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55.35 KB
- 文档页数:1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T1032080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 C LANGUAGE PROGRAMMING学时:60 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习题课学时:上机学时:30学分:3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授课对象:全校非计算机、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必修课程分类: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一、课程教学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实现及调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编程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软件开发及后继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问题、科学技术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1 基础知识(1学时)C语言的发展历程;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编程的基础知识。
2C数据类型(1学时)常量与变量;简单的屏幕输出;基本数据类型;计算变量或数据类型所占内存空间的字节数;变量的赋值和赋值运算符;程序的开发环境(Visual C++6.0和Code:Blocks)简介。
3 简单的算术运算和表达式(2学时)算术运算符和表达式;复合的赋值运算符;增1和减1运算符;宏常量与宏替换;const 常量;自动类型转换;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常用的标准数学函数。
4 键盘输入和屏幕输出(2学时)字符常量;单个字符的输入输出;数据的格式化屏幕输出;数据的格式化键盘输入。
5 选择控制结构(2学时)生活中的问题求解方法;计算机问题求解的基本特点;算法的概念和描述方法;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选择控制结构;条件语句;switch语句。
6 循环控制结构(4学时)循环控制结构;循环语句;计数控制的循环;条件控制的循环;嵌套循环;流程的转移控制(goto语句,break语句,continue语句);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核心思想。
7 函数(4学时)分而治之与信息隐藏;函数的定义;函数调用;函数原型;向函数传递简单变量的值;从函数返回一个值;递归函数;变量的作用域与存储类型;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关于C语言的毕业论文100个题目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
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接下来看看C语言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1、针对C语言的面向方面语言设计与实现2、用C语言实现DSP程序设计的研究3、C语言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4、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数字频率计问题分析5、C语言编程技巧在C语言学习中的应用6、浅析掌握C语言的优势7、用C语言实现类封装的研究8、如何用C语言实现多线程技术9、计算机C语言的应用特点分析10、C语言中数据类型转换及其应用探究1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C语言自主学习系统设计12、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分析13、C语言编程实现ISODATA算法14、基于C语言的复合形法的优化设计15、C语言自增(自减)运算符运算规律的探讨16、C语言的发展特点及其应用17、浅谈C语言中预处理18、C语言中指针探讨19、HIMAC调度的C语言实现20、C语言在计算机原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21、Java语言和C语言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2、C语言编程技术的分析研究23、计算机C语言循环语句的应用研究24、新形势下C语言编程技术研究25、基于Linux平台串行通信协议DF1的C语言程序设计26、基于Dijkstra算法最短路问题C语言实现27、一种基于System C语言的模型检测方法28、基于C语言的软件潜在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29、基于C语言的图书管理系统30、基于C语言的凸轮轨迹设计31、计算机C语言程序的编辑分析32、基于C语言的常用排序算法比较研究33、基于C语言的文件加密与解密程序的实现34、基于C语言的脉冲噪声持续时间测量技术的实现与应用35、ST语言编程平台的设计及其到C语言的转换36、C语言程序设计在油层物理学中的应用--以苏林分类法为例37、PID算法的C语言实现38、关于C语言中类型限定符const的研究39、基于JAVA的C语言上机考试系统的设计40、面向C语言的故障注入平台41、基于C语言开发的UPS实时监控系统42、C语言教学中指针作函数参数的讨论43、C语言中自增(自减)运算符的应用与分析44、关于Linux系统下计算机C语言的编程技巧分析45、单片机在C语言串口通信中的应用解析46、基于C语言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7、单片机C语言仿真调试系统研究48、C语言中“穷举”和“递推”算法的基本思想分析49、浅析基于C语言的单片机技术50、C语言智能评分系统的开发51、用C语言实现N皇后问题的递归程序及分析52、C语言运算符的结合性等3个语法问题探究53、安全C语言的设计与实现54、安全C语言形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5、安全C语言的验证条件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56、C语言结构体内存对齐问题浅析57、C语言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8、C语言中浮点数的表示范围浅析59、C语言中随机函数的应用60、一种基于C语言访问MySQL数据库的研究61、C语言在WinCC语音报警中的应用62、C语言编程技术研究63、C语言与C++语言几点差异的应用实例分析64、C语言求余运算的剩余系原理65、C语言中多位数的输入问题研究66、探寻C语言随机数生成函数的实现原理67、基于C语言接口的面向信号测试的实现方法68、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分析69、BWDSP处理器的C语言级调试器实现方案70、用C语言实现电机控制电路71、一种C语言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图形化分析方法72、51系列单片机C语言应用73、嵌入式DSP系统C语言硬件编程技术探讨74、基于Web的C语言考试系统的设计75、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实验研究76、矩阵乘法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探究77、C语言中进制转换的编程方法78、C语言函数时间复杂度自动计算方法的实现79、基于C语言的RSA算法的实现80、TPL与C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研究81、基于Matlab与C语言联合对牛头刨床机构的优化研究82、C语言实现简单文件系统83、基于C语言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84、高精度计算大数阶乘的C语言源代码和解释85、计算机应用C语言的特点探讨86、C语言中浮点数精度问题分析87、基于C语言的递归算法分析88、基于CDIO的C语言程序设计研究与实践89、基于C语言的地棋游戏的设计研究90、C语言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91、基于Clang的C语言代码并行化转换工具的设计与实现92、C语言在密立根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93、数独问题在C语言中的模拟算法94、基于C语言的DES与RSA数据加密算法实现与分析95、一种C语言级单步调试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案96、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技术97、C语言考试自动评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8、检测C语言代码缺陷的工具CQL实现99、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C语言编程分析100、基于LCC的嵌入式处理器C语言编译器研究看了以上,大家的c语言毕业论文题目选题有没有思路?如果大家还想参考更多的信息,可以继续在本网站浏览。
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作者:郭秋叶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33期摘要:C语言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基础,该课程对计算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该文为了初学者设计了一个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
该系统采用C/S模式和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智能化个别化辅助学习的功能,可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或者课后学习,熟练掌握所学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C语言;辅助学习系统;智能化;面向对象技术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438-031 概述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流行和推广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C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功能强大,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进程中,C语言一直保存着较强的生命力[1]。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好C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C语言本身的特点,初学者理解C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学习者在C语言学习的过程会碰到不一样的问题。
然而教师的讲解是面对整体班级的教学,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学生需要自己课后进行再学习,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教师的讲课进度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各种辅助学习系统在不断的研究中,其中在文献[2]图像处理在线辅助学习系统,研究者采用ASP、VML、Web Services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文献[3]计算机基础教学网上辅助学习系统采用了ASP技术和Browse/Server模式来实现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智能化教学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4],文献[5]的智能化C语言自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统一认证技术进行设计一个平台让学生体验丰富的C语言编程,通过动态测试和静态分析的综合技术智能化模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和反馈比较详细的帮助信息。
l≤l一浅议《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胡香娟(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57)教育科学【摘要]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
听得懂,不会编”的现象.提出计算机编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学生。
学会编写程序”的角度出发,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和上机实践环节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编程教学算法网络教学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720145一01《c语言程序设计》已经作为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公共课和必修课,所占教学课时数很大,也是程序员考证、计算机专升本考试和等级考试的必考课程。
从客观上讲,教师教学思路的不同和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对程序设计语言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以针对学生编程的一般心理思维规律,结合教学体会,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编程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翻析稿程教掌中存在的问曩我校是一所职业技术类院校,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此课程。
根据教师的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部分学生反映上课时都能听懂讲解,可上机时却脑子一片空白,无法动手编程,学生的编程往往只停留在依教师的例题“画瓢”的水平,一旦稍有改变,便出现举步维艰的困惑,本文称此为“听得懂,编不出”现象。
究其原因,在教学方面可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教材过于注重对语句语法的深入剖析,缺乏以算法核心的编程题教学内容大多数c语言教材中通常先给出一般的语法格式,然后逐步讲解语法要点,再给出例子.教师钟情于举一反三地对使用语句、语法的深入教学,算法教学偏少。
例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有误区,有好些同学花大量精力做诸如等级考试的选择题、填空题,带给同学们更多的是关于语言语法的熟悉和了解,但对真正的目的编程没有什么帮助。
这个方法不可取!应该做的是编程题,而专门针对编程题的书很少。
这往往导致学生上机时不知道写程序的步骤而无从下手。
