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法
- 格式:ppt
- 大小:19.57 MB
- 文档页数:16
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法(oral administration)是将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起到局部或全身作用,以达到防治和诊断疾病目的的方法。
为最常用、最方便而且较安全的给药法,但口服给药吸收慢,故不适用于急救,对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病人也不适用此法给药。
【目的】达到减轻症状、防治疾病、协助诊断、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评估】1、评估病历:估病人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原因、有药物无过敏史、既往史;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近几天的生命体征是否正常2、评估病人:反核对患者姓名!评估病情、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呕吐及禁食等。
告知患者服药目的,服用的是何种药物使患者能积极配合3、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嘱患者准备温开水4、评估病房环境:环境清洁、光线适宜、用物放置整齐【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发药车、药物、发药清单、药盘、药杯、(必要时准备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包药纸)、饮水管、治疗巾、水壶(内盛温开水)、弯盘、冷开水3、如需护士自行配药,应遵循以下原则(现一般都是从药房取回的药品)①固体药——用药匙取药或者二人查对已经从药房取回的口服药②液体药——用量杯量取,摇匀药液,取量杯,一手拇指置于所需刻度上并使之与护士视线平齐,另一手持药瓶,瓶签向上,倒出所需药液③油剂或不足1ml按滴计算的药液,可先加入少量温开水,再用滴管吸取药液(1ml以15滴计算)4、二人核对发药清单和药物(注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发药】1、携用物至病人旁,核对床号、姓名,询问是否已准备温水,如没有,护士应主动为患者到水,并保证水可以入口,再发药,看着患者将要咽下。
2、协助病人服药,为鼻饲病人给药时,应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3、若病人不在病房或者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4、发药后再次核对,病人服药后收回药杯,取舒适卧位休息。
口服给药法及吸入法1. 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经过胃肠道吸收起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法是最常见和最方便的给药途径之一,适用于大多数药物。
1.1 口服给药的优点•方便易行,不需要任何设备即可进行给药;•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可以经过肠道作用延缓药效;•口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通常相对较平缓;•剂量容易调节。
1.2 口服给药的缺点•药物在胃肠道经过几道关卡,可能发生解离、吸收率不高;•部分药物容易受到胃酸的破坏,降低药效;•对于药物本身生物利用度较低的,口服吸收可能会更差。
1.3 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正确用药方法;•部分药物需要在空腹或饭后服用,应按照要求进行;•遇到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部分药物会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服;•口服给药后,一般应保持安静,避免药物被垂直引流至食管和口腔。
2. 吸入法吸入法是将药物通过呼吸道直接送达至肺部,通过肺部的吸收起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吸入法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1 吸入法的优点•药物直接送达至肺部,作用更迅速,效果更直接;•吸入药物不通过胃肠道吸收,避免胃酸破坏和肠道代谢,提高药效;•药物浓度较高,副作用较小。
2.2 吸入法的缺点•需要特殊设备和配件,较为复杂;•部分患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药物浪费或效果不佳;•部分药物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刺激或损伤。
2.3 吸入法的注意事项•使用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对于需要使用吸入器等特殊设备的药物,应按照说明正确操作;•吸入药物时保持正常呼吸,不要过度用力;•使用后应清洗和消毒吸入器等设备。
总结口服给药法和吸入法是常见的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疾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方便易行,适用于大多数药物的给药需求;而吸入法则可以将药物快速地送达至肺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为有效。
同时,在使用这两种给药方式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的发生。
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给药物进行安全有效的评估,必须将药物以一定的方式给与实验动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实验动物给药方法,包括口服给药、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气道给药等。
一、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给药方法。
给药物可以直接混合在实验动物的饲料或水中,也可以通过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成悬液或胶囊进行给药。
由于口服给药具有方便、简单、经济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安全性和药效学评价等领域。
二、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另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适用于注射剂、蛋白质药物和其他溶液性药物。
在给药前需将实验动物固定,并使用酒精或碘酒清洗注射部位,然后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射进皮下组织中。
皮下注射通过皮肤下的血管网迅速将药物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三、静脉注射法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动脉或静脉以迅速传递药物到全身的方法。
与皮下注射不同,需使用特殊的器材,如静脉注射针和静脉引流管等。
静脉注射通常被用于需要迅速作用于全身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四、气道给药法气道给药法是通过动物的呼吸道将药物输入体内。
常用的气道给药方法包括喷雾给药和雾化给药。
喷雾给药可通过雾化器产生微小颗粒的雾化溶液,然后通过动物的呼吸进入肺部。
雾化给药则是将药物制成粉末,在特定的设备下产生粉末状颗粒,被动物吸入到肺部。
五、其他给药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给药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会使用的给药方法,如剖腹注射、硬膜下注射、中枢给药等。
这些给药方法通常用于一些特定的药物或特定的实验要求,需要严格控制给药的区域和剂量。
综上所述,给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实验要求和实验动物的特征来确定。
正确的给药方法有助于保证药物的准确给予和有效吸收,为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进行实验前,应详细了解实验动物的特性以及各种给药方法的优缺点,遵循相关伦理和法律法规,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口服给药操作方法
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通过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下面是口服给药的操作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时间:一般在饭前、饭中或饭后30分钟左右给药效果较好。
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有些则需要在饭后服用。
2. 准备药物: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
如果需要,可以研磨或切割药片以便于吞咽。
3. 洗手:在给药前洗手,确保双手清洁。
4. 口服给药:将药物放入口腔,用清水或温开水送入胃中。
可以用药杯、药勺等辅助工具。
5. 吞咽药物:将药物送入口腔后,将头倾斜至前方,以便药物顺利进入食道。
然后用足够的水将药物吞下去。
避免将药物咬碎或遗漏在口中。
6. 饭后给药:如果需要饭后服药,可在进餐后约30分钟再给药。
7. 记录用药:及时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药物的剂量、服用时间以及辅助工具的选择等。
在给药前最好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准备和操作。
口服给药法名词解释
口服给药法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经过胃肠道吸收,达到治疗作用的一种药物给药方式。
这种给药方式非常常见,通常使用的剂型有片剂、胶囊、颗粒、液体等。
在口服给药法中,药物首先经过口腔,在舌头和口腔内壁上感受味觉和感觉,并刺激唾液分泌。
然后,药物进入食管并到达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逐渐溶解。
溶解后的药物会在小肠中被吸收,然后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
最后,药物残余物被排出体外。
口服给药法具有方便易行、安全可靠、剂量准确等优点。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受食物影响大、吸收速度缓慢等。
总之,口服给药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能够满足大多数疾病治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