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交通工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1 KB
- 文档页数:3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同济大学2004交通工程学试题一简答题(6×8分)1 单向交通的设置条件?2 交通工程1后的习题。
3 公共交通优先有什么措施?4出行分布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条件。
5 给你道路1和道路2的时变图,如何确定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并说明理由。
6 给你一个出行路线图,让你说明那条是基于家的出行HM和那条是非基于家的出行NHM,计算出行产生次数和出行吸引次数。
二计算题(18+8+8+18 )1 运用logit模型求两条道路所占的流量的比例。
2 计算高峰小时流量,PHF(15),给你日变系数,和月变系数让你求AADT。
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1.判断(10小题,每题3分)具体的回忆不起来了,都是些基本概念,大部分说的都很绝对,所以大部分都是错误的2.简答(6道?8道?每题5分)这里面考察的都是比较理论的题目。
有一题是考ITS,让你说下对ITS下面的几个子系统的看法等等。
有一题是问有关转移曲线的问题,基本概念。
还有考察设计车速的概念,信号配时方法等,具体的都记不清了,都是很基本的,不过有的题目出的有点偏,比如转移曲线的那道。
3.论述和计算(8道好像,每道都有10分左右)里面考察了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的概念,及其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信号配时;排队论(很简单的排队);福来特迭代(这个比较费时间,两次迭代);泊松分布;交通网布局及其特点。
(能想起来的就只有这些了)总的看来,05年的交通工程很偏重理论的,05年也是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为专业课放在初试里考,第一次命题。
计算题都比较简单,只是福来特迭代很麻烦,还要求迭代两次。
同济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一、判断题1交通工程学式关于道路、铁路、机场。
以及标志、标线与防护栏等工程。
(×)2城市交通阻塞与其土地利用不当有关。
(×)3道路上车流到达服从泊松分布。
(×)4若道路某处的流量小于通行能力,则其交通状态是畅通的。
(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历年真题的全部内容。
同济大学2004交通工程学试题一简答题(6×8分)1 单向交通的设置条件?2 交通工程1后的习题.3 公共交通优先有什么措施?4出行分布的类型及其特点和适用条件。
5 给你道路1和道路2的时变图,如何确定是主干道还是次干道,并说明理由。
6 给你一个出行路线图,让你说明那条是基于家的出行HM和那条是非基于家的出行NHM,计算出行产生次数和出行吸引次数。
二计算题(18+8+8+18 )1 运用logit模型求两条道路所占的流量的比例。
2 计算高峰小时流量,PHF(15),给你日变系数,和月变系数让你求AADT.2005交通工程学试题1。
判断(10小题,每题3分)具体的回忆不起来了,都是些基本概念,大部分说的都很绝对,所以大部分都是错误的2。
简答(6道?8道?每题5分)这里面考察的都是比较理论的题目.有一题是考ITS,让你说下对ITS下面的几个子系统的看法等等。
有一题是问有关转移曲线的问题,基本概念。
还有考察设计车速的概念,信号配时方法等,具体的都记不清了,都是很基本的,不过有的题目出的有点偏,比如转移曲线的那道。
3.论述和计算(8道好像,每道都有10分左右)里面考察了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的概念,及其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信号配时;排队论(很简单的排队);福来特迭代(这个比较费时间,两次迭代);泊松分布;交通网布局及其特点.(能想起来的就只有这些了)总的看来,05年的交通工程很偏重理论的,05年也是交通工程第一次作为专业课放在初试里考,第一次命题.计算题都比较简单,只是福来特迭代很麻烦,还要求迭代两次.同济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一、判断题1交通工程学式关于道路、铁路、机场。
交通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用于隔离栅的金属立柱弯曲度不得超过mm/m。
A、6B、8C、10D、122、反射器的光学性能在入射角为范围内应保持稳定,安装角度须正确,颜色与设计相符,反光材料表面无缺损或断裂现象。
A、0°~20°B、20°~30°C、30°~40°D、40°~45°3、收费道路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特征。
A、全开放式B、半开放式C、全封闭式D、半封闭式4、紧急电话亭通常布设在上、下行车道两侧的上。
A、路肩B、主车道C、超车道D、边坡坡脚5、通信管道的最小埋深(管顶到地面)一般在左右。
A、50cmB、80cmC、100cmD、150cm6、导向箭头表示车辆的行驶方面,颜色为。
A、黄色B、绿色C、红色D、白色7、喷涂后的标线边缘无明显毛边,毛边长度超过评价单位长度的时,在标线评定中每处减2分。
A、1%B、3%C、2% D5%8、警告标志的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其形状为。
A、正方形B、长方形C、等边三角形D、圆形9、路面标线涂料按施工温度可分为常温型、加热型和熔融性,其中熔融性涂料呈现的供应状态为。
A、液态供应B、固体供应C、粉末供应D、颗粒状供应10、匝道控制方式里最简单的一种方式为。
A、关闭控制B、定时控制C、交通感应控制D、间隙可接受汇流匝道控制二、多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监控系统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A、信息采集系统B、信息收集系统C、信息提供系统D、监控中心2、道路交通系统的基本因素是。
A、人B、车C、通信D、环境及管理3、交通量三参数包括。
A、流量B、密度C、时距D、速度4、交通量分布预测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A、现在型式法B、弹性系数法C、回归分析法D、综合模式法5、监控系统构成包括。
A、信息收集中心B、信息管理中心C、监控中心D、外场设备6、交通设施安全设置按位置分类有。
A、路侧护栏B、路中护栏C、桥梁护栏D、端部护栏7、防眩设施设置原则。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号学名姓级班12信交级班用适卷试又称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 n计算公式为:V r =-L V ; n y1、PHF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5、延误:vt: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n: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3分)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比。
