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色民居 一览
- 格式:docx
- 大小:5.91 MB
- 文档页数:33
《洞穴·帐篷·楼阁》-----世界民居一古朴的原始居所洞穴·迄今人类最古老的居所是斯里兰卡为大人的洞穴。
树屋·在高大粗壮的树上,距地两三丈的地方建起容纳10多人居住的树屋,地板是用木板或竹片铺成,屋顶和墙壁是用树枝编成,上下树用竹或木梯子。
在邻近树屋的地面有一窝棚,供白日休息,树屋是过夜之地及紧急情况时避难所。
海上村落·菲律宾苏禄群岛附近海面上的八召人在渔船上生活。
·文莱的阿耶水乡:把圆木捆扎成木筏,让其漂浮河面,再在其上建造木制房子,再把房子集中形成水上街道。
而今,阿耶水乡则把房屋建在河中夯实下的稳定牢固的混凝土桩柱上。
风篱·人类亲手建造的最古老居所:吧一排低矮的树木弯向一边,再在上覆树枝、树叶、树皮或草。
圆形状平行状两类。
棚屋·把两平行状的风篱拼合在一起。
雪屋·北美洲高纬度地区,,在神奇而酷寒的莽原中,生活着数万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属黄种人。
约两万年前,地球最后一次冰河期,西伯利亚东端与北美阿拉斯加西段之间的白令海峡冰洁成为一座宽广的陆桥,亚洲一批批去到”新大陆“。
雪屋用各种规格的雪砖垒砌而成,选一开阔、向阳的平地,确定一具体地基,用刀切割大雪砖,然后砌垒雪屋。
先用大雪砖围成一个圈,以后逐屋向内收缩,掌握一定斜度,南面开一小窗,小窗上方伸出一块板形的雪块,可掩挡雪花飘打窗户,亦可折射太阳光线。
然后凿开一道极为低矮,以至只能爬下的门。
因纽特人矮小,只须一滑便能进屋。
接着在半球型屋顶下的地上挖掘一深坑(屋身大部分在地下),最后在屋顶盖上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墙壁上挂满兽皮,用海兽肠子蒙蔽窗户。
雪屋内置学床,全家男牛老少脱光衣服相互依偎在皮制大口袋里取暖。
一般一个月雪屋就得放弃重造新的。
一个因纽特人生命即将走到终点的时候,会去一冰洞躺着,永远睡下去,直到升入天国。
堡垒屋·俄罗斯克里维亚境内的崖屋,伊朗卡帕多西亚的圆锥形住宅,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中的崖屋,都发挥过战斗堡垒的作用。
NO.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NO.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形态各异·盘点世界各国最有特色的住房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建筑风格都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编带你盘点以下几个国家不同的特色住房,看看别的国家的房子都是什么样子!加拿大加拿大的特色民居,加拿大为北美洲最北的国家,加拿大地域辽,森林覆盖面积大,居世界第六。
加拿大幅员辽阔,气温、气候有所差异,整体而言,在日照时间较长,气温较高、舒适的初夏到初秋,是最佳旅游时间。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种多样性,也体现在住房上,这里的房子外观造型各不相同,错落有致,朴实大方。
一般情况下民居多为一两层,其中室内都有冷热水,空调。
荷兰荷兰的特色民居,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海堤、风车、郁金香和宽容的社会风气而闻名,荷兰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是房子正面和窗户都是细长的,更有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镶嵌于欧陆整体文化景观中。
以混凝土、钢、砖和玻璃四种材质表达出建筑与城市、空间与形式、理性与浪漫、文化与社会责任的主题。
摩洛哥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市区伊斯兰建筑艺术精湛,花木繁盛,有被称为“圣水”的清泉,为著名旅游胜地。
摩洛哥的建筑艺术颇具特色,屋门很小,门都是用优质木料雕花油漆的,进了小门会发现有种房子很大的感觉,摩洛哥人的房子室内就是很大,摩洛哥老城的伊斯兰建筑和新城的欧洲建筑融为一体,呈现出阿拉伯建筑和欧洲建筑风格的混合体味道。
