其主要步骤包括亲本选择、杂交组合、后代选择和品系选育。
1. 亲本选择亲本选择是传统育种的第一步。
根据目标性状的要求,选择具有丰产性、抗病虫害性和逆境适应性的亲本。
这些亲本应该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以增加后代的遗传变异程度。
2. 杂交组合杂交组合是传统育种的核心步骤。
选择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通过亲和力和异质性优势获得优良的杂种。
杂种通常比纯系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3. 后代选择杂交后代的选择是决定新品种发展方向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大量后代进行鉴定和筛选,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个体进行进一步繁殖。
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多年的努力和耐心。
4. 品系选育通过多年的选择和繁殖,选择出稳定、具有一致性表现的品系。
品系选育旨在保持和巩固所需性状,并发展适应不同环境的新品种。
传统育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经验丰富、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繁杂的工作流程、较长的育种周期和不能直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基因编辑。
二、现代分子育种方法现代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辅助传统育种的方法。
通过对作物基因进行分析、编辑和转移,加快育种进程,实现对新品种的精确控制。
其主要步骤包括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和品种发展。
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现代分子育种的第一步。
通过分子标记和基因组测序等技术,对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和高效基因进行鉴定和筛选。
2.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是现代分子育种的核心步骤。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直接对作物基因进行精确编辑,实现目标性状的改良和优化。
(三)世代间隔(gencration interval )即:子代(第一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其平均世代间隔为:∑∑===mi i m i i i n T n d 11/n i :第I 个全同胞家系的有效后代数T i :第I 个全同胞家系后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 m :群体中家系数如何缩短世代间隔,获得大遗传进展呢?1/尽可能缩短种畜的使用年限。
因为使用种畜(尤其是公畜),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比他还好的后代,所以要加快种畜的周转,如殴美国家种公猪每3个月更新一批。
2/在确保准选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早选方案,避免“后裔测定”。
四、遗传力由R=Sh 2可知 h 2↑→R ↑但遗传力的高低除与性状本身的生物特性有关以外,还受h 2估计值的准确性的影响。
即受环境与育种值两方面的影响。
五、被选性状的数目多个性状同时选择是单个性状选择反应n1倍,如同时选择4个性状,则每个性状所得到的选择反应仅为单性状选择反应的21倍。
六、性状的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一为遗传相关;二为环境相关所造成的,x 、y 性状为正相关,x 、y 为负相关……第四节 选择的方法 一、选择方法的分类在育种工作中,依据不同的信息来源和不同的着眼点,选择方法多种多样,其选择(一)外形选择与性能选择1、外形选择:用外形鉴定的方法对种畜个体加以选择。
2、成绩鉴定:依据个体各次生产性能的优劣加以选择。
(二)表型选择与育种值选择1、表型选择:以个体直测生产成绩的表型值为依据选择,又分为:个体选择、系谱选择、后裔选择、同胞选择。
2、育种值选择:以性状估计育种值进行选择。
(三)单个性状选择与多性状选择1、在某个时间内重点选择某一个性状2、在育种过程中同时选择多个性状分为:综合评定法、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四)个体选择与家系选择法(五)直接选择与间接选择法二、单一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 (一)个体表型值剖分家系:在大群体(原群)中由全同胞(或半同胞)个体所组成小集团叫家系,个体表型值可剖分为:家系均值P 5和个体表型值与家系均值之差(P i -P f ),即家系内偏差:P w ,P i =P f +(P i -P f )=P f +P w(二)单一性状的选择方法将上述个体表型值组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合并为一个指数,即:I=b f P f +b w P w ,即有四种选择。
第八章品种及其选育目的要求把握品种应具备的条件,品种资源的保存及利用,本品种选育的概念及措施,引种和风土驯化的措施;了解品种的概念、分类及作用,保种规模确实定等。
第一节品种概述一、品种的概念种与品种的区分: 作为一个品种应具备以下条件:1.来源一样2.特征特性相像3.具有肯定的经济价值4.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5.具有肯定的构造和含量品种内包括有品系、品族和类型品系是一群共同具有某种突出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相互有亲缘关系的个体组成的类群。
以优秀母畜为共同祖先的类群叫品族。
品种内还包括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同一品种由于分布地区条件不同形成了假设干互有差异的类群,叫做地方类型;同一品种由于所在牧场的饲养治理条件和选育方法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类型,叫做育种场类型。
二、品种的分类1.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原始品种的特点是:①晚熟,个体一般相对较小。
②体格协调,生产力低但全面。
③体质粗大,耐粗耐劳,适应性强,抗病力高(2)培育品种〔育成品种〕它主要是经过人们有明确目标选择而培育出来的品种。
培育品种大多具有如下特点:①生产力高,而且比较特地化②早熟③要求饲养治理条件高,同时也要求较高的选种选配等技术条件来保持和提高。
④分布地区往往超出原产地范围⑤品种构造简单⑥育种价值高(3)过渡品种有些品种既不够培育品种,又比原始品种的培育程度要高一些,人们称这一类品种为过渡品种2.按生产力类型分类按家畜的生产力类型,可将品种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类。
(1)专用品种由于人们的长期选择与培育,使品种的某些特性获得显著进展或某些组织器官产生了突出的变化,从而消灭了特地的生产力,这就是专用品种。
(2) 兼用品种〔综合品种〕 这类品种是指兼备不同生产用途的品种。
属于这类品种有二: 一是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状况下形成的原始品种,它们的生产力虽然全面但较低;二是特地培育的兼用品种,其次节品种资源的保存一、我国丰富的品种资源猪品种方面,经屡次合并归类,目前仍有50多个品种,大体可分为华北、华南、华中、江海、西南、高原六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