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同步练习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同步练习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同步练习
苏科版七年级(上)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同步练习

- 1 -

2012年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检测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射线比直线短;②已知两点的线段有无数条;③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④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A.1 B.2 C.3 D.4

2.经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画…………………( ) A.1条 B.2条 C.无数条 D.无法画

3.如图中只有( )个角(指少于平角的角)……………………( )

A.4

B.5

C.6

3题图 4题图

4.下列图中互相平行的线段有……………………………………( ) A.3组 B.4组 C.5组 D.7组

5.要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要钉( )个钉子

A.1

B.2

C.3

D.4

6.点C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点D 为BC 中点,若AD =5cm 则AC+AB=( )

A.8cm

B.10cm

C.12cm

D.不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a ∥b,a ∥c,b ∥c 。A.1 B.2 C.3 D.4

8.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直线不平行,一定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

①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垂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②线段没有方向; ③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④线段上有无数多个点。

A.1

B.2

C.3

D.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②两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一定大于平角; ③两锐角之和一定大于直角;④两个钝角的和一定大于平角。 A.1 B.2 C.3 D.0

11.如果两个角互补,则………………………………………………( )

A.这两个角都是锐角

B.这两个角都是钝角

C.这两个角一个是钝角一个是锐角

D.以上说法都是不正确

12.已知∠1的补角等于∠1的5倍,则∠1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90° 13.如图,如果∠AOC 是一条直线,OE 是∠BOC 的平分钱,OD 是∠AOB 的平分线,则图中与∠BOE 互为余角的是…………………………………………( ) A.只有∠COE B.只有∠BOD

C.∠BOD 与∠COE

D. ∠AOD 与∠BOD 二、真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4.如图,有线段 条,射线 条。

15.直线上有A 、B 、C 、D 四点,则以其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共有 条。 16.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需要 枚钉子,依据是 。

17.30.58°用度、分、秒表示为 。 18.11点整,时钟的分针与夹角是 。

19.如图,已知M 、N 是线段AB 上的两点,且MN=NB ,则点N 是线段 的中点,AM=AB - MN ,NB=

2

1( - )。

20.地面上的两根旗杆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这两根旗杆与地面的位置关

A B D C

A

O C

D

B E 13题图

A O

B E 14题图

19题图

A

M N B

- 2 - O A

M

C

N

B

系是 。

三、画图题(每题8分,共16分)

21.平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1)画线段AB 、DC ,并延长AB 、DC 相交于点E ;(2)画直线AC 、射线CB ;(3)画射线

BD,交AC 于点F ;4)用刻度尺度量线段AB = mm (精确到1mm ).

22.(1)画∠AOB =80°(2)画∠AOB 的平分线OC ;(3)在OC 上任取一点P ,画P D ⊥OA 于D,PE ⊥OB 于E ;(4)过P 点画PE ∥OB 交OA 于F;(5)通过度量比较PE ,PD 的大小为 。

四、计算(每题10分,共20分)

23.小明、小刚、小亮、小颖的家恰好住在一条笔直的大街上,若小明离小颖家600米,小刚家到小明家的距离是小颖家距离的

2

1倍,小亮家在小明家与小颖家

正中间,请你计算一下,小刚与小亮家距离是多少?(画图并计算)

24.如图,OM 是∠AOB 的平分线,射线OC 在∠BOM 内部,ON 是∠BOC 的平

分线,已知∠AOC =80°,求∠MON 的度数。

五、(12分)25.如图,学校放学了,学生们都要去车站坐车回家。 (1)小明选择了走无名路,他认为 ;(2)小刚选择了希望之路,他觉得 ;(3)你会走哪条路?请说明理由 。 六、(12分)26.小华从家A 沿笔直的道路去学校B ,小青、小刚分别位于首道路AB 两旁的C 、D 处,在道路AB 上的点M 处时距离小青的家C 最近,赶往到N 处时距离小刚家D 最近,请在图上分别画出M 、N 的位置; 从A 出发向B 行进时,在AB 的哪一段路上的距C 、D 都越来越近?在AB 上的哪一段路上距D 点越来越近而距C 点越来越远?分别用文字叙述你的结论,不需证明。

