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2.02 KB
- 文档页数:13
定远育才学校18-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 30 分)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7.5 分)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 the speakers have to wait in line for their coffee?A. There are too many customers.B. There are many new employees.C Delicious coffee takes more time to make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restaurantB On a trainC. At a railway station3. Which program is the woman going to watch first?A The movieB. The science report.C. The volleyball game.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A. She should do her best for her team.B. She is an experienced team leaderC. She needs more experience to be a great leader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A. A football game.B. Indoor activitiesC. The weather forecast.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工艺及其器具产品历来是用与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凝结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智慧,线条优雅、纹样工整、器形端庄、功能适度、取材天然。
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历时久远却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了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并且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管是编扎工艺所用的草、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从产品个体而言都非常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
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
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美细致著称,故而技艺较为繁琐堆砌,很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美,这是古人对日用器具的品质追求以及其审美特性的一种极大表现,也因此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目光。
可是也不难发现,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藏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令人赞叹与欣赏,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完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
此外,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技师与传人之间的面对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这种传承方式也相对脆弱,极易出现人才断层与流失,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潜藏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在从业诱惑的年代,经年累月的从业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艺传人,但到了现代,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路越走越窄。
育才学校 2018—— 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一般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合计9 分)阅读下边文字,达成1—— 3 题。
传统工艺及其用具产品向来是用与美的完满联合模范, 凝固着人类自己的生活智慧, 线条优雅、纹样工整、器形庄重、功能适量、取材天然。
工艺自己的造物之美以及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 历时长远却还能让人闻其芬芳, 充满着浓烈的生活情味, 这一鲜亮的特征到了当下 , 却恰好成了一把双刃剑, 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并且极大地限制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 不论是编扎工艺所用的草、竹、藤, 还是雕琢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 从产品个体而言都特别绿色环保, 生产过程以及花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
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连续发展角度着眼, 不停地讨取以及依靠天然材质 , 不单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极大损坏, 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一旦资源耗尽枯竭 , 传统工艺也就失掉了其生计最基本的基础环境, 发展与传承就左支右绌, 工艺衰败也就不行防止。
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巧仔细著称, 故而技艺较为繁琐堆砌, 好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美, 这是先人对日用用具的质量追求以及其审美特征的一种极大表现, 也所以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眼光。
但是也不难发现, 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蔽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令人赞美与赏识, 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征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基础, 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洁的审美情味与需求完好相悖, 市场低迷在所不免。
别的 , 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率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 技师与传人之间的当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好性, 但这类传承方式也相对柔弱, 极易出现人材断层与流失, 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暗藏了极大的不稳固性。
