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诲人不倦》(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5.00 KB
- 文档页数:11
《诲人不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2.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3.领悟孔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特【教学重点、难点】1.领悟孔子”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特【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个8岁男孩的”控诉”--幻灯片:“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呢。
”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言而威”的效果。
今天我们一起研读《诲人不倦》,去感受教育家孔子的人格魅力。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名言【活动】课前--上网收集有关孔子的教育教学名言;课堂--小组同学相互交流、补充。
【问题】你已经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教学名言?幻灯片:孔子教育名言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解读: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吗?同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地方吗?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还有不温习的吗?引申为:一个人上进与否在于他会不会自我反省。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述而》)解读:要选择好的并向其学习,若是不好的就要反省并改掉它。
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读:对一件事确实是知道的,就说是知道;确实不知道的,就说明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引申为:虚心是知识的向导。
三、整体感知文本1.初读感知【问题1】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后,加以归纳。
【明确】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述而不作。
2.诵读感知(1)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字音提示:知(同”智”)zhì骞qiān隅yú谄chǎn磋cuō倩qiàn反(同”返”)fǎn(3)句读提示: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女与回也/孰愈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学生齐读,教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