27、(本题共12分)如图所示,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 (1)写出以C 为顶点的相等的角;(2)若∠ACB=150°,求∠DCE 度数;(3)写出∠ACB 与∠DCE 之间所具有的数量关系;(4)当三角板ACD 绕点C 旋转时,你所写出的(3)中的关系是否变化?请说明理由.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自我测试题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自我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1 3的相反数是( ) A .13 B .1 3 - C .3 D .3- 2.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直如图所示,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3.某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约为6.01×104 人.对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百分位 B .精确到百位 C .精确到十位 D .精确到个位 4.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2-)2<(2-)3 B 、3-2<(2-)3 C 、3.0-<5.若a>0,b<0,则 ( ) A 、ab<0 B 、ab>0 C 、a+b>0 D 、a —b<0 6. 下面由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B C D 7.a 是一个两位数,b 是一个一位数,如果把b 放在a 的右边,则所得的三位数是( ) A 、100a+b B 、10a+b C 、a+b D 、ab 8.若x<0,y>0,且│x │>│y │,那么x+y 是 ( ) A .正数 B .负数 C .0 D .正、负不能确定 9.如图,是有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0.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

A . B . C . D . 11.图中是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阴影面积为m ,第二个长方形的阴影面积为n ,则m 与n 关系为 ( ) A. m >n B. m =n C. m <n D. 不确定 二、填空题 12.若2a 与1﹣a 互为相反数,则a= . 13.若4=a ,则=a . 14.比较大小:|﹣2| 0;﹣π -3.14. 15.的倒数是 ,()3-π的相反数是= . 16.如图是一圆锥,在它的三视图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它的 视图(填“主”,“俯”或“左”). 17.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3,则输出的答案是__ _ . 18.观察下面的一列单项式:2342,4,8,16x x x x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7个单项式为___________;第n 个单项式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9.计算: (1) 6-1+(-6)+13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1正数、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科学记数法、近似数 2数轴:用数轴来表示数 3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4正负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值反而小。 5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减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为零; 一个数加上零,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减法(把减法转换为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7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乘积是一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8有理数的除法(转换为乘法) 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9有理数的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零的任何次幂都是负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10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 2整式的加减 (1)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2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式子,结果仍然相等;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3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 几何图形:平面图和立体图 2 点、线、面、体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2章 有理数 1.像10、13、155、117.3、0.55%这样的数是正数.它们都是比0大的数。 像-2、-13、-155、-117.3、0.55%这样的数是负数.它们都是比0小的数。 特别提醒: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有理数:能够写成分数形式n m 的数叫做有理数。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 数轴有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者缺一不可 。 数轴上的点和实数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5.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小。 6.绝对值: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7.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表示:

?? ???-==)0()0(0)0(||<>a a a a a a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同样拥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和整数得交换律和结合律一样)用字母表示为: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0.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交换律:a×b= 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11.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2.求几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法,乘方的结果叫幂。 应当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有理数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为原点,数轴上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且满足关于的整式与之和是是单项式,动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终点运动. (1)求的值. (2)当时,求点的运动时间的值. (3)当点开始运动时,点也同时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向终点运动,若 ,求的长. 【答案】(1)解:因为m、n满足关于x、y的整式-x41+m y n+60与2xy3n之和是单项式 所以 所以m=-40,n=30. (2)解:因为A、B所对应的数分别为-40和30, 所以AB=70,AO=40,BO=30, 当点P在O的左侧时: 则PA+PO=AO=40, 因为PB-(PA+PO)=10, PB=AB-AP=70-4t 所以70-4t-40=10 所以t=5. 当点P在O的右侧时: 因为PB