(二)学生厌倦传统的课堂编程教学,缺乏可以辅助学习的有效途径学生对于黑板上讲编程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厌倦心理,同时课后师生不见面,很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C语言程序设计”在线教育教学应用案例作者:何元娇来源:《科技风》2021年第32期摘要: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各类高校研究的热点。
笔者根据今年C语言程序设计线上上课情况,分析线上教学可以对传统线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在线教学;C语言;雨课堂一、实践问题去年和今年3月份“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施主要通过在线进行,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规避问题,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具有相同的效果或者更好的效果呢?这不仅需要学校和班主任对学生的监管和教育,也需要任课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配合。
下面主要从“方案设计、实践案例、实施成效”三个方面浅谈本人如何通过在线开展“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工作的,希望为后续其他课程开展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一)教学现状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主要以語法知识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侧重于c语言语法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将案例驱动法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中,该方法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驱动法”的思想“案例驱动法”是指将所学习的新知识点通过案例形式展现出来,教学过程分两步,首先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剖析、讨论、归纳出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其次是学生对案例进行模仿和进一步拓展应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
(三)“案例驱动法”的实施1.案例选择教学案例不是简单的举例,案例要具有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可实践性和启发性。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培养能力和提高兴趣为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与分析,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完整体系,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收稿日期:2020-09-30基金项目:石家庄学院教学改革研究(JGXM-201810A )作者简介:康元元(1981-),女,河北保定人,讲师,主要从事C 语言课程教学研究.基于PTA 辅助教学平台的C 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康元元,高彦彦,杨洁,高伟坤(石家庄学院机电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摘要:针对工程教育认证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求,结合C 语言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基于浙江大学的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PTA )的竞赛模式的案例教学法.实践表明: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同时减轻了教师工作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PTA 辅助教学平台;在线测评系统;教学改革;案例教学;竞赛模式中图分类号:G804.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72(2020)06-0153-040引言C 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模块化的程序设计原则利于程序的调试,且C 语言的处理和表现能力非常强大,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多样的数据类型,能够对硬件进行直接操作.作为通信、电子和电气类非计算机专业来说,该课程可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编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1],学好C 语言对电类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也非常重要.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入门并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方向.石家庄学院作为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办学定位为地方性和应用型,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同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C 语言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能运用该课程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的复杂工程问题.鉴于此,C 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国际计算机协会(ACM )主办的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 )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3].该竞赛可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并考验学生在压力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带领石家庄学院机电学院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基于ACM 模式的在线测评系统(OJ )对C 语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同时结合案例教学法进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1C 语言课程的教学问题分析针对C 语言的课程设置、学生特点、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教材选取等方面进行探讨.C 语言是高校理工科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编程课,且一般在大一开设.