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想飞的乌龟》教后反思二则【名师】
- 格式:docx
- 大小:16.27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教学反9篇想飞的乌龟教学反 1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激发、鼓励和发挥学生的想象。
2、能够用“谁从什么地方怎么样”说一句话。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激发、鼓励和发挥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乌龟、小鸟的图片“想飞的乌龟”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打个谜语大家猜猜吧身穿破壳袍,缩头又缩脑。
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
知道是一种什么动物吗?板书:乌龟(出示课件:乌龟在草地上的图)2、谁家养乌龟了,你了解哪些乌龟的知识?3、还想多了解乌龟吗?丁丁啊,向大家推荐了一篇短文,是专门介绍乌龟的,请读P74面。
4、你们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课外可以看看《十万个为什么》。
5、(点击,出现蓝天中小鸟飞的画面)师描述:看,乌龟伸长脖子在看啥呢?多可爱的小鸟呀,它们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绿茵茵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儿,真令人羡慕呀!小乌龟这时会想些什么呢?完成课题:想飞的乌龟6、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童话。
(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读准读畅1、认读识字条中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生:①以前学过;②拼读;③猜的。
)2、在文中圈出这些字。
3、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
4、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5、学生自由读,分自然段读。
学生评价、正音。
6、读全文,注意按标点停顿。
三、细读课文,入情入境。
(一)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看读或指读)2、看图,乌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说些什么呢?3、齐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2—6自然段。
1、过渡乌龟每天仰望长空,时而幻想着自己飞起来的情景,时而叹息着自己少了两只翅膀。
同学们,这时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乌龟飞上天了吗?它怎样飞上天的?结果怎样)2、指名分别读2—6自然段。
《想飞的乌龟》教后体会-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古人曾经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是否敢问、敢想,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想飞的乌龟》一课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1、教师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出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
在教学《想飞的乌龟》这一课时,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热烈:-------- 乌龟为什么想飞?-------- 乌龟怎么会飞呢?-------- 乌龟飞起来了吗?这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究的热情。
2、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合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
在组织学生讨论乌龟为什么想飞?这一问题时,突然有一个平时调皮好动的男同学站起来说:因为乌龟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不愿意和小鸟分开,如果他飞起来就可以和小鸟永远在一起了。
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当时的我被孩子那独特的心理体验所感动,于是,我抓住时机,在班上好好地表扬他: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老师佩服你。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特别积极,想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因为乌龟想到天上去看一看。
-------因为乌龟想去看看小鸟去的那个地方,到底有多美?-------因为乌龟想:飞起来一定很舒服!-------因为乌龟想到天上看看宇宙飞船到底是什么样的。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你怎能不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呢?3、教师要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敢说、会说。
在学生们对乌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乌龟还想再一次飞起来,你能帮帮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办法个个新颖独特,无不展现着智慧的光芒。
【篇一】教學過程:一、謎語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先來猜個謎語:“身穿硬殼袍,縮頭又縮腦。
水裏四腳劃,岸上慢慢爬。
”二、隨文識字(一)自學字詞1.出示課題,請你做好指讀姿勢,比比看誰的小手能跟上我的速度。
學生活動:學生指著書,邊指邊聽老師讀。
2.請你們也來讀讀課文,見到不認識的字,你都有什麼辦法認字呢?學生活動:說說自己的記字方法,如看拼音記字、聯繫上下文記字、請教別人。
3.教師提示:請選你喜歡的方法認字。
如果還不會用筆點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初讀課文,用喜歡的方法解決見到的生字,教師巡視。
幫助部分學生學習部分生字。
(二)同學們讀得真認真,做好指讀姿勢齊讀故事,注意點點字的讀音。
學生活動:全班齊讀。
(目的是聽讀識字,隨文學字。
)在讀書中,可能有一些字認識了,不會的字的範圍逐漸縮小。
(三)又有一些生字我們認識了,現在兩個小夥伴一起讀文,如果還有不認識的字和同桌一起想辦法解決,你們可以用一本書,輪流讀各段,讀完後你們倆就坐好。
學生活動:學生通讀全文,小夥伴之間合作學習,互相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教師隨時巡視給予個別學生指導。
(點評: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先整體再部分,最後回到整體的特點。
由老師範讀課文到自由讀文、齊讀課文,兩人合作讀文,從整體上瞭解了故事的內容,運用了隨文識字,聽讀識字,合作識字,鞏固了已認識的字。
)課堂過渡:剛才你們合作得真好,可這篇課文太長了,有的同學讀起來有點困難,別著急,孩子們,我們先學這部分。
三、學習課文內容(一)(課件)文字出示:從前——烏龜很傷心這一部分1.做好指讀姿勢,齊讀這一部分,注意字的讀音。
學生活動:學習第一部分,讓學生利用指讀再次從文中認識漢字,把字的音與形一一對準,記清生字。
2.下麵咱們分著讀,男生讀烏龜的話,女生讀小鳥的話,我想當旁白,行嗎?做好指讀姿勢。
學生活動,這一部分分角色讀,老師也參加。
(點評:這一環節體現師生交流,互相學習,另一方面還是隨文認字,把字的音形相對。