又因为PQ= AB=35 所以70-6t=35 所以t= ,AP= = , ②如图2,当点P在点Q右侧时, 因为AP=4t,BQ=2t,AB=70, 所以PQ=(AP+BQ)-AB=6t-70, 又因为PQ= AB=35 所以6t-70=35 所以t= 所以AP= =70. 【解析】【分析】(1)根据单项式的次数相同,列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分情况讨论:当点P在O的左侧时:当点P在O的右侧时.即可得到答案.(3)结合题意分别计算:①如图1,当点P在点Q左侧时,如图2,当点P在点Q右侧时. 2.同学们都知道,|3-(-1)∣表示3与-1的差的绝对值,其结果为4,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3与-1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距离同样是4;同理,∣x-5|也可以理解为x与5两数在数轴上所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试利用数轴探索: (1)试用“| |”符号表示:4与-2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其结果; (2)若|x-2|=4,求x的值; (3)同理,|x-3|+|x+2|表示数轴上有理数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请你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x,使得|x-3|+|x+2|=5;试求代数式|x-3|+|x+2|的最小值. 【答案】(1)解:|4-(-2)|=6 (2)解:x与2的距离是4,在数轴上可以找到x=-2或6 (3)解: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符合条件的整数x=-2,-1,0,1,2,3; 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x-3|+|x+2|的最小值是5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列式求解即可;(2)按照已知去绝对值符号即可求解.(3)当-2≤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是5;当x<-2或x>3时,x所对应的点到3和-2所对应的两点距离之和大于5,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3.阅读填空,并完成问题:“绝对值”一节学习后,数学老师对同学们的学习进行了拓展.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知识点整理

苏科版七年级上学期生 物知识点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生物与生物学 1.生物是有生命的。 植物 生物动物 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2.生物都能够表现出一些生命现象。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书P4) 3.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4.生物学发展前景:取得的重大成就(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杂交水稻、试管婴儿)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2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观察和实验室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这5个步骤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3.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的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住适宜状态) 4.显微镜的使用(书P10)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左手……,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 ②对光:左眼观察,右眼要睁开。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叫做视野 ③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 ④收镜:一竖、一降、两旁、两后。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有光学显微镜,也有电子显微镜。在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学生用的光学显微镜。 5.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切片、涂片(书P12) 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生物生存的环境 1.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2.自然环境:是指水、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 珊瑚虫主要生活在热带海洋的浅海区,珊瑚虫的骨骼能在海洋中堆积成珊瑚礁。 第2节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有 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即“自 然环境”)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阳光:没有阳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以它为事物的动物和人类就无法生存 空气:动、植物、人类缺少空气就无法呼吸 水: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缺少水,动、植物就会死亡 温度:每一种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活,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死亡。 影响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利的。(书P25) 3.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竞争:同一草原上的兔子与牛羊。 种间关系捕食:狼捕食羊;羊吃草。 寄生:动物体内的吸血虫;菟丝子将细根伸入大豆的茎内吸收营养。 种间互助:蚂蚁与蚜虫共生。 种内互助:蚂蚁一起搬食物 种内关系 3

苏科版七上有理数测试题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3’×8=24’) 1.2 1 - 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2 1- D .21 3.有下列各数,0.01,10,-6.67,3 1 -,0,-90,-(-3),2--,() 24--,其中属于正整数的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20102009)1()1(-+-的值是( ). (A)-2 (B)-1 (C) 0 (D) 1 4.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某种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820千克.某地今年计划栽插这种超级杂交水稻3 000亩,预计该地今年收获这种超级杂交水稻的总产量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 .2.5×106千克 B .2.5×105千克 C .2.46×106千克 D .2.46×105千克 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 A -|-16|>0 B |0.2|>|-0.2| C -47>-5 7 D |-6|<0 6.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 则a 、-a 、b 、-b 大小关系是( ) A 、-b >a >-a >b B 、a >-a >b >-b C 、b >a >-b >-a D 、-b <a <-a <b 7.气象部门测定高度每增加1km ,气温约下降5℃,现在地面气温是15℃,那么4km 高空的气温是( ) A 、5℃ B 、0℃ C 、-5℃ D 、-15℃

8. 若|a|+|b|=0,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 ) A a=b=0 B a 与b 不相等 C a,b 异号 D a,b 互为相反数 二 、 填空题(3’×6=18’) 9. 绝对值小于2.5的整数是 , 它们的和为 ;其积为 ; 10. 12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12|的倒数的相反数是 , -1 2的绝对值的相反数 是 . 11. 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选择题,规则是:选对一道的5分,选错一道的-1分,不选得零分,王明同学的卷面成绩是:选对16道题,选错2道题,有2道题未做,他的得分是 . 12.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全长30 k m ,单程运行时间约为6 min,那么磁悬浮列车的平均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m /min 。 13.规定a ﹡b=a+2b,则(- 4)﹡6的值为 。 14.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6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 瓶 三、解答题: 15.计算:(5’×6’=30’) ⑴1.9+ (- 4.4) -(-8.1)- (+5.6) ⑵ 312 -2 1--(-13 )+223 ⑶(-18)÷241×94÷(-16) ⑷ )36()4 3 6597(-?+-