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在从业迷惑的年月, 日久天长的从业训练能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优异工艺传人 , 但到了现代 , 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致使传统工艺后继乏人, 面对“人在技在, 人亡艺绝”的窘境, 传承之路越走越窄。
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地理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
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1. 由上表可以看出()A. 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 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C. 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D. 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2. 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①控制人口数量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由上表可以看出,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C正确;土地人口承载力不一定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B 错误;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A 错误;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D 错误。
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6 小题, 每题 3 分, 共 18 分)。
1.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地点,它的速度方向、加快度方向以及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 ()A.速度、加快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同样B.加快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必定同样C.加快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同样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同样,也可能不一样2. 如下图,两次渡河时船相对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已知第一次实质航程为A 至,B位移为 x1,实质航速为 v1,所用时间为t 1.因为水速增大,第二次实质航程为 A 至 C,位移为x2,实质航速为 v2,所用时间为 t 2.则()A.2>1,2=B.2>1,2=t t v t t vC.t2=t1,v2=D.t2=t1,v2=3.将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近似当作是同一平面内的同方向绕行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r 1=2.3×1011m,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 2=1.5×1011m,依据你所掌握的物理和天文知识,估量出火星与地球相邻两次距离最小的时间间隔约为()A.1年B.2年C.3年D.4年4.如下图,在水平川面上 M点的正上方某一高度处,将 S1球以初速度 v1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 M点右方地面上 N点处,将 S2球以初速度 v2斜向左上方抛出,两球恰在 M,N连线的中点正上方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过程中()A.初速度大小关系为v1=v2B.速度变化量相等C.都是变加快运动D.都不是匀变速运动5.无级变速是指在变速范围内随意连续地变换速度,其性能优于传统的挡位变速器,好多高档汽车都应用了“无级变速”.如下图为一种“滚轮—平盘无级变速器”的表示图,它由固定在主动轴上的平盘和可跟从动轴挪动的圆柱形滚轮构成.因为摩擦的作用,当平盘转动时,滚轮就会跟从转动,假如以为滚轮不会打滑,那么主动轴的转速n1、从动轴的转速n2、滚轮半径r以及滚轮中心距离主动轴轴线的距离x 之间的关系是()A.n2=n1B.n1= n2C. n2= n1D. n2= n16. 如下图,纸质圆桶以角速度ω 绕竖直轴高速转动,一颗子弹沿直径穿过圆桶,若子弹在Ob间的夹角为θ,圆桶的圆桶转动不到半周过程中在圆桶上留下两个弹孔a, b,已知Oa与直径为d,则子弹的速度为()A.B.dω θC.D. dω(2π -θ)二、多项选择题(共6 小题, 每题4分,共24 分)7. 如下图,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散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协力大小为零8.如下图,在水平川面上的 A 点与地面成θ角以速度 v1射出一弹丸,恰巧以 v2的速度垂直穿入竖直壁上的小孔 B,下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不计空气阻力)()A.在B点以跟v2大小相等的速度,跟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然落在地面上的 A 点B.在B点以跟v1大小相等的速度,跟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然落在地面上的 A 点C.在B点以跟v1大小相等的速度,跟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然落在地面上的 A 点的左侧D.在B点以跟v1大小相等的速度,跟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然落在地面上的 A 点的右侧9. 如下图,木板B托着木块 A 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 a 点为与圆心在同一水平川点,最高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 A 的向心加快度愈来愈大B.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 B 对 A 的摩擦力愈来愈小C.在a点时A对B压力等于 A 的重力, A 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D.在经过圆心的水平线以下各地点时A对 B的压力必定大于 A 的重力10.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构成,两恒星在互相引力的作用下,分别环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同样的匀速圆周运动.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两星总质量为,两星T M之间的距离为r ,两星质量分别为1、 2,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2,则以下关系m m r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M=B.r1=r C.T=2πD.=11. 在中国航天骄人的业绩中有这些记录:“天宫一号”在离地面343 km 的圆形轨道上飞翔;“嫦娥一号”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飞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同步卫星” (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赤道平面,距赤道的高度约为36 000 千米 ) 和“倾斜同步卫星” ( 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但不定点于某地上空) 等构成.则以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设“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用G 表示引力常量,则用表达式求得的地球T均匀密度比真切值要小B.“天宫一号”的飞翔速度比“同步卫星”的飞翔速度要小C.“同步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同周期、同轨道半径,但二者的轨道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D.“嫦娥一号”与地球的距离比“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距离小12.如下图,物体 P 用两根长度相等不行伸长的细线系于竖直杆上,它们随杆转动,若转动角速度为ω,则 ()A.ω只有超出某一值时,绳索AP才有拉力B.绳BP的拉力随ω的增大而增大C.绳BP的张力必定大于绳索AP的张力D.当ω增大到必定程度时,绳索AP的张力大于BP的张力三、实验题( 共2小题 ,每小空2分,共16 分)13. 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研究向心力与哪些要素相关的DIS 实验装置的表示图,此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柱体的质量为m,搁置在未画出的圆盘上.圆周轨道的半径为r ,力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向心力,光电传感器测定的是圆柱体的线速度,以下是所得数据和图乙所示的F- v、F- v2、F- v3三个图象:甲乙(1) 数据表和图乙的三个图象是在用实验研究向心力 F 和圆柱体线速度v 的关系时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半径r =0.1 m的条件下获得的.研究图象后,可得出向心力 F 和圆柱体速度v 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研究 F 与 r 成反比的关系,实验时除了保持圆柱体质量不变外,还应保持物理量________不变.(3)依据你已经学习过的向心力公式以及上边的图线能够计算出,本实验中圆柱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14.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经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将固定有斜槽的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实验前要检查木板能否水平,请简述你的检查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这个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A.小球开释的初始地点越高越好B.每次小球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释C.实验前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上的竖线能否竖直D.小球的平抛运动要凑近木板但不接触(3)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坐标纸应该固定在竖直的木板上,图中坐标纸的固定情况与斜槽尾端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4) 某同学在描述平抛运动轨迹时,获得的部分轨迹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曲线上取A、 B、C 三个点,丈量获得、、C 三点间竖直距离1=10.20 cm,2=20.20 cm,、、C三点间水平A B h h A B距离 x1= x2= x =12.40 cm, g 取10 m/s 2 ,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 用字母h1、h2、x、g表示 ) ,代入数据得其大小为____________m/s.四、计算题 ( 共 3 小题 , 每题 14 分,共 42 分)15. (14 分 )如下图,水平搁置的正方形圆滑玻璃板,边长为L ,距地面的高度为abcdH,玻璃板正中间有一个圆滑的小孔O,一根细线穿过小孔,两头分别系着小球 A 和小物块 B,当小球 A 以速度 v 在玻璃板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O间的距离为l .已知 A的质量为mA,重力加快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1)求小物块 B 的质量mB;(2)当小球速度方向平行于玻璃板ad 边时,剪断细线,则小球落地前瞬时的速度多大?(3)在 (2) 的状况下,若小球和小物块落地后均不再运动,则二者落地址间的距离为多少?16.(14 分) 如下图,水平搁置的圆盘,在其边沿C 点固定一个小桶,桶高不计,圆盘半径R=1 m,在圆盘直径CD的正上方,与CD平行搁置一条水光滑道AB,滑道右端B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且 B 距离 O的高度 h=1.25 m,在滑道左端静止搁置质量为m=0.4 kg的物块 ( 可视为质点 ) ,物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现使劲F=4 N的水平力拉动物块,同时圆盘从图示地点,以角速度ω= 2π rad/s绕经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拉力作用在物块上一段时间后撤去,最后物块由B 点水平抛出,恰巧落入圆盘边沿的小桶内.( = 10 m/s2) ,g求拉力作用的时间和相应的滑道长度.17.(14 分 ) 一艘宇宙飞船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因为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下图,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 A 点测出地球的张角为α,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 G,求:(1)宇宙飞船离距地面的高度.(2)宇宙飞船的周期 T.高一实验班物理试题答案1.B2.C3.B4.B5.A6.C7.BCD8.AC9.BCD10.A 、C11.AC12.ABC13.(1)F=0.88 v2(2)线速度(3)0.088 kg【分析】 (1) 研究数据表和图乙中 B 图不难得出 F∝ v2,进一步研究知图乙斜率k=≈0.88 ,故F 与v的关系式为= 0.88v2.(2) 线速度v.(3) 由== 0.88v2,= 0.1m,所以= 0.088F F m r mkg.14.(1) 将小球放在水平木板的随意地点,小球静止不动,则木板水平(2)BCD (3)C (4) v0= x 1.24【分析】 (1) 可否使小球做平抛运动,重点是使斜槽尾端切线水平,判断能否水平能够采纳:将小球放在槽的尾端 ( 或木板上 ) 看小球可否静止、用水平仪检查木板能否水同等方法.(2) 小球开释的初始地点并不是越高越好,假如太高,致使水平抛出的速度太大,实验难以操作,故A 错误;因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一定每次开释小球的地点同样,且由静止开释,以保证获得同样的初速度,故 B 正确;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为了正确描述其轨迹,一定使坐标纸上的竖线是竖直的,故 C 正确;实验要求小球滚下时不可以碰到木板平面,防止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最后轨迹应连成光滑的曲线,故 D 正确.(3)斜槽尾端是水平的,小球做平抛运动,要分解为水平易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故方格纸因该水平直,坐原点与小球在斜槽尾端静止在木板上的投影重合,故 C 正确;(4) 小球在直方向做匀速直运,相等内的位移差常数,所以有:=2所以:th gt=,小球平抛运的初速度大小:v0== x代入数据,解得:v0=0.124 ×m/s = 1.24 m/s.15.(1)(2)(3)【分析】 (1) 以B研究象,依据均衡条件有F T=mBg以 A 研究象,依据牛第二定律有F T=mA立解得 mB=(2) 剪断,A沿迹切方向出,离开玻璃板后做平抛运,直方向,有v y2= 2gH,解得 v y=,由平抛运律得落地前瞬的速度v′==(3) A离开玻璃板后做平抛运,直方向:H= gt 2水平方向: x=+ vt二者落地的距离s==.16.