(2 分)计算公式为:- 1V s =彳 n ―n i V i .7vs: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3分)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上。
分)、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已知某小型十字交叉口,道路宽度均为 7m 。
T=60s ,两相位,绿灯时间 27s,黄灯时间均为3秒,t o =2.3s, t i =2.5s, c =0.9。
各进口车流转向比例右转车占 左转车占10%。
其它影响可忽略,求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t g 均为 20%,2、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速度与密度关系式为 V=64-0.512K ,计算:(1) (2) (3) (4) 自由流速度与阻塞密度。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2007 — 2008 学年第一学期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 ) 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0%)①交通设计即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设计。
()②交通设计贯穿于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之中,具有中微观性质。
()③对于设置在路侧的公交停靠站,其设置位置宜优先选择在进口道。
()④两块板断面形式不利于道路沿线车辆左转进出。
()⑤在城市道路上设置护栏或隔离设施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但会降低通行能力。
()二、简答题,共5题(40%)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
(10%)2)试简述城市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0%)3)试述城市道路沿线进出交通组织方式及其适应性。
(提示:可从道路等级方面加以考虑)(5%)4)城市道路公交停靠站的设置位置及形式有哪几种?试论述不同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在交通方面的适应性。
(10%)5)试绘制路边停车场(点)的设计模式图。
(5%)三、解析题,共2题(50%)1 已知:某城市道路为交通型主干道,南北走向,路段和交叉口红线均为50m。
道路沿线机动车流量较大,需要设置双向六车道;非机动车、行人流量适中,建议人行道设计为5m、非机动车道设计为5m。
1)请运用交通设计基础知识,进行城市道路路段横断面设计。
(10%)2)该道路上某交叉口为主干道-主干道交叉口,南北进口左转流量和右转流量均较大,试进行该交叉口南北进口横断面设计,同时进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功能设计。
(10%)2 试概括现行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模式,并论证各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30%)一、错对错对错二、简答题,共5题(40%)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目标及实现各目标的设计方法。
交通工程试题库一、(填空题)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横断科学,通常称为五E科学,五E分别指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科具有——、——、——、——、——、——的特点。
3、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是变化的。
即交通量具有__、特性4、高峰小时系数是__交通量__交通量之比。
5、时间平均车速是地点车速的__,空间(区间)平均车速是地点车速的__,两者的关系可表示为__。
6、服务水平的等级通常用V/C来评定,V/C代表__之比。
7、交通预测的四阶段是指__、__、__、__。
8、停车设施包括__和__,其停放方式有__、__、__。
9、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方式有__、__、__、__、__。
10、30位小时交通量系数是__与__之比。
11、汽车驶阻力包括__、__、__、__。
12、提高交通安全的途径有__、__、__。
13、双向双车道公路在无阻断车流情况下的理想通行能力为__辆小汽车/小时。
14、如果车流的交通量为300辆/小时,则平均的车头时距为__秒。
15、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比,其事故率__、事故严重性__。
16、汽车的动力性能包括__、__、__。
17、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主要从__、__、__等几个方面来考察18、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__与__之比。
19、交通量的调查是在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内的车辆数量调查。
其调查方法包括__、__、__、__等。
20、常用的区间车速的调查方法有__、__、__。
常用的交通密度调查方法有——、——。
21、在交通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交通流理论包括__、__、__。
交通流的分布具有随机性,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统计规律的方法有两种即__和__。
22、在M/M/1系统中,要保持系统稳定的条件是__。
23、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有以下三个特性__、__、__。
24、在计算可能通行能力时,道路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因而,应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进行修正。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A卷)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15014101 课名:交通设计考试考查:考试