泰国泰王的特色民居,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部,是世界最闻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泰国民居建筑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泰国先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了泰国人民的智慧,泰国民居建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风格:泰国北部民居建筑、泰国中部民居建筑、泰国东北部民居建筑、泰国南部民居建筑。
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丹麦丹麦的特色民居,为北欧五国之一,由于城堡众多,名字繁琐,丹麦的皇宫又有一个个别称。
各国别墅建筑风格介绍◎ 美国风格(Ametican Colonial Revival)美国风格根基于殖民时期美洲大陆各地的民居(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创造性的发挥而逐步形成的,所耗建材较多。
在全国铁路网建立起来后,因建材的运输较为方便,大规模的建设这类住宅成为可能。
经过200 多年的复兴和发展,这种风格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别墅的主要形式,它重建筑的居住功能,轻风格特征。
A 型,正立面双山墙式(双称Shotgugun);B 型,L 形式;C 型,四面坡屋顶式。
◎ 荷兰风格(Dutch)荷兰风格包括殖民风格和殖民复兴风格。
荷兰殖民建筑在纽约州和新泽西州首先兴起,它有两大明显的往特点:(A)双折线屋顶;(B)侧墙沿街面开数扇老虎窗。
荷兰殖民、复兴风格根基于风格根基于1880 年复兴时期的诸建筑风格,吸取了辛格风格的建筑特征,显非对称式(L 形式),屋顶上有时开一个巨大的辛格窗。
荷兰风格建筑布局合理,通风与采光性好。
◎ 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1893 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主会场的设计方案一开始就决定采取古典主义的思想与风格,后各分会场展出的一大批建筑设计都将古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这届博览会的空前成功,新古典主义就成为美国19 世纪最后的一个流行风格,它源于古典传统,确将其魅力推向极限。
该类别墅的特征是:A、正立面一般设计成豪华的与屋檐等高的门廊,对称而平衡;B、门廊的三角楣由厚实的古典柱子支撑(柱头花角常为科林斯或爱奥尼亚式);C、屋檐装饰很精细。
它有五种形态:门廊与屋檐等高;部分门牌号廊低于屋檐;正立面是全断面门廊;正山墙门廊;一屋四坡顶。
◎ 法国殖民风格(French Colonial)法国别墅风格对美国的最初影响是从中部的几个州流行法国殖民风格开始的。
其特征为:A、高大陡峭的四坡屋顶或侧山墙屋顶,别墅常常是一层;B、大门和窗户细而长,门和窗上都有沿垂直方向的小网格,成排列。
世界传统民居之精华篇巴布亚新几亚——A形茅屋(民居)巴布亚新几亚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珊瑚岛群,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大部分地区为茂密的雨林所覆盖。
当地的居民以图腾划分部落和村庄,以母系血统划分家庭。
一个家庭一个茅屋——茅屋就是他们的住宅,众多的茅屋整齐地排列成直线构成村庄,村庄中心是用于跳舞的空地,当然这些舞蹈都具有特殊的庆典和仪式意义。
A形茅屋,高度可以达到25米,上半部装饰着抽象的图案,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后部逐渐倾斜到达地面,屋顶覆盖茂密的茅草。
美国北部黑脚族印第安人——圆锥形帐篷,顶端木棍呈放射状刺入天空居住于美国北部大平原的黑脚族土著印第安人原本是一个以种植农业为主的部落,大约16世纪时开始习惯使用猎枪捕杀美洲野牛,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
他们移动性极强的圆锥顶帐篷就是对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适应。
这种帐篷使用木棍扎捆搭建成框架,表面覆盖野牛皮,搭建和拆卸、搬运都非常方便。
圆锥的形状有利于抵御寒风,并且方便出烟。
在圆锥的顶端木棍呈放射束状刺入天空,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审美价值。
黑脚族人在美洲土著居民中以英勇好战闻名,同时也是技艺非常高超的艺术家。
他们用各种具有象征意义——通常是宗教意义——的颜色和图案装饰他们的帐篷外部,受到民俗学家和现代艺术家的称赞。
印尼婆罗洲萨丹脱拉亚人民居——马鞍形屋顶,高10米,北向,牛角挂柱子上很少有住宅像萨丹—脱拉亚人的房屋这样予人深刻印象。
