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六步法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5
血气分析六步法急诊手册急诊界血气分析六步法血气分析是临床医师的必备技能,急诊医师应迅速准确地解读血气结果。
但血气分析结果抽象,也是临床工作的难点。
本文由北京协和医院MICU杜斌教授的讲座视频及相关教材整理而成,以期能提高临床血气判读的精度和效率。
1Step 1:自洽性分析(pH、PaCO2、HCO3-)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判断血气分析数据的自洽性,若不符合该公式则考虑数据可靠性不强,应考虑复查血气。
TIPs 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的推导体液中存在多种酸碱缓冲对,用以缓冲外界或自身生成的酸碱物质对体液pH的改变,维持体液酸碱平衡,其中最主要的是CO2/HCO3-。
在体液中存在如下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a,则(1)血液为CO2的稀溶液,可适用Henry定律,CO2分压与溶质的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H CO2,于是式(1)可改写为(2)对式(2)两边取以10为底的负对数并移项由于Ka为H2CO3的一级解离常数,pKa≈6.1,CO2的Henry系数k H CO2约为0.03,带入即可得到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2Step 2:酸碱失衡判定(pH)根据pH判断酸血症或碱血症,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pH正常不能除外酸碱失衡,需要进一步核对PaCO2、HCO3-。
3Step 3:原发性酸碱失衡判定(pH、PaCO2)判断原则:原发变化决定pH方向,代偿变化不足以抵消原发变化。
4Step 4:代偿情况判定(PaCO2、HCO3-)根据代偿公式判定机体对原发性酸碱失衡的代偿情况,以判断是否合并二重酸碱失衡。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代偿公式中的△PaCO2、△HCO3-均为变化量,计算时需要以正常PaCO2、HCO3-值为基准进行计算,PaCO2基准值为40mmHg,HCO3-基准值为24mmol/L。
代偿极限是机体代偿机制的最大能力,单纯酸碱失衡的代偿不会超过代偿极限,若实测值超过代偿极限则一定合并相应的酸碱失衡。
【难点】血气分析六步法,教你如何快速看懂血气报告!
血气分析六步法:无论您是临床医生还是检验医生都知道,血气分析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非常重要,但是血气分析报告很多人都看不懂。
其实你只要掌握它的核心知识,血气分析化验单就很容易看懂。
我们为您整理了血气分析的方法,大致如下:
第一步:看PH值定酸碱
通常pH值为7.35-7.45。
pH值<7.35提示酸血症,pH值>7.45提示碱血症。
7.35 < pH值<7.40 偏酸, 7.40 < pH值<7.45 偏碱 ,PH值正常有三种情况:正常,代偿性,混合性。
第二步:看原发因素定呼、代
HCO3ˉ和PaCO2的比值较量决定着PH值的偏向,24比40时PH值为7.40,谁的变化大,PH值就偏向哪一方,谁就是原发性变化。
第三步:如果原发为呼吸性,则判断急性还是慢性
1.单纯呼吸性酸中毒,PCO2每上升10mmHg
2.单纯呼吸性碱中毒,PCO2每下升10mmHg
第四步:看继发变化定单、混
PaCO2和HCO3ˉ,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必为混合性酸碱失衡;若二者变化方向相同,可以使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第五步:看AG(阴离子间隙)
AG>20mEq/L提示有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酮症、肾衰、药物等)AG正常而HCO3下降,一般伴随Cl增高,称高氯性酸中毒(腹泻、肾小管性酸中毒、过量氯化铵等)
第六步:看临床符合性
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有错误的,为确保诊断符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必须结合临床、其它检查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
血气分析六步法范文血气分析六步法(Six-Step Approach to Blood Gas Analysis)是进行血气分析的一种系统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和氧合状态。
这个六步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解读血气分析结果、找出异常情况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下将详细介绍每一步骤。
第一步:评估酸碱平衡在血气分析报告中,酸碱平衡主要通过pH值来评估。
一般来说,正常血pH范围为7.35-7.45、如果pH低于7.35,表示患者酸血症(Acidemia),可能由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引起。
如果pH高于7.45,表示患者碱血症(Alkalemia),可能由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引起。
第二步:确定主要异常确定主要异常是通过观察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碳酸氢盐(HCO3-)浓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酸碱紊乱的类型。
PaCO2主要反映了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而HCO3-则主要反映了代谢系统的功能状态。
根据以下规则进行判断:-如果PaCO2升高,而HCO3-在正常范围内,表示患者可能有呼吸性酸中毒。
-如果PaCO2降低,而HCO3-在正常范围内,表示患者可能有呼吸性碱中毒。
-如果HCO3-升高,而PaCO2在正常范围内,表示患者可能有代谢性碱中毒。
-如果HCO3-降低,而PaCO2在正常范围内,表示患者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
第三步:评估代偿代偿是机体为了对抗酸碱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根据代偿的程度,可以将酸碱紊乱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完全代偿:指当主要异常(PaCO2或HCO3-)发生改变时,对应的次要异常也发生了改变,但pH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部分代偿:指当主要异常发生改变时,对应的次要异常也发生了改变,但pH仍然处于酸血症或碱血症范围内。
-无代偿:指当主要异常发生改变时,对应的次要异常没有发生改变,导致pH处于酸血症或碱血症范围内。
了解代偿程度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第四步:分析氧合状态氧合状态是通过观察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来评估的。