(2 +1) 2- 1(n = 1、 2、3⋯)n【分析】物由 B 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在直方向有:h= gt 2,解得 t =0.5 s物走开滑道的速度:v == 2 m/s ,拉物的加快度,由牛第二定律:-μ=1,F mg ma得: a1=8 m/s2,撤去拉力物做减速运的加快度:a2=μg=-2 m/s2周期T== 1 s,物在滑道上先加快后减速:v= a1t 1- a2t 2物滑行、抛出在空中与周期关系:t 1+ t 2+t = nT( n=1、2、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实验班)由上边两式立得:t 1=( n= 1、2、3⋯)物加快得速度:v1= a1t 1=1.6 n+0.8 m/s板: L= x1+x2=a1t +解得: L=(2 n+ 1) 2- 1( n= 1、2、3⋯)17.(1).(2)2 π【分析】 (1) 船做周运的半径r ,距离地面的高度h.由几何关系知sin=①距离地面的高度h= r -R②由①②解得h=R(2)由万有引力供给做周运所需的向心力得G= m( )2r ③由①③解得 T=2π。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普通班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1.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 ) 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B.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2.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河岸边A、B两处,两船船头方向与河岸均成θ角,且恰好对准对岸边C点.若两船同时开始渡河,经过一段时间t,同时到达对岸,乙船恰好到达正对岸的D点.若河宽d、河水流速均恒定,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恒定,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不同 B.甲船渡河的路程有可能比乙船渡河的路程小C.两船同时到达D点 D.河水流速为3.在一次抗洪救灾工作中,一架直升机A用一长H=50 m的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系住伤员B,直升机A和伤员B一起在水平方向上以v0=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拉,如图所示.在将伤员拉到直升机的时间内,A、B之间的竖直距离以l=50-5t(单位:m)的规律变化,则()A.伤员经过5 s时间被拉到直升机内 B.伤员经过10 s时间被拉到直升机内C.伤员的运动速度大小为5 m/s D.伤员的运动速度大小为10 m/s4.如图所示,用一小车通过轻绳提升一货物,某一时刻,两段绳恰好垂直,且拴在小车一端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小车的速度为v0,则此时货物的速度为( )A. B.v0sinθ C.v0cosθ D.v05.如图所示,乒乓球网上沿高出桌面H,网到桌边的距离为L.某人在乒乓球训练落到右中,从左侧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侧桌边缘.设乒乓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则乒乓球( )A.在空中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B.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网的右侧运动的时间是左侧的2倍 D.击球点的高度是网高的2倍6.如图所示,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A.① B.② C.③ D.④7.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向下凹的半圆形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A.μmg B. C.μm(g+) D.μm(g-)8.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如图所示,则有关于两个圆锥摆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周期 B.线速度C.向心力 D.绳的拉力9.如图所示,一篮球从离地H高处的篮板上A点以初速度v0水平弹出,刚好在离地h高处被跳起的同学接住,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在空中飞行的( )A.时间为 B.时间为C.水平位移为v0 D.水平位移为v010.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圆周运动,甲的转动半径为乙的一半,当甲转过60°时,乙在这段时间里正好转过45°,则甲、乙两物体的线速度之比为( )A.1∶4 B.2∶3 C.4∶9 D.9∶1611.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 1的大齿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 ).A. B. C. D.12.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固定在长为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O点在竖直平面内为( )A.推力,mg B.拉力,mgC.推力,mg D.拉力,mg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2分)13.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g=9.8m/s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g=10m/s2).14.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使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做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同时以相同的初速度v0分别从轨道M、N的末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共3小题 ,共40分)15.某直升机空投物资时,可以停留在空中不动,设投出的物资离开飞机后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在空中能匀速下落,无风时落地速度为5 m/s.若飞机停留在离地面100 m高处空投物资,由于风的作用,使降落伞和物资以1 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北运动,求:(1)物资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物资落地时速度的大小;(3)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16.如图所示,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恰好落在B点,求:(1)AB间的距离;(2)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17.一根长L=60 cm的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球的质量m=0.5 kg,求:(1)试确定到达最高点时向心力的最小值;(2)小球到达能够最高点继续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3)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 m/s时,绳对小球的拉力.(g=10 m/s2)答案1.B2.C3.B4.D5.C6.A7.C8.A9.C10.B11.C12.C13.(1)水平 初速度相同 (2)1.6 (3)1.5 2【解】(1)为了保证小球水平飞出,则斜槽的末端切线水平.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的初速度相同.(2)由于O为抛出点,所以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v0t,y= gt2将x=32 cm=0.32 m,y=19.6 cm=0.196 m,代入解得:v0≈1.6 m/s.