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作者:周旭红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8期摘要:文章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方式,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ccupation post and main work task of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 specialty, the paper states its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based on work process which has a distinct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 serving as a reference for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关键词: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课程体系构建Key words: occupational status;work tasks;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68-020 引言目前,湖南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60多家,其中有半数以上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湖南乃至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
但是,从对企业调查的情况表明,普遍存在学校所学与企业需求之间还不相适应,毕业生到企业后的上岗前培训周期过长,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专业建设模式有待更新、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急待提高。
基于以上现状,不少学校都在积极探索高技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为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附件2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申报书
申报类别: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选题类别:课程与教学类
课题主持人: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公室制
填写说明
一、申报类别填写“重点课题”或“一般课题”。
二、课题名称应科学、简明、规范。
三、选题类别:立德树人类、专业建设类、课程与教学类、职业培训类、教师专业发展类、综合类、智能制造类和外语类专项等八个类别中选项填写。
四、课题主持人根据需要,可采用双主持人制。
相关材料需经单位审核后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
五、重点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有两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意见请附本申报表后。
六、申报书提交一式3份。
内页填写为小4号字,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成册。
可根据需要增补插页。
职业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摘要:伴随着现代模具工业的迅猛发展,制造企业中模具领域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当前模具专业的技术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远远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模具技师”千金难聘的现象。
尽管就业前景如此广阔,但对于职业院校模具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而实践经验和技能较为欠缺。
因此这些学生需要通过三到六个月的顶岗实习,才能满足企业对用工要求。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合理的设置模具专业的课程课目,积极的探索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
才能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技能要求的、有理论知识、有实践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工作过程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41-02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我们探索以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重构与整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等相关课题研究与制定,使课程结构和内容与学生将来所面临的职业生活紧密融合。
一、课程改革思路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1.课程体系改革。
以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结构按工作结构重新设计,从而改变原有的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重组。
将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传统学科型课程内容,调整设计为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能够满足实际工作任务需要的课程内容。
3.教学模式改革。
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典型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实施,融教学做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4.教学情境改造。
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变得主动。
将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有机融合,摒弃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团队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以模具设计制造职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结合学院实际条件,突出航空模具产业特色,开发出基于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基本思路学院与企业合作,按照“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行业主流工作领域—企业典型代表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素质结构—课程体系设计—可行性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教学领域结构设计—课程内容设计”的总体思路,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模具工、工具钳工及模具制造工等三大职业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地位。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各课程工作任务。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序列,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导的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和设计教学载体,开发课堂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案,制定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方法,同时建设、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在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下,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基础,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导入企业产品、标准、案例组织课程教学,同时与企业紧密结合按照“教、学、做”一体的原则,构建面向岗位的技能循环递进式专业课程体系。
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个性、就业、发展”育人思想,注重内涵发展,将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技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