血气分析六步法口诀血气分析是一种常用于临床诊断及监测的检验方法,通过对血液中的气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和代谢功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疾病进展情况。
在进行血气分析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六步法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口诀,并对其进行解释和应用。
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口诀为:采、送、放、测、报、解。
首先是“采”字,指的是采集血液样本。
通常采集血液样本的部位是尺桡动脉或股动脉,因为这些动脉比较浅且较容易接近,采血时使用的器械可以是动脉采血针或采血管。
采血前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试剂,采血前要进行充分洗手并戴好手套,保持无菌操作环境。
在采集血液时,要注意准确掌握采血的刺入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到动脉壁,同时要注意采集足够的血液量以满足后续的检测需求。
接下来是“送”字,指的是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送到检验室进行分析。
血液样本在送检之前需要进行标记和登记,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追踪性。
送检时要注意样本的保存和运输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样本的变化和分解,影响检测结果。
然后是“放”字,指的是将血液样本放入血气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血气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和分析血液中气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的设备。
在放置血液样本之前,需要对血气分析仪进行校准和质控,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放置血液样本时要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和仪器的故障排除。
接着是“测”字,指的是对血液样本进行测量。
血气分析仪会根据样本的特性自动测量各项指标并生成一个结果报告。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的稳定和恒温,避免因温度变化带来的误差。
同时要注意测量的时机和频率,合理安排样本的检测顺序,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测量。
接下来是“报”字,指的是将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
在分析血气结果时,需要将各项指标的数值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
通过与正常参考范围的对比和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2023酸碱平衡判断血气分析六步法CATALOGUE目录•引言•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具体内容•血气分析六步法的临床应用•血气分析六步法的优势和不足•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发展趋势和展望01引言血气分析是医学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呼吸功能、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
酸碱平衡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背景血气分析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评估呼吸功能、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的一种方法。
血气分析主要包括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氧分压(PaO₂)、碳酸氢盐(HCO₃⁻)等指标。
血气分析的概述酸碱平衡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酸碱平衡的意义02血气分析六步法的具体内容采集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籍贯等基本信息,同时询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等。
相关检查进行常规的血气分析检查,包括pH值、PaO2、PaCO2、HCO3⁻等指标。
步骤一:采集病史和相关检查根据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
一般情况下,pH值小于7.35或大于7.45就可能存在酸碱平衡失调。
同时,需要注意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和非代偿性酸碱平衡失调的区别。
步骤二:明确有无酸碱平衡失调根据血气分析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相关检查,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包括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等。
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失调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步骤三:判断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阴离子与未测阳离子之间的差值。
一般情况下,阴离子间隙的正常值为8-16mmol/L。
通过计算阴离子间隙可以进一步了解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程度。
步骤四:计算阴离子间隙1步骤五:绘制AG-Na和AG-K线图23AG-Na和AG-K线图是血气分析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
动脉血气分析六步法
6-step Approach in ABGs
整理及讲解:杜斌
摘录并翻译自:/sections/clinical-information/critical-care/abgs.html
(CSCCM原创,转载请注明)
有声课件-ABG病例分析
[ 第一步] 根据Henderseon-Hasselbach 公式评估血气数值的内在一致性
[ H+ ] = 24 x ( PaCO2 ) / [ HCO3- ]
o 如果pH 和[ H+ ] 数值不一致, 该血气结果可能是错误的
pH 估测[H+] (mmol/L)
7.00 100
7.05 89
7.10 79
7.15 71
7.20 63
7.25 56
7.30 50
7.35 45
7.40 40
7.45 35
7.50 32
7.55 28
7.60 25
7.65 22
[ 第二步] 是否存在碱血症或酸血症?