各高校大一阶段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普遍偏多,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需适应大学生活,转变高中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而C 语言是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的学习领域,编写程序对他们而言是陌生而神秘的,尤其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基础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入学第一课要引导学生快速入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对编程的学习热情,夯实程序设计基础.第22卷第6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22,No.62020年11月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Nov.2020C 语言知识点繁多,难于记忆;语法规则较多,不易掌握;算法运用灵活,极易混淆.传统教材和课堂讲授教学是以算法为主线,讲解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等,程序基本是解决数学类算法问题的案例.教学内容和电类学生的专业方向相脱节,且枯燥的算法讲解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注意力会转移到手机等电子产品上,必定会影响学习效果.C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教学的实践环节大多是上机方式,教师布置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课上完成编程任务.程序基本是教材上的实例和习题,在课本和网络上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大部分同学都是照搬照抄,不能真正掌握编程思想,后期学习也只是应付期末考试,严重背离应用型转型目标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另外,程序编写出错总是难免的,每周一次的上机课堂,一位教师要解答近百名学生的程序问题,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会出现各种语法错误、运行错误,即使程序调试通过也可能存在逻辑错误,与实现效果大相径庭.教师满堂跑,身心疲惫;学生的问题未能解决,学习受挫.这些问题让从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教师深感烦恼.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指导学生参加河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经验,并考察国内外各开放式在线测评系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了浙江大学的程序设计类实验辅助教学平台(PTA )进行线上的实践教学改革.同时,教学中采用ACM 竞赛模式,进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2辅助教学平台为支持ACM 竞赛,很多大学搭建了自己的在线评测网站,用以支持教学、训练以及各种类型的比赛.这些在线平台可免费注册和使用,且测评网站拥有数量众多的竞赛题目,对用户提交的程序代码进行测试,并实时反馈出其正确性[3].浙江大学的在线评测系统发展出一个可支持在线教学的良好平台———PTA 辅助教学平台.PTA 是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辅助教学平台,截至2020年,已有600多所高校和百万用户使用该平台进行C 语言和数据结构等课程的教学和比赛.任何人都可利用邮箱免费注册账号,教师可申请开通教师权限,具备教师权限的账号可创建和管理班级、建立(并分享)题目集、布置作业、考试及统计成绩等.3基于辅助教学平台的教学改革石家庄学院机电学院中的通信、电子、电气和机器人这4个专业的C 语言程序设计是大类培养课程,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基于辅助教学平台,引入教赛融合机制,更好地为机电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3.1教学内容改革C 语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半学期的学习,要求达到熟记基础知识、掌握各种语法规则、应用灵活的算法设计程序、编写和调试出执行效率高的程序.对于没有任何编程基础的初学者而言,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学生到学期末仍不能做到独立编程.鉴于此,笔者从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对于多而零乱的基础知识部分,选择性地讲解必要知识点,并融入到简单案例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在实战中进行记忆,快速入门.课程采用的教材是机电学院教师郭鹏等编著的《C 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教程》,该教材专为零基础初学者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C 语言基础知识[4].课程知识点和具体案例如表1所示.在授课中,将枯燥的知识和语法规则融入到简单有趣的案例中,把本课程繁杂的基础知识分散到后续授课内容中.这种快速入门、分散难点的教学改革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案例的实战中掌握课程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编程能力.在PTA 辅助教学平台中,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案例以不同题目形式建立题目集.3.2建立题目集和布置作业程序设计类课程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实践内容应侧重程序的编写,所以实践环节和课下作业均以程序编写为主.显然,凭教师一己之力对学生编写的大量程序进行人工检错和纠错,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非常大,而且学生也不能及时得到正确与否的反馈.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年11月154图1程序提交列表教学内容知识点难易度教学案例基本数据类型、简单运算符和输入输出语句和表达式int 、float 、double 、char ;printf 、scanf 易输出指定图形、计算两个数的和、找出最大数、水池注水问题常量、变量、逻辑运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和函数的简单调用short 、long 、与、或、非、转义字符、数据类型转换、自增自减运算符、赋值运算符中周长和面积、表达式判断闰年、3个数按序输出、成绩问题、黑洞问题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和函数调用if 、switch 中自动售货机、加油站加油、简单计算器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和函数for 、while 及循环嵌套中兔子繁衍、猴子摘桃、乘法口诀表、打印杨辉三角、抽屉原理、高空坠物三种结构程序、数组和函数if 、for 、while 、一维二维数组难设计魔方阵、回文数、猜数字游戏函数的递归调用if 、嵌套循环、数组难古老的密码、汉诺塔、刽子手游戏指针、结构体和文件循环、指针、结构体类型和文件函数难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贪食蛇、飞机炸弹、八皇后表1教学内容、知识点和案例引入鉴于此,笔者结合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案例中,建立题目集,通过PTA 辅助教学平台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进行线上提交,判题系统自动给出结果反馈给学生,教师可随时查看班级学生的提交情况.