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教学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614.50 KB
- 文档页数:25
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中医来康复一是肘关节遭受了非常嚴重的创伤,且愈合比较差,导致骨性结构遭受了严重破坏,关节韧带也遭受了严重损伤。
这不仅加大了手术固定难度,即使完成手术,在早期进行肘关节康复锻炼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功能障碍。
二是选择持续的制动肘关节。
肘关节术后患者过早进行康复训练,有可能会对术后康复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若因此选择持续制动关节的方式,最终会导致关节出现功能障碍。
术后持续的关节制动会对关节带来较大的压力,如导致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发生粘连;后续随着持续制动时间的推移,还会引发肘关节肌腹短缩;原本关节软骨没有损伤,受持续制动影响,软骨也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引发严重的术后功能障碍。
三是术后疼痛。
肘关节术后随着麻醉效果的消失,可能会感到疼痛,同时一些患者还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接受术后康复训练,影响了肘关节康复效果,最终形成术后功能障碍。
四是异位骨化。
受肘关节的影响,容易形成病理性新骨,如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等。
其中异位骨化最为典型,即在关节软组织中形成了骨细胞,随着细胞的生长,形成了一个多余的薄层骨组织,最终会对正常肘关节功能带来一定影响。
五是受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一些患者认识不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术后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强,出院回家后又不愿意进行康复训练,或者没有完全遵守并积极落实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最终产生了术后功能障碍。
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肘关节术后功能障碍治疗包含多种方法,如药物治疗、蜡疗+康复训练等。
中医也有一些特殊康复方法,其理论核心为“骨错缝、筋出槽”。
借助这一理论,结合实际经验,成功从中提炼出“调筋、整骨、练功”三大治疗原则。
以中医“骨正筋柔,气血自流”作为治疗基础,再辅以西医康复关节松动,配合生物力学康复训练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特有的关节复位手法,通过温针灸、中药熏蒸等方式,促使患者的肘部肌肉、筋膜、肌腱逐渐康复,加快患者肘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骨质愈合,有效提升术后恢复效果。
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发生率较高,常常伴随着肘关节功能障碍。
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及时诊断和干预,以避免影响日常生活和成长发育。
本文将重点介绍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方法和效果。
一、康复治疗内容1. 健康教育:针对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向患者和家长介绍骨折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让他们了解骨折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措施。
2. 功能锻炼:早期颈部、肩部和手腕的功能锻炼对于患儿的肘关节恢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康复器材进行,如手指硬度器、肘关节活动器等。
3.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电疗、理疗等,通过不同的物理手段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促进肌肉恢复,从而帮助患儿的肘关节功能恢复。
4. 运动康复: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要目的是提高肘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使患儿的肘关节能够适应日常生活需要。
二、康复期望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可以达到以下预期效果:1. 恢复关节灵活性:通过功能锻炼,帮助患儿的肘关节恢复灵活性,使他们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
2. 提高肌肉力量:通过运动康复,帮助患儿逐渐增加肌肉活动,增强肌肉力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肘关节的负荷。
3. 缓解疼痛:通过物理治疗,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使他们渐渐恢复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4. 预防复发:通过健康教育,让患儿和家长了解骨折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三、注意事项1. 康复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用力,否则可能会加重患儿的伤害。
2. 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康复治疗要有耐心和恒心,患儿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治疗与恢复,需要家长和治疗师的支持和鼓励。
总之,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通过合理治疗和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患儿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健康讲座-肘关节损伤的治疗引言肘关节具有维系手在三维空间上的活动要求与人在抓取重物时的稳定要求之间平衡的作用。
肘关节是上肢关节中的负重关节。
肘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发生脱位的部位之一,年发生率约为0.006%~0.008%,其中49%可合并有骨折。
因该部位有着复杂的关节结构,复杂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腱排列,而且还邻近神经血管,因此治疗上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而肘关节僵硬往往是复杂肘关节损伤的最常见并发症。
肘关节僵硬是各种原因造成肘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的总称,这些患者会有明显生活障碍。
肘关节的解剖肘关节( elbow joint )是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端关节面组成。
在结构上包括三个关节,它们共同被包在一个关节囊内。
肘关节的损伤--包括骨折、脱位、软组织的急性创伤以及慢性劳损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
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
以小儿最多见,多发年龄为5~12岁。
当肱骨髁上骨折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
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好发于青壮年,骨折常呈粉碎性。
常由于严重的暴力损伤所致。
桡骨头骨折--桡骨头骨折是成年人容易发生的肘部损伤。
通常疼痛症状较轻,临床上容易误诊。
桡骨头骨折多发生在平地跌倒或体育运动时致伤。
跌倒时,肘关节伸直并在肩关节外展位手掌着地,使肘关节置于强度的外翻位,导致桡骨头猛烈地撞击肱骨小头,引起桡骨头骨折。
尺骨冠状突骨折--尺骨冠状突是维持肱尺关节稳定性的主要骨性结构,与桡骨头共同提供前方阻挡作用,防止肘关节后脱位。
尺骨冠状突骨折常提示肘关节脱位、韧带断裂及关节囊损伤。
尺骨鹰嘴骨折--尺骨近端后方位于皮下的突起为鹰嘴。
与前方的尺骨冠状突构成半月切迹。
此切迹恰与肱骨滑车形成关节。
尺肱关节只有屈伸活动,尺骨鹰嘴骨折是波及半月切迹的关节内骨折。
因此解剖复位是防止关节不稳及预防骨性关节炎及其他合并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尺骨鹰嘴骨折较常见,多发生在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