pH < 7.35 酸血症
pH > 7.45 碱血症
o 通常这就是原发异常
o 记住:即使pH值在正常范围(7.35-7.45 ),也可能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
o 你需要核对PaCO2, HCO3- ,和阴离子间隙
[ 第三步] 是否存在呼吸或代谢紊乱?pH值改变的方向与PaCO2改变方向的关系如何?
在原发呼吸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反;在原发代谢障碍时,pH值和PaCO2改变方向相同
酸中毒呼吸性pH ↓PaCO2 ↑
酸中毒代谢性pH ↓PaCO2 ↓
碱中毒呼吸性pH ↑PaCO2 ↓
碱中毒代谢性pH ↑PaCO2 ↑
有声课件-ABG病例分析
[ 第四步] 针对原发异常是否产生适当的代偿?
通常情况下,代偿反应不能使pH恢复正常(7.35 - 7.45)
异常预期代偿反应校正因子
代谢性酸中毒PaCO2 = ( 1.5 x [ HCO3- ] ) +8 ± 2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HCO3- ] 升高= ∆ PaCO2 /10 ± 3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3-5天)[ HCO3- ] 升高= 3.5 x ( ∆ PaCO2 / 10 )
代谢性碱中毒PaCO2 升高= 0.6 x ( ∆ HCO3- )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HCO3- ] 下降= 2 x ( ∆ PaCO2 / 10 )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HCO3- ] 下降= 5 x ( ∆ PaCO2 / 10 ) 至7 x ( ∆ PaCO2 / 10 )
o 如果观察到的代偿程度与预期代偿反应不符,很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酸碱异常
[ 第五步] 计算阴离子间隙(如果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AG = [ Na+ ] - ( [ Cl- ] + [ HCO3- ] ) = 12 ± 2
o 正常的阴离子间隙约为12 mEq/L
o 对于低白蛋白血症患者, 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低于12 mEq/L
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每下降 1 gm/dL,阴离子间隙“正常值”下降约 2.5 mEq/L (例如,血浆白蛋白 2.0 gm/dL 患者约为7 mEq/L)
o 如果阴离子间隙增加,在以下情况下应计算渗透压间隙
•. AG升高不能用明显的原因(DKA,乳酸酸中毒,肾功能衰竭)解释
•. 怀疑中毒
o OSM间隙= 测定OSM –( 2 x [ Na+ ] –血糖/ 18 –BUN / 2.8 )
•. OSM间隙应当< 10
有声课件-ABG病例分析
[ 第六步] 如果阴离子间隙升高,评价阴离子间隙升高与[ HCO3- ] 降低的关系
o 计算阴离子间隙改变(∆AG)与[ HCO3- ] 改变(∆[ HCO3- ] )的比值:∆AG / ∆ [ HCO3- ]
如果为非复杂性阴离子间隙升高代谢性酸中毒, 此比值应当介于1.0和2.0之间
如果这一比值在正常值以外, 则存在其他代谢紊乱
•. 如果∆ AG / ∆ [ HCO3- ] < 1.0,则可能并存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
•. 如果∆ AG / ∆ [ HCO3- ] > 2.0,则可能并存代谢性碱中毒
o 记住患者阴离子间隙的预期“正常值”非常重要,且这一正常值须根据低白蛋白血症情况进行校正(见第五步)
表1:酸碱失衡的特征