(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Δy=2L=gT2得,T== s=0. 1 s,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m/s=1. 5 m/s;B点竖直分速度vyB== m/s=2 m/s.14.(1)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2)P球击中Q球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解】(1)通过对照实验,说明两球具有等时性,由此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两球在水平轨道上相遇,水平方向运动情况相同,说明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15.(1)20 s (2) m/s (3)20 m【解】如图所示,物资的实际运动可以看做是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1)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故物资实际运动的时间与竖直方向分运动的时间相等.所以t== s=20 s(2)物资落地时vy=5 m/s,vx=1 m/s,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v== m/s= m/s(3)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x=vxt=1×20 m=20 m.16.(1) (2)【解】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则有x=v0t,y=小球由A点抛出,落在B点,故有tan 30°=t=,x=v0t=故AB间的距离L= .17.(1)5 N (2) m/s (3)2.5 N.【解】(1)小球在最高点受重力和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当拉力为零时,向心力最小,为F=mg=5 N;(2)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时,速度最小,有:mg=m ,解得:v== m/s= m/s;(3)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 m/s时,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F+mg=m 解得:F=m -mg=2.5 N。
育才学校——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普通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共计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传统工艺及其器具产品历来是用与美的完美结合典范,凝结着人类自身的生活智慧,线条优雅、纹样工整、器形端庄、功能适度、取材天然。
工艺本身的造物之美以及器具所折射出的文化传承肌理,历时久远却仍能让人闻其芳香,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一鲜明的特性到了当下,却恰恰成了一把双刃剑,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并且极大地制约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传统工艺多采用一些纯天然的材质进行手工制作,不管是编扎工艺所用的草、竹、藤,还是雕刻工艺所用的玉石、原木,从产品个体而言都非常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以及消费过程也很少产生污染。
但从大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及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角度着眼,不断地索取以及依赖天然材质,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极大破坏,同时也给传统工艺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一旦资源耗尽枯竭,传统工艺也就失去了其生存最基本的基础环境,发展与传承就捉襟见肘,工艺衰退也就不可避免。
传统工艺素以制作精美细致著称,故而技艺较为繁琐堆砌,很多传世的传统工艺品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美,这是古人对日用器具的品质追求以及其审美特性的一种极大表现,也因此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目光。
可是也不难发现,传统工艺背后所隐藏的精雕细琢的艺术追求固然令人赞叹与欣赏,但从根本上说这一审美特性在现代生活中已经缺乏根基,因其与现代人追求简约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完全相悖,市场低迷在所难免。
此外,传统工艺传承方式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口口相传的师徒制,技师与传人之间的面对面长时间授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技艺传承的完整性,但这种传承方式也相对脆弱,极易出现人才断层与流失,使得传统工艺的发展潜藏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在没有大工业生产普及、也没有那么多外在从业诱惑的年代,经年累月的从业训练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艺传人,但到了现代,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核算直接导致传统工艺后继乏人,面临“人在技在,人亡艺绝”的困境,传承之路越走越窄。
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历史一、 (共 25 小, 每小 2分,共 50 分)1.在北村流着一首民:“ 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吃燃面,打蛋。
公,叫哩。
母,下蛋哩。
子,子叫的嘎嘎的!” 首民从本上反应了() A.民富饶安适的生活B.在社会中据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位的小的特色D.商品极端落伍2.《后》:“建武年,(任延)征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不知牛耕,民常告交址,每致困倦。
延乃令作田器,教之辟。
田畴开广,百姓充。
” 段反应了当地 ()A.推行曲犁后增添了耕地面B.开始着重精耕作提升量C.自然源的乏致生活困D.民心的落伍致生活困3.据广州市文化局人介,当前广州已着手将南海神等体广州在海上之路拥有唯一无二地位的史迹整合申世界文化。
从明清代的角看申的有力是()4.明朝正德年,青花瓷以波文雅作案主;从宣德年开始,梵文也作装性案附带在瓷器画面上;嘉靖、万此后,瓷器上出了用花梵文组成的一种特别的“棒子”案。
清朝先期,瓷器装画面采纳了《圣》故事画。
反应了明清瓷器()A.制技达世界一流水平B.民生技久不衰C.在各中使用特别广泛D.遇到外域装影响5.州盛“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倍之。
以,始称市”。
乾隆,“居民百倍于昔,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邑中之第一”。
上述资料能够佐以下明清的哪一特色()A.地区性商人集体形成B.工商市繁华C.本主要素的萌芽D.国外易的盛6.日本学者在《宋朝都市的展》中:“坊的制度——就是用把坊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外,不向街路开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完整崩,庶人也能够随意面街路造屋开了。
