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第五章:总体分布丶样本分布与参数估计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46
简答题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计算题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
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
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
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
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试推断:(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批产品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量进行区间估计。
(3)如果极限误差为2.31%,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7、某单位按重复抽样方式随机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考试成绩进行检查,资料如下:68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82 99 58 81 54 79 76 95 767160 91 65 76 72 76 85 89 9264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7(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第⼀章绪论1、什么就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统计学就是⼀门收集、整理、显⽰与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与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式来获得,如普查与抽样调查。
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与⾮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抽样误差与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就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瞧,这类误差就是可以避免的。
抽样误差就是利⽤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的误差,它就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概念?(P5)答:描述统计就是⽤图形、表格与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描述的统计⽅法。
推断统计就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她推断的统计⽅法。
第⼆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个步骤:(1)按照统计研究的⽬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个组,或者⼏个表现合并成⼀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个⽅⾯进⾏测度?答:数据分布特征⼀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与峰度⼏⽅⾯来测度。
常⽤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与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答:均值就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般⽔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就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常重要的基础地位。
第一章导论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统计方法可分为:1。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是用图、表、统计量等方式对已有数据的特征进行描述。
内容包括: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描述性分析。
目的:描述数据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规律.2。
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统计学分支,是指利用这种概率关系,由样本统计量推估总体参数。
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数据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按计量尺度分:1。
分类数据: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2。
顺序数据:对事物类别顺序的测度,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3.数值型数据:对事物的精确测度,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1。
观测的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2.试验的数据:在试验中控制试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而得到的。
按时间状况分:1.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2.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的概念。
总体: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的集合。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4。
变量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类型和特点:1.分类变量的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无大小。
2.顺序变量的取值除类别属性之外,还有等级、次序的差别。
3.数值变量的取值:数值.应用:分类数据和数值数据都可以计算众数,但数值数据还能计算平均数,前者却不能。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特点。
普查:1.为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全面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