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及硝基苯挥发性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145.43 KB
- 文档页数:1
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 61746 CAS: 62-53-3中文名称: 苯胺英文名称: Aniline;Aminobenzene别名: 氨基苯分子式: C6H7N;C6H5NH2分子量: 93.12熔点: -6.2℃沸点:184.4℃密度: 相对密度(水=1)1.02;蒸汽压: 70℃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状:危险标记: 14(毒害品)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橡胶、树脂、香料等的合成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
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442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LC50175ppm,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9mg/m3,6小时/天,23周时高铁血蛋白升高至600mg/mL。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00ug/皿。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内210mg/kg。
生产苯胺的有机化工厂、焦化厂及石油冶炼厂等企业,使用苯胺的染料合成,制药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
在这些生产和使用苯胺的行业中以及在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均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危害。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苯胺MSDS
标识中文名称苯胺,氨基苯英文名称Aniline,aminobenzene
分子式
C6H7N,
相对分子质量93。
12
CAS No.62-53—3 危险性类别第6。
1类毒害品
组成与性
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形状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液体,有强烈气味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合成染料、药品、农药、橡胶助剂,也用于制香料、炸药等,还可用作溶剂和用于测定油品的苯胺点
危险性概
述燃烧爆炸危险性
易燃,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
烧爆炸
燃烧产生有毒的刺激性的氮氧化物气体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
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或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PC—TWA 3mg/m3(皮)IDLH100ppm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 250mg/kg兔经皮LD50、820mg/kg小鼠吸人LC50 665mg/m3 (7h)
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可致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环境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在土壤中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易挥发,是有害的空气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易被生物降解,20天内可被完全降解
理化特性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闪点爆炸极限
—6.2℃184。
4℃1。
0270℃ 1.2%~11。
0%。
硝基苯生产工艺的选择目前硝基苯生产主要采用混酸硝化法,一般有二种工艺,一是等温硝化,二是绝热硝化。
绝热硝化与等温硝化相比有以下优点:硝化温度高于等温硝化,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混酸组成上绝热法含水高,硝酸浓度低,反应较温和,其最大优点是硝化反应放出的热量不需要冷却,可用于废酸浓缩。
虽然绝热硝化具有许多优点,但该技术在国内没有得到成熟应用,如引进国外技术,技术转让费昂贵。
经综合测算,采用绝热硝[wiki]化工[/wiki]艺,单位生产成本比等温硝化高200元左右。
因此,硝化部分选择等温硝化工艺。
1.苯胺生产工艺的选择a)硝基苯铁粉还原法硝基苯铁粉还原法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质和约100℃温度下,硝基苯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苯胺,再经精馏得成品,所得苯胺收率为95%~98%,铁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但因存在设备庞大、反应热难以回收、铁粉耗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操作维修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反应速度慢、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但由于该法可以同时联产氧化铁颜料,我国有一小部分中小型企业仍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b)硝基苯催化加氢法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
它又包括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以及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三种工艺。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200~300℃、1~3MPa条件下,经预热的氢和硝基苯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粗苯胺,粗苯胺经脱水、精馏后得成品,苯胺的选择性大于99%。
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反应温度较低,设备及操作简单,维修费用低,建设投资少,不需分离[wiki]催化剂[/wiki],产品质量好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反应压力较高,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副反应和催化剂失活,必须定期更换催化剂。
目前国外大多数苯胺生产厂家采用固定床气相加氢工艺进行生产,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该法进行生产。
苯胺产品标准
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NH2,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药品、塑料、橡胶等领域。
为了确保苯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苯胺产品标准。