” 上述资料剖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北宋期不再有坊市之的界线了B.种化适了宋朝商品展的C.反应了宋朝政府不再商活行管理了D.明宋朝的商活不再有空的限制了7.清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年)一月,兵部等衙会同浙督、两广督等官海防事,定商船只往洋易,凡南洋宋等不前去,广、福建水巡,禁者命治罪。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一、单选题(★) 1 . 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在运动的某一位置,它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以及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 )A.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方向有可能都相同B.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定相同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D.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 . 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河岸边 A、 B两处,两船船头方向与河岸均成θ角,且恰好对准对岸边 C点.若两船同时开始渡河,经过一段时间 t,同时到达对岸,乙船恰好到达正对岸的 D点.若河宽 d、河水流速均恒定,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恒定,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不同B. 甲船渡河的路程有可能比乙船渡河的路程小C. 两船同时到达 D点D. 河水流速为(★) 3 . 在一次抗洪救灾工作中,一架直升机 A用一长 H=50 m的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系住伤员 B,直升机 A和伤员 B一起在水平方向上以 v 0=10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拉,如图所示.在将伤员拉到直升机的时间内, A 、 B之间的竖直距离以 l=50-5 t(单位:m)的规律变化,则()A.伤员经过5 s时间被拉到直升机内B.伤员经过10 s时间被拉到直升机内C.伤员的运动速度大小为5 m/s D.伤员的运动速度大小为10 m/s(★★) 4 . 如图所示,用一小车通过轻绳提升一货物,某一时刻,两段绳恰好垂直,且拴在小车一端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小车的速度为v 0,则此时货物的速度为()A.B.v0sinθC.v0cosθD.v0(★) 5 . 如图所示,乒乓球网上沿高出桌面 H,网到桌边的距离为 L.某人在乒乓球训练中,从左侧处,将球沿垂直于网的方向水平击出,球恰好通过网的上沿落到右侧桌边缘.设乒乓球的运动为平抛运动,则乒乓球()A.在空中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在网的右侧运动的时间是左侧的2倍D.击球点的高度是网高的2倍(★★) 6 . 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②C.③D.④(★★) 7 . 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向下凹的圆形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它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A.μmgB .μC .μm(g -)D .μm(g +)(★) 8 . 长度不同的两根细绳悬于同一点,另一端各系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使它们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圆锥摆运动,如图所示,则有关于两个圆锥摆的物理量相同的是( )A .周期B .线速度C .向心力D .绳的拉力(★★) 9 . 如图所示,一篮球从离地 H 高处的篮板上 A 点以初速度 v 0水平弹出,刚好在离地 h 高处被跳起的同学接住,不计空气阻力.则篮球在空中飞行的( )A .时间为B .时间为C .水平位移为v 0D .水平位移为v 0(★) 10 .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圆周运动,甲的转动半径为乙的一半,当甲转过60°时,乙在这段时间里正好转过45°,则甲、乙两物体的线速度之比为( )A .1∶4B .2∶3C .4∶9D .9∶16(★★) 11 .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传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 的牙盘 大齿轮 ,Ⅱ是半径为 的飞轮 小齿轮 ,Ⅲ是半径为 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则自行车前进的速度为()A.B.C.D.(★★) 12 . 如图所示,小球 A质量为 m,固定在长为 L的轻细直杆一端,并随杆一起绕杆的另一端 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果小球经过最高位置时速度为,则杆对球的作用力为()A.推力,mg B.拉力,mgC.推力,mg D.拉力,mg二、实验题(★★) 13 . 图甲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每次平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 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m/s( g=9.8 m/s 2).(3)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格的边长 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m/s; 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m/s( g=10 m/s 2).(★★) 14 . 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1)甲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_______.(2)乙同学采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保持AC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三、解答题(★★) 15 . 某直升机空投物资时,可以停留在空中不动,设投出的物资离开飞机后由于降落伞的作用在空中能匀速下落,无风时落地速度为5 m/s.若飞机停留在离地面100 m高处空投物资,由于风的作用,使降落伞和物资以1 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北运动,求:(1)物资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物资落地时速度的大小;(3)物资在下落过程中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16 . 如图所示, AB为斜面,倾角为30°,小球从 A点以初速度 v 0水平抛出,恰好落在 B 点,求:(1) AB间的距离;(2)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17 . 一根长 L=60 cm的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已知球的质量 m=0.5 kg,求:(1)试确定到达最高点时向心力的最小值;(2)小球到达能够最高点继续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3)当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为3 m/s时,绳对小球的拉力.( g=10 m/s 2)。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实验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的精华。
②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