《想飞的乌龟》教学心得《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以“理想”为题的课文,本节课我是在第一课时识字,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次教学在指导思想上,着重表达同学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着重同学的情感沟通,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引导加强语言积累和规律思维的训练,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和语言表达技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引导同学质疑、探究、实践中学习,促进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性格地学习。
”本节课中我充分尊敬同学的性格,创设能引导同学主动参加的问题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能过“提出问题、自读解答、合作沟通”等形式,始终把同学的思维和语言训练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培育同学的合作、探究及创新精神。
穿插“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等环节,让同学留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乌龟一起做梦、请求、兴奋、懊丧,从而能够进行有感情朗读。
总之,培育同学掌控和运用知识的立场和技能,给同学带来了无究的乐趣。
我感到课堂中较胜利的环节有:1、课伊始,通过多媒体画忆旧引新,让同学与乌龟进行对话,提出问题,引发同学的爱好心情,产生新的知识点,激起剧烈的求知欲。
同学靠着对课文的感悟,结合生活阅历,争先恐后提出了很多富有童趣、表达爱心的问题,大大拓展了思维,丰富了学习内涵。
2、我在课堂中留意营造探究氛围,鼓舞同学独立思索、合作争论、共同探究问题,课堂学习师生双方都有一种轻松开心的感觉,尝试合作学到知识的乐趣。
3、我创设生活问题,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难过”的情感,不仅为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而且还进展了同学的口头表达技能。
通过同学解答后的问题,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再次将同学引进乌龟的'内心世界,跟乌龟一起快乐。
这样不仅引导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熏陶,而且着重开发同学的制造潜能。
通过将同学提出一系列开放式的问题贯穿在教学之中,让同学多角度思索问题,尊敬同学性格化的答案,予以赞颂,致力培育同学的创新技能。
《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语一年级下第11单元“愿望”中的第二篇主体,根据印度传说《乌龟和野鸭》改写的。
原是一篇带有讽刺性的寓言,而改编后的写的是乌龟在小鸟的帮助下大胆实现愿望的故事,不是讽刺,而是肯定乌龟敢于幻想、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本教材安排了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
一、有效前测,找准起点为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在上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本要掌握13个生字,全班19人不认识“忍”“摔”,14人不认识“裂”,12人不认识“端”和“棍”,9人不认识“感”“叼”,4人不认识或者读不准“龟”,其他生字基本会认。
对于的主人公小乌龟,全班有11人在自己初读之后认为这是一只愚蠢的、傻的、无知的乌龟,有8人直接抄写题,认为这是一只想飞的乌龟,有10人认为这是一只有好奇心、爱幻想的乌龟,有人认为这是一只勇敢的不怕死的乌龟,有2位具有批判性思维,既看到这是一只骄傲的乌龟也提到了这是一只有梦想的乌龟。
二、分散识字,重点突出《语标》实施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 识字教学既然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那么在堂上就要舍得花时间,但是又不能平分用力。
基于以上的学情和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教学中分散识字,重点突出。
导入部分直接出示“龟”的甲骨,和学生一起猜字谜,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然后和老师一起书空。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深深记住“龟”的字形,感受汉字独有的魅力,一幅画就是一个字。
在教学的第二大环节,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互学的时间,然后小老师带领集中反馈学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针对前测中难认的字“感忍”和“想”一起归类识字,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意思记住汉字。
“摔”、“裂纹”和多音字“重”同时出现在的一句话中,于是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读准字音,同时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尝试通过组词的方式进行运用。
一年级下册《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以“愿望”为主题的课文。
设计本节课教学,我紧紧围绕着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加强引导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积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回顾本堂课,我感觉比较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一、以激发兴趣为先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能在朗读课文时,做到声情并茂,极富有感染力。
课文中设置情境,让孩子们自读找小鸟想出的办法,并上台表演,一同参与,学生学习更具趣味性了。
同时设置合作学习,检查读书情况,学生进入角色,读起来有声有色。
二、以指导朗读为重点朗读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这节课我始终抓住朗读不放,并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和蕴含其中的道理。
我创设情感朗读的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感受飞上天的情景。
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自读自悟,加上我适时地点拨、指导,通过反复地读,读出乌龟飞上天看到的优美的景色,再加上适时的补白,拓宽了学生想象的视野,发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问题需要改进:通过本次公开课,我从准备到最后的实战并没有非常的充分,这点确实不应该,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本节课应该注意哪些,如果我能在环节上很明确地设计好过渡语,在细微地方,能慢点指导,比如乌龟为什么想飞,有何引起?小鸟给它想的是什么办法,自读后应该让小组上台合作表演一下,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入到第八自然段看美景的时候,这样的话时间分配上就比较合理。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要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倾听和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每一节课上下来,“喜悦”和“遗憾”总是并行着。
我觉得,反思不仅仅是一节课结束后的思考,而更应是一个再备课、再思索、再探头、再创造的过程!我希望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历练自己,让自己不断地进步。
2020小学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教学反_0573文档EDUCATION WORD小学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教学反_0573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下面是一年级语文《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十四单元第2篇阅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