七年级数学上册_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_苏科版

七年级(上)数学第二章 有理数检测题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 90分钟 姓名 得分 日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36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5(--的相反数是)5(- (B)3和3-的绝对值相等 (C)若0>a ,则 a 一定不为零 (D)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小 2、已知a a -=、b b =、0>>b a ,则下列正确的图形是( ) (A )(B )(C )(D ) 3、若a a +-=+-55,则a 是( ) (A )任意一个有理数 (B )任意一个负数或0 (C )任意一个非负数 (D )任意一个不小于5的数 4、对乘积)3()3()3()3(-?-?-?-记法正确的是( ) (A )43-(B )4)3(-(C )4)3(+-(D )4)3(-- 5、下列互为倒数的一对是( ) (A )5-与5 (B )8与125.0 (C )32 1与23 1 (D )25.0与4- 6、互为相反数是指( ) (A )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B )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所得的数。 (C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D )相加的结果为O 的两个数。 7、下列各组数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节约汽油10公斤和浪费酒精10公斤 (B )向东走5公里和向南走5公里 (C )收入300元和支出500元 (D )身高180cm 和身高90cm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2=- (B )4)2(2-=- (C )6)2(3-=- (D )9)3(2=- 9、计算:22)2(25.03.0-÷?÷-的值是( )

(A )1009-(B )1009(C )400 9(D )4009- 10、下列的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2 1()32(43)21 (0+-<-+<--<--< (B ))2 1(0)21()32(43--<<+-<-+<-- (C ))2 1()32(043)21 (+-<-+<<--<-- (D ))21(043)32 ()2 1 (--<<--<-+<+- 11、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折5次后,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 (A )0.03125 (B )0.0625 (C )0.125 (D )0.25 12、已知5=x 、2=y ,且0<+y x ,则xy 的值等于( ) (A )10和-10 (B )10 (C )-10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若上升15米记作+15米,则-8米表示 14、用计算器计算:=-+-÷--)10259()26()57.2(4.133 。 15、某公司去年的利润是-50万元,今年的利润是180万元;今年和去年相比,利润额相差 万元。 16、观察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并填空:-57、49、-41、 、 。 17、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则=--n m 3 。 18、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上标注的是05.003.020+-(单位mm )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19、若10032a a a a A ++++= ,则当1=a 时,=A ,当1-=a 时,=A 。 20、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若在数轴上随意画出一条长为2000cm 的线段AB ,则线段AB 盖住的整点有 个。 三、解答题: 21、某医院的急诊病房收治了一位急诊病人,护士需要每隔两小时为病人量一次体温,(正常人的体温是36.5℃)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

第七章图形的认识(二) 一、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3线8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二、平行线及其判定 (一) 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二)平行线的判定: 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a∥b,a∥c,则 b ∥c 。 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一)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二)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 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 有理数的加法 一、 填空题 1.(1)同号两数相加,取 并把 。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 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 。 2.计算: (1)(+5)+(+2)= (2)(-8)+(-6)= (3)(+8)+(-3)= (4)(-15)+(+10)= (5)(+208)+0= 3.小华向东走了-8米,又向东走了-5米,他一共向东走了 米。 4.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0+( )= -8 (2)5+( )=-2 (3)10+( )=0 (4)12 +( )= -1 2 5.计算:—6+3= 二选择题 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6) +(-13) =+7 B. (+6) +(-13) =-19 C. (+6) +(-13) =-7 D. (-5) +(-3) =8 2. 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 (-5) +(-3) =-8 B. (-5) +(=3) =2 C. (-3) +5 =2 D. 3 +(-5) =-2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数相加,其和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B. 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0 C .若两数互为相反数,则这两数的和为0 D.两数相加,取较大一个加数的符号 ◎ 能力提高 一、 填空题 1. 若a+3=0,则a= 。 2. - 31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33 2 的相反数的和为 。 3. 绝对值小于2010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4. 已知两个数是18和-15,这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是 ,绝对值的和是 。 5. a 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b 是最小的正整数,那么a+b= 。 二、选择题 1.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2) +(-13) =- (13-2) =-11 B. (+20) +(+12) =+(20+12) =32 C. (-1 21) +(-132) =+ (121+132) =36 1 D. (-3.4) +(+4.3) =0.9 2. 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 .1 B.0 C.-1 D.-3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案全集

