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登录导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该平台通过集成各种数据资源,实现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管理和智能化分析,大大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登录是用户使用该平台的第一步,本文将介绍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登录过程,以及相关的功能和操作。
一、登录界面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登录界面是用户与平台交互的入口,在这个界面上,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系统。
为了保证平台的安全性,登录界面还提供了验证码功能,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验证码才能登录系统。
登录界面还提供了相关的使用说明和技术支持联系方式,方便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获取帮助。
二、登录操作步骤1. 打开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登录页面。
2. 在用户名输入框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3. 在密码输入框中输入正确的密码。
4. 在验证码输入框中输入正确的验证码。
5. 点击登录按钮。
6. 等待系统验证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的正确性。
7. 如果输入的信息正确,系统将跳转到平台的主界面。
如果输入的信息有误,系统将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三、登录功能说明1. 用户名和密码的安全性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要求用户设置强密码,并对密码进行加密存储,以保证用户的账号安全。
平台还支持多种身份认证方式,如用户名密码认证、短信验证码认证等,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认证方式。
2. 验证码的作用验证码功能是为了防止恶意攻击和密码破解。
用户在登录时需要输入系统生成的验证码,以保证登录操作是由人工操作完成而非自动化程序。
验证码通常是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用户需要正确输入才能登录系统。
3. 忘记密码功能对于忘记密码的用户,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提供了找回密码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发送的验证码来重设密码,以确保账号安全。
四、登录问题及解决方法1. 登录凭证错误在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时,如果出现登录凭证错误的提示,用户应该仔细检查输入的信息是否正确。
某市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系统开发案例一、建设背景精准扶贫已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致力于实现同步小康共识,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扶贫工作在2020年的整体目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面对扶贫对象多样化,扶贫项目多样化,资金使用多样化,上级部门无法及时掌握扶贫干部帮扶情况,难以监督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已越来越不满足现有的信息化扶贫管理要求。
为此,项目按照“动态、精准、便捷、共享、可溯”的原则,结合市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精准扶贫建设目标和内容,为客户量身打造了具有自主特色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
二、建设内容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主要包括:脱贫目标数据平台、脱贫政策措施平台、脱贫资金保障平台、脱贫搬迁管理平台、脱贫领导责任平台、扶贫服务门户网、精准移动应用等。
(1)平台以扶贫干部自上而下管理体系作为基本组织支撑,建成了扶贫工作统一的数据支撑、构建扶贫综合大数据库,支持扶贫全过程信息化动态管理;(2)设计了支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措施制定和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和资金监管服务、成效评估三方认账,结合移动应用,做到扶贫数据动态管理,纵向市/镇(乡)/村/户逐级钻取;(3)实现了对扶贫主体即扶贫干部的扶贫工作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估。
注重数据成果应用,基于地理信息数据平台,多样的数据分析维度满足领导层扶贫决策需求,实现有效调度;(4)通过线下和线上双线审计,力求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位、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使扶贫管理和服务向精准化、整体化、互联网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形成可持续性脱贫成效。
三、提升客户价值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以精准扶贫为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有效的帮助政府实现“六个精准”,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数据准确、管理规范。
管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聚集、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真扶贫、扶真贫,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将返贫人口及时列为扶贫对象,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青海省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青海省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构建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扶贫服务,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有效化。
一、平台基础构建1.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搭建云计算平台,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级政府、扶贫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2.搭建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在贫困地区设立信息采集点,利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设备,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入情况、帮扶需求等进行全面、准确的收集和录入。
3.建立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将各级政府、扶贫部门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进行电子化管理,方便查询、共享和审批。
二、数据分析与应用1.建立贫困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建立贫困地区的数据模型,发现其贫困原因、特点和趋势,为扶贫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各级政府提供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的政策建议,促进扶贫措施的有效落地。
3.提供智能化扶贫服务: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为贫困户提供智能化的扶贫服务,如针对贫困户的收入增长点和就业机会进行预测和推荐,为他们提供脱贫创业的指导和支持。
三、平台应用拓展1.预警防贫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贫困地区的预警系统,早期发现贫困风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贫困返潮和新的贫困户产生。