异常pH 原发异常代偿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HCO3- ↓PaCO2 ↓
代谢性碱中毒↑HCO3-↑PaCO2 ↑
呼吸性酸中毒↓PaCO2 ↑HCO3- ↑
呼吸性碱中毒↑PaCO2 ↓HCO3- ↓
表2:呼吸性酸中毒部分病因
气道梗阻
•. 上呼吸道
•. 下呼吸道
o COPD
o 哮喘
o 其他阻塞性肺疾病
CNS抑制
睡眠呼吸障碍(OSA 或OHS)
神经肌肉异常
通气受限
CO2产量增加;
震颤,寒战,癫痫,恶性高热,高代谢,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
错误的机械通气设置
表3:呼吸性碱中毒部分病因
CNS刺激:
发热, 疼痛, 恐惧, 焦虑, CVA, 脑水肿, 脑创伤, 脑肿瘤, CNS感染低氧血症或缺氧: 肺疾病, 严重贫血, 低FiO2
化学感受器刺激: 肺水肿, 胸腔积液, 肺炎, 气胸, 肺动脉栓塞
药物, 激素: 水杨酸, 儿茶酚胺, 安宫黄体酮, 黄体激素
妊娠, 肝脏疾病, 全身性感染, 甲状腺机能亢进
错误的机械通气设置
表4:代谢性碱中毒部分病因
低血容量伴Cl- 缺乏
o GI 丢失H+:
呕吐,胃肠吸引,绒毛腺瘤,腹泻时丢失富含Cl的液体染
o 肾脏丢失H+:
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CO2潴留后(尤其开始机械通气后)
低血容量
o 肾脏丢失H+:
水肿状态(心功能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ACTH过量,外源性皮质激素,
高肾素血症,严重低钾血症,肾动脉狭窄,碳酸盐治疗
表5:代谢性酸中毒部分病因
阴离子间隙升高
o 甲醇中毒
o 尿毒症
o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a,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酸中毒o 三聚乙醛中毒
o 异烟肼
o 尿毒症
o 甲醇中毒
o 乳酸酸中毒a
o 乙醇b 或乙二醇b 中毒
o 水杨酸中毒
a 阴离子间隙升高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的原因
b 常伴随渗透压间隙升高
阴离子间隙正常:[ Cl- ]升高
o GI 丢失HCO3-
腹泻,回肠造瘘术,近端结肠造瘘术,尿路改道
o 肾脏丢失HCO3-
近端RTA
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o 肾小管疾病
ATN,慢性肾脏疾病,远端RTA,
醛固酮抑制剂或缺乏,
输注NaCl,TPN,输注NH4+
表6:部分混合性和复杂性酸碱失衡
异常特点部分病因
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pH ↓HCO3- ↓PaCO2 ↑• 心跳骤停
• 中毒
• 多器官功能衰竭
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pH ↑HCO3- ↑PaCO2 ↓• 肝硬化应用利尿剂
• 妊娠合并呕吐
• COPD过度通气
呼吸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pH 正常HCO3- ↑PaCO2 ↑• COPD应用利尿剂, 呕吐
• NG吸引
• 严重低钾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伴代谢性酸中毒pH 正常HCO3- ↓PaCO2 ↓• 全身性感染
• 水杨酸中毒
• 肾功能衰竭伴CHF或肺炎
• 晚期肝脏疾病
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pH 正常HCO3- 正常• 尿毒症或酮症酸中毒伴呕吐,
NG吸引, 利尿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