学生提交程序代码后,评测系统使用大量的测试数据评判学生的程序是否正确,然后返回相应判题结果,学生根据返回信息进行调试和修改,直到答案正确[5].图1为学生提交程序代码后反馈的具体信息.为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可安排适量的选择、填空、判断等客观题目.在PTA 辅助教学平台中,教师建立自己的题目集,题目以编程为主,以多种形式练习题目为辅,也可将题目集分享给其他注册教师使用.PTA “共建资源,共享平台”的理念也是众多高校教师选择其作为辅助教学平台的原因之一.C 语言课程的实践性强,学生需要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编程练习,在编程、调试程序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程序设计思想,培养计算机思维能力[5].在PTA 辅助教学平台布置大量编程题目作业,学生在课下可进行康元元,高彦彦,杨洁,等:基于PTA 辅助教学平台的C 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第6期155在线提交,平台上可随时查看自己在班级的排名情况,这种竞赛模式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3.3竞赛模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ACM 竞赛经验展开竞赛模式的线上学习.学生除完成个人的作业任务外,按照互补原则,要求每三人一组,共用一台电脑,在5h 内完成PTA 平台布置的竞赛题目,各小组答题情况和排名在榜单中随时更新.团队成员需发挥个人特长,合理分工,配合完成比赛任务.这种竞赛模式的合作学习旨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同时,根据作业和竞赛的成绩,为石家庄学院科研竞赛选拔优秀的程序设计人员,促进C 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3.4成绩评定改革C 语言课程传统的成绩评定基本是以笔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编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课程组将成绩评定分为上机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比例各占50%.上机考试借助PTA 辅助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测试,平时成绩由“个人成绩40%+小组成绩30%+教师评价30%”三部分组成.为了公平和客观评价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以PTA 辅助教学平台的测试成绩为主,结合平时出勤和课堂表现的教师评价为辅.这种成绩评定方式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协作能力.4结论通过借助PTA 辅助教学平台的C 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的成绩逐年提高,不及格率下降.以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为例,2019年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最高分为100,不及格率为0,平均分达到79.通信专业学生参与学校竞赛的数量和质量也逐年增加.这种教赛融合机制不仅可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为机电学院选拔和培养高水平竞赛人才,促进学生就业,为企业和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1]符强,任风华.非计算机专业C 语言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4):270-271.[2]郭鹏,张海燕.地方高校转型中的C 语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9(3):156-160.[3]徐义春,邓波.ACM 在线评测系统与程序设计教学[J].时代教育,2015,(9):35-36.[4]郭鹏,康元元,孙宏强,等.C 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5]李晔,卢冰,王捷,等.ACM 竞赛平台在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8):164.(责任编辑王颖莉)Teaching Reform of C Language Course Based on PTA Assistant Teaching PlatformKANG Yuan-yuan,GAO Yan-yan,YANG Jie,GAO Wei-kun(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35,China)Abstract :In term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demand of local col-leges,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 language curriculum,the competition mode of case-teaching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PTA assistant teaching platform.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improves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enhances students'programming practice ability,and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and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Key words :PTA assistant teaching platform;online judge;teaching reform;case-teaching methods;competi-tion mode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年11月156。
C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详细版(18份)C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某学院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功能:1、每一条记录包括一位教师的职工号、姓名、职称、性别、3门主讲课程(课程名称、开课学期、课程性质(学位与非学位课)和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综合评分。
2、输入功能:可以一次完成若干条记录的输入。
3、显示功能:完成全部教师记录的显示。
4、查找功能:完成按姓名或课程查找教师的相关记录,并显示。
5、排序功能:按职工号或教学效果综合评分进行排序。
6、插入功能:按教学效果综合评分高低插入一条教师记录。
7、将教师记录存在文件中。
8、应提供一个界面来调用各个功能,调用界面和各个功能的操作界面应尽可能清晰美观!要求:1、用C语言实现系统;2、利用结构体数组实现教学信息的数据结构设计;3、系统具有增加,查询,插入,排序等基本功能;4、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要求用函数的形式实现;5、将教学信息存在文件中。
课程设计的最后成果是实验报告一份,内容包括:1、预习报告(题目、流程图、程序的设计思想等);2、实验总结报告(测试方案、源程序代码(需打印)、调试中问题及解决方案、小结等)。