他们从远古起就使用这样的住宅。
萨丹—脱拉亚人居住在婆罗州南部的高地上,种植稻米,把稻米储藏在和一样形状、大小略小一些的谷仓里。
它具有一个马鞍形的屋顶,大概有10米高,甚至更高,其形状象征着野水牛。
他们一律朝向北面,按照等级高低排列,对面面对谷仓。
屋顶用竹竿捆扎编织而成,上面覆盖茅草。
部房屋有几层,以厚木版作为地板。
最下层是家畜栏,里面有水牛。
这种沉重的结构用柱子和横梁支撑,前面的山墙上有丰富的装饰图案,主要为红、黑、白3色。
五大世界著名民居四合院:“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
另外四合院也有包在一起的意思。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也称上房或主房。
由于祖宗牌位及堂屋设在正房的中间,所以正房在全宅中所处的地位最高,正房的开间、进深和高度等方面在尺度上都大于其他房间。
正房的开间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祖堂,东侧的次间住祖父母,西侧的次间住父母,而且老房子正房左边(东边)的次间、稍间比右边(西边)的略大,这是受“左为上”传统习俗影响的结果。
围龙屋: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正屋——横屋外层便是半月形的围屋层,有的是一围层,有的二围层,围龙屋由此而得名。
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嚣抗击来攻之敌。
围龙屋的建筑设计其实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极大关系。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一颗印: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
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
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
“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的最典型的格局。
子房常为楼房(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世界各地特色名居的资料1. 意大利威尼斯的水上住宅威尼斯是一个坐落在水上的城市,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水道交通使其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
在威尼斯,人们可以住在水上住宅中,这些住宅建在水上,由木质建材制成,形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小岛。
住在水上住宅中,人们可以在窗前观赏到威尼斯独特的运河风光,感受到浪漫的水上生活。
2. 中国北京的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之一,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
四合院由四个房屋围成一个中央庭院而得名,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和谐的理念。
四合院的房屋一般是木质结构,风格古朴典雅,内部装饰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工艺水平和审美理念。
3. 日本京都的传统日式民宿京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京都,人们可以选择住在传统的日式民宿中,这些民宿以其简约而精致的设计而闻名。
民宿通常由木质结构建成,房间内部摆放着传统的日式家具和装饰品,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到真正的日本传统生活。
4. 法国巴黎的奢华公寓巴黎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其奢华的公寓建筑是城市的象征之一。
在巴黎,人们可以租住精心装饰的奢华公寓,这些公寓通常位于市中心或著名的街区,拥有宽敞明亮的房间和豪华的装饰。
在这些公寓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巴黎独特的艺术氛围和浪漫的城市风光。