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 )试卷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共5题(对下面各题的正误作出判断,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10%)
①交通设计就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
()
②交通设计的唯一目标是提高设施通行能力。
()
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有利于降低交通流量、提高设施的通行能力。
()
④信号控制方案和交叉口的车道功能划分没有关系()
⑤公交停靠站总是应该设置在交叉口的出口道。
()二、简答题,共4题(40%)
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流程。
(10%)
2)分析慢行交通一体化道路断面的适用性。
(10%)
3)试述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的依据和基本流程(10%)
4)试述公交停靠站有几种形式,各种形式的适应性如何?(10%)
三、解析题,共2题(50%)
1 已知:某城市道路交叉口东西向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南北向为一块板,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
1)试绘制交叉口东西向为绿灯相位时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种交通流之间的冲突点图,并计算各种类型冲突点的数量。
(10%)
北
2)试分别从交通组织、交通空间优化、信号控制优化三个层面论述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的措施。
(10%)
2 下图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设计平面图。
已知:东西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南北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
试指出下图中六处不恰当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说明原因。
(6×5%)
北
一、错错错错对
二、1)简述交通设计的基本含义和基本流程。
(10%)
基本含义:基于城市与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成果,运用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一交通安全、通畅、便利、效率以及与环境和谐为目标,以交通系统的“资源”(包括通行时间与空间资源、环境资源及投资条件等)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改善交通的最佳方案,精细化确定交通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特别是确定交通的通行权、通行时间与空间及其管理方案、相关设施的布局方案等,上承交通规划,下接交通设施工程设计与交通管理,指导交通设施的土木工程设计以及系统的最佳利用,具有中微观性。
基本流程:新建:道路网规划条件;城市规划条件;交通规划、组织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对策交通设计:路段交通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公共交通设计;附属设施布置设计;方案协调设计满足基本设计原则与要求(返回交通设计)确定设计方案
改建:道路及沿线状况;交通状况;交通规划、交通管理规划;相关政策、法规现状评价| 问题分析及对策路段交通设计;交叉口交通设计;公共交通设计;交通景观设计;方案协调设计设计指标确定满足设计要求(返回问题分析) |详细设计(交叉口详细设计;路段详细设计;公共交通详细设计;协调设计)生成设计方案| 方案评价比选形成实施方案资料调查整理阶段|概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评价比选3)试述交叉口车道功能划分的依据和基本流程(10%)
根据高峰时段的设计交通量数据,按各流向的流量和出口道车道数条件,概略确定所需的进口道车道功能。
通过不同交叉口交通条件、交叉口道路条件、交叉口信号控制条件以及上游交通条件等的分析,对交叉口车道功能进行合理划分。
(1)交叉口交通条件的影响(进口道各流向流量;对向道路流量;车型比例;行人过街流量;公交专用道)(2)交叉口道路条件的影响(3)交叉口信号控制的影响(4)上游交通条件的影响
(1)进口车道数的初步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两者协调)(2)出口道车道数的确定(3)进、出口车道与道路现状相协调, 确定车道功能划分的初步方案(4)与信号配时进行综合优化, 确定最终的交叉口设计方案4)试述公交停靠站有几种形式,各种形式的适应性如何?(10%)
按几何形状可分为港湾式(车道数多)和非港湾式(人行道宽度足够;路段交通负荷较大)。
非港湾式公交站点不仅对社会车辆的通行能力有较大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公交车辆安全停靠和顺利驶离;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则可以减少对左侧交通的干扰,尤其对较窄的道路或饱和度较高的道路其作用更加明显。
在快速路和主干路及郊区的双车道公路上,公交站点不应占用车行道,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其站台长度应基于停靠线路和车辆数需求加以确定。
2)试分别从交通组织、交通空间优化、信号控制优化三个层面论述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的措施。
(10%)
左转限行渠化设计;机非分离;公交车与社会车辆分离左转、直行、右转分开相位
时空隔离(慢行交通一体化;优化信号控制;交通渠化设计;交通安全设施;柔性隔离护栏)
提早发现(改善视距;交通渠化设计;交通标志标线)增加制动距离降低车速
三、2 下图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现状交通设计平面图。
已知:东西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三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南北向道路为主干道、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路段双向四车道。
试指出下图中六处不恰当的设计方案,并分别说明原因。
(6×5%)
1.一块板
2.进出口不匹配
3.公交站在进口道
4.路段机动车道宽度窄
5.进出口离交叉口近且无隔离
6.进口道渐宽段交织区距离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