苯胺产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和性状:苯胺应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其密度为 1.02-1.03g/cm3,沸点为184℃,熔点为-6℃。
苯胺应该是易挥发的,不应有悬浮物和沉淀物。
2.化学指标:苯胺的纯度应不低于99.5%,水分含量不应超过0.2%,游离酸含量不应超过0.1%。
苯胺的PH值应在6.0-8.0之间,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3.包装和储存:苯胺应该采用不易泄漏的密封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苯胺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苯胺产品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苯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苯胺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质量不合格或者储存不当,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苯胺生产企业应该严格按照苯胺产品标准进行生产和储存,确保苯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苯胺产品时,也应该选择正规的生产企业和销
售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1、项目概况山东金岭集团有限公司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含硝基苯(硝基甲苯、二硝基苯、酚钠盐等有机污染物)、苯胺(由硝基苯转化为苯胺过程中间产生的聚合物及络合物)废水,这些污染物均为强毒性物质,若直接排放,将给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为执行国家的环保制度,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公司决定进行废水处理工程的建设。
山东六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技术依托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的有关人员在进行多方面的资料收集、并类比以往大量的类似废水处理经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本设计方案,本方案的实施将彻底解决该公司的水污染问题,保证公司排水稳定达标。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2.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5)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141-90)(6)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7)《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J46-82)(8)《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及验收》(GBJ93-86)(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0)《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16-83)(1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3)企业提供的废水水质、水量资料(14)大量的同类型废水工程实践经验和实验结果2.2设计原则(1) 采用成熟、先进的单元处理工艺并予以优化组合,保证满足出水要求。
(2) 运行管理方便,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在确保处理效果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一次性投资和运转费用。
(4)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维护方便。
(5)流程畅通,布局合理。
3、设计水质、水量及出水要求3.1 设计水量的确定根据建设方提供数据,确定该工程废水平均设计流量为600m3/d,即25m3/h,其中硝基苯废水处理能力为240m3/d,即10m3/h。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2。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中等毒性.急性毒性:LD50442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LC50175ppm,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9mg/m3,6小时/天,23周时高铁血蛋白升高至600mg/mL。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00u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内210mg/kg。
生产苯胺的有机化工厂、焦化厂及石油冶炼厂等企业,使用苯胺的染料合成,制药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在这些生产和使用苯胺的行业中以及在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均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危害。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
实验室监测方法:5。
环境标准: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苯胺和硝基苯中毒的原因是它们是含苯基或硝基的化学物,在短期内吸收大量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导致中毒现象。
中毒后可能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造成肝肾损伤。
当苯胺、硝基苯等物质挥发或加热蒸发时,其蒸发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也可因生产设备维护不善引起跑、滴、漏,使毒物污染地面在挥发,混于废渣内反应剩余的苯胺,可使出渣工人或回收利用废渣的工人发生中毒。
如果您遇到相关情况,建议您尽快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
2024年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防治苯胺和硝基苯是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的代表物。
苯胺是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成棕色,稍溶于水。
硝基苯纯品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有像杏仁油的特殊气味,几乎不溶于水。
二者均与乙醇、乙醚或苯混溶。
苯胺主要用于制染料、药物、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其本身也用于染黑色和测定油的苯胺点等。
硝基苯用途甚广。
如用于制苯胺、朕苯胺、偶氮苯、染料等。
在一般条件下比较稳定,是有机合成的良好溶剂。
事故案例某化工公司染料厂苯胺车间的生产工艺是采用铁粉还原法,且是连续性生产。
由于还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还原釜内的冷却管流动水把热量带走。
1968年12月5日11时,该车间突然停水,还原釜的热量无法导出,致还原反应越来越剧烈,最终造成还原釜爆炸、着火。
