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甲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甲基苯胺化学品英文名:3-methylaniline;m-toluidine;3-aminotoluene;m-ami notoluene化学品别名:间甲苯胺;3-氨基甲苯;间氨基甲苯CASNo.:108-44-1ECNo.:203-583-1分子式:C7H9N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吞食后有毒。
跟皮肤接触有毒。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3;急毒性-皮肤,类别3;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漱口。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生成的蒸气或气溶胶(雾、烟),可对身体产生毒害作用。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苯胺安全技术阐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公司标记化学品中文名:苯胺,氨基苯,化学品英文名:aniline或aminobenzene公司名称:重庆上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涪陵龙桥工业园区A区邮编:408000传真号码:公司应急电话:技术阐明书编码:716 生效日期:7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国家经贸委上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急救中心:第二部分成分/构成信息纯品化学品名称:苯胺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苯胺 100% 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本品重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取。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浮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体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导致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旳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映,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措施及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解决应急解决: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解决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量切断泄漏源。
避免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取。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苯胺 Aniline制造商或供应商产品代码:602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仪征经济开发区大连路2号邮编:211900传真号码:应急电话: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橡胶加速剂及抗氧化剂;染料与中间物;照相化学药剂(对苯二酚);尿烷发泡之异氰酸盐;医药;炸药;石油精炼;二苯胺;酚类;除草剂;杀霉菌剂。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可燃液体、吞食有毒、吸入致命。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1、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3、生殖毒性,类别2;4、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5、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6、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7、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8、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类别3;9、呼吸或皮肤过敏-皮肤致敏,类别1。
GHS 标签要素:象形图或符号: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会中毒;引起严重眼睛损伤;怀疑损害生育力或胎儿;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皮肤接触会中毒;吸入会中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防范说明:预防措施:1、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
2、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3、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4、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防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5、使用无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型电器和设备。
6、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7、避免接触眼睛、皮肤,避免吸入、食入,操作后彻底清洗。
8、避免与氧化剂、酸类、酸酐接触。
事故响应: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苯胺化学品英文名称:aniline中文名称2:氨基苯英文名称2:aminobenzene技术说明书编码:716CAS No.:62-53-3分子式:C6H7N分子量:93.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苯胺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苯胺,氨基苯,化学品英文名:aniline或aminobenzene企业名称:重庆上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涪陵龙桥工业园区A区邮编:408000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023-技术说明书编码:716生效日期:2006年7月1日国家应急电话:国家经贸委上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化学品名称:苯胺有害物成分浓度CASNo.苯胺100%62-5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
可有化学性膀胱炎。
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应,会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毒服。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61746CAS :62-53-3中文名称:苯胺英文名称:Aniline ;Aminobenzene别名:氨基苯分子式:C6H7N;C6H5NH2分子量:93.12熔点:-6.2 C沸点:184.4 °C密度:相对密度冰=1)1.02 ;蒸汽压:70 C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稳定性:稳定外观与性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状:危险标记:14(毒害品)用途:用于染料、医药、橡胶、树脂、香料等的合成2.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
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岀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岀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
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o442mg/kg(大鼠经口); 820mg/kg(兔经皮);LC5o175ppm , 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9mg/m ,6小时/天, 23周时高铁血蛋白升高至600mg/mL。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00ug/皿。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内210mg/kg 生产苯胺的有机化工厂、焦化厂及石油冶炼厂等企业,使用苯胺的染料合成,制药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
在这些生产和使用苯胺的行业中以及在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均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危害。
对甲苯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在工业、医药和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但是,甲苯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说明书,以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一、物理性质
甲苯胺的分子式为C7H9N,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类似苯的气味,密度为0.99g/cm³,熔点为-57℃,沸点为199℃。
甲苯胺与水、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可以混溶,并且容易起火燃烧。
二、安全操作规程
1.应使用配有防爆设施的操作室进行生产和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和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3.操作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确保设备运转正常,贮存容器完好无损等。
4.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与物质接触,如发生接触应立即脱离现场,并用大量水冲洗。
5.严格遵守生产的标准操作程序和装置操作技术规范。
6.操作后应及时清洗、维护设备和场所的清洁卫生。
7.严禁单独操作,有人化学品操作必须加以保护。
8.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应急演练。
三、紧急处置措施
1。
苯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物质的理化常数2。
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苯胺的毒作用,主要因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所致,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其它脏器损害.急性中毒:中毒者的口唇、指端、耳廓发绀,病人有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进,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出现心悸、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重笃者可出现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中毒性肾损伤.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发绀、贫血和肝、脾肿大。
皮肤接触可发生湿疹。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中等毒性.急性毒性:LD50442mg/kg(大鼠经口);820mg/kg(兔经皮);LC50175ppm,7小时(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19mg/m3,6小时/天,23周时高铁血蛋白升高至600mg/mL。
致突变性:微粒体诱变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100u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腹腔内210mg/kg。
生产苯胺的有机化工厂、焦化厂及石油冶炼厂等企业,使用苯胺的染料合成,制药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在这些生产和使用苯胺的行业中以及在贮运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均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危害。
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3。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
实验室监测方法:5。
环境标准: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间甲氧基苯胺;间茴香胺;3-甲氧基苯胺;间氨基苯甲醚化学品英文名:m-methoxyaniline;m-anisid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间甲氧基苯胺536-90-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其蒸气或气溶胶对眼睛、粘膜、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进入体内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紫绀。
慢性影响:可引起呼吸系统、皮肤的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泻。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消除所有点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