2.扶贫信息公开:将扶贫政策、扶贫措施、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公开化,提高政务透明度,增加舆论监督,促进扶贫工作的公正性和效率性。
3.建立扶贫互动平台:搭建一个在线交流平台,为贫困户和相关帮扶单位提供沟通和学习的机会,促进扶贫措施的改进和创新。
四、平台管理与安全1.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数据的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确保敏感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2.建立扶贫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平台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科学合理的扶贫评估指标体系,对扶贫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督导,确保扶贫工作的方向和效果。
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一、项目简介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全省贫困户信息的全面、准确统计;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全面公开、监督管理;对扶贫过程进行有效跟踪、管理;对扶贫结果进行实时查询;为扶贫工作的更进一步开展积累有效的基础数据,为全省扶贫的大数据趋势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省级、市级扶贫主管部门对扶贫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统计,扶贫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扶贫工作提供互动沟通的平台,实现对扶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三、功能简介“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贯穿贫困户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帮扶成效评价、意见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整个扶贫全过程;在贫困户精确识别阶网站)、手机APP等新方式结合传统纸质文件公示“贫困户”名额、发布申请评选须知、公示申请人名单等信息;在网站上公示、公布结果;提供网络留言反馈功能,方便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民众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网站反馈自己的意见。
贫困户确定流程3.1.2建立档案、方便跟踪及数据统计根据贫困户评选结果,工作人员将贫困户信息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为每户贫困户建立自身的贫困户档案,档案信息包括《贫困户基本信息表》和《贫困户需求情况表》。
通过这两份信息表的建立,实现档案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规范化。
通过档案的建立,实现全省范围的贫困户信息全面统计和查询,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实时的基础数据。
贫困户档案建立“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中各类档案信息,可谓扶贫工作的“活字典”,可几分钟内生成贫困户台账,随时对扶贫工作进行跟踪动态管理,效率比过去要高10倍以上,并且更全面、更准确。
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思路,可以引入外部监督力量,动态化、常态化的对基础信息进行校正。
3.2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利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化手段对扶贫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是保障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
“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有PC端平台和手机APP端,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优势。
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版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版1.1系统主要功能1.1.1精准扶贫⼿机APP1.1.1.1 精准识别主要是建⽴和查看贫困户档案,包括家庭信息、家庭成员信息、收⼊情况、房屋情况、致贫原因等,包括帮扶⼲部制定的帮扶措施、具体责任⼈、帮扶记录等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
1.1.1.2 村情介绍通过APP查看各村基本情况,包括总体⼈⼝情况、贫困户情况等1.1.1.3 ⼯作⽇志主要⽤于帮扶⼲部记录帮扶纪实和查看帮扶纪实。
1.1.1.4 考勤主要⽤于帮扶⼲部⼊户⾛访帮扶时记录到户和离开时间,系统提供位置考勤,即记录帮扶⼲部签到、签退的位置信息,并⾃动记录到户⼯作时间。
1.1.1.5 扶贫信息栏⽬主要涉及上级精神传达、扶贫风采、资源共享、新闻公告、就业信息等,栏⽬⽀持在平台上⾃定义。
⽤户可以通过APP浏览查看各类信息。
1.1.1.6 考核管理查看帮扶单位、帮扶⼲部等考核信息。
1.1.1.7 在线交流提供⼀个在线交流平台,⼤家可以通过⼿机APP发布相关⼯作经验、问题,⼤家可以在线查看,回复等。
1.1.1.8 电⼦通讯录系统提供电⼦通讯录功能,可以通过APP快速查找各级扶贫组织、帮扶单位、⼯作队、帮扶⼲部、帮扶对象的通讯录,基于通讯录可以拔打电话和发送短信,便于⼤家沟通交流。
1.1.1.9 注册提供帮扶⼲部⾃助注册功能,注册登记个⼈基本信息、所在单位等,管理组织审核和帮扶配对后,注册账号即可登录使⽤。
1.1.1.10 系统对接根据要求对接第三⽅系统。
1.1.2精准扶贫电脑端1.1.2.1 基础信息包括贫困户档案、贫困户动态管理、帮扶⼲部档案管理等。
1.1.2.2 帮扶管理包括帮扶结对管理、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及成效、帮扶纪实等管理。
1.1.2.3 ⼯作⽇志主要统计帮扶⼲部下乡⼊户帮扶⼯作时间、管理帮扶⼯作⽇志。
1.1.2.4 考核管理按照扶贫考核办法,对帮扶组织、帮扶单位、帮扶⼲部进⾏相关考核及排名。
精准扶贫信息平台解决方案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要实现精准扶贫,关键是要建立一套高效、精准的扶贫信息平台,以便能够更好地收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扶贫信息。
下面是一种解决方案,以期帮助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1.建立综合性扶贫信息平台综合性扶贫信息平台是指一个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全面覆盖的扶贫信息系统。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模块:(1)贫困数据管理:用于收集、管理和维护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居住条件等。
(2)扶贫政策库:用于收集、整理和发布各级政府制定的扶贫政策和措施,方便民众查询和了解政策。
(3)就业信息平台:用于发布就业信息,包括招聘、培训、创业等,方便贫困人口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4)产业扶贫平台:用于收集、分析、展示各地产业扶贫的情况,包括扶贫产业的类型、规模、收入等指标。
(5)扶贫项目管理:用于管理扶贫项目的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方便监管和评估。
(6)扶贫资金监管:用于监管扶贫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防止滥用和浪费。
(7)扶贫大数据分析:用于对扶贫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预测分析等,为扶贫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2.数据采集与共享为了建立精准的扶贫信息平台,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采集和整理大量的数据,包括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就业情况、收入水平、家庭成员等。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进行,包括线上、线下调查和观察等手段。
同时,要鼓励各部门和各级政府之间进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果。