1.1 生活数学 一、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难点: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与方式进行,初步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和形状的科学。.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展示四幅富有美感的图片:天安门、金字塔、长江二桥、上方明珠电视塔等建筑,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立体的或平面的),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以上一组画面与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请问你看到的容哪些与数学有关?(同桌讨论后回答)2.探索新知识 1). 结合以上画面以及教室、学习用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加强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2). 展示一些其他的与数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股市信息、邮政编码、、手机、汽车牌照、条形码等(这里可让学生自己举例) 3). 从观察P5 “车票中提供的信息”再到““,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4). 让学生自己设计学号,并解释它的意义 3.课堂练习: P7页试一试 4.归纳小结与知识的与拓展 1、归纳小结 2、知识的与拓展 (1).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A、0.8kg B、0.6kg C、0.5kg D、0.4kg (2).小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事情有穿衣(4分钟)、整理床(3分钟)、洗脸梳头(5分钟)、上厕所(5分钟)、烧饭(20分钟)、吃早饭(12分钟),完成这些工作共需49分钟,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应是多少分钟? (3).趣味数学 猜谜语:(1)数字虽小却在百万之上(打一数字)(一) (2)2、4、6、8、10(打一成语)(无独有偶) (3)从严判刑(打一数学名词)(加法) 三.自我检测 1、某中学举行校园歌手大赛,7位评委给某选手的评分如下表。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整理、修订篇

苏教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负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正数: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注:-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1.2.1有理数: 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 整数有理数 注意: 1)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π不是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3) 小数也归为分数。 4) 自然数? 0和正整数; 5) 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6)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7)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注意:(1)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注: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0(0) 0(a a a a a a 或?? ?<-≥=)0()0(a a a a a ; (3)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01>?=a a a ; a 1a a

苏教版初一数学上知识点整理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 ⑵按正、负来分 初一数学上知识点总结归纳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X 十 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 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 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 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X”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 乘号; (3) 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 a x 5应写成5a ; 1 3 (4)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 a x 1丄应写成-a ; 2 2 (5) 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 3十a 写成?的形式; a (6) a 与 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 a 、 b 时,则应分类, 写 做a-b 和b-a . 3. 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 (1) 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 2 (2) 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 是:100a+10b+c ; (3) 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 续整数是: n-1、n 、n+1 ;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 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 示0时,-a 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 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 +”省略不写。所以省略“ +”的正数的符 号是正号。 2.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C 表示为:+8C ;零下8 C 表示为:-8 C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不是有理数; 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n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 (4)若b >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正数和负数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a 2 -b ,非负数是: aj_,非正数是: 2 -a -a 是正数;当 a 表

苏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一章我们与数学同行(略) 第二章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如: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三、数轴 ⒈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用原点表示。 ⑵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π不是有理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 单元检测卷(无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 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如果收入200元记作+200元,那么支出150元记作 ( ) A .+150元 B .-150元 C .+50元 D .-50元 2.若两个非零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这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为零 B .这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为正数 C .这两个有理数的积一定为负数 D .这两个有理数的商一定为-1 3.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 ) A .-1 B .1 C .-3 D .3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带“-”的数都是正数 B.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C.如果是正数,那么一定是负数 D.表示没有温度 5.下列计算:①0-(-5)=-5;②(-3)+(-9)=-12;③393342 ????=? ???; ④(-36)÷(-9)=-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这步运算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分配律 7.据测算,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减排二氧化碳3120000吨.把数31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3.12×105 B .3.12×106 C .31.2×105 D .0.312×107 8.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两数的 ( ) a a ?0C ?,4 51021)245321121(6?+?=+???