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并配有五幅彩图,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发挥想象能力。
而且一些句式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我紧紧围绕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问题情景,不断加强引导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积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力。
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猜谜语式的导入,学生的热情、积极性在一瞬间被调动了。
这也为我后面课堂的热烈气氛及顺利开展作下了铺垫。
二、我创设生活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伤心”、“开心”的情感,不仅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解答后的问题,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再次将学生引进乌龟的内心世界,跟乌龟一起伤心、开心。
三、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合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
在组织学生讨论“乌龟为什么想飞?”这一问题时,突然有一个平时调皮好动的男同学站起来说:因为乌龟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不愿意和小鸟分开,如果他飞起来就可以和小鸟永远在一起了。
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当时的我被孩子那独特的心理体验所感动,于是,我抓住时机,在班上好好地表扬他: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老师佩服你。
《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
而且一些句式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例:1、——,请你————,让————————吧!2、——-——极了,忍不住——--————-———.这篇课文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朗读既是一种阅读能力,又是一种理解手段。
只要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已读懂了课文。
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必敲击不已,火光才现。
”因此教学中要多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教师要以读代讲,在一边旁敲侧击就行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再让学生自由读,两个人一起读、分角色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不同形式读,达到读正确、读通顺,读得有感情。
同时通过看图,帮助理解课文。
在这节课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更是促进者,因此教师应让教材作为开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手段。
通过小组合作,可让学生说说乌龟在天上的所见所感,掉下来以后会想些什么?怎样才能让乌龟既能说话又不掉下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飞上天呢?在这一系列创造性学习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烁,听、说能力得到充分训练,而交流的过程更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自主体验、情感朗读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有趣,生字、词也不多,所以很快就能解决读准字音和读通读顺的问题。
但是,要读出感情还是需要引导。
教师的良好教法就是引导,但是怎样去引导,引导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对孩子自主理解、体会课文能力的训练。
所以,这节课,我让孩子们自主体会情感,并自然渗透到朗读中去。
比如我让学生换位思考,一会儿当小乌龟,一会儿当小鸟,体会各中心情,如:着急、渴望、开心等等,孩子们体会都非常到位,乌龟伤心的时候,孩子们的语速变慢,语调变低沉了;乌龟从空中落下的时候,孩子们各个激动而不失稳重的朗读很到位。
教师在整个情感朗读的训练中只是在第一次启发时进行了范读,后面的部分都是孩子们自主模仿、学习的成果,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孩子们的朗读能力,特别是自主朗读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想飞的乌龟》教学反思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刚才耐心地和我共同度过了这节课,应该说,这节课无论成败,对我来说都将是一次难得的锤鍊,当然,如果这节课能在各位的记忆中留下一点痕迹,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我执教的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下册第十一单元第2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
壳上摔出好多裂纹。
内容浅显移懂,情节生动有趣,课文共配上5幅图,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发挥想像能力。
而且一些句式也符合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本节课我力图使自己的教学体现低年阅读教学的特点,多诵读,浅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品味词句,体会人物心里....0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画家乡》教学反思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幺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乾脆哑口无言。
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必须反覆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那幺……那幺……”这种句式,表达了小朋友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联络实际理解课文,能让学生在直观、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也能更好地记住课文内容,理解平坦、宽广的意思,想想我们平时能看到家乡的边吗?让学生通过实际和课文的对比,了解到其实我们的家乡比书上写得更美,物产更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想飞的乌龟》教后反思二则
想飞的乌龟》教后反思之一
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古人曾经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是否敢问、敢想,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想飞的乌龟》一课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1、教师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出问。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
在教学《想飞的乌龟》这一课时,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讨论热烈:--------“乌龟为什么想飞?”