烈火和剧毒的浓烟充满整个车间及周围的厂区。
几百名人员奋战1个多小时才扑灭大火,但是参加救火的绝大多数人发生急性苯胺中毒,124人因中毒而住院抢救.其中重度中毒病人59人,中度中毒病人65人。
有少数病人住院半年以上,有的一年以后还有后遗症。
职业危害1.接触机会:在染料、制药、橡胶、炸药、合成树脂、油漆及塑料等工业生产中,吸入高浓度此类化合物以及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都会引起中毒生产设备或包装容器跑、冒、滴、漏.此类毒物污染地面再挥发,排放含该品的热性废渣、废水时,其高浓度蒸气短时间被大量吸入;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此类毒物污染了作业人员的衣物、皮肤而引起中毒。
2.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多在工作中或下班后几小时内发病,班后热水浴和饮酒易诱发中毒并使中毒加重。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嗜睡。
口唇、耳廓、舌及肢端出现轻度紫绀。
一般在24小时可恢复正常。
中度中毒时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的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皮肤粘膜紫绀明显。
可有尿频、尿急,尿液呈葡萄酒色。
可出现轻度溶血性贫血。
重度中毒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步态不稳,抽搐甚至昏厥。
硝基苯的性质: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相对密度1.2037(20/4℃);易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油。
硝基苯由苯经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
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及用作生产苯胺的原料。
硝基苯毒性较强,吸入大量蒸气或皮肤大量沾染,可引起急性中毒. 蒸气压:0.13kPa(1mmHg44.4℃).硝基苯在水中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由于其密度大于水,进入水体的硝基苯会沉入水底,长时间保持不变。
又由于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所以造成的水体污染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硝基苯的沸点较高,自然条件下的蒸发速度较慢,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对机械震动很敏感的化合物,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倾翻在环境中的硝基苯,会散发出刺鼻的苦杏仁味。
80℃以上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具爆炸性,倾倒在水中的硝基苯,以黄绿色油状物沉在水底。
当浓度为5mg/L 时,被污染水体呈黄色,有苦杏仁味。
当浓度达100mg/L时,水几乎是黑色,并分离出黑色沉淀。
当浓度超过33mg/L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
吸入、摄入或皮肤吸收均可引起人员中毒。
中毒的典型症状是气短、眩晕、恶心、昏厥、神志不清、皮肤发蓝,最后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硝化反应是指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一NO2所取代的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的范畴。
硝基苯经过零价铁还原,会生成苯胺,即C6H5NO2+3Fe+6HCl=C6H7N+3FeCl2+2H2O苯胺,分子式:C6H7N。
无色油状液体。
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 1.02 (20/4℃),相对分子量93.128,加热至370℃分解。
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饱和蒸汽压2kPa苯胺更易降解苯胺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氯化苯胺化法、硝基苯催化加氢还原法和苯酚氨解法。
目前硝基苯加氢还原法为主要生产的方法。
苯胺作为一种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国防、塑料、油漆、印染、农药和医药等行业。
苯胺也是一种“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硝基苯化学品英文名:nitrobenzeneCAS No.:98-95-3EC No.:202-716-0分子式:C6H5N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制苯胺、联苯胺、偶氮苯、染料等。
也用作有机溶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有轻微致癌性风险。
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3;致癌性,类别2;生殖毒性,类别1B;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怀疑会致癌,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深圳市南油诺安电子有限公司
苯胺及硝基苯挥发性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定义为熔点低于室温而沸点在50~260℃之间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而欧盟(EU)的定义为在20℃条件下,饱和蒸气压大于0.01KPa的所有有机物。
苯胺及硝基苯都是典型的挥发性有机物。
即常温下都为液体,但能够挥发出一定浓度的雾状气液混合物蒸气。
光离子(PID)气体探测器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本质上是测量其挥发出的雾状蒸气的浓度。
在同一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高,则其挥发性越强,其产生的雾状蒸气浓度也越高。
而同一种液体,其饱和蒸气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参见附图),同时挥发性也变得更强。
下表列出了部分常见化工产品在37.8℃(100F)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名称饱和蒸气压(KPa)@37.8℃(100F)
汽油(国4)40-85
苯24.37
丙酮53.32(39.5℃)
柴油0.689
煤油0.683
苯胺0.21
硝基苯0.13 (44.4℃)
可以看到苯胺和硝基苯在同样温度条件下,其饱和蒸气压还不到苯的百分之一,即在同样环境条件下,其挥发出的有机挥发物蒸气浓度也远远低于苯(约为百分之一的水平)。
而苯和苯胺及硝基苯对于PID探测器的响应系数基本在同一级别(苯RF=0.5,苯胺RF=0.5,硝基苯RF=1.7)。
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气温较低时),对于苯有良好反应的PID气体探测器对苯胺及硝基苯的响应值可能较低。
但这并非是由于PID检测原理所导致,而是因为此时空气中的有机挥发物蒸气浓度确实很低,使用任何其他原理的气体探测器都不能得到比PID气体探测器更为理想的检测结果。
相应的解决办法是选用具有更高检测精度、更低量程的PID气体探测器,同时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低报警设定值。
附图:
苯胺的饱和蒸气压力(mmHg)与环境温度(℃)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