A.和为正数B.和为负数C.积为正数D.积为负数 9.吋是电视机常用规格之一,1吋约为拇指上面一节的长,则8吋长相当于( ) A.课本的宽度B.课桌的宽度 C.黑板的高度D.粉笔的长度 10.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从银行贷款100万元,盖起了实验大楼,贷款年息为12%,房屋折旧每年2%,学校约1400名学生,仅贷款付息和房屋折旧两项,每个学生每年承受的实验费用为( ) A、约104元; B、1000元 C、100元 D、约21.4元 二、填空题 11.若一运动员某次跳水的最高点离跳台2m,记作+2m,则水面离跳台10m可以记作_______。 12.绝对值为5的有理数是_______. 13.比较大小:(1)-7 8 _______- 6 7 ;(2)-(-3)_______-3?. 14.在数轴上,-4与-6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 15.如果x<0,且x2=36,那么x=_______. 16.数轴上的一点由+3出发,向左移动4个单位,又向右移动了5个单位,两次移动后,这一点所表示的数是 17.观察下列各式: 152=1×(1+1)×100+52=225;252=2×(2+1)×100+52=625;352=3×(3+1)×100+52=1225;……依此规律,第n个等式(n为正整数)为_______. 18.如图所示,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对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 一、教学目标及教材重难点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数字的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字、图形信息,了解数学是我们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二) 教学重难点 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等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与方式进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与准备 1.通过预习了解身边某些数据(如身份证、学籍号等)所包含信息,收集生活中数学知识(数据、图形等)应用的实例。 2.练习: (1)收集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说说从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二)探究活动 1.创设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广阔的田野,喧嚣的股市,繁荣的市场,美丽的城市。以上一组画面与我们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请问你看到的内容哪些与数学有关?(同桌讨论后回答) 2.探索新知识 1). 从观察P5 ―车票中提供的信息‖再到―身份证号码―,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的作用 2). 让学生自己设计学号,并解释它的意义 3). 展示一些其他的与数字有关的生活情境,如股市信息、邮政编码、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汽车牌照号码、条形码等,这里可让学生自己举例 4). 展示四幅富有美感的图片:天安门、金字塔、南京长江二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立体的或平面的),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 5). 结合教室、学习用品,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看成什么样的几何图形,加强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从中寻找熟悉的图形,感受丰富的图形世界 3.课堂练习: P7页试一试 (三) 归纳小结及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1、归纳小结 2、知识的链接与拓展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 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1.生物的基本特征 a.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 b.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 c.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d.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3.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 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4.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注意:科学探究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a.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 做处理。 b.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条件都应相 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c.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 靠性。 5.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 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 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可以大幅度升降镜 筒。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目镜和物镜—目镜是用眼观察的镜头;物 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可以调节光线 的强弱。 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6.显微镜使用时的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②对光: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反光镜在一条直线上。白亮圆形的视野。 (用低倍镜对光,选择合适的光圈并调节反光镜来调节光线) ③观察: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调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7、注意事项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初中数学试卷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6)+(-8)= (2) (-4)+2.5= (3) (-7)+(+7)= (4) (-7)+(+4)= (5) (+2.5)+(-1.5)= (6) 0+(-2)= (7) -3+2= (8) (+3)+(+2)= (9) -7-4= (10) (-4)+6= (11) ()31-+= (12) ()a a +-= 2、减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 (-3)-(-4)= (2) (-5)-10= (3) 9-(-21)= (4) 1.3-(-2.7)= (5) 6.38-(-2.62)= (6) -2.5-4.5= (7) 13-(-17)= (8) (-13)-(-17)= (9) (-13)-17= (10) 0-6= (11) 0-(-3)= (12) -4-2= (13) (-1.8)-(+4.5)= (14) 1143????--- ? ? ???? = (15) 1( 6.25)34??--- ???=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3分): (1) 4+5-11; (2) 24-(-16)+(-25)-15 (3) -7.2+3.9-8.4+12

(4) -3-5+7 (5) -26+43-34+17-48 (6) 91.26-293+8.74+191 (7) 12-(-18)+(-7)-15 (8) )15()41()26()83(++-+++- (9) )2.0(3.1)9.0()7.0()8.1(-++-+++- (10) (-40)-(+28)-(-19)+(-24)-(32) (11) (+4.7)-(-8.9)-(+7.5)+(-6) (12) -6-8-2+3.54-4.72+16.46-5.28 4、加减混合计算题: (1)53141553266767????????-+-++--+ ? ? ? ????????? (2) (-1.5)+134??+ ???+(+3.75)+142??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