5.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海滩别墅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其美丽的海滩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里约热内卢,人们可以选择住在海滩别墅中,这些别墅位于海滩边,可以俯瞰到无尽的大海和美丽的沙滩。
别墅通常由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建成,内部装饰豪华,设施齐全,让人们尽情享受海滩度假的乐趣。
6. 美国纽约的摩天大楼公寓纽约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都市之一,其标志性的摩天大楼是城市的地标之一。
在纽约,人们可以选择住在摩天大楼中的高级公寓,这些公寓位于市中心的高楼之中,享有壮丽的城市景观。
公寓通常由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设计建造,内部装饰豪华,设施先进,让人们尽情享受城市繁忙生活的便利和舒适。
世界特色民居一览/118685880.html巴布亚新几内亚——A形茅屋(民居)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珊瑚岛群,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大部分地区为茂密的雨林所覆盖。
当地的居民以图腾划分部落和村庄,以母系血统划分家庭。
一个家庭一个茅屋——茅屋就是他们的住宅,众多的茅屋整齐地排列成直线构成村庄,村庄中心是用于跳舞的空地,当然这些舞蹈都具有特殊的庆典和仪式意义。
A形茅屋,高度可以达到25米,上半部装饰着抽象的图案,下半部用编织的草席做墙,后部逐渐倾斜到达地面,屋顶覆盖茂密的茅草。
美国北部黑脚族印第安人——圆锥形帐篷,顶端木棍呈放射状刺入天空居住于美国北部大平原的黑脚族土著印第安人原本是一个以种植农业为主的部落,大约16世纪时开始习惯使用猎枪捕杀美洲野牛,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方式。
他们移动性极强的圆锥顶帐篷就是对这种新型生活方式的适应。
这种帐篷使用木棍扎捆搭建成框架,表面覆盖野牛皮,搭建和拆卸、搬运都非常方便。
圆锥的形状有利于抵御寒风,并且方便出烟。
在圆锥的顶端木棍呈放射束状刺入天空,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有审美价值。
黑脚族人在美洲土著居民中以英勇好战闻名,同时也是技艺非常高超的艺术家。
他们用各种具有象征意义——通常是宗教意义——的颜色和图案装饰他们的帐篷外部,受到民俗学家和现代艺术家的称赞。
印尼婆罗洲萨丹脱拉亚人民居——马鞍形屋顶,高10米,北向,牛角挂柱子上很少有住宅像萨丹—脱拉亚人的房屋这样予人深刻印象。
他们从远古起就使用这样的住宅。
萨丹—脱拉亚人居住在婆罗州南部的高地上,种植稻米,把稻米储藏在和一样形状、大小略小一些的谷仓里。
它具有一个马鞍形的屋顶,大概有10米高,甚至更高,其形状象征着野水牛。
他们一律朝向北面,按照等级高低排列,对面面对谷仓。
屋顶用竹竿捆扎编织而成,上面覆盖茅草。
内部房屋有几层,以厚木版作为地板。
最下层是家畜栏,里面有水牛。
这种沉重的结构用柱子和横梁支撑,前面的山墙上有丰富的装饰图案,主要为红、黑、白3色。
水牛被作为圣牛祭献给上天,留下成排的牛角挂在柱子上,其多少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意大利阿普利亚——圆锥形石灰岩民居在意大利的阿普利亚地区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圆锥形石灰岩民居,它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山丘,连成一片就形成一种蔚为壮观的景观。
它是用板岩一块块垒起来的,没有使用任何粘接剂,而是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托梁系统,仔细地分配受力而建成的。
它们有的直接矗立在地面上,有的下面是方形的房屋,有的独立成形,有的几个圆锥连在一起。
在圆锥的顶端通常有一个导锥形的收口,上面有小圆球或者十字架等叶尖装饰。
圆锥的高度由房屋的重要性决定,越重要的房屋锥顶越高。
烟囱位于房屋的一角,房屋的墙壁和烟囱以及圆锥的顶端刷上白灰,和蓝天形成对比。
这种民居自古有之,但是直到17世纪时才终于定型。
土耳其卡帕多西亚——火山灰住宅卡帕多西亚是小亚细亚的一个古老地区,位于今天的土耳其中东部。
它曾经是波斯帝国的领地,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吞并。