--------“乌龟怎么会飞呢?”
--------“乌龟飞起来了吗?”
这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究的热情。
2、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合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
在组织学生讨论“乌龟为什么想飞?”这一问题时,突然有一个平时调皮好动的男同学站起来说:因为乌龟和小鸟是好朋友,他不愿意和小鸟分开,如果他飞起来就可以和小鸟永远在一起了。
多么精彩的回答呀,当时的我被孩子那独特的心理体验所感动,于是,我抓住时机,在班上好好地表扬他:你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老师佩服你。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学生也特别积极,想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
-------因为乌龟想到天上去看一看。
-------因为乌龟想去看看小鸟去的那个地方,到底有多美?
-------因为乌龟想:飞起来一定很舒服!
-------因为乌龟想到天上看看宇宙飞船到底是什么样的。
听着孩子们的发言,你怎能不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呢?
3、教师要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敢说、会说。
在学生们对乌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乌龟还想再一次飞起来,你能帮帮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办法个个新颖独特,无不展现着智慧的光芒。
-------请神仙姐姐帮忙,帮小乌龟装上翅膀,让它自由飞翔。
-------找白云妹妹帮忙,带上乌龟,飞上天空。
-------利用弹簧的弹力,把乌龟带上天空。
-------让乌龟坐上热汽球,飞上天空。
-------请彩虹阿姨帮忙,让乌龟爬上天空。
-------让乌龟坐在小鸟的背上,飞上天空。
-------让乌龟坐着宇宙飞船去遨游太空。
孩子们的想象多么精彩、美妙啊!教师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充分尊重,能促使他们展开热情奔放、毫无拘束、无限快乐的想象,从而使他们活跃了想象思维,拓展了想象空间,同时又在自由想象中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愉悦。
《想飞的乌龟》教后反思之二
《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十四单元以“梦想”为题的课文,本节课我是在第一课时识字,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次教学在指导思想上,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问
题情景,不断引导加强语言积累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本节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过“提出问题、自读解答、合作交流”等形式,始终把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训练渗透在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及创新精神。
穿插“画一画,演一演,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乌龟一起做梦、恳求、高兴、沮丧,从而能够进行有感情朗读。
总之,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给学生带来了无究的乐趣。
我感到课堂中较成功的环节有:1、课伊始,通过多媒体画忆旧引新,让学生与乌龟进行对话,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产生新的知识点,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凭着对课文的感悟,结合生活经验,争先恐后提出了许多富有童趣、体现爱心的问题,大大拓展了思维,丰富了学习内涵。
2、我在课堂中注意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问题,课堂学习师生双方都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尝试合作学到知识的乐趣。
3、我创设生活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伤心”的情感,不仅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打下基础,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解答后的问题,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再次将学生引进乌龟的内心世界,跟乌龟一起开心。
这样不仅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熏陶,而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通过将学生提出一系列开放式的问题贯穿在教学之中,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答案,给予赞赏,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上学生的情绪一被调动起来,都争着要发言,不能很好地听别人讲话;课堂活跃的同时,我发现还有部分学生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往往顺
着一个同学的发言来说。
此外,我还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比较不能吃苦,看到困难就想逃避,虽然在这方面我有进行引导,但我想这更应该拓延到生活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