C语言课程设计任务书2题目:酒店房间登记与计费管理系统功能:1、屏幕上出现一个界面,让操作员能够方便的选择所需要进行的操作,包括登记入住、查询房间的入住情况、查询当前费用、结账退房等操作。
2、对不同标准的房间实施不同的收费标准,也可以按天收费或按小时收费,可根据顾客需要在登记的入住的时候进行选择。
3、在结账退房时,根据入住的时间,计费方式和房间单价计算出总费用。
分步实施:1、初步完成总体设计,搭好框架,确定人机对话的界面,确定函数个数;2、完成最低要求:建立房间列表,完成登记入住、查询房间入住情况功能。
3、进一步要求:完成计费和费用查询功能。
要求:1、用C语言实现系统;2、函数功能要划分好(结构化程序设计);3、界面友好(良好的人机交互),加必要的注释;4、要提供程序测试方案,程序一定要经得起测试,宁可功能少一些,也要能运行起来,不能运行的程序是没有价值的。
c语言课程设计教务管理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思想,能够运用C语言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思想,了解教务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思想,以及教务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控制语句等。
2.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等。
3.算法: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编程思想:包括结构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等。
5.教务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程思想。
2.讨论法:用于讨论教务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教务管理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务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选用《C程序设计语言》作为主要教材,辅助以《C语言编程实例解析》等参考书。
2.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3.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用于实验和实践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维度: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等概念,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独立编写和调试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计算机科学和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数组、指针等知识点,具体涵盖如下:1.C语言概述:介绍C语言的历史、特点和应用领域。
2.基本语法:变量、常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等。
3.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等。
4.函数:函数的定义、声明、调用、返回值等。
5.数组和指针:一维、二维数组,指针的概念、运算、应用等。
6.字符串: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常用函数等。
7.结构体和联合:结构体的定义、使用,联合的概念等。
8.文件操作:文件的打开、关闭、读写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实验法:学生动手编写和调试程序,培养实际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简称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拓展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C语言及相关技术。
3.多媒体资料:包括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
实验项目表
实验1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任务】熟悉C开发环境,并进行仿写和改写程序练习
1.参考例
2.1b和例2.2程序,在每一行输出变量的值以后,再输出该变量所占内存的
字节数,在不同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的运行结果。
2.参考例
3.4和例3.5程序,分别使用宏定义和const常量定义 的值,编程计算并
输出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球的半径r的值由用户从键盘输入。
3.参考例
4.2程序,编程从键盘输入一个小写英文字母,将其转换为大写英文字母后
将转换后的大写英文字母及其十进制的ASCII码值显示到屏幕上。
【实验目的】
熟悉Visual C++6.0和Code::Blocks集成开发环境,不同类型的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熟悉简单的算术运算、宏定义和const常量的使用,以及字符与字符的ASCII码值的输入输出方法。
课题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1.任务描述
在C程序开发过程中,常涉及到十、二、八和十六进制,这四种进位计数制及其等价转换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系统以C语言为开发工具,综合运用递归、非递归、指针和数据文件技术开发一个进制等价转换系统,以辅助对进位计数制的学习。
具体要求:
(1)十进制转换为base进制:实现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非递归算法。
(2)十进制转换为base进制:实现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的递归算法。
(3)十、八、十六进制互换:以数据文件形式保存三种进位计数制等价互换表,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中任意两种进位数的等价转换。
(4)base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将需要转换的base进制数以字符数组形式存放,以指针技术读出并将其转换为等价十进制数。
(5)要求考虑界面设计,以方便用户使用该辅助教学系统。
2.要求
(1)可运行的源程序:开发能满足任务书要求的C程序,并调试通过。
一个无法运行的程序,无论代码行如何庞大都毫无意义。
(2)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能反映课题分析、设计、开发、调试和运行的全过程。
要求技术路线合理、内容基本正确、图表无重大错误。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能完整反映课题的分析、设计、开发及调试全过程。
应包含如下有机组成部分。
(1)任务描述:用文字对所做系统进行描述,不要拷贝任务书,是你做出来的系统描述。
(2)系统概要设计:系统模块化设计,给出模块调用图,并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各模块所要完成的功能。
(3)系统详细设计,包括:
①数据结构设计:用文字、代码段或图示的方法说明本系统中所使用的全局数据结构(结构数组或文件或链表)。
②模块接口设计:说明每个模块的入口及出口,给出函数原型说明。
③流程图或盒图:给出各个模块的算法流程(必须)。
(4)系统实现:系统的交互界面截图、各种结果界面截图。
(5)系统调试:调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6)系统进一步扩充(可选):对进一步完善系统给出设想。