这里曾经火山爆发频繁,现在这些火山多已沉寂。
大量的火山灰冷却、沉积变为质地松软的岩石,而人们就在这些岩石里挖出或者扩大洞穴作为房屋。
公元前7世纪时曾经有大约3万人居住在这里,他们多数是信奉宗教者,因此礼拜堂和修道院都在这些好像鸽子房一样的洞穴里。
直到今天仍旧有许多人居住在这样的洞穴里。
壁炉、家具等等都直接从岩石中挖出。
这些洞穴高度不一,有的可以达到16层,要到达高层往往需要使用绳梯。
也门提哈姆地区——乌沙(高粱杆屋顶)“乌沙”这种特殊的住宅远在公元前16世纪就有记载,当时它主要分布于农业发达的提哈姆地区(TIHAMA,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一直延伸到也门共和国境内),现在则只见于经济不甚发达的也门。
一群“乌沙”组成一个群落,用木栅栏围起以防备野兽。
每个“乌沙”大概直径4米,用树枝和泥土做成墙,用捆扎的甜高粱杆做成圆锥形的屋顶,上面用绳子紧密地扎捆。
长长的绳子像发辫一样垂下来,非常好看。
房屋前后各有一个门,用于通风,因为这里的气候炎热潮湿。
室内有上下两层,下层墙壁用灰泥涂抹,是主要生活起居的地方,上层是木结构的顶棚,可以储藏东西。
妇女们用各种颜色的饰物装点在墙上,把室内布置得美丽、温馨。
北美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土坯房(5层用梯子上下)美国墨西哥州的印地安人土坯房是一种多层多家的集合式住宅。
它采用晒干的泥土砖堆砌而成,一般有5层,从内到外逐层降低,构成锯齿状的不规则金字塔形。
屋顶为平面,木横梁露在墙外面。
最初的土坯房没有门窗,通过梯子由屋顶的入口进入,在内部还有数不清的梯子;门窗是和平时期才增加的。
不考虑通风和散热,主要的目的在于防御攻击,当敌人来临时就将梯子撤去。
这种结构也不适宜防雨,所幸当地气候干旱,雨水不多。
室内温度白天可达近50摄氏度,夜晚则降至零摄氏度。
墙越厚这种效果越明显,然而也更加安全。
使用泥土建房主要是在缺少石头和树木的地方。
叙利亚北部——蜂窝房(草杆和泥土)存在于叙利亚北部的蜂窝房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住宅形式,其历史大概有8000年。
它用晒干的土砖堆砌出圆弧形的墙体,表面用草杆和泥土混合的填料涂抹,看起来像一个窝头。
大量这样的房屋排列就呈现出非常奇特而壮观的景象。
每个房屋的墙壁上都留有许多规则分布的小洞,用于通风和透光。
此外墙体中还有不同的高度嵌入石块,作为修理房屋时方便攀登的支点。
现在随着现代技术的输入,许多蜂窝房也放生了变化,在蜂窝的下面堆筑出方形的房屋,蜂窝则成为特殊形状的房顶。
法国普罗旺斯——石砌小屋这种石砌小屋是世界上最早的石头建筑之一,许多国家都有分布。
它大概出现于铁器时代,或者更早的时候。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以它作为住宅。
生活于奥古斯都大帝统治时期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堡(STRABO)即在其著作中提及它。
但是现在它只见于牧羊人小屋、工具棚等临时性建筑。
令人惊奇的是,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发现的一个村庄里人们居然还居住在这样的石砌小屋里。
这种住宅直接采用破碎的石块堆叠而成,其拱形的屋顶是最原始的一种结构。
内部有凹进的壁龛和简单的烟囱,还有简易的排水机构。
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大概形成于200至500年前,关于它的历史至今不详。
尼日利亚豪萨——豪萨人居,门面华丽,绿色豪萨人是居住在尼日利亚北部及尼日尔南部的一个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
他们的生土住宅有一个非常华丽的门面。
门在门面的左侧,门面略高出墙面一部分,上面雕刻着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
这些图案有的具有宗教意义,例如表示无尽的宇宙,有的就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地位。
图案用绿色的灰泥涂抹以加强效果。
房屋周围环绕方形的围墙,内部是几个只有一个房间的单体建筑。
平屋顶由棕榈树干紧密地搭成网状,上面覆盖着草席和泥土。
院子的角落里竖立着尖塔,是伊斯兰教的象征物。
在门口两侧都有两个平台,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客人很少被引进宅内部去,这也是很独特的风俗习惯。
南非纳塔尔祖鲁人——穹形茅屋祖鲁人的穹形茅屋有一个半球形的外形,这和一般的圆形茅屋只是一个圆柱底上面加一个圆锥顶非常不同。
