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硝基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17.20 KB
- 文档页数:4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硝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4-nitroanilineCAS号:100-01-6分子式:C6H6N2O2分子量:138.1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3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3急性吸入毒性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01吞咽会中毒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H331吸入会中毒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0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61+P364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1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14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硝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4-nitroaniline;p-nitroanilin;1-amino-4-nitrobenzene化学品别名:对硝基苯胺;1-氨基-4-硝基苯CASNo.:100-01-6ECNo.:202-810-1分子式:C6H6N2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染料和抗氧剂的中间体、腐蚀抑制剂、分析试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 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粉尘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接触会中毒,吸收后可导致全身发生反应。
中文名4-硝基苯胺英文名4-Nitroaniline别名对硝基苯胺冰染重氮组分37英文别名 C.I. 37035C.I. Azoic Diazo Component 37C.I. Developer 17p-Nitroanilinefast red GG basePara Nitro AnilineParanitroanilineAzoic Diazo Component 371-Amino-4-nitrobenzene4-nitroaniline hydrochloride (1:1)mercury bis[(4-nitrophenyl)azanide]4-Nitroaniline(NH2=1)CAS 100-01-6EINECS 202-810-1化学式C6H6N2O2分子量138.124inchiInChI=1/C6H6N2O2/c7-5-1-3-6(4-2-5)8(9)10/h1-4H,7H2密度 1.334g/cm3熔点147-151℃沸点333.051°C at 760 mmHg闪点165°C水溶性0.8 g/L (20℃)蒸汽压0mmHg at 25°C折射率 1.634物化性质性状黄色针状结晶,易于升华。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溶于沸水、乙醇、乙醚、苯和酸溶液。
产品用途是各种直接、酸性、分散染料及颜料的中间体,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危险品标志T - 有毒物品风险术语R23/24/25 -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毒。
R33 - 有累积效应的危险品。
安全术语S36/37 -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45 -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1 -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
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危险品运输编号UN 1661上游原料4-硝基氯苯液氨下游产品1,4-苯二胺1,4-二氨基蒽醌2,6-二氯-4-硝基苯胺2-氯-4-硝基苯胺直接灰 D 直接耐晒黑G 酸性黑10B 分散橙2RL 分散橙S-4RL 分散大红SE-R 分散黄棕S-3GL 皮革黑DMX 对硝基苯胺茜素R4-硝基苯胺- 性质黄色针状结晶。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呼吸道及皮肤有刺激性。
进入体内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高高浓度时可引起发绀,这种症状可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6340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氯化物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也可以用大量水7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及时换洗工作服。
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
监测毒物。
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
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干粉、泡沫。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澳苯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4-Bromo-CiiphenylamineCASNo.:54446-36-5分子式:C12H10BrN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2标签要素:W0令⑧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8造成严重眼损伤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30漱口。
-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62+P364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一一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一一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I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硝基联苯;对硝基联苯化学品英文名:4-nitrobiphenyl;p-nitrodiphenyl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对硝基联苯92-9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人体有毒。
中毒时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紫绀、心肌缺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并筑堤收容。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防化学品手套。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对硝基苯胺CAS No.:100-01-6别名:4-硝基苯胺;冰染重氮组分37;对硝基苯胺(PNA);1-氨基-4-硝基苯;對硝基苯胺;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无数据资料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3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3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STOTRE2环境危害慢性水生毒性:AquaticChronic3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6:急毒性物质; GHS08:健康危害;信号词 【危险】危险申明H301 如果吞食将中毒。
H311 皮肤接触将中毒。
H331 吸入将中毒。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危害人体器官。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造成长期影响。
警告申明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1+P310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11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RSHazard symbol(s) TR-phrase(s) R33;R25;R53S-phrase(s) S28;S37;S45;S61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6H6N2O2分子量 - 138.134 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4-硝基苯乙腈化学品英文名:4-nitrophenylacetonitrile化学品别名:对硝基苯乙腈;对硝基苄基氰;对硝基氰化苄CAS No.:555-21-5EC No.:209-085-0分子式:C8H6N2O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毒。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预防措施: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漱口。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吸入粉尘或烟雾(尤其是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偶尔出现呼吸窘迫。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引起毒害作用。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