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72.01 KB
- 文档页数:2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作者:刘青宇夏金周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方法回顾分析1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8例中出现皮下积液4例(3.4%),对出现积液者行局部抽液、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均治愈。
结论应用两根引流管负压吸引是防治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有效治疗方法,出现皮下积液,依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可以治愈。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防治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60-0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2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前三位[1]。
目前能治愈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是改良根治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2],本文对我院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4例出现皮下积液,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8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79岁,平均49.6岁,左侧乳腺癌72例,右侧乳腺癌46例,临床TNM分期:Ⅰ期22例,Ⅱ期72例,Ⅲ期24例,均行改良根治术,有4例出现皮下积液,其中胸骨旁1例,锁骨下1例,腋窝2例。
1.2 治疗方法目前乳腺癌手术游离皮瓣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用手术刀游离皮瓣;直接用高频电力电切游离皮瓣。
本组118例乳腺癌患者,92例选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用手术刀游离皮瓣,26例选择直接用高频电力电切游离皮瓣;手术切口选择以肿块为中心的横梭形或纵梭形切口,两侧切缘距肿块>3cm,皮瓣游离厚度0.4-1.0cm,距切缘5cm后皮瓣渐增厚,皮瓣厚度均匀,上至锁骨下,下至肋弓,内至胸骨旁,外至背阔肌前缘。
腋窝处距腋静脉2-3cm处留直径6mm置硅胶管引流1根,自切口下腋前线引出;锁骨下经胸骨旁距切缘1.5cm留置直径5mm硅胶管引流1根,自切口下腋前线内侧2cm处引出,2根引流管接50ml注射器负压吸引,切口周围均匀放置棉垫,胸带包扎。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与护理分析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可能出现皮下积液的情况。
这种现象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本文针对此类情况,分析了皮下积液的原因,防范措施以及护理方法。
一、皮下积液的原因术后皮下积液主要是由于手术后浸润性肿胀和淤血引起,通常会影响到手术部位周围的淋巴管。
同时,糖尿病患者骨骼肌的血流量降低,导致手术部位细胞代谢率下降,肿胀更加容易发生。
皮下积液有可能使创面感染、淤血加重,甚至形成脓肿,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防范措施1、术前准备。
糖尿病患者应该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脱水、高血糖、低温等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问题,应及时处理,以避免对手术的不良影响。
此外,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具备充足的了解和配合医生进行术前准备。
2、手术时的注意事项。
手术医生应谨慎地进行手术操作,特别是在处理周围淋巴结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损伤淋巴管。
在术中应注意随时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3、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防范皮下积液的关键。
术后要及时处理各种创口渗血、积血等情况,避免血液积聚在创面,影响创面的愈合和清洁。
此外,护士应该经常检查患者的手术部位,以发现皮下积液的早期征兆,并及时进行处理。
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可以采取引流或者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消除积液,并缓解患者的疼痛。
三、护理方法1、定期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缓解紧张情绪。
2、注意患者的饮食,避免饮食过度或不当,防止血糖升高或低血糖的发生。
3、密切关注患者创面的情况,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避免感染的发生。
4、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运动,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促进术后康复。
总之,对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的恢复期。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应认真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注意,积极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