3.搭建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为了实现精准扶贫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利用,需要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中心。
信息平台可以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确保系统的高效和安全。
数据中心应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以应对大规模的扶贫数据处理和分析需求。
4.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明确扶贫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共享的原则和要求。
农村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分析-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针对农村基层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 通过整合不同行业专题数据, 建立农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人口的空间定位、行业专题信息的集中管理、综合查询与统计, 方便乡村干部更全面的掌握农村综合信息, 为其管理和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 农村信息化; 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 涉及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均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相连[1]。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综合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和共享, 对提高基层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
甘谷县大石乡曲坪村和丁窑村是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精准扶贫工作帮扶村。
帮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基层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如行业专题信息系统相互、信息不共享, 数据采集耗时耗力、更新成本大, 大部分资料手工登记、不易保存等。
从改善农村管理现状的角度和工作实际出发, 为了让农村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把农村基层管理干部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我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 利用行业资源, 以帮扶村为研究对象, 开展了农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1、建设思路充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 以天地图甘肃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为基础, 通过整合帮扶村的计生、新农合、民政、扶贫、社保等多个行业部门专题数据以及宅基地、耕地等空间信息, 实现人员定位、人口综合信息管理与展示、查询与统计、耕地及农作物信息统计等功能, 帮助基层干部全面掌握帮扶村信息。
2、数据获取与处理2.1、资料收集主要收集帮扶村人口基本信息、低保人员信息、危房改造数据、新农合参保信息、养老保险人员信息、贫困农户贷款信息、临时生活补助发放、草原承包补助资金发放明细等资料。
人口基本信息从计生信息系统中收集, 该系统通过专网与全省计生平台互联, 记录了农户家庭成员、育龄妇女、二女户、独生子女户、务工人员信息等, 该信息由驻村干部定期采集更新。
精准扶贫管理平台app【篇一: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一、项目简介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实现全省贫困户信息的全面、准确统计;对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全面公开、监督管理;对扶贫过程进行有效跟踪、管理;对扶贫结果进行实时查询;为扶贫工作的更进一步开展积累有效的基础数据,为全省扶贫的大数据趋势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省级、市级扶贫主管部门对扶贫信息数据的及时准确统计,扶贫信息的精准推送,为扶贫工作提供互动沟通的平台,实现对扶贫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三、功能简介“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贯穿贫困户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帮扶成效评价、意见反馈、大数据分析等整个扶贫全过程;在贫困户精确识别阶段可实现扶贫信息公示、评选结果反馈、建立贫困户档案和数据库等功能;在帮扶阶段,可为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包括贫困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在帮扶成效评估和意见反馈阶段,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评价和网站在线反馈功能;通过对系统运行积累的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可提供对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效果、贫困户分布等的关联性分析,趋势分析、预测,综合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领导辅助决策,统计报表等功能。
具体来讲,基于“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全省四级一体(省、市、县、镇)的数据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外网网站、各级人员使用的手机app客户端、扶贫事权管理系统和扶贫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主要内容,并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3.1精确识别在此阶段,“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可提供如下功能:3.1.1信息公示、结果反馈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
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所有档案信息录入“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数据库,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内容。
村委工作人员可通过“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网站(包括pc端网站和手机微网站)、手机app等新方式结合传统纸质文件公示“贫困户”名额、发布申请评选须知、公示申请人名单等信息;在网站上公示、公布结果;提供网络留言反馈功能,方便对评选结果有异议的民众在“精准扶贫信息化平台”网站反馈自己的意见。
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
5月22日,孝昌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系统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扶贫工作进一步信息化、动态化,管理更加精准化。
该平台由孝昌县与恩施聪慧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结合扶贫20+N法,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集贫困户信息采集、贫困户帮扶措施及成效、帮扶活动日志及定位适时上传、贫困村帮扶过程、统计查询功能于一体。
通过该平台,可以精准确定工作队情况、工作地点、扶贫对象基本情况等,进一步找准扶贫对象,摸清贫困原因,实现扶贫对象大数据科学动态化管理。
还可以整合社会各界帮扶资源,促进社会帮扶精准开展,实时汇总脱贫工作动态,即时展现贫困村出列、贫困户脱贫情况,落实脱贫过程监管和成效评估,实现精准脱贫。
目前,该县周巷镇扶贫大数据已录入管理平台投入使用,其它乡镇也陆续进行数据录入,6月底前将全部投入使用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