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五章三节中年人保健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102
中年人的社区保健与护理作者:朱云霞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256-01【摘要】中年期是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期,中年人肩负着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认识中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保持中年人的身心健康,既是个人和家庭的愿望,也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中年人的生理特点.常见的心理问题.保健与护理中年人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中坚力量,又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肩负着社会及家庭的双重重担,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
人到中年机体各系统功能衰退,尤其是调节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所以,中年人要加强自我保健,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做到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预防,这对中年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1中年人的生理特点:1.1大脑与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调节着全身的功能活动,脑组织发育比较早,人到中年,表现出记忆力下降。
神经传导和功能传导的速度随年龄增加而减慢,出现反应速度慢,睡眠时间逐渐缩短,且易醒等现象。
1.2心血管系统:人的心血管活动具有显著的年龄特征。
中年期心肌收缩力下降,甚至出现心动过缓,中年发胖,加重了心脏负担,脂肪和免疫复合物易沉积了血管内膜下层,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心肌缺血可引起冠心病。
1.3呼吸系统:中年后气管,支气管粘膜萎缩,弹性降低,肺泡和支气管逐渐扩大,肺泡毛细血管的纤维增加,肺能力下降,因此,中年后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常见呼吸道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
1.4消化系统:中年后消化功能逐渐下降,消化道粘膜,腺体和肌肉逐渐萎缩,消化能力下降,中年人因工作紧张,繁忙不能正常进食易患消化性疾病。
同时基础代谢率下降,而又不及限制食量,蛋白和脂肪摄入量增多,消耗少,而形成肥胖,肥胖是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病因之一。
1.5泌尿生殖系统:中年后肾脏开始缩小,肾脏结构变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下降,表现为夜尿增多,易患肾盂肾炎。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Community Nursing课程代码:学时:32学分:2理论学时:32 实验或讨论学时:0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撰稿人:审定人: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培养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课程,为将来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及护理学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护理已受到卫生部门及社会民众的高度重视,成为促进人们和社会健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而且社区护理在社会需求及护理学科自身发展的推动下,已成为一门融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为一体的应用型护理学科。
可见,社为护理做为护理领域中新兴的重要学科,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社区护理学课程将以个体、家庭、和社区健康为主线,介绍和讨论社区护理的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现社区护理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神圣内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
是学生能够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明确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内容,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技术,并能把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指导后期的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社区护理学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授课、实验、小组作业、见习及理论考试。
课堂讲授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结合课堂讨论、多媒体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进行,来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能力。
小组作业是检验学生把学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能力。
通过课外完成的健康实践,逐步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实验是在实验室里,以小组作业收集的资料为内容,以小讲课、角色扮演、健康咨询等表现形式,在社区护理技能训练室进行模拟实践,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表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