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性肝创伤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36.25 KB
- 文档页数:3
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桂林541306)【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来研究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治疗。
在目前,我们知道治疗严重肝伤的重要手段是手术治疗,部分轻度肝外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而且,在现在看来,早期及时的诊断是外伤性肝破裂处理的关键。
在目前,外伤性肝破裂的最常见致伤因素是交通事故,遭遇交通事故的患者在肝破裂时大部分都还会有一些合并伤,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时候一定要将肝破裂与合并伤在诊治上的先后、主次关系妥善处理好;在现今的手术技术条件下,还有很多难题,比如合并近肝静脉损伤和多发性台并伤的肝破裂的处理等,在这种条件下,有推广应用的价值的是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修补近肝静脉损伤,这是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33-01 肝破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腔内脏伤,大家都知道,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就是外伤性肝破裂。
在现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人们的口中,交通意外也渐渐多了起来,所以重大的外伤发生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1]。
在外科室,以及在平时的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并不多见单一的肝破裂,因为肝破裂通常都会有合并症,一般都会合并有腹内或腹外脏器的受损等,在对外伤性肝破裂这类伤的治疗中,对于肝破裂本身以及肝破裂类型或者肝破裂程度等都不是特别重要,最重要的是在外伤性肝破裂发生后是否能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及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力以及合并伤的程度等。
在开放性腹部损伤中肝破裂的发生率约为30%,在治疗肝破裂手术中突发死亡的为8%。
在对肝破裂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追及时止血以及清除失活的肝组织和充分引流是治疗的原则[2]。
1. 伤后手术时间对外伤性肝破裂预后的影响在患者受伤后,医务人员要首先尽一切力量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患者会有3个死亡的高峰:首先第一个高峰就是患者的猝死,即在患者受伤后数分钟内没有及时的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因此患者就现场死亡。
创伤研究进展创伤研究创伤是医学中最古老又最新颖的课题。
说它古老,因为自有人类出现起就有了创伤;说它新颖,是因为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创伤呈不断增多之势。
现全球每年因创伤致死者数百万人,受伤数千万人以上,故有人将创伤称之为“发达社会疾病”,或称“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
在美国,创伤是第4位死因,而20世纪初仅为第7位死因;在我国,创伤已成为城市中的第5位死因,农村中为第4位死因。
此外,创伤多发生在青壮年,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很大,其潜在寿命丧失年数(指平均寿命与死亡时年龄之差,即YPLL)远大于其他疾病。
由此可见,创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已构成巨大威胁,应当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1创伤流行病学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创伤像肺癌、冠心病、疟疾等疾病那样,也有一定的流行病学规律可循。
所有创伤,特别是交通伤,常好发于一定的人群,如一定的年龄、职业、性别、个人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宽,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这就是创伤流行病学。
它是研究创伤发生、影响因素、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的一门分支学科[1]。
近年来,不少研究创伤流行病学的学者集中于调查和分析交通事故的好发因素,如人-车-路-环境间的平衡状态,各个环节在造成车祸中的作用等。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造成车祸的原因很多,但95%左右是人的因素,如司机过劳、驾车时精力不集中、开车前饮酒或服用兴奋剂、超速开车、违章驾驶、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等,共同的特点是安全意识淡薄。
由此可见,提高所有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就可大幅度减少车祸及其所致的伤亡。
另一项重要研究是探讨某些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而表现出来的一定事故倾向性。
如能在考驾驶执照时就进行检测,查出有事故倾向性的人,不发给驾驶执照或进行特殊培训,则可消除引起车祸的部分隐患。
2道路交通伤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约120万人,受伤约3000万至5000万人。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肝损伤是指肝脏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肝组织结构的改变,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研究肝损伤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肝损伤模型的分类及建立、模型的评价和研究进展,对当前肝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分类及建立目前常用的肝损伤动物模型主要可以分为4类:药物性肝损伤、外伤性肝损伤、毒性肝损伤和病毒性肝损伤。
下面对每一类肝损伤动物模型进行简要介绍。
1. 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是造成肝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立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首先选择有致损性的药物,并在适当的剂量和时间内给动物肝脏滴注或口服,从而诱发肝损伤。
常用的制作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药物有四氯化碳、丙酮、D-半乳糖、异烟肼等。
外伤性肝损伤是指外力造成肝脏损伤,可分为直接性肝损伤和间接性肝损伤两种。
直接性肝损伤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肝脏引起的损伤,如切断、钝挫或压迫等。
间接性肝损伤是指外力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引起肝脏功能改变,出现肝损伤,如创伤性休克和创伤性脑损伤等。
建立外伤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有经皮肝穿刺、手术创伤和牵拉等。
毒性肝损伤指外界因素作用于肝脏细胞,导致肝脏损伤的一种形式,如重金属、有机磷、二恶英等。
对于毒性肝损伤的研究,主要是对毒物的毒性进行评价,并探讨其毒性机制。
其中,重金属毒性肝损伤模型是研究比较多的模型。
病毒性肝损伤是指肝脏受到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损伤,如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建立病毒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病毒直接注入动物体内;另一种是通过转染的方法将病毒载体导入动物体内。
评价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病理学评价通过对肝脏的病理学形态进行观察,可以判断肝损伤的程度。
观察指标包括肝细胞形态、肝细胞核形态、血管血液流量、细胞浸润及变性等。
生化学评价是判断肝损伤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可根据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Bil)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医学创新研究2008年8月第5卷第24期M ED I C I N E I N N O V A TI O NR E SE A R C H爱爹爹谬强磊..一;商幅j薯二摩薯学黪豫}i啦ji≥蠢菇爱毫十.::。
.匆≥?-|参。
∞?基曩量矗蠢|誊善菇:萎参|.1蠢孝澎i:参j矗鸟j60例创伤性肝破裂的治疗体会石恒彦高振兴张一鲁山县人民医院(河南鲁山467300)【中图分类号】R6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821(2008)24—0083—02【摘要】目的探索创伤性肝破裂的最有效的诊断措施及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60例肝破裂病例的分析、手术方法的比较,总结出肝破裂手术的关键所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等。
结果60例病人中3例死亡,57例治愈,死亡率为5%。
治愈率为95%。
结论准确的诊断与伤情评估,术前积极的复苏急救,简单有效的手术,积极处理并发症在肝外伤救治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肝破裂腹腔穿刺填塞止血随着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创伤性肝破裂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生率仅次子脾破裂,居第二位,占胸腹部损伤的15%一20%。
肝脏因其体积较大,质地脆,无论在胸腹部钝性伤或穿透伤中都容易受累。
又因其血运丰富,结构和功能复杂,伤情往往较重,易发生失血性休克和胆汁性腹膜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较高。
现将我院1999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42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中。
男55例,女5例,男:女=11:1。
年龄5—72岁,平均34岁,以中青年为多。
闭合性损伤54例(90%),开放性损伤6例(10%)。
1.2伤情及分级1994年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制定了肝外伤标准化分级,共分6级,此方法已被公认为肝外伤程度分级的可靠依据。
本组I级17例,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8例,V级3例,Ⅵ级2例。
1.3临床表现与诊断60例全部都有外伤史。
致伤原因:交通伤39例,高处坠落伤13例,锐器刺伤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