此外,祖鲁人的穹形茅屋拥有世界上最精细的手工编织技艺。
它是由家庭中女性编制而成的,采用柔韧的藤条编出穹形支架,然后再用麦杆和柳枝编织成席子覆盖在上面。
现在很多祖鲁人已经用黏土砖和木版来做墙,但是一般仍旧采用仔细编织的草席屋顶。
室内按照性别划分区域:女人在左边,男人在右边。
祖鲁人为群居生活方式,很多茅屋构成一个群落,传统的群落按照等级制度做环形布局,首领的住宅在中心,现在则淡化了首领的重要性,每个家庭拥有多座茅屋,独立形成一个小群落。
南美北部哥伦比亚亚马逊河盆地——玛罗卡,三角形主立面,屋檐几乎按地在南美洲北部宽广的亚马逊河盆地,至今还存在有血缘关系的一整个大氏族家庭全部居住在一个房屋里的情况。
图卡诺人的“玛罗卡”就是这样一种住宅形式,它反映了原始人类洞穴群居的生活特点。
“玛罗卡”有一个三角形主立面,宽阔的大屋檐几乎接触到地面,屋顶覆盖浓密的茅草和树叶。
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有时后部为半圆形,整个房子大约30米长、15米宽、10米高,分为前、中、后3部分,前部和中部为男人活动的区域,后部为女人活动的区域。
图卡诺人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观念,反映在他们的住宅上面:门口象征女人的子宫,框架象征男人的骨架,屋顶是他们的皮肤和头发。
此外,具有神秘象征意义的图案(也是是他们的文字)装饰在门口两侧。
西班牙保加利亚伊比利亚半岛——圆锥形石屋,茅草顶这种圆形石屋主要发现于伊比利亚半岛。
它圆锥形的茅草屋顶、碎石堆砌的墙壁经常和罗马早期时的房屋混淆,但是两者在大小和室内布局方面都有所不同。
它的平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通常有联系在一起的外屋。
墙壁用板岩或者花岗岩堆砌而成。
房屋直径从12米至20米不等,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主要生活区,下层豢养家畜。
炉膛在房屋的中央,一天24小时从不熄灭,当地人相信这样有驱除魔鬼的功效。
炉膛周围环绕长椅,用于吃饭、睡觉、聊天等日常活动。
这种住宅形式来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生活。
现在一部分这种圆形石屋被改作博物馆,展示凯尔特人的生活方式。
非洲喀麦隆——抛物线形圆顶屋,泥土及草杆混合在广阔的非洲大陆上存在许多用泥土建造的住宅形态。
在这些住宅中,喀麦隆的毛斯蛤姆人的抛物线形圆形屋顶别具一格。
它看起来像半个蛋壳,完全用泥土混合草杆修建而成,没有采用任何支架。
弯曲的表面有许多隐约的凸起,不仅外形美观,并且方便攀登上去维护屋顶。
形状奇特的屋门象征着女性生殖器官。
锥形的顶部为通风和出烟口,当雨季来临时堵上。
几个房屋用矮墙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分别用于睡觉、做饭、储藏等用途。
这种圆顶屋最初的形制非常巨大,大约为10米高,7米直径。
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建的圆顶屋面积逐渐减小,现在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侵入则几乎没有人再修建了。
印尼苏门答腊岛托巴巴塔克人——鲁玛乔加船形屋居住在苏门答腊岛托巴湖畔的托巴巴塔克人是现存的7支巴塔克人中最著名的一支。
按照他们的宗教文化,宇宙分为天上、人间、地下3个等级,这一点也表现在他们的住宅上。
“鲁玛乔加”这种样子奇特的住宅有3个层次,下层是硬木搭建的支架,作为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最奇特的上层,有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屋脊为下凹的马鞍形。
屋顶用竹木搭建出骨架,上面覆盖棕榈叶等纤维编织而成的草席。
房屋之间也划分等级,最高级的房屋表面雕刻或者绘画有蕴含象征意义的图案。
所有这一切都由部落中的男人们完成,而这增添了房屋的神圣性。
非洲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达纳吉尔——盐质圆顶屋人们修建房屋的材料多种多样,石头、木材、泥土、冰块……然而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北部靠近红海地区),那里的盐矿工人就用他们唯一所有的材料盐块来修建房屋。
这些盐矿都是粗大的盐结晶体,人们将其切割成块砖状堆砌起简陋的房屋,用草席覆盖在上面充当屋顶——就是用来编织席子的草也非常少见,到处所见都是白茫茫的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