《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
而《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③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仁”“智”“勇”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仁”,未达无忧;“智”,未达无惑;“勇”,未达无惧。
这些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 “情感”“意志”。
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④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
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
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
对于儒家来说,将自己对他人的爱转化为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这是君子的人生境界;而当这种道德实践从日常生活领域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域,成为治国者“化成天下”的“人文”实践时,它就不只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圣人的治理境界了。
⑤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其差异只是由于具体实践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圣人境界是特定实践条件下由君子的“为仁”转化而来的“为圣”——“以礼义之文,化成天下”的“为仁”。
这种形式的“为仁”所达到的“成人”——“天下归仁”,既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内圣”的人生境界,也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
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都可以被理解为“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
⑥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
君子的人格特点体现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儒家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摘编自周可真《君子之道“仁”“智”“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对“君子”人格的界定, 《论语》这本书中有很多具体的描述。
B. 《宪问》“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
C. 儒家学说倡导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因此君子和圣人是没有区别的。
D. 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在为人处事层面上,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①段明确了君子文化在儒教文化中的地位,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本文的关键词:君子文化。
B. 文章②③段中,作者结合《论语》,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重新解读了孔子对君子的评价标准。
C. 文章④⑤段中,作者具体阐释了儒家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的本质内涵。
D. 文章大量运用对比论证,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深刻地揭示两者不同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从“无惑”“无忧”“无惧”三方面衡量,孔子尚有欠缺,不是真正的君子。
B.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孔子所说的“君子”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C. 有了对他人的爱和与之产生的责任感,才会有和他人共创人类文明的道德意识。
D. 特定实践条件下君子的“为仁”转化成“为圣”,君子境界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荆轲之死夏一刀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
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
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
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摇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这个由我负责,十天以后我们重新再排。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
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
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
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
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
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好打抱不平,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
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
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
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
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
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
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始终拔不出剑的样子。
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
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
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
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
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
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事件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 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C. 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
如“痛心疾首”“神形毕肖”等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qín)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5.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附图:(选自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